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方明好友和学生作品的展区。
吴芃之依然是无动于衷地一幅一幅挨个儿看。
忽然,吴芃之停住脚步,一动不动地盯住一幅画。
画面极其简单明了,天与地之间有一个梯子。因为那把梯子太过于突兀,让人不得不仔细地观察被这个梯子连接起来的整个画面,天与地,还有那静静地躺在画面右下角的一朵三色堇。
吴芃之往前跨了一步,更加靠近油画,她需要仔细看清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
梯子显得极为生硬,没有透视感,没有光线感,笔直线条毫无生气的梯子。梯子的黄褐色非常漂亮,然而有木的色泽却没有木的纹理。
梯子的背景是淡蓝色如天空,上端却是漂浮着似云又似雾的白色,梯子的顶端正好隐没在那团白雾之中。如果说梯子的颜色极为均匀呆板的话,那蓝天和白云的色彩变幻则极为细腻流畅,几乎让人感觉到云的漂浮和流动。
梯子的下方,是一片沙漠。沙漠与梯子完全不成比例,于是沙漠看起来非常辽远。梯子并没有连接到地上,而是悬浮于空中。沙漠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依然可以看到沙丘的形状和腾起的烟尘。
再看那朵淡紫色的三色堇,还是不成比例地神奇地躺在沙丘上。花朵的纹理非常逼真漂亮。三色堇当然不是生长在沙漠里的花,于是也显得格外突兀。
吴芃之退开一步,眯起眼睛再一次审视这幅画,这幅有着强烈隐喻意味的画,就算空无一人,吴芃之也能确定,这是为方明画的,而且是一个非常了解方明的人。
只是这画风完全不是向瑾的。
那梯子就是所谓的云梯,原本是古代用于攻城爬墙的工具,但是这里却被架在了云端,云支撑着斜斜的梯子。下面没有支在地上,而是浮在空中。那是方明人生的一个写照吗?
有些人的人生目标不是一步一步登上更高的山峰,而是攀爬通往顶点的梯子。梯子是单行的,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上面,要么被人挤跌下去。并没有回旋的余地。方明大概就是那个攀爬梯子的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他可能就是从梯子上跌落的那个人。
那朵三色堇呢?就冲那个“堇”字,已经无法不让人联想到向瑾。静静躺在沙漠中的三色堇,没有枯萎,只有冷清,像是冷眼旁观,也像是悲悯地看着那梯子。那个已经从那梯子上消失的人,到底是在那云中,还是埋在沙漠里,谁知道呢?
吴芃之想起来了,向瑾曾经说过,人都是在沙漠里理解时间和生命的。在沙漠中你感觉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却能深刻地体会到死亡的逼近。
吴芃之终于思维从画面本身跳脱了出来,她已经从震惊中缓过来了,于是她看见了那个左下角的签名。签名很艺术,很潦草,很难一眼认出来。但是她确定她看到了那个“向”字。
吴芃之的心脏再次疯狂地跳动起来,她不得不用手捂住自己的胸口,来缓解自己的激动情绪。
然而后面肯定不是“瑾”字,根本上就不是一个字,而是两字。
吴芃之很快认出了第三个字,因为她很熟悉这个字,是“之”。
吴芃之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她不能确定什么,但是她太激动了,她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然后她努力地眨巴了几下眼睛,朦胧中仔细辨认中间的那个字。
那个字是“过”。
向过之。
第15章 第15章
15.
吴芃之慢慢退到屋角,那里有唯一的一条长凳。她需要支撑住自己几乎要虚脱了的身体。而且中午吃下去的食物全都堵在胃里,动弹不得。吴芃之感觉到胃疼。
坐在凳子上,远远地看着那幅画,吴芃之竟然再一次被画面的美深深打动。色彩鲜明却克制,没有强烈的色差,没有浓重的色块,画面柔和而忧伤。
整个展厅里的其它画作,在吴芃之眼中都黯然失色,空洞无物。大家都是在展现自己的作品,并非送给方明。
只有这幅画是为方明而作。画的标题是“梯子和三色堇”,完成日期是两周前。
吴芃之的思考力慢慢地恢复了。她努力地要捋出一点头绪来。
向过之会是向瑾吗?
吴芃之的第一反应是肯定的。理由已经显而易见。
吴芃之不知道向瑾和方明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最后就走散了呢?
