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还没有人给报纸写稿子,王静辉顿时有些发蒙——自己光想着如何去推广报纸了,却没有想到连新闻稿的来源都还没有着落呢!
不过好在《梅雪》创刊都三年了,其编辑部的豪华阵容和高质量的稿件已经在大宋士子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王静辉可以借助《梅雪》和自己的号召力,来召集人手进行短期的突击培训组成编辑部和记者,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时间,他缺少培养一个基本合格编辑和记者的时间。
在以前的时空中,王静辉在团部的本身职务是军医,不过也同时兼任笔杆子,写一些宣传材料,连团部领导的先进事迹都是由他来主笔的,对于写新闻,他虽然说不上是精通,但理论上的书他可是读过不少,先不论写出来的怎么样,比画两下子还是可以,况且在这个时代,有谁能够比他更懂新闻?他就不信那些写出名传千古诗词的大文豪还写不来一篇新闻稿?!
理论上宣传媒体是没有政治立场的,但即便是在后世,王静辉也没有听说那个新闻集团身后没有政治势力在支撑的,最鼎鼎大名的便是美国之音了,那是两个政治集团阵营的对峙的产物。从福宁殿双方的和反对上来看,谁都想让这份即将要诞生的报纸为他们说话,成为他们口舌。不过王静辉可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的做法都不能够让他满意,历史上这两派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地去世而终止。反而愈演愈烈。两派轮流得势相互倾轧,明确地站在一方就等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对明镜报今后地发展也不利。
“这份报纸本来就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报纸的主旨便是为民请命吧!”旁边已经快要分娩的蜀国公主手中拿着针线在给即将诞生地孩子缝制衣服,丈夫要办报纸的事情她也知道的非常清楚,看着王静辉兴高采烈的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她身旁描述报纸的好处。赵浅予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感觉。
凭着敏锐的直觉,蜀国长公主知道丈夫平时心中装的事情很多,很多夜晚看到王静辉独自一人披着件单衣也不点灯便坐在书案旁边,不知在思索什么。王静辉一直也没有变,如同自己第一次见到他一样——眼中闪烁的都是无穷的智慧,丈夫因为自己而进入官场,也同样是因为自己不能不如仕途地巅峰,纵观丈夫几年来所做的种种,都是在为了百姓,为了大宋。对人甚少有评价的太皇太后都出言赞许道:“驸马乃国士,不过惜是痴人!”
王静辉想要为报纸定下一个基调以招揽大宋才子投身其中,蜀国公主看到丈夫单手拖着头在那里苦思,她想都没有想便出言说出了“为民请命”。王静辉听后豁然开朗,心中才明白自己太过于困在原来的历史棋局中了,他现在没有必要看王安石和守旧派的脸色,刊印发行报纸本来的意愿便是为天下百姓说话,哪里用得着这么复杂——为百姓张目便是报纸的立场!
“为民请命”在嘴里面念着还是有些不是很合适。这太容易犯忌了,让御史抓住自己的小辫子,王静辉倒不是很在乎,反正虱子多了不怕咬,不过以后可不仅仅是只有自己一家报纸地,其他人可就没有自己那么好的运气了。王静辉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改道:“还是‘为民立言’吧!这样不会让闲杂人想得太多!”
