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了得。
木氏就说道,“儿媳记住了,后日就带着玉珠同母亲一块去广济寺。”
老太太又哪里不清楚,这般说也只是想给三房一个盼头而已。再者老太太对玉珠是有些内疚的,三房这些年远在千里外的邵安城,按理说玉珠的事情不该在京城传开,当年姜安肃写信回府,略微提了下玉珠的情况,这种事情肯定也不能瞒着家里的老太太。
老太太看完信心里不太舒服,她对三房没太多感情,这种不舒服也只是觉得三房出了个傻姑娘,对姜家别的姑娘会有影响。这事儿她就跟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说了下,谁曾想被个小丫鬟听去给传了出去,最后直接把小丫鬟打的半死发卖出去。
吃了晚饭,老太太也都让各自回房。
玉珠儿晚上是自个睡觉,有丫鬟专门伺候着,木氏哄着玉珠儿睡下后这才回了房。
翌日一早,刚吃过早饭老太太让人送来两匹绸子,一套头面,一个金制长命锁,几个花瓶。绸子颜色有些旧,头面样式也早已过时,花瓶和金锁都不是什么新样式,来送东西的嬷嬷说,“老太太让老奴送来的东西,还望三太太莫要嫌弃,这长命锁是给四姑娘的,老太太说了,这些年她也没怎么照料四姑娘,以后要太太多抱着四姑娘去老太太哪儿亲近亲近才是。”
木氏知道伯府眼下光景应该不好过,昨日早上老太太把手腕上的翡翠镯子送给玉珠儿,晚上接风宴时就看见老太太手腕上带了个糯种的镯子,成色比送玉珠儿的翡翠镯子差多了。
这会儿老太太还在往三房送东西,她就有些过意不去,对于老太太为何如此,她还是清楚的,当初玉珠的事情被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传了出去,所以老太太过意不去,这才想要弥补。
不管东西如何,长者赐不敢辞,木氏让人把东西收了起来,想着等大房的玉宁进宫时多添置几件首饰的。
刚把东西收起来,纪大夫就过来,纪大夫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木氏抱着吃饱的玉珠儿过来给纪大夫看诊,看见白嫩小娃儿,纪大夫先笑了起来,“女娃长的真好看。”
木氏道了句谢谢,这才把玉珠儿症状跟纪大夫说清楚。
待把了脉,纪大夫微微皱眉,“四姑娘脉象平和,并无任何凝堵之象,再者太太也说四姑娘前几日大哭还出了声,依照老夫的意思,四姑娘这症状不似呆傻,也不似哑巴。”
“那,那纪大夫觉得姣姣儿是为何不肯说话。”这是三年来,木氏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诊断,激动也是难免。
纪大夫又仔细给玉珠儿检查一遍,最后还是摇头,“这老夫也说不清楚,或许只是四姑娘开窍的晚,太太莫要着急,慢慢引导着四姑娘开口说话,老夫相信四姑娘定能好起来的。”
玉珠儿身子健康,纪大夫临走时连药方都没开,就是嘱咐木氏多多的引导。
木氏心中还是失望,把人送走,回房抱着玉珠儿教她说话,“姣姣儿,我是娘,喊声娘好不好。”
玉珠儿只睁着眼睛看着木氏,不言不语,木氏看着女儿懵懂的双眼,眼眶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她也不肯哭出声来,怕外面的丫鬟们听见,捂着嘴巴,眼泪滚过手背滴落在衣襟上。
玉珠儿看的难受,心里一抽抽的疼,血浓于水,她又哪里忍心看着这些爱她的家人难过,可她能接受她们的亲情吗?会不会一接受,她们就如同上辈子家人一样,一个个的再次离开她。
前两日不过心里稍微有了想亲近家人的想法,六哥就在船上被人揍的一身血,她会不会今日喊声娘就给娘带来血光之灾?
看着木氏哭的伤心,玉珠儿那声娘到底没能喊出口,悄悄埋在木氏怀中红了眼。
到了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吃过早饭,姜家女眷收拾了下就坐着马车去了广济寺。
这次去的有老太太,大太太林氏,二太太陶氏跟红姨娘,三太太木氏,大姑娘姜玉宁,二姑娘姜玉香,三姑娘姜玉兰,四姑娘姜玉珠,还有几个伺候的丫鬟。
这么些人,一辆马车是坐不下的,姜家只有一辆马车,还去租了一辆回来,勉强让人都坐进去,稍显得有些挤。
木氏就抱着玉珠儿,一路上听着妯娌说话,心思全在广济大师身上。
☆、第4章
对木氏来说,广济大师犹如救命稻草一样,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大师,或许就能治好姣姣儿,她是不相信姣姣儿是痴傻,若真是痴傻哑巴又岂会大哭喊六哥?