即便是散了,向瑾依然给方明送上了这幅画。这是表达思念还是和解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符合吴芃之记忆中的向瑾。
若是15年前,吴芃之应该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她现在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更多的感悟。
毕竟还是无法确定向过之就是向瑾啊。有两个不能忽视的疑点,一个是名字,一个是画风。
无论如何,向过之和向瑾,是两个不一样的名字。即便有一个“之”,也不能自作多情地认为那是因为她吴芃之的缘故。吴芃之在向瑾的心中到底有多重的分量,她自己没有把握。
说到画风,是更加令吴芃之不安的一个因素。吴芃之不懂画,只能凭直觉。但是这幅画里看不出一丁点当年向瑾的风格来。吴芃之不知道一个画家的风格有没有可能发生彻底改变。
按照吴芃之个人的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同时吴芃之也见识过向瑾神奇的学习能力,一个号称不画人的画家,硬生生地画出了那幅让自己惊呆了的作品。
吴芃之强迫自己在心中放大了这两个疑点,她不喜欢盲目乐观之后的巨大失望。她不敢相信,一个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女人,会如此轻松地就被自己找到,她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运气,就像她从来都抽不中奖,巨额彩票抽不中也就罢了,连公司年会的小奖品也抽不中那就没救了。她也很绝望啊,所以吴芃之决定做事不靠运气,靠力气。
吴芃之坐在凳子上,逼迫自己悲观一点,谨慎一点。
□□着在阁楼上走来走去,对于吴芃之来说,已经毫无心理障碍。
方明从来不会在这个时间上楼,做饭的钟点工则任何时间都不允许上阁楼。阁楼中的一切都是向瑾自己打理。这是向瑾的领地,她宁愿自己出力气花时间打扫整理这里的一切。
但是遗憾的是,向瑾从那次之后,便不再陪裸。每次都穿戴得好好的。
吴芃之不仅觉得遗憾,而且还挺委屈,觉得自己就是为艺术家在献身呢。
却不曾想到过,在这样密闭的空间里,面对一副美妙裸体,反复琢磨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还不能够越雷池半步的人,才是最受煎熬的。吴芃之当时还小,还不能懂这种感受。
“阿瑾,你现在改喝冰水了?”吴芃之真是哪
吴芃之依然是无动于衷地一幅一幅挨个儿看。
忽然,吴芃之停住脚步,一动不动地盯住一幅画。
画面极其简单明了,天与地之间有一个梯子。因为那把梯子太过于突兀,让人不得不仔细地观察被这个梯子连接起来的整个画面,天与地,还有那静静地躺在画面右下角的一朵三色堇。
吴芃之往前跨了一步,更加靠近油画,她需要仔细看清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
梯子显得极为生硬,没有透视感,没有光线感,笔直线条毫无生气的梯子。梯子的黄褐色非常漂亮,然而有木的色泽却没有木的纹理。
梯子的背景是淡蓝色如天空,上端却是漂浮着似云又似雾的白色,梯子的顶端正好隐没在那团白雾之中。如果说梯子的颜色极为均匀呆板的话,那蓝天和白云的色彩变幻则极为细腻流畅,几乎让人感觉到云的漂浮和流动。
梯子的下方,是一片沙漠。沙漠与梯子完全不成比例,于是沙漠看起来非常辽远。梯子并没有连接到地上,而是悬浮于空中。沙漠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依然可以看到沙丘的形状和腾起的烟尘。
再看那朵淡紫色的三色堇,还是不成比例地神奇地躺在沙丘上。花朵的纹理非常逼真漂亮。三色堇当然不是生长在沙漠里的花,于是也显得格外突兀。
吴芃之退开一步,眯起眼睛再一次审视这幅画,这幅有着强烈隐喻意味的画,就算空无一人,吴芃之也能确定,这是为方明画的,而且是一个非常了解方明的人。
只是这画风完全不是向瑾的。
那梯子就是所谓的云梯,原本是古代用于攻城爬墙的工具,但是这里却被架在了云端,云支撑着斜斜的梯子。下面没有支在地上,而是浮在空中。那是方明人生的一个写照吗?
