,都是致命的错误。
带着王举业离开,王修晋在不停的反思,他现在完全没有了上辈子的冷静,这打一爬,那扫一帚,对于经营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目标,实乃大忌啊!
王举业跟在后面,见小叔叔脸色不好,以为没有说服于掌柜,正努力的搜刮着肚子里能安慰人的话。走了一路,哪怕是想出了安慰的话,王举业也没敢开口,小叔叔的脸色实在吓人,他有点害怕。要说王举业也是个皮实的,没少挨揍,被父亲压着打,也未见害怕,小叔叔只是面无表情,他便觉得想要躲开,这是为什么呢?挺机灵的小子,此时也只能挠头。
王修晋反思了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若为商,便要做到最好,名声最响,要么将铺子如同杂货铺一般开遍每一个角落,要么便做供,特供,只供给高官,甚至是皇宫。前者或许会赚很多,但若没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便如同做梦,后者,或许赚的会少,可有了“特供”二字,就如同上了枷锁,打上了保护,等纸等一些的,也不敢横加阻拦,小鬼难缠的事,就不会那么多。
两相一比,便也知当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且“特”不用多,一两样便好,其他之物,便会自动提高了身价,哪怕是与别人家的东西一样,人们也会觉得他铺子里的东西更好一些,若黑心些,便是将价提一提,人们也不会说他的东西贵。
眯起眼睛,现在他手里的蟹田稻,便可以成为“特”,做“特”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年也就这样,明年大规模种植,秋收时便要仔细挑米,分成三六九等,头等和上等正然是送进京,他就不行入了京,会有人不识好货。中等和下等挂牌卖,也应能卖上高价。除了蟹田稻之外,还应再想出一种,不然被人仿了去,他便再无优势。
“弟弟好是悠闲,可是谈妥了?”王修柏知今日弟弟去请掌柜,便特意从书院回来,想问问谈得如何。在院子里见到王举业时,便问了一句,王举业脸上藏不住事。王修柏见了以为没有成功,便快步回房间,准备安抚弟弟。打从京城回到梧县,弟弟做事虽也有些小波折,可大体上还没有失利的时候,这会儿被人拒了,心里怕是不疼快,可进来一瞧,弟弟哪有不愉之色,虽说有些严肃,但也没有被拒的样子。
“谈妥了,三日后,于掌柜会跟着一同进京。”王修晋见大哥进来,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缩进椅子里,摆出刚刚的姿势。“大哥可想好了要带的东西?”
“列了一些书名,让于掌柜带着手抄本回来就行,我听刘姐说,琇芸让带封信进京?”王修柏有些不赞同,他们如今还是少与京城通信的好。
“长姐的信我看过,是给京城绣坊的,想要买几个花样,怕是觉得进京的人不懂,才写了信。”王修晋为长姐做辩解,“长姐虽做家事不行,却也不笨,知进退。如今长姐天天跟着母亲学掌家,哪里能出差错。”日后他们都进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长姐打理,王修晋略忧心。
“等下出去,会去赔个不是。”王修柏听完弟弟的解释之后,觉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宫御书房, 天子稳坐在御案之后,一边看奏折, 一边把玩着一对玉球。跟在天子身边的几位太监个个缩小着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见了前废太子后, 跟着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异处。天子和那位谈了什么, 他们不清楚, 后宫不是没人打探过,可他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他们全都被关在院外,连里面驻守的侍卫也都被皇上赶了出来, 他们当时还提着心,就怕里面那位有个什么反常行为, 他们救驾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儿叫来。”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让天子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这会儿正看着从梧县来的信, 信上写着蟹田米不日将送进京,已品尝过, 味道着实与寻常米不同。信中还详细的提到王修晋与来年要种蟹田米的农家签写契约一事,皇子合上封后,点了点头, 当是如此,虽说有信义摆着,但若是对方为了钱财而忘信,那么没有契约约束,吃亏的便是王修晋。
李菻善只觉得王修晋是个仔细的人,在心里幻想着王修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却怎么也记不起清晰的样貌,他记得那日有看清人的样子,为何现在却想不起?
