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开始,各个王朝的历史意识对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的扭曲,越来越偏离真相。唐宋之后,更是迅速趋于全面否定。历代史书中,凡涉及这三大时代的总体性评价,几乎是千篇一律地不加论证,只有贬斥。对战国时代在各个方面的成就与价值,都简单贬低。这一时代的英雄名士,或被描述成“天资刻薄”的酷吏,或被描述成寡廉鲜耻的游说名利之徒,或被描述成屠夫,鲜有被历史意识公认的英雄伟人。这一时代所诞生的原生经典之林,这一时代所诞生的伟大而均衡的多元思想架构,也被砍伐得遍野萧疏,使我们的文明开始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一一澄清。
我们的义务,是以当代文明价值观为基准,正面审视战国时代。
2.总图景:战国时代的四大阶段
从社会变革与国家对抗的意义上说,战国的总体图景表现出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战国初期:第一波变法浪潮与战争普遍化。
自公元前403年,也就是魏赵韩三家被正式承认为诸侯国的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所谓初期战国,是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360年秦孝公即位求贤而商鞅进入秦国筹划变法这一时段,大体43年。这一时段的核心事变,是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与此同时,各个诸侯国也都在酝酿或进行着程度不同的变革。事实上,这是战国的第一波变法浪潮。
魏、楚变法之后,大国对抗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中心点,是大国之间的战争迅速普遍化,传统的地区盟邦关系迅速松动分裂,各个大国形成了各自面对诸多敌人而独立作战的态势。魏文侯之后,三晋集团的解体与相互攻伐是这一变化的典型。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魏、赵、韩、楚、齐、燕、秦七大国,相互之间很快演变为错综复杂的敌对关系,只有临时的战争盟约,没有相对稳定的国家集团。
大国对抗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天下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这一时期,所有诸侯国都普遍面临强大的战争压力。贫穷弱小就会灭亡,成为当下残酷而紧迫的事实。为此,各个国家的生存危机意识骤然强化,国家竞争精神也空前强烈起来,求变图存迅速弥漫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韩非子所说的“大争之世,多事之时”,正是在这一大转折下迅速形成的社会风貌。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之前段:秦国崛起,并突破山东六国遏制。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60年开始,到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赵国大变法,大体是53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商鞅在秦国的大变法。由于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与深刻性,以及在战国变法中绝无仅有的长期性与连续性(20年之间两次变法),西部秦国一举崛起为空前强大的战国。这一时期,东方战国也先后发生了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齐威王驺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都取得了鲜明的成效。这是战国时代的第二波变法浪潮,也是战国变法的高潮时期。
秦国的强势崛起,直接而深刻地改变了天下格局。以商鞅率军收复河西、大败超强魏国为标志,秦国的整体国力,深深震撼了东部六大战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战国社会出现了“山东六国”这一说法。这一说法的大背景是,秦国实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战国,六大战国已经普遍感受到秦国的威胁。为此,天下格局由七大战国纷争,演变为两大板块对峙——秦国为一方,崤山以东的六大战国为一方。所谓的“山东六国”,实际是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共同体。
这一阶段,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邦交对抗,将人类世界在古典社会的外交艺术推到了巅峰状态。这一对抗的实际意义,是山东六国的遏制战略,与秦国突破联合遏制之破交战略的对抗。这两大邦交战略的对抗演进,是这一时期国家对抗的基本方式。
新潮流的需要,使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个崭新的战时外交学派——纵横家。其中,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家”名士所推动的“合纵”战略,推动山东六大战国成功实现了抗秦联盟集团,一度对秦国构成了空前强大的全面压力。六国合纵,是世界外交史上最早的国家共同体。另一面,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所推动的“连横”战略,使秦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山东六国的分化,也成功突破了六国集团的强大遏制。这是世界外交史上最早也最为成功的新兴国家的破交战。