蜀国长公主笑了笑。未至一词,只是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用手抚摸自己隆起的肚子,王静辉笑着走过来说道:“小家伙又不老实了?娘子真是辛苦了!”在他的心目中,赵浅予永远是那么娴静典雅,婚后聚少离多的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妻子真挚地感情,反而越来越浓厚,越来越依恋,只有在妻子的身边,他才觉得自己像浮萍一样的生活有了着落,自己的努力才有了方向。
“该是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看着妻子隆起的肚子,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
“为民立言?!”苏轼兄弟惊讶的说道。
王静辉笑着看着他们点点头,随手给他们关于报纸说明的小册子,苏洵看过后转手递给旁边的苏轼兄弟。明镜报将会是大宋第一份报纸,也是这个时空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秉承着王静辉一贯的“豪华阵容”情节,他自然第一个想到的编辑人选便是苏轼兄弟。而且他挽救了苏轼老爹的生命,相信苏轼兄弟对此一定不会拒绝,况且苏轼成名可比他早多了,大宋年轻学子几乎都唯苏轼兄弟马首是瞻。王静辉的名望虽高,但一直忙于政事无暇和同龄的士子相互交流,其实他也很讨厌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整天吟诗作词和那些脑袋发烧的年轻人满腹牢骚会让他很不舒服,这也是令士林非常称奇的地方——文章风流,但人确已经成了老头儿。
苏洵经过王静辉亲自安排的全方位治疗后,因为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所以无法判断他的肺结核是否痊愈,但他已经半年多没有哮喘咳嗽的症状了,经过汴都几个名医诊断后,认为其病症已经完全痊愈了,他也成就了胡全汉在杏林中的名声——《痨病治疗初探》一书除了王静辉的名字外还挂上了胡全汉的名字。这使得苏家对王静辉施以援手非常感激,几次想报答王静辉,但都被婉言谢绝了,最后王静辉看到苏洵身上没有官职,便希望苏洵能够到华英书院去教书,老爷子欣然前往。
对于王静辉想办报纸,苏老爷子的热情可比苏轼兄弟高多了,立刻对此表示想要加盟其中。王静辉的来意苏轼是很清楚的。虽然他对驸马搞出来地“寒暑论”有些微词,但还是非常钦佩他地为人。再说报纸也正契合了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想法,所以赞成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可虑地便是苏轼兄弟身上皆是官身,恐怕会有所不便。但也答应向王静辉推荐几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士子到编辑部中供职。
对于苏家提供的帮助,王静辉心中是十分满意的,凭借着苏家三父子在士林中地号召力,报纸还没有出版发行,便可以先声夺人,再加上《梅雪》这几年来的所积累下来的人望,可以预见报纸的销量和影响将会是非常有保障的。
不过此时王静辉心中也有一种隐忧——苏轼已经不是原来历史上的苏轼了,到现在为止他的政治观点更倾向于王安石,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苏轼正是在为父丁忧后看到新法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严重下降后。才开始脱离王安石创立“寒暑派”地。
既然苏轼在改革派成为年轻一代的翘楚,他招来的人自然都是血气方刚之辈,王静辉先前为了避免政治风险,自己亲自给报纸套上了一个紧箍咒,但要是放在这些人面前,估计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而且报纸将会演变成为王安石的口舌,这可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到时候等到保守派得势的时候,难免要遭到清洗。
在史书的记载中苏洵一向不买王安石的面子,虽然到了这个时代后经过王静辉亲自证实他并没有写过那篇著名地《辩奸论》,两人同为当世文坛领军人物居住又这么近,但却没有任何往来,这实在不是很合情理。从苏洵的嘴里。王静辉也听出他对王安石屡召不起而得来的大名十分不感冒,两人关系可见一斑,真是不知道他怎么处理和儿子之间关系的。
“报社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站稳脚跟!”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此时一个绝佳地人选浮上了他的脑海——欧阳发,欧阳修的大儿子,虽然仅有数面之缘,但他那温文儒雅的风度实在是让王静辉心折。见过欧阳发之后,王静辉才知道当初自己刚到这个时空的时候一心只想见见苏偶像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人家欧阳发身上自然散发的书香气息,才是更具魅力的君子。
欧阳修是参知政事,虽然权势上没有韩琦那样张扬火爆,但也是大宋顶级官员之一,欧阳发完全可以靠父亲而谋取一个好的出身,但他却放弃了恩萌,也不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无意功名的他只是想静静的在学问上求发展。这样一个不为外利所动有气节的谦谦君子,才是王静辉心目中负责报社编辑的最佳人选,相比之下苏轼兄弟名气虽然大,但终究给他一种浮躁的感觉,可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人未必是名气大的人。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后,屁股还没有坐热,赵公公便走过来对正在花园中晒太阳的驸马夫妇说道:“驸马,韩公、富公、司马光大人还有王安石大人都分别请驸马过府一叙!”
王静辉听后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这几个分别代表不同立场的人肯定能够敏锐的感觉到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任谁都想把报纸拿来给他们服务,所以现在自己才会受到这些大佬的侧目。
不管怎么说,报纸还没有发行就受到朝廷的高度关注,这既是好事也是令王静辉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想得罪人,尤其是这几个下请帖的老家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王静辉都得罪不起,同时给他下请帖,这让他感到非常为难。
不过他还是把这些烦心事放到一边,对赵公公说道:“在下还没有谢过赵公公代为遮拦之恩呢!”
