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37
教出来的,想必大人还记得,当年这宁远城下,我以一万之兵拒敌十万之众,个个骁勇善战。大人如果一意严惩,人心一乱,恐怕大人就无可御强敌之兵了!”
袁崇焕心中又是一惊,这杨正朝不但说话条理分明,而且既担了责任,又邀买了人心,果然是个有勇又有心计的人。他还没答话,张思顺开口了:“我俩都是大人当年带出的兵,大人要处置,我们无怨言。但大人要公平,不然众弟兄不服,便无人肯效命疆场了!”
袁崇焕嘴角挂上冷笑:“公平?你们聚众造反,以下犯上,殴打官长,逼死上司,无可杀之罪吗?”
张思顺一梗脖子道:“难道那当官的就无可杀之罪?难道大明律是刑不上大夫?”袁崇焕是连着三惊:“你是说毕大人也有当斩之罪?”
“毕大人无当斩之罪,却有失察之过!”
“怎么讲?”
张思顺迈上一步:“请问大人,朝廷给我们的月例是多少?”
袁崇焕略一想:“客军月粮一石,月盐二斤,折银一两,折制钱二十钱。主军月粮五斗,月盐一斤。你是小旗吧?月粮一石二斗。”
“再请问大人,通判、推官月俸是多少?”
“都是五石。”
“一家三四口,二十个钱勉强糊口,人口多了就不足养家了,而实发到手的只有十五六钱,那差额哪儿去了?一连四个月不发饷,家里早就没法过了,可那当官儿的却照旧肉山酒海,难道他们能变米变面变酒变肉?”
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就是贪蠹了当兵的血汗钱!”“六七万军士,七八月时间,被当官儿的贪了多少?请大帅算算!”
袁崇焕这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单绑了张世荣、苏涵淳:“好,一经查实,本帅决不轻贷!但你们迹同反叛,也是罪无可逭!杨正朝、张思顺,本帅问你们话,既然毕大人并无劣迹,又已答应尽快筹款并催促朝廷,你们为何还要将毕大人一起绑了?”
“回大人,毕大人一面安抚,一面暗中调兵弹压,故只得将他一起绑了。”杨正朝道。
“弹压?你怎么知道?”
杨正朝一指吴国琦:“是中军吴大人告诉我们的。”
袁崇焕眉毛拧了起来,狠盯了一眼吴国琦,吴国琦脸白了。
袁崇焕又道:“本帅传你二人问话,你二人却鼓动各军围堵帅府,又是何居心?不知是罪上加罪吗?!”
“大人,”张思顺向前一步,“是吴中军说,大帅要杀我们!”
袁崇焕已经明白,吴国琦借风点火,调兵弹压的是他,通风报信的也是他,才闹成如此局面,如今他又两头挑唆,才导致兵围巡抚府。
袁崇焕看着杨正朝道:“本帅单骑赴任,未带一兵一卒,这里一个亲兵没有,你们看像要杀人的样吗?再告诉你们,调兵弹压的并非毕大人,而是吴中军!”众人“唰”地看向吴国琦,眼睛里就带了火。
袁崇焕走到吴国琦面前,声音里透着阴狠:“吴中军,你先逼死毕大人,又想逼走本帅,或者干脆让本帅命丧乱军之手,意欲何为?你以为你坐得了辽东主帅?还是你早通北虏,欲叛朝廷,让我三军将士数十年的血白流了?”此话一出,下面“轰”的一声炸开了!
张思顺一步窜上揪住吴国琦:“妈喇巴子狗娘操的,你好毒哇!”挥拳便打。杨正朝从后一把抓住张思顺手腕:“慢,大帅自有发落!”
袁崇焕道:“杨正朝、张思顺,你二人把他绑了,斩!”
