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带的羌人部落众多,此时纷纷加入反叛的洪流中,声势浩大。

    梁慬率军南下,抵达张掖的日勒县。此时武威、张掖一带的羌人部落共计一万余人,正攻击亭侯,梁慬急往增援,与羌军遇了个正着。梁慬擅长兵略,羌军人数虽众,但抵挡不住,大败而还,梁慬纵兵追击,此役羌人损失惨重,伤亡被俘人数超过百分七十。

    羌人退向武威郡,梁慬继续追击,一直到武威郡的姑臧(甘肃省武威县),诸羌部落首领共计三百余人,向梁慬请求投降。梁慬一率安抚,并对他们进行开导,将诸羌部落遣回故地。这样,河西四郡的羌乱得到平定。

    南线汉阳战场上,汉军却一败再败,遂使局势不可收拾。

    这一年的冬季,车骑将军邓骘决定在汉阳郡发动一场决战,彻底解决汉阳郡内的羌乱。他命征西校尉任尚率主力部队,对羌人的据点平襄(甘肃通渭县西)发动强攻。据守于此的滇零羌部落共计数万人,与汉军人数相当,双方大战的结果出人意外,骁勇的羌人击败了名将任尚,任尚损失了八千人马,被迫撤出战斗。

    此役是关键性是战斗,滇零羌的大胜不仅使羌军声威大振,而且也树立滇零部落在羌人中的领导地位。

    相比军事上的失利,经济上的困境更加严峻。此时由于从金城、陇西通往东部的通道被羌人切断,内地的粮食难以运抵边关,导致湟中地区(金城郡)的粮食价格飞涨,小米每石价格竟然破天荒地涨到一万钱!大批百姓破产,要么饿死,要么不得不逃亡,真是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面对此种局面,朝廷不得不转攻为守,召回车骑将军邓骘,留下任尚留守汉阳,节度众军,将百姓尽量向东转移到长安一带。

    滇零羌乘机扩张势力,东进到安定郡与北地郡,已经对长安构成严重的威胁。

    滇零羌是先零羌的分支,因为其首领名为滇零,故以此名之。

    滇零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羌人领袖,击败任尚之后,滇零踌躇满志,遂占据北地,自立为天子,与东汉皇帝分庭抗礼。

    羌乱的范围急剧地扩大。战争从凉州(包括河西四郡、金城、陇西、汉阳、安定、北地、武都等郡)扩大到了并州与益州。凉州除河西四郡赖梁慬之力暂保无虞之外,其余诸郡均陷入苦战中。

    滇零派人前往上郡、西河郡(以上二郡属并州),策反当地的羌人部落,同时武都郡(属凉州)的参狼羌也叛反,响应滇零。战争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不可思议。羌人南下进攻益州,击破汉中郡,杀死太守董炳。

    更为严重的是,羌人从北、西北、西三面开始进攻长安。

    此时汉帝国的旧都长安城局势岌岌可危了。长安北部的上郡、西河,西北的北地、安定,西部的汉阳、武都均落入羌人的势力范围,长安城三面临敌,这是帝国的旧都,绝对不能丢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永初三年(109年)春,东汉政府派骑都尉任仁以诸郡部队紧急驰援长安城。然而任仁并非名将,屡次出战,都被兵锋正盛的羌军击败。此危急存亡之秋,朝廷政要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梁慬!

    除了战无不胜的梁慬,还有谁可担解救长安城的重任?

    此时的梁慬已经被朝廷委派驻守在金城郡,接到羌人围攻长安城的消息后,梁慬临危受命,率领自己辖下的精锐部队,火速启程,马不停蹄,经汉阳郡东进长安城,在长安城西部的武功、美阳等地遭遇到羌军主力。梁慬勇冠三军,势不可挡,接二连三地击诸羌的进攻。在战斗中,梁慬负伤,但他以坚忍的毅力,裹创犹战,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其勇猛的气概鼓舞了全军将士,终于扼制住羌人的进攻,使长安城转危为安。

    羌军在长安城外失利了,但是在金城郡、陇西郡却取得了重大胜利。

    随着梁慬率军离开金城郡前往救援长安城,金城郡的汉军守备力量大大削弱了。当煎羌与勒姐羌乘机发难,联合起来进攻破羌县。看来破羌县的名字不符实,不仅没有破羌,反倒被当煎羌与勒姐羌攻破。

    在陇西郡,先零羌的分支钟羌部落将矛头对准其南部重镇临洮,这是东汉在西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汉政府在此设置了南部都尉府。羌军的力量突然变得如此之强大,实在令人费解,钟羌竟然一鼓作气攻克临洮,生擒南部都尉。