赵公公自然知道王静辉为什么感谢他,躬身说道:“驸马爷整日忙碌,难免会有疏忽,老奴不过是给驸马拾缺补遗罢了!况且这次完全是为了挽救欧阳大人的病情,事急从权,相信没有人敢多嘴的。”
王静辉笑了笑说道:“虽然是在下事急从权的疏忽,但这事若是落在有心人手里先发制人。就算圣上仁慈。恐怕在下也会落得个‘大不敬’之罪使皇家颜面尽失!”
“驸马本是少年老成之人,老奴一生阅人无数。但像驸马这样年轻又稳重地人,老奴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当初安排老奴到驸马身边,就是害怕驸马木秀于林招惹非议,存下了保全之心。老奴所做不过是完成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地嘱托罢了,驸马应该谢的是两位官家对你地爱护之心!”
“嗯!太上皇和皇上对在下有知遇之恩,日后我必为大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公公听后笑咪咪的点了点头,王静辉拿着手里四位大臣的请帖虚心问道:“公公见多识广,四位大人同时宴请在下,这让在下很是为难。现下风云诡异,在下也看不透这潭水有多深,特请教公公教我!”
旁边坐在藤椅上蜀国长公主也帮腔说道:“公公以前长伴仁宗皇帝身旁,就指点指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呆子吧!”
虽然明明知道眼前这个老太监是奉了太上皇和太皇太后之命来监视自己地一举一动的。但王静辉行事自问对得起大宋,对得起老赵家,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瞒的,他更看重赵公公的政治资历,如果能够争取到老太监的指点,那对于他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可以省却很多麻烦事。相信自己的老婆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听到蜀国长公主说自己是呆子。王静辉还是差一点儿就当场绝倒。
赵公公笑咪咪的说道:“长公主言过了,驸马可不是呆子,他可是老奴见过的最聪明地人,若说驸马是呆子,那大宋可就没有聪明人了!不过诚如驸马所言:这潭水太深了,当下又是风高浪急的端口。若是贸然趟过去,恐怕会有很大的麻烦,相信驸马心中已经有计较了吧!”
王静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皇上现在又是锐意进取,难免会使一些人不高兴,这四位大臣在朝堂之上分属三方,这几封请帖几乎就是把在下拉到风尖浪口之上,在下以为为今之计,也说不得让我做回乌龟躲躲了!”
赵公公笑道:“驸马果然是好计算!此时也只有躲为上策了,这四场饭局恐怕没有一顿是好吃的,老奴就是怕驸马一时许下诺言到时候兑现不了,或是前后矛盾游走两边,日后终究是个祸患!”
“我一个驸马终日游走相门,终究会为言官所不容,虽说是为了大宋筹划,再加上我身上背的弹章也不少了,但能够让人少说几句,总还是好的!”王静辉淡淡的说道,“既然别人的酒菜不是这么好吃,今天还是我亲自下厨,给公公做上几道佳肴,还有圣上赐下地好酒,相信定能够让公公胃口大开!”
“早就听说府中下人常说驸马有一手好手艺,老奴嘴馋但总是赶不上机会,这次终于能够一饱口福了,不过四位大人若是问起来,老奴该怎么回应呢?”赵公公笑着问道。看着他那笑咪咪的双眼,王静辉知道自己找的理由合情合理让人无法归罪于他。
王静辉把蜀国长公主的小手握在手中,淡淡的说道:“就请公公代为转达四位大人,说长公主殿下临盆在即,身体忽有不适,在下要陪伴长公主左右很难离开,无心赴宴了!”
赵公公听后点点头说道:“老奴明白了,公主还要好生注意身体才是!”说完便悄悄的退了出去。
蜀国长公主用手掐了一下王静辉腰间地软肉笑着说道:“你可真够狡猾的了!”
王静辉用唱戏的强调怪声怪气的说道:“娘子误会小生了,这不是你我夫妻难得这么安静的享受一下嘛!”
