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杀恶例。

    这是早期赵氏历史上的内乱,四次内乱的后果都很严重。

    从赵襄子到赵王迁,历时12代253年,共发生11次剧烈内乱。

    第一次,公元前425年赵襄子死,其弟赵桓子发动政变,自立为赵氏首领。

    第二次,公元前424年赵桓子死,赵氏将军再次发动政变,杀死赵桓子儿子,拥立赵浣为赵氏首领,是为赵献侯。

    第三次,公元前387年,赵武公死,赵氏将军发动政变,废黜武公之子,改立赵烈侯儿子赵章为国君,是为赵敬侯。

    第四次,公元前386年,赵武公之子赵朝发动兵变失败,逃亡魏国。

    第五次,公元前374年赵成侯即位,公子赵胜发动兵变争位,失败。

    第六次,公元前350年赵成侯死,公子赵发动兵变争位,失败,逃亡韩国。

    第七次,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先废黜太子赵章,改立赵何,自己退位掌军。后又恢复赵章为安阳君,导致赵章争位,发动兵变争位,被赵国王族大臣击败,赵章被杀。

    第八次,同年冬天,将军赵成再次兵变,包围沙丘宫,活活饿死赵武灵王。

    第九次,公元前245年,赵国发生战国时代绝无仅有的将帅互相攻杀事件——廉颇率军进攻乐乘赵军。乐乘败走,廉颇逃亡楚国。赵国军力严重损失。

    第十次,赵悼襄王晚期,废黜太子赵嘉,改立倡女之子赵迁,导致最后乱政。

    第十一次,赵迁即位,内乱频生,郭开当道,诛杀李牧。

    为国12代而有11次政变内乱,战国时代绝无仅有也。

    赵人、秦人同出一源。秦人的族群性格却是奉公守法,羞于内斗而勇于公战。

    历史的分水岭,在于商鞅变法对秦人族群性格与国家性格的再造。

    秦献公之前,秦国的政变内乱丝毫不逊于赵国,秦国庶民私斗擅杀风习之浓烈,更是远超赵国,堪称天下之最。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私斗成风的危害。这时候,秦国发生了横空出世的商鞅变法,秦国成功地推行了设计周严的战时法治,使秦人族群在重刑威慑与奖励公战的激赏之下洗心革面,最终凝聚成使天下瞠目结舌的巨大力量。

    但是,赵人族群的烈乱秉性,却因为缺乏严酷的重新锻铸,而保持了古老的劣根。如同个人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一样,这就是国家性格所决定的历史命运。赵国灭亡,给我们提供了的两方面的历史教训:其一,一个国家的生存强度,首先取决于政治文明的发达程度;其二,无论多么强大的军事实力,都无法挽救一个腐朽而脱离人民的政权。

    灭赵之战的胜利,是秦统一中国迈过的第一道高难关口。

    和平岔道:灭燕之战

    1.秦燕关系之历史脉络

    秦统一赵国之后,大军移驻赵燕边境,开始筹划灭燕之战。

    以时间排序,秦军北移,应该是公元前228年秋冬的事。

    灭赵之后,赵地亟待处置的大事有三个方面:其一,对被俘的赵国君臣的处置,也就是安定政治局面;其二,赵地正在大饥荒之际,紧急救荒,恢复生产,以安定民众;其三,对流散赵军以及逃亡代地的赵嘉势力,决定后续应对策略。

    举凡政治、军事应对,秦国的处置都很成功,史料记载也相对明确。

    值得注意而又被史书所忽视的,是秦国对战后赵国社会的稳定方略,也非常成功。秦国的社会安定方法,主要是三方面的政策:其一,以秦国太原郡为后援根基,对赵地救荒;其二,迅速设立郡县官吏,督导民众尽快恢复农耕畜牧;其三,将原来赵国工商业的巨头家族,迁徙到秦国大后方的蜀郡。最主要的巨头家族,是赵国最大的冶铁业巨头卓氏、郭氏族群。后来,迁到蜀郡临邛的卓氏继续致力于冶铁,在西汉初期又成天下巨富。

    实践证明,这种处置政策,快速有效地安定了战后赵地。在其后的二十余年中,赵国故地始终没有出现乱局。逃亡代地的赵嘉政权,因为无法得到赵国故地民众的支持,五六年之间便迅速枯竭,变得不堪一击了。