    屋漏偏逢连夜雨。

    帝国的不幸接二连三,愈演愈烈的羌战已经让朝廷焦头烂额了,一场恐怖的大饥荒又不期而至。这一年,首都洛阳及四十一个郡国连遭暴雨成灾,首都洛阳以及凉州、并州地区发生大饥荒,在天子脚下的洛阳城内,竟然发生了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而其他受灾区的惨状更无以言表了。

    祸不单行啊,北方的乌桓也趁势进攻上谷、代郡;在东方,海盗张伯路也趁火打劫,扰掠缘滨九郡;更要命的是,归附已久的南匈奴人又在背后插上一刀,竟然也叛乱起兵,使得局势更加混乱不堪。

    东汉救火队英雄梁慬刚刚扑灭羌人在长安城外燃起的战火,又被派往北部战线对付南匈奴人,南匈奴叛乱之细节,将在后文中述。

    为了加强长安城的防卫,永初四年(110年),朝廷在长安及附近的雍县设立京兆虎牙都尉与扶风都尉,并且将在前线久战无功的征西校尉任尚的兵团调回长安城内。

    这时汉军在北方与南匈奴叛军正展开激战,滇零羌军又发兵攻打褒中(位于益州辖下的汉中郡)。陷入两线作战的汉军处境十分不利,束手无策的大将军邓骘心乱如麻,便出了一个馊主意:放弃凉州,退保长安,避免两线作战,全力解决南匈奴叛变。

    邓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好比两件衣服都破了,用其中一件去补另一件,这样还可以有一件衣服,如若不然,则两件衣服都不能穿了。”惊慌失措的公卿大臣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同意了邓骘的看法。

    此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去,对抗邓骘的权威,这只一名小小的郎中,姓虞名诩。虞诩位卑言轻,没有机会将意见传达给大将军邓骘,他便转告太尉张禹说:“大将军以补衣为喻,认为两件破衣服,牺牲一件可以保全另一件,可是我却认为现在的时局就象人身上的疮疽,如果任由其发展,将扩散到全身,最后会因为溃烂而体无完肤。”

    张禹听罢怔了一下,问道:“此话怎么说?”

    虞诩答道:“大将军欲放弃凉,我以为有三点不可:第一,先帝们开疆拓土,经历一番艰辛之后才得到这些土地,如今仅仅担心一些小小的费用便要放弃,这实在辜负先人奋斗的事业;第二,一旦放弃凉州,长安一带便成为边塞之地,而历代皇家陵园都集中在此地;第三,俗话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大多出自凉州一带,这里民风强悍,熟悉兵事,如今羌胡之所以不敢入据长安,正是因为受到凉州的牵制。凉州百姓之所以能够冲锋陷阵、披坚执锐、冒矢石于行阵之列,父死于前,子战于后,而义无反顾,正是因为凉州之地属于大汉帝国。倘若割弃凉州,那么凉州百姓必然怨恨被帝国所抛弃,倘若因此有英雄豪杰,趁着天下饥馑、海内虚弱之机,卒然起兵谋变,以氐羌为前锋,席卷而来,那么即便是有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姜太公这样的良将,恐怕也抵挡不住。如此一来,函谷关以西、皇家陵园、旧都长安将不再是大汉的土地了。”

    张禹听得头上直冒冷汗,对虞诩连连称谢道:“哎呀,这些事都是我没有想到的,要是没有先生的一番话,我几乎要误了国家大事了。”

    于是张禹提议召开“四府”会议(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在会议上,张禹转述虞诩的建议,四巨头讨论的结果,认为虞诩所言甚是有理,于是推翻了大将军邓骘所提出的“放弃凉州”的建议。

    虞诩的一番精采的分析,终于使邓骘的危险意见在最后一刻被否决,悬崖勒马,最终保全了东汉帝国的西部领土,同时也保住了河西走廊,否则丝绸之路将被断绝,而后来班勇复通西域的传奇也不会发生了。虞诩的成功在于抓住“皇家陵园”这个敏感之地,倘若放弃凉州而遭致历代皇陵被毁,这个责任是谁也无法承担的,包括权倾天下的大将军邓骘。但是虞诩让大将军邓骘很没面子,邓骘想方设法陷害虞诩,但是智勇双全的虞诩不仅没有被邓骘所打倒,反倒成为东汉的一代名将,这其中颇令人玩味的故事,留待后文详述。