看到丈夫做出的怪脸,惹得花园中一片欢声笑语,让远处太皇太后送来服侍蜀国长公主的丫鬟心中好是羡慕,也期盼自己能够有个好归宿,不过驸马对长公主也是出了名的专情,心下也是有些黯然。
女人天生便是爱听故事的,蜀国公主笑过之后又缠着王静辉给他讲故事——《封神演义》,这是以前王静辉在原来的时空中幼年时候爷爷拿来给他当识字教材的小说,现在拿来给自己的老婆讲讲自然是哄得蜀国长公主如痴如醉。
王静辉心下想到这《封神演义》又是个向百姓推广报纸的好招数,以后难免要把那些后世名家《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什么的拿来盗版盗版了,反正这种事情他也不是干过一两次,做起来正是顺手的很!
不过好在《梅雪》创刊都三年了,其编辑部的豪华阵容和高质量的稿件已经在大宋士子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王静辉可以借助《梅雪》和自己的号召力,来召集人手进行短期的突击培训组成编辑部和记者,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时间,他缺少培养一个基本合格编辑和记者的时间。
在以前的时空中,王静辉在团部的本身职务是军医,不过也同时兼任笔杆子,写一些宣传材料,连团部领导的先进事迹都是由他来主笔的,对于写新闻,他虽然说不上是精通,但理论上的书他可是读过不少,先不论写出来的怎么样,比画两下子还是可以,况且在这个时代,有谁能够比他更懂新闻?他就不信那些写出名传千古诗词的大文豪还写不来一篇新闻稿?!
理论上宣传媒体是没有政治立场的,但即便是在后世,王静辉也没有听说那个新闻集团身后没有政治势力在支撑的,最鼎鼎大名的便是美国之音了,那是两个政治集团阵营的对峙的产物。从福宁殿双方的和反对上来看,谁都想让这份即将要诞生的报纸为他们说话,成为他们口舌。不过王静辉可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的做法都不能够让他满意,历史上这两派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地去世而终止。反而愈演愈烈。两派轮流得势相互倾轧,明确地站在一方就等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对明镜报今后地发展也不利。
“这份报纸本来就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报纸的主旨便是为民请命吧!”旁边已经快要分娩的蜀国公主手中拿着针线在给即将诞生地孩子缝制衣服,丈夫要办报纸的事情她也知道的非常清楚,看着王静辉兴高采烈的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她身旁描述报纸的好处。赵浅予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感觉。
凭着敏锐的直觉,蜀国长公主知道丈夫平时心中装的事情很多,很多夜晚看到王静辉独自一人披着件单衣也不点灯便坐在书案旁边,不知在思索什么。王静辉一直也没有变,如同自己第一次见到他一样——眼中闪烁的都是无穷的智慧,丈夫因为自己而进入官场,也同样是因为自己不能不如仕途地巅峰,纵观丈夫几年来所做的种种,都是在为了百姓,为了大宋。对人甚少有评价的太皇太后都出言赞许道:“驸马乃国士,不过惜是痴人!”
王静辉想要为报纸定下一个基调以招揽大宋才子投身其中,蜀国公主看到丈夫单手拖着头在那里苦思,她想都没有想便出言说出了“为民请命”。王静辉听后豁然开朗,心中才明白自己太过于困在原来的历史棋局中了,他现在没有必要看王安石和守旧派的脸色,刊印发行报纸本来的意愿便是为天下百姓说话,哪里用得着这么复杂——为百姓张目便是报纸的立场!
“为民请命”在嘴里面念着还是有些不是很合适。这太容易犯忌了,让御史抓住自己的小辫子,王静辉倒不是很在乎,反正虱子多了不怕咬,不过以后可不仅仅是只有自己一家报纸地,其他人可就没有自己那么好的运气了。王静辉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改道:“还是‘为民立言’吧!这样不会让闲杂人想得太多!”