皇子听宣,便整了整衣襟,扫了一眼李菻善,犹豫一番后,便将人留下。皇子如今还不太清楚父皇是什么意思,不敢轻易的将人往前带,他倒是觉得李菻善除了面无表情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
进了御书房,行了大礼后,便被父皇叫起,皇子笑呵呵的向父亲报了蟹田米算得上丰收的消息,且过上几日,他们也可尝尝鲜。
“朕听说你问酒楼要了份例给王家的幼子?”皇上对蟹田米什么并未在意,只提起日前有人跑到他这告诉的事。
“是有这么回事,”皇子并未觉得自己做得有钱,“王修晋将方子送给儿子,却没给酒楼,方子从儿子这流出去,自然要给王修晋补上一些,食蟹的方子,儿子以为单是里面的调料,便能让酒楼受益。”
天子轻应了一声,儿子倒是有些生意的头脑,但过于大方了。“近日都着几位大学士都学了些什么?”把话题转到考教学业上,天子倒没对这个儿子抱有上位的希望,他觉得此子太过实诚。
皇子向父皇诉说了这段时间都学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当还不忘记把王修晋立契约的事提了提,着重讲了信中所提王修晋原本打算签定的第三份契约送到衙门,后知衙门不管此事,颇有些遗憾。
“王宰相倒是安享,连此等小事都不与儿子细说,还需他人指点。”天子因王修晋不知衙门都做什么,而对王宰相的老实而满意,“他与村民立契约,倒有些意思,可有契约的详情?怎么还想送到衙门?”
“依着写信之人的意思,送入衙门是用来备案,若是两份契约,一人一份,有了争执,便有公说公婆说婆,可衙门那有了第三份便不同,谁也不能说对方改了契约的内容,而日后若有事端,也不会出现无据可寻。”皇子说完后拱手向父皇,“儿子以为依法可用。”
天子看向皇儿,“哦?”
“父皇之前的铺子,有无契,有契也都是两份,无契讲的是信义,与铺子做生意,货银两讫,长供之人,若是突然断货,无凭无证,只是失了信义,惹几声骂言,并无其他损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高价供与另一家而获利。父皇的铺子,众人虽不知东家是谁,但也知是不可得罪之人,便不会有些烦恼,若
带着王举业离开,王修晋在不停的反思,他现在完全没有了上辈子的冷静,这打一爬,那扫一帚,对于经营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目标,实乃大忌啊!
王举业跟在后面,见小叔叔脸色不好,以为没有说服于掌柜,正努力的搜刮着肚子里能安慰人的话。走了一路,哪怕是想出了安慰的话,王举业也没敢开口,小叔叔的脸色实在吓人,他有点害怕。要说王举业也是个皮实的,没少挨揍,被父亲压着打,也未见害怕,小叔叔只是面无表情,他便觉得想要躲开,这是为什么呢?挺机灵的小子,此时也只能挠头。
王修晋反思了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若为商,便要做到最好,名声最响,要么将铺子如同杂货铺一般开遍每一个角落,要么便做供,特供,只供给高官,甚至是皇宫。前者或许会赚很多,但若没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便如同做梦,后者,或许赚的会少,可有了“特供”二字,就如同上了枷锁,打上了保护,等纸等一些的,也不敢横加阻拦,小鬼难缠的事,就不会那么多。
两相一比,便也知当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且“特”不用多,一两样便好,其他之物,便会自动提高了身价,哪怕是与别人家的东西一样,人们也会觉得他铺子里的东西更好一些,若黑心些,便是将价提一提,人们也不会说他的东西贵。
眯起眼睛,现在他手里的蟹田稻,便可以成为“特”,做“特”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年也就这样,明年大规模种植,秋收时便要仔细挑米,分成三六九等,头等和上等正然是送进京,他就不行入了京,会有人不识好货。中等和下等挂牌卖,也应能卖上高价。除了蟹田稻之外,还应再想出一种,不然被人仿了去,他便再无优势。
“弟弟好是悠闲,可是谈妥了?”王修柏知今日弟弟去请掌柜,便特意从书院回来,想问问谈得如何。在院子里见到王举业时,便问了一句,王举业脸上藏不住事。王修柏见了以为没有成功,便快步回房间,准备安抚弟弟。打从京城回到梧县,弟弟做事虽也有些小波折,可大体上还没有失利的时候,这会儿被人拒了,心里怕是不疼快,可进来一瞧,弟弟哪有不愉之色,虽说有些严肃,但也没有被拒的样子。
“谈妥了,三日后,于掌柜会跟着一同进京。”王修晋见大哥进来,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缩进椅子里,摆出刚刚的姿势。“大哥可想好了要带的东西?”