二人“嗷”的一声,立时把吴国琦捆成个粽子,又拥上来数十人,拖死狗般拖起就走。满场人都跟着去看杀人,一边走一边对吴国琦拳打脚踢。袁崇焕望着众人背影,对郭广道:“郭将军,既要遵旨行事,又不能再酿祸端,为今之计,可有三途。”
郭广眼一亮:“请大人明示。”
“一抓肇事酋首,二抓贪官污吏,两下同时动手,同时公布罪状,三嘉奖程大乐营。你先密查一番,哪些人贪污银饷,哪些人平乱不力,哪些人坐视不管……”顿了一下,又道,“杨正朝张思顺二人,你给我留下。”
皇帝出钱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刘鸿训、王在晋、周延儒、毕自严四大臣接到崇祯召见的口谕,就知道要遭雷劈。
果不其然,一进文华殿就见龙颜已变作驴脸。
四人行过礼站起,崇祯眼皮都不抬:“朕连接袁崇焕三道奏疏。王承恩,你念念第一道。”说着把袁崇焕的奏疏甩到桌角,“前面的略了,从‘恢复之计’处念。”
王承恩双手拿起展开,念道:
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
崇祯皱着眉道:“大将临敌出征,如此顾虑多多,不是善兆。这个袁崇焕,朕百般依着他,他还不能信任朕,怎么能一心扑于边事,克竟全功!更让朕不解的是,袁崇焕受命之时,给朕的奏疏也是强调‘守为正著’,既然如此,遏敌锋芒已属不易,怎么能五年复辽?莫非是欺朕之谈?”
刘鸿训明白袁崇焕是后怕了,袁崇焕和自己一样,当初对皇上大处阉党之举曾是额手相庆,以为是尧日再现。现在想来,皇上不只是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还有急于求治求成的心理。如若五年无功,那么今日的倾力支持就是明日斧钺相加的铺垫!想至此便道:“陛下,袁崇焕人还没到关外,宁远就发生兵乱,先给他来了一个杀威棒。袁崇焕如若催欠饷,就要与户部结怨,素与袁崇焕不睦的王之臣、满桂奉诏回朝,两下夹攻,袁崇焕不能不有中危之感。”
“朕岂能不知?再说,委任不专是前敌大忌,所以朕在他折子上批了‘卿忠劳久著,战守机宜悉听便宜从事,浮言朕自有鉴别,切勿瞻顾。’昨日又接到袁崇焕的奏疏。”崇祯拿起袁折递给王承恩,王承恩双手接过转给刘鸿训,三人一起凑过来看。
袁疏说经宣谕圣德,作乱兵士已返归营伍,逮闹事首恶十五人处斩;中军吴国琦挑唆营兵,知兵变阴谋而不报,亦斩;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贪虐不法,参将彭簪古、都司左良玉勒兵不严,俱罢免。
毕自肃引罪自裁,为统一事权,免蹈“经抚不和”覆辙,请削辽东巡抚、登莱巡抚建制。昔日全辽只设总兵一员,自崔呈秀掌兵部后,为安插亲信,增设总兵三四员,致相掣肘。
有鉴于此,请复昔日规制,山海关内外各设总兵一名。现任关内总兵麻登云虽起身行伍,惯历战阵,但现任蓟镇总兵赵率教熟悉辽事更胜一筹,请将二人对调,赵率教加官一级,挂平辽将军印。现任宁远总兵朱梅久病,可将宁远锦州辖区合并,现任锦州总兵祖大寿属任,挂征辽前锋将军印,朱梅归朝养病,何可纲加都督佥事职驻宁远,典中军。
四人看完交回王承恩。崇祯接过打开,道:“袁崇焕说‘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树,实可纲力。臣自期五年,专藉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若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请死于皇上。’满桂不是虎将么?宁锦大捷时他不是上满桂首功么?怎么就‘专藉此三人’呢?”
“满桂与三人不和,先帝都知道,还曾下敕戒勉。”刘鸿训道。
“将帅不合,前敌大忌。”周延儒插上一句。
崇祯“哼”了一声,说道:“袁崇焕还荐王象乾任宣大总督,以为犄角,朕都一一照准,赵率教挂平辽将军印,调任关内;麻登云以原官调任蓟镇;朱梅因病解职调养;祖大寿加都督同知,挂征辽前锋将军印,辖镇诸路;何可纲以都督佥事署中军事。
“你们说袁崇焕该踌躇满志了吧?辽东指日可复了吧?不想今早又接他一疏,说接获密报,锦州初三日将生兵变!请速发山海关内外积欠军饷七十四万银两,太仆寺马价银、抚赏银四万两,如一时难于筹措齐全,请先发内帑救急!袁崇焕前疏说安抚锦州,兵变可弥,今疏又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两疏为何自相矛盾?”说着就看住王在晋。
王在晋只好回话:“陛下,兵饷冒滥已久,各边一有事,督抚便请添兵增饷,情弊并非一日,已成依靠。袁崇焕刚去,怕是不能一时就扭转了。”
“欠饷已是多年积弊,你们说,这根子究竟在哪里?”