有些人的人生目标不是一步一步登上更高的山峰,而是攀爬通往顶点的梯子。梯子是单行的,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上面,要么被人挤跌下去。并没有回旋的余地。方明大概就是那个攀爬梯子的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他可能就是从梯子上跌落的那个人。
那朵三色堇呢?就冲那个“堇”字,已经无法不让人联想到向瑾。静静躺在沙漠中的三色堇,没有枯萎,只有冷清,像是冷眼旁观,也像是悲悯地看着那梯子。那个已经从那梯子上消失的人,到底是在那云中,还是埋在沙漠里,谁知道呢?
吴芃之想起来了,向瑾曾经说过,人都是在沙漠里理解时间和生命的。在沙漠中你感觉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却能深刻地体会到死亡的逼近。
吴芃之终于思维从画面本身跳脱了出来,她已经从震惊中缓过来了,于是她看见了那个左下角的签名。签名很艺术,很潦草,很难一眼认出来。但是她确定她看到了那个“向”字。
吴芃之的心脏再次疯狂地跳动起来,她不得不用手捂住自己的胸口,来缓解自己的激动情绪。
然而后面肯定不是“瑾”字,根本上就不是一个字,而是两字。
吴芃之很快认出了第三个字,因为她很熟悉这个字,是“之”。
吴芃之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她不能确定什么,但是她太激动了,她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然后她努力地眨巴了几下眼睛,朦胧中仔细辨认中间的那个字。
那个字是“过”。
向过之。
第15章 第15章
15.
吴芃之慢慢退到屋角,那里有唯一的一条长凳。她需要支撑住自己几乎要虚脱了的身体。而且中午吃下去的食物全都堵在胃里,动弹不得。吴芃之感觉到胃疼。
坐在凳子上,远远地看着那幅画,吴芃之竟然再一次被画面的美深深打动。色彩鲜明却克制,没有强烈的色差,没有浓重的色块,画面柔和而忧伤。
整个展厅里的其它画作,在吴芃之眼中都黯然失色,空洞无物。大家都是在展现自己的作品,并非送给方明。
只有这幅画是为方明而作。画的标题是“梯子和三色堇”,完成日期是两周前。
吴芃之的思考力慢慢地恢复了。她努力地要捋出一点头绪来。
向过之会是向瑾吗?
吴芃之的第一反应是肯定的。理由已经显而易见。
吴芃之不知道向瑾和方明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最后就走散了呢?
即便是散了,向瑾依然给方明送上了这幅画。这是表达思念还是和解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符合吴芃之记忆中的向瑾。
若是15年前,吴芃之应该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她现在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更多的感悟。
毕竟还是无法确定向过之就是向瑾啊。有两个不能忽视的疑点,一个是名字,一个是画风。
无论如何,向过之和向瑾,是两个不一样的名字。即便有一个“之”,也不能自作多情地认为那是因为她吴芃之的缘故。吴芃之在向瑾的心中到底有多重的分量,她自己没有把握。
说到画风,是更加令吴芃之不安的一个因素。吴芃之不懂画,只能凭直觉。但是这幅画里看不出一丁点当年向瑾的风格来。吴芃之不知道一个画家的风格有没有可能发生彻底改变。
按照吴芃之个人的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同时吴芃之也见识过向瑾神奇的学习能力,一个号称不画人的画家,硬生生地画出了那幅让自己惊呆了的作品。
吴芃之强迫自己在心中放大了这两个疑点,她不喜欢盲目乐观之后的巨大失望。她不敢相信,一个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女人,会如此轻松地就被自己找到,她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运气,就像她从来都抽不中奖,巨额彩票抽不中也就罢了,连公司年会的小奖品也抽不中那就没救了。她也很绝望啊,所以吴芃之决定做事不靠运气,靠力气。
吴芃之坐在凳子上,逼迫自己悲观一点,谨慎一点。
□□着在阁楼上走来走去,对于吴芃之来说,已经毫无心理障碍。
方明从来不会在这个时间上楼,做饭的钟点工则任何时间都不允许上阁楼。阁楼中的一切都是向瑾自己打理。这是向瑾的领地,她宁愿自己出力气花时间打扫整理这里的一切。
但是遗憾的是,向瑾从那次之后,便不再陪裸。每次都穿戴得好好的。
吴芃之不仅觉得遗憾,而且还挺委屈,觉得自己就是为艺术家在献身呢。
却不曾想到过,在这样密闭的空间里,面对一副美妙裸体,反复琢磨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还不能够越雷池半步的人,才是最受煎熬的。吴芃之当时还小,还不能懂这种感受。
“阿瑾,你现在改喝冰水了?”吴芃之真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