“列了一些书名,让于掌柜带着手抄本回来就行,我听刘姐说,琇芸让带封信进京?”王修柏有些不赞同,他们如今还是少与京城通信的好。
“长姐的信我看过,是给京城绣坊的,想要买几个花样,怕是觉得进京的人不懂,才写了信。”王修晋为长姐做辩解,“长姐虽做家事不行,却也不笨,知进退。如今长姐天天跟着母亲学掌家,哪里能出差错。”日后他们都进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长姐打理,王修晋略忧心。
“等下出去,会去赔个不是。”王修柏听完弟弟的解释之后,觉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宫御书房, 天子稳坐在御案之后,一边看奏折, 一边把玩着一对玉球。跟在天子身边的几位太监个个缩小着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见了前废太子后, 跟着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异处。天子和那位谈了什么, 他们不清楚, 后宫不是没人打探过,可他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他们全都被关在院外,连里面驻守的侍卫也都被皇上赶了出来, 他们当时还提着心,就怕里面那位有个什么反常行为, 他们救驾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儿叫来。”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让天子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这会儿正看着从梧县来的信, 信上写着蟹田米不日将送进京,已品尝过, 味道着实与寻常米不同。信中还详细的提到王修晋与来年要种蟹田米的农家签写契约一事,皇子合上封后,点了点头, 当是如此,虽说有信义摆着,但若是对方为了钱财而忘信,那么没有契约约束,吃亏的便是王修晋。
李菻善只觉得王修晋是个仔细的人,在心里幻想着王修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却怎么也记不起清晰的样貌,他记得那日有看清人的样子,为何现在却想不起?
皇子听宣,便整了整衣襟,扫了一眼李菻善,犹豫一番后,便将人留下。皇子如今还不太清楚父皇是什么意思,不敢轻易的将人往前带,他倒是觉得李菻善除了面无表情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
进了御书房,行了大礼后,便被父皇叫起,皇子笑呵呵的向父亲报了蟹田米算得上丰收的消息,且过上几日,他们也可尝尝鲜。
“朕听说你问酒楼要了份例给王家的幼子?”皇上对蟹田米什么并未在意,只提起日前有人跑到他这告诉的事。
“是有这么回事,”皇子并未觉得自己做得有钱,“王修晋将方子送给儿子,却没给酒楼,方子从儿子这流出去,自然要给王修晋补上一些,食蟹的方子,儿子以为单是里面的调料,便能让酒楼受益。”
天子轻应了一声,儿子倒是有些生意的头脑,但过于大方了。“近日都着几位大学士都学了些什么?”把话题转到考教学业上,天子倒没对这个儿子抱有上位的希望,他觉得此子太过实诚。
皇子向父皇诉说了这段时间都学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当还不忘记把王修晋立契约的事提了提,着重讲了信中所提王修晋原本打算签定的第三份契约送到衙门,后知衙门不管此事,颇有些遗憾。
“王宰相倒是安享,连此等小事都不与儿子细说,还需他人指点。”天子因王修晋不知衙门都做什么,而对王宰相的老实而满意,“他与村民立契约,倒有些意思,可有契约的详情?怎么还想送到衙门?”
“依着写信之人的意思,送入衙门是用来备案,若是两份契约,一人一份,有了争执,便有公说公婆说婆,可衙门那有了第三份便不同,谁也不能说对方改了契约的内容,而日后若有事端,也不会出现无据可寻。”皇子说完后拱手向父皇,“儿子以为依法可用。”
天子看向皇儿,“哦?”
“父皇之前的铺子,有无契,有契也都是两份,无契讲的是信义,与铺子做生意,货银两讫,长供之人,若是突然断货,无凭无证,只是失了信义,惹几声骂言,并无其他损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高价供与另一家而获利。父皇的铺子,众人虽不知东家是谁,但也知是不可得罪之人,便不会有些烦恼,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