合纵连横的邦交大战,贯穿了此后整个的战国历史。这一邦交战略体系的思想与实践,是中国的战国时代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它所留下的历史结晶——《战国策》,是世界外交史上最为古老、最为辉煌的有关多极力量抗衡的百科全书。
第三阶段,战国中期后段:赵国崛起,秦赵全面抗衡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大战结束为止,大体47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赵国崛起与秦赵大决战。赵武灵王在赵国的大变法,实质上是以军事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次全面变法。就其全面性与深刻性而言,虽不如此前秦国的商鞅变法,但却大大超过了山东六国此前的变法深度。在赵国变法的同时,东方其余五大战国,也都曾经谋求推行第二次变法,甚或第三次变法,以更大程度地增强国家实力。其中,作出最大努力的,有齐国、楚国、魏国、韩国。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些变法集团的努力都没有成功。事实上,这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变法浪潮,也是战国时代的第三波变法浪潮。
赵国的变法与崛起,又一次直接改变了天下大争的总体格局。变化的基本点有两个方面。其一,七大战国的“合纵连横”发生了复杂变化,由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格局,发展为不断变化而相互组合的战争同盟,秦国也开始成为“合纵”攻伐的一方。其典型事件,是燕国乐毅发动的燕、秦、赵、楚、魏五国联合攻齐。大胜之后燕军单独作战,历经六年战争,几乎吞灭齐国。其二,东方六大战国的抗秦轴心,从不断转移的魏、楚、齐三国,稳定地转变为赵国。强大的赵国,成为山东六国抵御秦国风暴的屏障,两大强国的直接碰撞开始了。
秦赵大决战,发生在公元前263年至公元前260年的长平大战。这次战争历时三年有余,双方参战兵力总计超过一百万,是世界古典社会大型化战争的最高峰。这次战争的结局是,赵军战败,余部投降,被秦军坑杀降卒二十余万(《史记》之说是四十万)。同时,秦军也死伤过半,遭受严重损失。
长平大战后,天下格局又是一变——秦国独大,六国衰落。这一格局演进的基本方面是:首先,秦国因欲图灭赵,轻躁地连续攻赵,遭遇了东方六大战国的最后一次合纵阻击,军力大损。由此,秦国进入了秦昭王末期的低谷时期。但是,低谷时期的秦国,依然对东方战国保持着强大的威慑力。短暂整肃之后,秦国在吕不韦执政时期,又再度恢复了对东方战国的攻势。其次,长平大战后赵国大为衰竭,东方六国也普遍衰落,进入了纷纷各自谋求生存方略的对秦妥协阶段,合纵抗秦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
第四阶段,战国末期: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大战后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大体是39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一场场连续性的历史风暴。首先是秦王嬴政亲政后立即整肃内政、组建新军、推行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全面变革。从实质上说,这是战国秦发动的一次新的具有富国强兵意义的再度变法。这次变革,使秦国的腹地关中,变成了一座空前殷实的粮仓,与都江堰所在的蜀地平原一起,为秦国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同时,秦国的战时法治有了新的跃升,吏治清明,拥有了一支数量超过六十万的精锐大军,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大战国的任何一国。
紧接着,秦王嬴政发动了向东方六国进军的统一战争。
这一历史进程是——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七年,秦国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灭赵,六年后肃清赵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破燕,四年后灭燕,肃清燕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灭魏。同年,秦军第一次攻楚失败。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国灭楚。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灭齐。
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时代开始。
3.冶铁工业:战国时代的生产力跃升
战国时代的基础变化,首先是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铁器时代。所谓成熟,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冶铁技术的高水准化,一是铁器应用的普遍化。就冶铁技术方面说,主要进展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鼓风手段的发展。
春秋中期,炼铜的鼓风设备,是在固定的炼铜竖炉的炉缸部分设置一到两个鼓风口,由人力扇风,或由一种规模相对较小的皮囊送风。进入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皮囊鼓风很快成为炼铁送风的主要形式,鼓风的皮囊不断增大并成排使用拉杆;故此,送风力度大增,炉膛温度大大升高。这种大型化的拉杆牛皮囊,已经在战国时代普遍使用,使当时的冶铁技术获得了大幅度提高。