    战后安定举措,几乎每一方面都需要军事行动的配合。只有在冬天到来之前,秦军主力才有条件移师北上,一边整修,一边筹划灭燕之战。

    秦燕关系,是战国时代一对比较特殊的国家关系。从两国根基上说,燕国是西周的开国大诸侯,是一等一的老牌贵族大邦;秦国则是东周的开国大诸侯,是典型依靠自身血战立国的后起实力之邦。

    王族血统的燕国,素来以周室王族嫡系诸侯自居,贵族做派十足,除了与周公旦的鲁国、太公望的姜氏老齐国,以及后来由周成王分封的王族诸侯老晋国保持着传统的盟邦关系,燕国与天下其余诸侯国都是淡漠而疏远的。

    秦国,则因为直接崛起于西部戎狄区域,素来被中原诸侯视为另类。即或秦国努力向中原诸侯群靠拢,也难以被中原腹地的老诸侯群完全认同,难以做到邦交和睦。正因为如此,春秋时代的秦、燕两国,便始终以不同原因的奇特姿态落落寡合于天下。秦、燕两国之间,也是水油不沾,疏远而陌生。

    从各自的实力发展看,在春秋中期,秦国曾经在秦穆公时期称霸一时,实力扩展略强于燕国。但是,进入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燕国向东平定东胡,向南吞并蓟国,其发展势头又远远超过了与魏国苦战的秦国,跻身于山东六大战国。从战国时代的天下大格局来说,当时的燕国,是周室王族大诸侯中的仅存之邦,其进取精神远远超过了其余的王族诸侯。论战国初期的国家实力,燕国超过了秦、韩两国。在赵武灵王变法之前,燕国实力与赵国不相上下,甚至在国土纵深、成军人口数量方面,还略略强于赵国。否则,燕国不会在秦国崛起之后承担合纵发起国的角色。

    直到秦国崛起之后,秦、燕两国的关系,才有了种种戏剧性的转折。

    面对秦国崛起的强大攻势,山东六国产生了合纵锁秦的战略合作。最初的合纵发起,恰恰就是燕国。这就是说,燕国已经自觉地将秦国看作强敌了。秦国则恰恰相反,为了打破孤立,推行了“连横”战略。苏秦创立的“合纵”战略,其核心主张是将南北六大战国连成一片广袤的国家同盟区,从而封堵、遏制,直至摧毁秦国。张仪创立的连横战略,其核心主张则是在东西之间结成定点盟约,实施破交战,分化并突破六国封锁。

    如此大形势下,遥远的燕、齐、楚三国,自然成了秦国推行破交战的重点国家。从此,秦国打破了与遥远的燕国的疏远,开始了主动结好燕国。秦惠王中期,由张仪主导,秦惠王之女嫁于燕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燕易王。

    秦惠王末期,秦惠王幼子嬴稷与惠王之妾芈八子,进入燕国做了单方人质。所谓单方人质,就是燕国不派出人质作为交换,而只有秦国一方向燕国派出人质,以保证秦国不侵犯燕国的盟约效力。显然,这时的秦国,必须依靠与燕国的邦交盟约打破孤立。

    秦昭王初期,秦国又接受了燕国乐毅提出的合纵破齐战略,出兵助燕攻齐。

    从总体上说,在秦惠王、秦武王,直至秦昭王中期的数十年之间,秦燕两国的关系,是秦国主动结好燕国,而燕国则摇摆不定,时而加入合纵,时而与秦连横。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秦昭王后期的秦赵长平大战结束。

    长平大战后,秦国居于超强地位,天下格局为之大变。秦燕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而颠倒过来——燕国开始主动结好秦国,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排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可能性。并以秦国牵制赵国,使赵国不能威胁燕国。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秦王嬴政即位初期,也就是吕不韦领政时期,燕国派出了太子丹作为单方人质进入秦国,以保证秦燕盟约的实现。而秦国则派出张唐入燕,做了燕国丞相,掌控了燕国的政事权。

    可是,秦强燕弱的基本格局,决定了两国关系必然向着不利于燕国的方向变化。

    此后,因为连续四件大事,秦燕关系急剧恶化了。

    第一件事,吕不韦领政时期,秦国接受了少年名士甘罗的谋划,以甘罗为使臣,说动赵国攻燕而秦不为援;其后,赵国攻取了燕国30座城池,秦国分得了其中的11座城池。这是秦国明显的负约行为,由此开始,燕国仇恨秦国了。