两个妯娌话不算多,大太太林氏性格贤淑平和,二太太陶氏一路上都是沉默,偶尔回老太太一两句话,有些面无表情,看着不太好相处。
木氏当初同姜安肃一成亲就去了邵安城,并未怎么同两个妯娌接触太多。
两个妯娌穿戴也都是一般,带的首饰却比老太太好一些,到底都还是有自己的嫁妆。木氏虽是内宅妇人,这些年就算不在京城也大概知晓勇毅伯府为何这般破败。
上一辈儿的时候勇毅伯府还是勇毅侯府,比现在爵位等级高了一级,姜家算不得望族,也就是之前的老勇毅侯挣下的功劳,被老皇帝封了勇毅候,当初姜家在京城虽是新贵,也算是让人敬慕眼红。
爵位世袭,只下一辈袭爵时若无功劳爵位却是要降一等的。
当初勇毅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按照长子袭爵,勇毅候也知长子是个平庸之人,可另外个嫡子性子高傲,做事不过脑,若真是袭爵,指不定爵位都能整没了,还有一庶子也太过平庸。老勇毅候就想着,不管如何,只要爵位还在,小辈们再有出彩一些的,爵位迟早还会提升。如此一来,还是长子也就是眼下的勇毅伯袭爵。
后来也如同勇毅候料到的一般,勇毅伯果然平庸,这么几十年一个功劳都没捞到,又是闲散爵位,每天连早朝都不上,就靠着祖上那么点封地的租子家产跟俸禄过活着。
老太太也是有嫁妆的,田产铺子什么,可姜家到了下一辈,姜大老爷平庸,这么些年一直是个正八品下的司竹监,别说什么收礼了,每个月的俸禄还不够他去请上峰喝几杯小酒。姜二老爷还是个浑人,在外吃喝玩乐,从不顾家,姜家一大部分的家产都是他挥霍出去的,姜三老爷姜安肃又一直远在千里外的地方,也难怪这十一二年过去,姜家如此破败。
其实三房这些年过的也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姜安肃在邵安城做县令,为官清正,每月俸禄就四两银子,够干什么,还是她靠着嫁妆。木家也算不上大的世家,木氏原本只是一个不怎么
木氏就说道,“儿媳记住了,后日就带着玉珠同母亲一块去广济寺。”
老太太又哪里不清楚,这般说也只是想给三房一个盼头而已。再者老太太对玉珠是有些内疚的,三房这些年远在千里外的邵安城,按理说玉珠的事情不该在京城传开,当年姜安肃写信回府,略微提了下玉珠的情况,这种事情肯定也不能瞒着家里的老太太。
老太太看完信心里不太舒服,她对三房没太多感情,这种不舒服也只是觉得三房出了个傻姑娘,对姜家别的姑娘会有影响。这事儿她就跟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说了下,谁曾想被个小丫鬟听去给传了出去,最后直接把小丫鬟打的半死发卖出去。
吃了晚饭,老太太也都让各自回房。
玉珠儿晚上是自个睡觉,有丫鬟专门伺候着,木氏哄着玉珠儿睡下后这才回了房。
翌日一早,刚吃过早饭老太太让人送来两匹绸子,一套头面,一个金制长命锁,几个花瓶。绸子颜色有些旧,头面样式也早已过时,花瓶和金锁都不是什么新样式,来送东西的嬷嬷说,“老太太让老奴送来的东西,还望三太太莫要嫌弃,这长命锁是给四姑娘的,老太太说了,这些年她也没怎么照料四姑娘,以后要太太多抱着四姑娘去老太太哪儿亲近亲近才是。”
木氏知道伯府眼下光景应该不好过,昨日早上老太太把手腕上的翡翠镯子送给玉珠儿,晚上接风宴时就看见老太太手腕上带了个糯种的镯子,成色比送玉珠儿的翡翠镯子差多了。
这会儿老太太还在往三房送东西,她就有些过意不去,对于老太太为何如此,她还是清楚的,当初玉珠的事情被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传了出去,所以老太太过意不去,这才想要弥补。
不管东西如何,长者赐不敢辞,木氏让人把东西收了起来,想着等大房的玉宁进宫时多添置几件首饰的。
刚把东西收起来,纪大夫就过来,纪大夫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木氏抱着吃饱的玉珠儿过来给纪大夫看诊,看见白嫩小娃儿,纪大夫先笑了起来,“女娃长的真好看。”
木氏道了句谢谢,这才把玉珠儿症状跟纪大夫说清楚。
待把了脉,纪大夫微微皱眉,“四姑娘脉象平和,并无任何凝堵之象,再者太太也说四姑娘前几日大哭还出了声,依照老夫的意思,四姑娘这症状不似呆傻,也不似哑巴。”