王在晋接着道:“臣以为兵饷之绌在于兵太多而饷日浮……”
“不然,”周延儒截断王在晋,“其实在籍之兵并不多。老病而去,战伤而亡,并不削籍,饷银照领。兵籍空悬,而蠹饷已极。故清汰虚冒兵籍,核实贪并隐冒军饷,才是当务之急,兵清自然饷足。”这番话与袁崇焕的看法旨同。自见过周延儒后,崇祯召对经常叫上他。
“玉绳说得对。太仓银两原非边用,如何急了便要请帑?朝廷给饷养兵,原期实用,如此说闹就闹,养这骄兵何用!毕自严,你身为户部尚书,该有个解释才是。”一个以字相称,一个直呼其名,皇上的偏心昭然,毕自严很是不服,他刚履新不足一月,前时的情况并不清楚,只得道:“周侍郎所言极是,但需从长着手,旷日费时,目下解锦州之危乃是第一要务,但户部确是缺乏,只能陆续措给。”
周延儒又接上道:“饷不如粟,粟可取之当地,省去多少运费!关外并不缺粟,何故哗变?臣以为军士要挟,不只为少饷,必是别有隐情。古人罗雀掘鼠,军心不变,如今为何动辄鼓噪?其中必有缘故……”
刘鸿训忍不住了,这不是火上浇油,挑唆君臣相疑吗?不等他说完,就跨前一步:“他们要养活一家老小啊!他们是湖、广、川兵,银子可寄回家,粟可寄回家吗?”又转向崇祯,“陛下,兵乱不止,辽东可危,还是照袁崇焕所说,先发内帑救急吧!内帑缺额,可命户部筹措补进。”
崇祯瞪了他一眼:“先年三大殿失火重修,偌大工程,还有给魏阉建生祠,数十百处,那是多少钱粮?可无日不有进益,有发有余。今日大工完了,生祠毁了,又撤了各处内镇,便该有许多钱粮省下来,如何反倒不足?”
毕自严想看来得给这小皇帝解释一番了:“诸边年例,辽饷之外,共计三百二十七万八千两。自陛下柄政以来,督屯田,严考成,沉冗卒,停蓟、密、昌、平四镇盐菜银二十二万,蓟、密诸镇共节省三十三万,尚需二百九十四万八千。
“户部岁入之数,田赋百六十九万二千,盐课百一十万三千,关税十六万一千,杂税十万三千,事例约二十万,凡三百二十六万五千。如果完解,应余二十一万七千。但所入其实不满二百万,即尽充边饷,尚无赢余。还有京支杂项八十四万,辽东提塘三十余万,诸镇抚赏十四万,辽东旧饷改新饷二十万,出浮于入,已一百十三万六千。还有内供召买,宣、大抚赏等,所以不足。”
“既然应收三百多万,为何实收不满二百万?”
“回陛下,因为外解不能全完。”
“外解何以不能全完?按祖制,直省各有预贮银两,以备急用。多者几十万,少者十几万,地方猝有变乱,不烦催科,不支官帑,事可立办,如今都哪里去了?毕自严,你说,各省该有多少?”
毕自严心中默算一下,道:“蓟镇应有银八万五千,贮遵化县库;江南应有银十万,贮镇江府库;浙江应有银十七万,贮温州府库,其他各省亦应有此数。但自给魏阉建生祠,都从中取用,便就不足了。”
“不足是不足,没有是没有,到底是有是没有?”
刘鸿训道:“陛下,造祠之数不过库府十之二三,其余大多入造祠之抚按司道私囊。如今应严查各省备边备倭原额钱粮,勒令抚按司道照额补偿,并遴选廉洁风力科道核查其事,庶可使国家收士饱马腾之用,亦可使百姓免箕敛之苦,且使贪吏知法制严明,不敢恣意妄为。”
“是了,毕自严,你要将各省新旧钱粮彻底澄清,逐一查算明白具奏。”呆了半晌,崇祯叹道:“内帑外库俱系万民膏脂,原是用来保封疆,安社稷,朕怎会吝惜?只是今日已是初二,此时发去也是迟了。”
“陛下,”周延儒道,“前此宁远兵变,弹压不力,却流水般发饷,边兵尝到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37在线阅读
袁崇焕心中又是一惊,这杨正朝不但说话条理分明,而且既担了责任,又邀买了人心,果然是个有勇又有心计的人。他还没答话,张思顺开口了:“我俩都是大人当年带出的兵,大人要处置,我们无怨言。但大人要公平,不然众弟兄不服,便无人肯效命疆场了!”