    第二件事,秦王嬴政亲政初期,秦国大将樊於期对赵作战失败,逃亡到燕国。燕国收留了樊於期,拒绝了秦国的遣返要求。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第三件事,由于樊於期事件,两国中断邦交,秦国软禁了燕国人质太子丹。

    第四件事,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太子丹秘密逃出咸阳,回到燕国。

    上述史实,便是秦燕两国五百余年之间的关系演变脉络。

    2.大军压境。燕国的尴尬应对

    到太子丹逃出秦国而回到燕国的时候,燕国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王翦大军压境之时,燕国是燕王喜二十八年。这时的燕国政事,由太子丹主持。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此时刚刚过去了五年。这位燕国太子在秦国做了十余年人质,这时已经三十岁上下了。燕王姬喜的为政秉性,看似胸襟开阔,实则心地狭小,此所谓外宽内狭。后世三国时代的袁绍,与其颇为相似。惟其如此,太子丹在名义上执掌国事,实际的军政财大权却仍然掌控在燕王姬喜手中。

    面对秦国大军压境,燕国庙堂一片恐慌。《史记》记载的当时情形是:“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在如此举国惶惶不安的形势下,太子丹的焦虑是双重的:既忧秦国大兵压境,又忧庙堂惶恐而没有对策。此时的燕王姬喜,在史料记载中几乎销声匿迹了。依据燕国历史推理判断,燕王姬喜一定是持续着他的迂阔,持续着他的自负,耽于享乐,根本没有意识到亡国灾难的来临。

    燕国的应对之策,是在太子丹主持下完成的。太子丹集团的抗秦谋划,有两则基本对策。其一,军事对策。燕国与赵嘉的代国联手,组成燕代联军,合兵抗秦;其二,秘密对策。以政侠名士荆轲为献地特使,秘密刺杀秦王嬴政。

    (1)燕国军事对策的实施:燕代合兵抗秦

    在军事历史的背景上,燕赵两国悬殊很大。

    在七大战国中,燕国的军事实力大体只能居于三流,仅仅略强于后期的韩国。赵国,则是与秦国并称的超一流军事强国。在一百余年的战国大兵争中,赵国已经成为山东六国的抗秦屏障。对于燕国,赵国尤其是直接的保护屏障。因为赵国的存在,燕国非但极少遭受秦国的进攻,而且还得到秦国着意结盟的巨大邦交利益。即或在秦燕关系恶化之后的数十年间,秦军也很少直接进攻燕国。这也就是说,燕国军队几乎从来没有与秦国大军正面交过手。燕国的安全,十有八九是因为躲在赵国这座大山的背后。

    这里,历史却表现出一种无理性的复杂与荒诞。

    燕国最喜欢反复纠缠的国家,这恰恰是赵国。燕国的对中原战争,除了燕昭王时期的乐毅破齐之战,几乎全部都是背后鼓捣赵国的战争。可是,燕国的纠缠与进攻,每次都被赵军打得惨败。赵国方面,只要能腾出手来,总是要发动进攻战,狠狠教训一下燕国。虽则如此,赵国却始终不能吞灭燕国。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又因为秦国的存在——秦国需要赵国背后有一个敌人,因而绝不会坐视赵国灭燕。但是,如今赵国已经灭亡,燕国的大灾难也就迫在眉睫了。

    当此之时,燕国与代国的赵军残部联合抗秦,不失为太子丹集团的明锐谋划。

    但是,两军联合作战的具体实施,却无法保证战略谋划的有效性。根本的原因,在于燕国军队虽然数量远远大过代赵势力,但却无法在这场关乎存亡的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即或此时的“代军”只是残部,其实际战斗力,其将帅的统御作战能力,也远远强于燕国军队。另一方面的事实是,燕国在与赵国的长期纠缠中,稍有作战实力的精锐大军,都已早早被赵军摧毁殆尽了。此时的燕国,能够集结的军力,只有仓促赶来的辽东地带的边军,以及都城地带与要塞地带的防护军。

    如此形势之下,即或代国赵军愿意将联军指挥权交给燕国,燕国庙堂与燕军将帅也对与秦军作战完全心中没谱。故此,关于燕国发动的燕代联军抗秦,《史记·秦始皇本纪》反而是以赵军的视角记载的:

    王翦尽取赵地,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

    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81在线阅读

章节目录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孙皓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皓晖并收藏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