这种大型皮囊的形状,犹如骆驼峰,囊内有木条框架支撑,并延伸出粗大的长杆把手与大皮囊固定连结,这就是送风管。如此,外部由人力拉动长杆把手,大皮囊就随长杆把手不断大幅度地胀大或收缩,强大的风力便被送入炉膛。炼炉内的燃料随之充分燃烧,温度大大增高,熔化金属的能力与速度较前则大大提高。
这种鼓风设备,因为是由特大的牛皮囊制成的,所以当时社会就给它取了一个原本是大口袋的名字——橐。又因其送风管是数量不等的长杆把手,类似于当时一种多管的管乐器——龠,它又被合称为“排橐、冶橐、橐龠”。其中,“橐龠”之名因大思想家老子的使用,普遍地流传于后世。老子将整个天地之间的大呼吸状态比喻为橐龠,说:“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后世有清代学者魏源,对“橐龠”的解释是:“外橐内龠,机而鼓之,致风之器也。”
第二大进步,是铸铁冶炼术的发明。
铸铁,就是后世所说的生铁。与生铁相对的,是原来的熟铁。此前,由于炼炉小,送风设备小,炉内的木炭火温度不够,铁矿石便不能充分快速地熔化。去氧还原的铁料出炉后,是一种表面粗糙、夹杂大量渣滓的成块的海绵状物体。古人大约以为,出炉的红彤彤的铁与蒸熟煮熟的食物相似,于是呼之为“熟铁”。这种熟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锻打,才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炼铁方法,因出炉铁料呈现块状,后世称为“块炼法”。
进入到春秋时代的晚期,由于鼓风设备的改变,以及炉体的扩大,铸铁技术出现了。铸铁术的基本点,是能够使出炉的铁料直接熔化,成为渣滓很少的液体状的铁水。如果将铁水直接浇灌进铸范,铁器就一次成型了。这种改变,大大提高了冶炼行业的生产率,对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伟大发明,比欧洲早了1900多年。在欧洲,块炼法一直延续到14世纪水力鼓风炉的出现,才有了铸铁技术。
第三大进步,就是铁器铸造工艺的大幅度提高。
铁器铸造,是将所需铁器按照实用要求高质量完成的技术实现能力。在此前的夏商周三代,中国已经实现了高水准的青铜铸造工艺,留下了许多令我们惊叹不已的大型青铜礼器,以及无数的兵器与实用物件。进入春秋战国之交,铁器铸造工艺直接继承了青铜铸造工艺的优秀传统,并且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铸造工艺的突破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铸范原材料的发展。铸范,就是预先制作好的器物模具。铁水浇进这一模具,便铸成了一件铁器。青铜时期的铸范,一般都是陶制的。进入战国时代,不但保留了陶制铸范,还创造出了铁制铸范,当时称为“铁范”,是用一种熔点很高的白口生铁铸造成的。它既是一个铸件,同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铁范的优势,一是因原材料的质地硬度高,而且洁净,能够使铸件形状稳定,并达到细部的精致;二是可以反复使用,不像陶范一次性使用后便要毁坏废弃。
其二是铸范形式的发展。青铜时代的铸范,大体都是“单合范”。这是一种要依托平板的铸范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3在线阅读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一一澄清。
我们的义务,是以当代文明价值观为基准,正面审视战国时代。
2.总图景:战国时代的四大阶段
从社会变革与国家对抗的意义上说,战国的总体图景表现出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战国初期:第一波变法浪潮与战争普遍化。
自公元前403年,也就是魏赵韩三家被正式承认为诸侯国的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所谓初期战国,是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360年秦孝公即位求贤而商鞅进入秦国筹划变法这一时段,大体43年。这一时段的核心事变,是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与此同时,各个诸侯国也都在酝酿或进行着程度不同的变革。事实上,这是战国的第一波变法浪潮。
魏、楚变法之后,大国对抗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中心点,是大国之间的战争迅速普遍化,传统的地区盟邦关系迅速松动分裂,各个大国形成了各自面对诸多敌人而独立作战的态势。魏文侯之后,三晋集团的解体与相互攻伐是这一变化的典型。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魏、赵、韩、楚、齐、燕、秦七大国,相互之间很快演变为错综复杂的敌对关系,只有临时的战争盟约,没有相对稳定的国家集团。
大国对抗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天下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这一时期,所有诸侯国都普遍面临强大的战争压力。贫穷弱小就会灭亡,成为当下残酷而紧迫的事实。为此,各个国家的生存危机意识骤然强化,国家竞争精神也空前强烈起来,求变图存迅速弥漫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韩非子所说的“大争之世,多事之时”,正是在这一大转折下迅速形成的社会风貌。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之前段:秦国崛起,并突破山东六国遏制。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60年开始,到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赵国大变法,大体是53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商鞅在秦国的大变法。由于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与深刻性,以及在战国变法中绝无仅有的长期性与连续性(20年之间两次变法),西部秦国一举崛起为空前强大的战国。这一时期,东方战国也先后发生了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齐威王驺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都取得了鲜明的成效。这是战国时代的第二波变法浪潮,也是战国变法的高潮时期。