“那,那纪大夫觉得姣姣儿是为何不肯说话。”这是三年来,木氏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诊断,激动也是难免。
纪大夫又仔细给玉珠儿检查一遍,最后还是摇头,“这老夫也说不清楚,或许只是四姑娘开窍的晚,太太莫要着急,慢慢引导着四姑娘开口说话,老夫相信四姑娘定能好起来的。”
玉珠儿身子健康,纪大夫临走时连药方都没开,就是嘱咐木氏多多的引导。
木氏心中还是失望,把人送走,回房抱着玉珠儿教她说话,“姣姣儿,我是娘,喊声娘好不好。”
玉珠儿只睁着眼睛看着木氏,不言不语,木氏看着女儿懵懂的双眼,眼眶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她也不肯哭出声来,怕外面的丫鬟们听见,捂着嘴巴,眼泪滚过手背滴落在衣襟上。
玉珠儿看的难受,心里一抽抽的疼,血浓于水,她又哪里忍心看着这些爱她的家人难过,可她能接受她们的亲情吗?会不会一接受,她们就如同上辈子家人一样,一个个的再次离开她。
前两日不过心里稍微有了想亲近家人的想法,六哥就在船上被人揍的一身血,她会不会今日喊声娘就给娘带来血光之灾?
看着木氏哭的伤心,玉珠儿那声娘到底没能喊出口,悄悄埋在木氏怀中红了眼。
到了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吃过早饭,姜家女眷收拾了下就坐着马车去了广济寺。
这次去的有老太太,大太太林氏,二太太陶氏跟红姨娘,三太太木氏,大姑娘姜玉宁,二姑娘姜玉香,三姑娘姜玉兰,四姑娘姜玉珠,还有几个伺候的丫鬟。
这么些人,一辆马车是坐不下的,姜家只有一辆马车,还去租了一辆回来,勉强让人都坐进去,稍显得有些挤。
木氏就抱着玉珠儿,一路上听着妯娌说话,心思全在广济大师身上。
☆、第4章
对木氏来说,广济大师犹如救命稻草一样,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大师,或许就能治好姣姣儿,她是不相信姣姣儿是痴傻,若真是痴傻哑巴又岂会大哭喊六哥?
两个妯娌话不算多,大太太林氏性格贤淑平和,二太太陶氏一路上都是沉默,偶尔回老太太一两句话,有些面无表情,看着不太好相处。
木氏当初同姜安肃一成亲就去了邵安城,并未怎么同两个妯娌接触太多。
两个妯娌穿戴也都是一般,带的首饰却比老太太好一些,到底都还是有自己的嫁妆。木氏虽是内宅妇人,这些年就算不在京城也大概知晓勇毅伯府为何这般破败。
上一辈儿的时候勇毅伯府还是勇毅侯府,比现在爵位等级高了一级,姜家算不得望族,也就是之前的老勇毅侯挣下的功劳,被老皇帝封了勇毅候,当初姜家在京城虽是新贵,也算是让人敬慕眼红。
爵位世袭,只下一辈袭爵时若无功劳爵位却是要降一等的。
当初勇毅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按照长子袭爵,勇毅候也知长子是个平庸之人,可另外个嫡子性子高傲,做事不过脑,若真是袭爵,指不定爵位都能整没了,还有一庶子也太过平庸。老勇毅候就想着,不管如何,只要爵位还在,小辈们再有出彩一些的,爵位迟早还会提升。如此一来,还是长子也就是眼下的勇毅伯袭爵。
后来也如同勇毅候料到的一般,勇毅伯果然平庸,这么几十年一个功劳都没捞到,又是闲散爵位,每天连早朝都不上,就靠着祖上那么点封地的租子家产跟俸禄过活着。
老太太也是有嫁妆的,田产铺子什么,可姜家到了下一辈,姜大老爷平庸,这么些年一直是个正八品下的司竹监,别说什么收礼了,每个月的俸禄还不够他去请上峰喝几杯小酒。姜二老爷还是个浑人,在外吃喝玩乐,从不顾家,姜家一大部分的家产都是他挥霍出去的,姜三老爷姜安肃又一直远在千里外的地方,也难怪这十一二年过去,姜家如此破败。
其实三房这些年过的也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姜安肃在邵安城做县令,为官清正,每月俸禄就四两银子,够干什么,还是她靠着嫁妆。木家也算不上大的世家,木氏原本只是一个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