袁崇焕嘴角挂上冷笑:“公平?你们聚众造反,以下犯上,殴打官长,逼死上司,无可杀之罪吗?”
张思顺一梗脖子道:“难道那当官的就无可杀之罪?难道大明律是刑不上大夫?”袁崇焕是连着三惊:“你是说毕大人也有当斩之罪?”
“毕大人无当斩之罪,却有失察之过!”
“怎么讲?”
张思顺迈上一步:“请问大人,朝廷给我们的月例是多少?”
袁崇焕略一想:“客军月粮一石,月盐二斤,折银一两,折制钱二十钱。主军月粮五斗,月盐一斤。你是小旗吧?月粮一石二斗。”
“再请问大人,通判、推官月俸是多少?”
“都是五石。”
“一家三四口,二十个钱勉强糊口,人口多了就不足养家了,而实发到手的只有十五六钱,那差额哪儿去了?一连四个月不发饷,家里早就没法过了,可那当官儿的却照旧肉山酒海,难道他们能变米变面变酒变肉?”
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就是贪蠹了当兵的血汗钱!”“六七万军士,七八月时间,被当官儿的贪了多少?请大帅算算!”
袁崇焕这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单绑了张世荣、苏涵淳:“好,一经查实,本帅决不轻贷!但你们迹同反叛,也是罪无可逭!杨正朝、张思顺,本帅问你们话,既然毕大人并无劣迹,又已答应尽快筹款并催促朝廷,你们为何还要将毕大人一起绑了?”
“回大人,毕大人一面安抚,一面暗中调兵弹压,故只得将他一起绑了。”杨正朝道。
“弹压?你怎么知道?”
杨正朝一指吴国琦:“是中军吴大人告诉我们的。”
袁崇焕眉毛拧了起来,狠盯了一眼吴国琦,吴国琦脸白了。
袁崇焕又道:“本帅传你二人问话,你二人却鼓动各军围堵帅府,又是何居心?不知是罪上加罪吗?!”
“大人,”张思顺向前一步,“是吴中军说,大帅要杀我们!”
袁崇焕已经明白,吴国琦借风点火,调兵弹压的是他,通风报信的也是他,才闹成如此局面,如今他又两头挑唆,才导致兵围巡抚府。
袁崇焕看着杨正朝道:“本帅单骑赴任,未带一兵一卒,这里一个亲兵没有,你们看像要杀人的样吗?再告诉你们,调兵弹压的并非毕大人,而是吴中军!”众人“唰”地看向吴国琦,眼睛里就带了火。
袁崇焕走到吴国琦面前,声音里透着阴狠:“吴中军,你先逼死毕大人,又想逼走本帅,或者干脆让本帅命丧乱军之手,意欲何为?你以为你坐得了辽东主帅?还是你早通北虏,欲叛朝廷,让我三军将士数十年的血白流了?”此话一出,下面“轰”的一声炸开了!
张思顺一步窜上揪住吴国琦:“妈喇巴子狗娘操的,你好毒哇!”挥拳便打。杨正朝从后一把抓住张思顺手腕:“慢,大帅自有发落!”
袁崇焕道:“杨正朝、张思顺,你二人把他绑了,斩!”