秦国的强势崛起,直接而深刻地改变了天下格局。以商鞅率军收复河西、大败超强魏国为标志,秦国的整体国力,深深震撼了东部六大战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战国社会出现了“山东六国”这一说法。这一说法的大背景是,秦国实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战国,六大战国已经普遍感受到秦国的威胁。为此,天下格局由七大战国纷争,演变为两大板块对峙——秦国为一方,崤山以东的六大战国为一方。所谓的“山东六国”,实际是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共同体。
这一阶段,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邦交对抗,将人类世界在古典社会的外交艺术推到了巅峰状态。这一对抗的实际意义,是山东六国的遏制战略,与秦国突破联合遏制之破交战略的对抗。这两大邦交战略的对抗演进,是这一时期国家对抗的基本方式。
新潮流的需要,使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个崭新的战时外交学派——纵横家。其中,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家”名士所推动的“合纵”战略,推动山东六大战国成功实现了抗秦联盟集团,一度对秦国构成了空前强大的全面压力。六国合纵,是世界外交史上最早的国家共同体。另一面,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所推动的“连横”战略,使秦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山东六国的分化,也成功突破了六国集团的强大遏制。这是世界外交史上最早也最为成功的新兴国家的破交战。
合纵连横的邦交大战,贯穿了此后整个的战国历史。这一邦交战略体系的思想与实践,是中国的战国时代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它所留下的历史结晶——《战国策》,是世界外交史上最为古老、最为辉煌的有关多极力量抗衡的百科全书。
第三阶段,战国中期后段:赵国崛起,秦赵全面抗衡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大战结束为止,大体47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赵国崛起与秦赵大决战。赵武灵王在赵国的大变法,实质上是以军事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次全面变法。就其全面性与深刻性而言,虽不如此前秦国的商鞅变法,但却大大超过了山东六国此前的变法深度。在赵国变法的同时,东方其余五大战国,也都曾经谋求推行第二次变法,甚或第三次变法,以更大程度地增强国家实力。其中,作出最大努力的,有齐国、楚国、魏国、韩国。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些变法集团的努力都没有成功。事实上,这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变法浪潮,也是战国时代的第三波变法浪潮。
赵国的变法与崛起,又一次直接改变了天下大争的总体格局。变化的基本点有两个方面。其一,七大战国的“合纵连横”发生了复杂变化,由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格局,发展为不断变化而相互组合的战争同盟,秦国也开始成为“合纵”攻伐的一方。其典型事件,是燕国乐毅发动的燕、秦、赵、楚、魏五国联合攻齐。大胜之后燕军单独作战,历经六年战争,几乎吞灭齐国。其二,东方六大战国的抗秦轴心,从不断转移的魏、楚、齐三国,稳定地转变为赵国。强大的赵国,成为山东六国抵御秦国风暴的屏障,两大强国的直接碰撞开始了。
秦赵大决战,发生在公元前263年至公元前260年的长平大战。这次战争历时三年有余,双方参战兵力总计超过一百万,是世界古典社会大型化战争的最高峰。这次战争的结局是,赵军战败,余部投降,被秦军坑杀降卒二十余万(《史记》之说是四十万)。同时,秦军也死伤过半,遭受严重损失。
长平大战后,天下格局又是一变——秦国独大,六国衰落。这一格局演进的基本方面是:首先,秦国因欲图灭赵,轻躁地连续攻赵,遭遇了东方六大战国的最后一次合纵阻击,军力大损。由此,秦国进入了秦昭王末期的低谷时期。但是,低谷时期的秦国,依然对东方战国保持着强大的威慑力。短暂整肃之后,秦国在吕不韦执政时期,又再度恢复了对东方战国的攻势。其次,长平大战后赵国大为衰竭,东方六国也普遍衰落,进入了纷纷各自谋求生存方略的对秦妥协阶段,合纵抗秦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