    所幸的事,在梁慬的神勇表现下,连连挫败南匈奴的叛军,这一年(110年)的四月,南匈奴投降。汉帝国北方的匈奴之乱的平息,使汉帝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巨大压力,从而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向西围剿叛反的诸羌。

    虽然南匈奴的投降让汉军喘了一口大气,但是在西部战场上,羌军仍然锐不可挡。

    羌军南下益州,对汉中郡的褒中发动进攻,汉中太守郑勤亲自守城,羌军一时无法攻破,便解围而去,四处大掠。时过不久,羌军再度对褒中展开攻击,郑勤率部迎战,结果大败,郑勤以身殉职。

    西部地区的百姓生活愈发的艰难。除了羌军的烧杀抢掠之外,汉军也有一部分军队军纪极差,其中骑都尉任仁所率的部队,表现最为恶劣。这个任仁,在前线与羌军多次交锋,屡战屡败,是一个著名的常败将军,不独这样,其手下的士兵也放纵无度,与土匪强盗无异。朝廷下令将任仁逮捕,以囚车押回首都洛阳交给廷尉审讯,下狱处死。

    永初五年(111年)是羌乱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这一年,先零羌向帝国的心脏发动进攻。羌军东渡黄河,接连入寇河东郡与河内郡。河东郡与河内郡乃是帝国首都洛阳的北面两郡,此时羌军前锋距离洛阳不到二百里。京师震动!帝国狼狈不堪。

    久未经战乱的百姓大批向南逃亡,南渡黄河,涌向洛阳。

    形势十分危恶。

    自西汉时代老上单于入侵以来,汉帝国首都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

    朝廷急令北军中侯朱宠率北军五营的精锐部队,屯驻于洛阳以北黄河南岸的重镇孟津,并且严令魏、赵、常山、中山诸郡紧急修筑六百一十六座防御堡垒,以戒备羌军势力的扩张,总算遏制住了羌军的进攻。

    这场羌战受苦最深的仍是寻常百姓。东汉帝国在军备上有一重大失策,便是内地郡县的地方武装十分弱小,以致于当战火燃烧到内地郡县时,没有足够强大的地方武装来抗衡羌军,而此时中央军队以及边郡驻军都用于第一线作战,或者防卫首都的安全,以致于兵力显得十分不足。

    面对许多郡县遭羌军的蹂躏,朝廷下令郡政府迁移。陇西郡迁往襄开,北地郡迁往池阳,安定郡迁往美阳,上郡迁往衙县。

    为了打破先零羌在黄河北岸对洛阳构成的威胁,朝廷派遣任尚率军北渡黄河,赶走北岸的羌军。任尚不负重望,他率军向北突进,最终在上党地区的羊头山与先零羌军展开决战,最终击破羌军,诱杀羌军降者二百余人,羌军向北逃窜。首都洛阳终于转危为安。

    羌人这种流寇式的作战,如疾风烈火。此战略的破坏性极大,尤其是汉帝国的经济打击极为巨大,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种战法有着致命的弱点,即作战半径过大,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坚强的后方。在羌人起事最早的金城、陇西、汉阳等郡,汉军的实力仍然颇强,一些重要的要塞与城池仍旧在汉军手中,所以一旦羌骑的狂风过后,这些蛰伏的军事力量将是挫败羌人的重要保障。

    但是也有一些汉人投靠羌人。汉阳郡人杜琦、杜季贡兄弟以及王信等人,与羌人集团串通一气,在上邽城聚众起兵。杜琦自称“安汉将军”,引起朝廷的震怒,下令悬高额赏金购杜琦的人头,汉人杀杜琦者得一百万钱,羌胡人杀杜琦者得一百斤金、二百斤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阳太守赵博派刺客杜习潜入上邽城内,刺杀了杜琦,然后派遣军队围剿叛军,击杀王信等六百余人,杜季贡侥幸逃跑,前去投奔自立为“天子”的羌人首袖滇零。

    永初六年(112年),羌人领袖滇零病死。羌人部落极多,而且矛盾很深,在滇零的领导下,民族向心力有所加强,也因此成为东汉的劲敌。滇零死后,其子零昌也立为天子,继续与汉朝分庭抗礼。然而,滇零时代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了。

    【四、反败为胜】

    在进逼洛阳的羌军被任尚击败之后,羌军开始由盛转衰。

    经过六年的战争后,羌、汉双方都筋疲力尽,战争进入一个相持的阶段。羌军无力再度发动强大的进攻,而汉军则开始小规模的反击。

    永初七年(113年)的秋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77在线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醉罢君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罢君山并收藏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