二人“嗷”的一声,立时把吴国琦捆成个粽子,又拥上来数十人,拖死狗般拖起就走。满场人都跟着去看杀人,一边走一边对吴国琦拳打脚踢。袁崇焕望着众人背影,对郭广道:“郭将军,既要遵旨行事,又不能再酿祸端,为今之计,可有三途。”
郭广眼一亮:“请大人明示。”
“一抓肇事酋首,二抓贪官污吏,两下同时动手,同时公布罪状,三嘉奖程大乐营。你先密查一番,哪些人贪污银饷,哪些人平乱不力,哪些人坐视不管……”顿了一下,又道,“杨正朝张思顺二人,你给我留下。”
皇帝出钱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刘鸿训、王在晋、周延儒、毕自严四大臣接到崇祯召见的口谕,就知道要遭雷劈。
果不其然,一进文华殿就见龙颜已变作驴脸。
四人行过礼站起,崇祯眼皮都不抬:“朕连接袁崇焕三道奏疏。王承恩,你念念第一道。”说着把袁崇焕的奏疏甩到桌角,“前面的略了,从‘恢复之计’处念。”
王承恩双手拿起展开,念道:
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
崇祯皱着眉道:“大将临敌出征,如此顾虑多多,不是善兆。这个袁崇焕,朕百般依着他,他还不能信任朕,怎么能一心扑于边事,克竟全功!更让朕不解的是,袁崇焕受命之时,给朕的奏疏也是强调‘守为正著’,既然如此,遏敌锋芒已属不易,怎么能五年复辽?莫非是欺朕之谈?”
刘鸿训明白袁崇焕是后怕了,袁崇焕和自己一样,当初对皇上大处阉党之举曾是额手相庆,以为是尧日再现。现在想来,皇上不只是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还有急于求治求成的心理。如若五年无功,那么今日的倾力支持就是明日斧钺相加的铺垫!想至此便道:“陛下,袁崇焕人还没到关外,宁远就发生兵乱,先给他来了一个杀威棒。袁崇焕如若催欠饷,就要与户部结怨,素与袁崇焕不睦的王之臣、满桂奉诏回朝,两下夹攻,袁崇焕不能不有中危之感。”
“朕岂能不知?再说,委任不专是前敌大忌,所以朕在他折子上批了‘卿忠劳久著,战守机宜悉听便宜从事,浮言朕自有鉴别,切勿瞻顾。’昨日又接到袁崇焕的奏疏。”崇祯拿起袁折递给王承恩,王承恩双手接过转给刘鸿训,三人一起凑过来看。
袁疏说经宣谕圣德,作乱兵士已返归营伍,逮闹事首恶十五人处斩;中军吴国琦挑唆营兵,知兵变阴谋而不报,亦斩;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贪虐不法,参将彭簪古、都司左良玉勒兵不严,俱罢免。
毕自肃引罪自裁,为统一事权,免蹈“经抚不和”覆辙,请削辽东巡抚、登莱巡抚建制。昔日全辽只设总兵一员,自崔呈秀掌兵部后,为安插亲信,增设总兵三四员,致相掣肘。
有鉴于此,请复昔日规制,山海关内外各设总兵一名。现任关内总兵麻登云虽起身行伍,惯历战阵,但现任蓟镇总兵赵率教熟悉辽事更胜一筹,请将二人对调,赵率教加官一级,挂平辽将军印。现任宁远总兵朱梅久病,可将宁远锦州辖区合并,现任锦州总兵祖大寿属任,挂征辽前锋将军印,朱梅归朝养病,何可纲加都督佥事职驻宁远,典中军。
四人看完交回王承恩。崇祯接过打开,道:“袁崇焕说‘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树,实可纲力。臣自期五年,专藉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若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请死于皇上。’满桂不是虎将么?宁锦大捷时他不是上满桂首功么?怎么就‘专藉此三人’呢?”
“满桂与三人不和,先帝都知道,还曾下敕戒勉。”刘鸿训道。
“将帅不合,前敌大忌。”周延儒插上一句。
崇祯“哼”了一声,说道:“袁崇焕还荐王象乾任宣大总督,以为犄角,朕都一一照准,赵率教挂平辽将军印,调任关内;麻登云以原官调任蓟镇;朱梅因病解职调养;祖大寿加都督同知,挂征辽前锋将军印,辖镇诸路;何可纲以都督佥事署中军事。
“你们说袁崇焕该踌躇满志了吧?辽东指日可复了吧?不想今早又接他一疏,说接获密报,锦州初三日将生兵变!请速发山海关内外积欠军饷七十四万银两,太仆寺马价银、抚赏银四万两,如一时难于筹措齐全,请先发内帑救急!袁崇焕前疏说安抚锦州,兵变可弥,今疏又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两疏为何自相矛盾?”说着就看住王在晋。
王在晋只好回话:“陛下,兵饷冒滥已久,各边一有事,督抚便请添兵增饷,情弊并非一日,已成依靠。袁崇焕刚去,怕是不能一时就扭转了。”
“欠饷已是多年积弊,你们说,这根子究竟在哪里?”