第四阶段,战国末期: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大战后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大体是39年。这一时期的核心事变是一场场连续性的历史风暴。首先是秦王嬴政亲政后立即整肃内政、组建新军、推行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全面变革。从实质上说,这是战国秦发动的一次新的具有富国强兵意义的再度变法。这次变革,使秦国的腹地关中,变成了一座空前殷实的粮仓,与都江堰所在的蜀地平原一起,为秦国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同时,秦国的战时法治有了新的跃升,吏治清明,拥有了一支数量超过六十万的精锐大军,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大战国的任何一国。
紧接着,秦王嬴政发动了向东方六国进军的统一战争。
这一历史进程是——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七年,秦国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灭赵,六年后肃清赵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破燕,四年后灭燕,肃清燕国王室残余势力。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灭魏。同年,秦军第一次攻楚失败。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国灭楚。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灭齐。
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时代开始。
3.冶铁工业:战国时代的生产力跃升
战国时代的基础变化,首先是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铁器时代。所谓成熟,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冶铁技术的高水准化,一是铁器应用的普遍化。就冶铁技术方面说,主要进展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鼓风手段的发展。
春秋中期,炼铜的鼓风设备,是在固定的炼铜竖炉的炉缸部分设置一到两个鼓风口,由人力扇风,或由一种规模相对较小的皮囊送风。进入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皮囊鼓风很快成为炼铁送风的主要形式,鼓风的皮囊不断增大并成排使用拉杆;故此,送风力度大增,炉膛温度大大升高。这种大型化的拉杆牛皮囊,已经在战国时代普遍使用,使当时的冶铁技术获得了大幅度提高。
这种大型皮囊的形状,犹如骆驼峰,囊内有木条框架支撑,并延伸出粗大的长杆把手与大皮囊固定连结,这就是送风管。如此,外部由人力拉动长杆把手,大皮囊就随长杆把手不断大幅度地胀大或收缩,强大的风力便被送入炉膛。炼炉内的燃料随之充分燃烧,温度大大增高,熔化金属的能力与速度较前则大大提高。
这种鼓风设备,因为是由特大的牛皮囊制成的,所以当时社会就给它取了一个原本是大口袋的名字——橐。又因其送风管是数量不等的长杆把手,类似于当时一种多管的管乐器——龠,它又被合称为“排橐、冶橐、橐龠”。其中,“橐龠”之名因大思想家老子的使用,普遍地流传于后世。老子将整个天地之间的大呼吸状态比喻为橐龠,说:“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后世有清代学者魏源,对“橐龠”的解释是:“外橐内龠,机而鼓之,致风之器也。”
第二大进步,是铸铁冶炼术的发明。
铸铁,就是后世所说的生铁。与生铁相对的,是原来的熟铁。此前,由于炼炉小,送风设备小,炉内的木炭火温度不够,铁矿石便不能充分快速地熔化。去氧还原的铁料出炉后,是一种表面粗糙、夹杂大量渣滓的成块的海绵状物体。古人大约以为,出炉的红彤彤的铁与蒸熟煮熟的食物相似,于是呼之为“熟铁”。这种熟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锻打,才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炼铁方法,因出炉铁料呈现块状,后世称为“块炼法”。
进入到春秋时代的晚期,由于鼓风设备的改变,以及炉体的扩大,铸铁技术出现了。铸铁术的基本点,是能够使出炉的铁料直接熔化,成为渣滓很少的液体状的铁水。如果将铁水直接浇灌进铸范,铁器就一次成型了。这种改变,大大提高了冶炼行业的生产率,对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伟大发明,比欧洲早了1900多年。在欧洲,块炼法一直延续到14世纪水力鼓风炉的出现,才有了铸铁技术。
第三大进步,就是铁器铸造工艺的大幅度提高。
铁器铸造,是将所需铁器按照实用要求高质量完成的技术实现能力。在此前的夏商周三代,中国已经实现了高水准的青铜铸造工艺,留下了许多令我们惊叹不已的大型青铜礼器,以及无数的兵器与实用物件。进入春秋战国之交,铁器铸造工艺直接继承了青铜铸造工艺的优秀传统,并且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铸造工艺的突破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铸范原材料的发展。铸范,就是预先制作好的器物模具。铁水浇进这一模具,便铸成了一件铁器。青铜时期的铸范,一般都是陶制的。进入战国时代,不但保留了陶制铸范,还创造出了铁制铸范,当时称为“铁范”,是用一种熔点很高的白口生铁铸造成的。它既是一个铸件,同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铁范的优势,一是因原材料的质地硬度高,而且洁净,能够使铸件形状稳定,并达到细部的精致;二是可以反复使用,不像陶范一次性使用后便要毁坏废弃。
其二是铸范形式的发展。青铜时代的铸范,大体都是“单合范”。这是一种要依托平板的铸范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3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