王在晋接着道:“臣以为兵饷之绌在于兵太多而饷日浮……”
“不然,”周延儒截断王在晋,“其实在籍之兵并不多。老病而去,战伤而亡,并不削籍,饷银照领。兵籍空悬,而蠹饷已极。故清汰虚冒兵籍,核实贪并隐冒军饷,才是当务之急,兵清自然饷足。”这番话与袁崇焕的看法旨同。自见过周延儒后,崇祯召对经常叫上他。
“玉绳说得对。太仓银两原非边用,如何急了便要请帑?朝廷给饷养兵,原期实用,如此说闹就闹,养这骄兵何用!毕自严,你身为户部尚书,该有个解释才是。”一个以字相称,一个直呼其名,皇上的偏心昭然,毕自严很是不服,他刚履新不足一月,前时的情况并不清楚,只得道:“周侍郎所言极是,但需从长着手,旷日费时,目下解锦州之危乃是第一要务,但户部确是缺乏,只能陆续措给。”
周延儒又接上道:“饷不如粟,粟可取之当地,省去多少运费!关外并不缺粟,何故哗变?臣以为军士要挟,不只为少饷,必是别有隐情。古人罗雀掘鼠,军心不变,如今为何动辄鼓噪?其中必有缘故……”
刘鸿训忍不住了,这不是火上浇油,挑唆君臣相疑吗?不等他说完,就跨前一步:“他们要养活一家老小啊!他们是湖、广、川兵,银子可寄回家,粟可寄回家吗?”又转向崇祯,“陛下,兵乱不止,辽东可危,还是照袁崇焕所说,先发内帑救急吧!内帑缺额,可命户部筹措补进。”
崇祯瞪了他一眼:“先年三大殿失火重修,偌大工程,还有给魏阉建生祠,数十百处,那是多少钱粮?可无日不有进益,有发有余。今日大工完了,生祠毁了,又撤了各处内镇,便该有许多钱粮省下来,如何反倒不足?”
毕自严想看来得给这小皇帝解释一番了:“诸边年例,辽饷之外,共计三百二十七万八千两。自陛下柄政以来,督屯田,严考成,沉冗卒,停蓟、密、昌、平四镇盐菜银二十二万,蓟、密诸镇共节省三十三万,尚需二百九十四万八千。
“户部岁入之数,田赋百六十九万二千,盐课百一十万三千,关税十六万一千,杂税十万三千,事例约二十万,凡三百二十六万五千。如果完解,应余二十一万七千。但所入其实不满二百万,即尽充边饷,尚无赢余。还有京支杂项八十四万,辽东提塘三十余万,诸镇抚赏十四万,辽东旧饷改新饷二十万,出浮于入,已一百十三万六千。还有内供召买,宣、大抚赏等,所以不足。”
“既然应收三百多万,为何实收不满二百万?”
“回陛下,因为外解不能全完。”
“外解何以不能全完?按祖制,直省各有预贮银两,以备急用。多者几十万,少者十几万,地方猝有变乱,不烦催科,不支官帑,事可立办,如今都哪里去了?毕自严,你说,各省该有多少?”
毕自严心中默算一下,道:“蓟镇应有银八万五千,贮遵化县库;江南应有银十万,贮镇江府库;浙江应有银十七万,贮温州府库,其他各省亦应有此数。但自给魏阉建生祠,都从中取用,便就不足了。”
“不足是不足,没有是没有,到底是有是没有?”
刘鸿训道:“陛下,造祠之数不过库府十之二三,其余大多入造祠之抚按司道私囊。如今应严查各省备边备倭原额钱粮,勒令抚按司道照额补偿,并遴选廉洁风力科道核查其事,庶可使国家收士饱马腾之用,亦可使百姓免箕敛之苦,且使贪吏知法制严明,不敢恣意妄为。”
“是了,毕自严,你要将各省新旧钱粮彻底澄清,逐一查算明白具奏。”呆了半晌,崇祯叹道:“内帑外库俱系万民膏脂,原是用来保封疆,安社稷,朕怎会吝惜?只是今日已是初二,此时发去也是迟了。”
“陛下,”周延儒道,“前此宁远兵变,弹压不力,却流水般发饷,边兵尝到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37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