蜀国长公主笑了笑。未至一词,只是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用手抚摸自己隆起的肚子,王静辉笑着走过来说道:“小家伙又不老实了?娘子真是辛苦了!”在他的心目中,赵浅予永远是那么娴静典雅,婚后聚少离多的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妻子真挚地感情,反而越来越浓厚,越来越依恋,只有在妻子的身边,他才觉得自己像浮萍一样的生活有了着落,自己的努力才有了方向。
“该是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看着妻子隆起的肚子,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
“为民立言?!”苏轼兄弟惊讶的说道。
王静辉笑着看着他们点点头,随手给他们关于报纸说明的小册子,苏洵看过后转手递给旁边的苏轼兄弟。明镜报将会是大宋第一份报纸,也是这个时空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秉承着王静辉一贯的“豪华阵容”情节,他自然第一个想到的编辑人选便是苏轼兄弟。而且他挽救了苏轼老爹的生命,相信苏轼兄弟对此一定不会拒绝,况且苏轼成名可比他早多了,大宋年轻学子几乎都唯苏轼兄弟马首是瞻。王静辉的名望虽高,但一直忙于政事无暇和同龄的士子相互交流,其实他也很讨厌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整天吟诗作词和那些脑袋发烧的年轻人满腹牢骚会让他很不舒服,这也是令士林非常称奇的地方——文章风流,但人确已经成了老头儿。
苏洵经过王静辉亲自安排的全方位治疗后,因为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所以无法判断他的肺结核是否痊愈,但他已经半年多没有哮喘咳嗽的症状了,经过汴都几个名医诊断后,认为其病症已经完全痊愈了,他也成就了胡全汉在杏林中的名声——《痨病治疗初探》一书除了王静辉的名字外还挂上了胡全汉的名字。这使得苏家对王静辉施以援手非常感激,几次想报答王静辉,但都被婉言谢绝了,最后王静辉看到苏洵身上没有官职,便希望苏洵能够到华英书院去教书,老爷子欣然前往。
对于王静辉想办报纸,苏老爷子的热情可比苏轼兄弟高多了,立刻对此表示想要加盟其中。王静辉的来意苏轼是很清楚的。虽然他对驸马搞出来地“寒暑论”有些微词,但还是非常钦佩他地为人。再说报纸也正契合了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想法,所以赞成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可虑地便是苏轼兄弟身上皆是官身,恐怕会有所不便。但也答应向王静辉推荐几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士子到编辑部中供职。
对于苏家提供的帮助,王静辉心中是十分满意的,凭借着苏家三父子在士林中地号召力,报纸还没有出版发行,便可以先声夺人,再加上《梅雪》这几年来的所积累下来的人望,可以预见报纸的销量和影响将会是非常有保障的。
不过此时王静辉心中也有一种隐忧——苏轼已经不是原来历史上的苏轼了,到现在为止他的政治观点更倾向于王安石,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苏轼正是在为父丁忧后看到新法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严重下降后。才开始脱离王安石创立“寒暑派”地。
既然苏轼在改革派成为年轻一代的翘楚,他招来的人自然都是血气方刚之辈,王静辉先前为了避免政治风险,自己亲自给报纸套上了一个紧箍咒,但要是放在这些人面前,估计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而且报纸将会演变成为王安石的口舌,这可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到时候等到保守派得势的时候,难免要遭到清洗。
在史书的记载中苏洵一向不买王安石的面子,虽然到了这个时代后经过王静辉亲自证实他并没有写过那篇著名地《辩奸论》,两人同为当世文坛领军人物居住又这么近,但却没有任何往来,这实在不是很合情理。从苏洵的嘴里。王静辉也听出他对王安石屡召不起而得来的大名十分不感冒,两人关系可见一斑,真是不知道他怎么处理和儿子之间关系的。
“报社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站稳脚跟!”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此时一个绝佳地人选浮上了他的脑海——欧阳发,欧阳修的大儿子,虽然仅有数面之缘,但他那温文儒雅的风度实在是让王静辉心折。见过欧阳发之后,王静辉才知道当初自己刚到这个时空的时候一心只想见见苏偶像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人家欧阳发身上自然散发的书香气息,才是更具魅力的君子。
欧阳修是参知政事,虽然权势上没有韩琦那样张扬火爆,但也是大宋顶级官员之一,欧阳发完全可以靠父亲而谋取一个好的出身,但他却放弃了恩萌,也不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无意功名的他只是想静静的在学问上求发展。这样一个不为外利所动有气节的谦谦君子,才是王静辉心目中负责报社编辑的最佳人选,相比之下苏轼兄弟名气虽然大,但终究给他一种浮躁的感觉,可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人未必是名气大的人。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后,屁股还没有坐热,赵公公便走过来对正在花园中晒太阳的驸马夫妇说道:“驸马,韩公、富公、司马光大人还有王安石大人都分别请驸马过府一叙!”
王静辉听后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这几个分别代表不同立场的人肯定能够敏锐的感觉到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任谁都想把报纸拿来给他们服务,所以现在自己才会受到这些大佬的侧目。
不管怎么说,报纸还没有发行就受到朝廷的高度关注,这既是好事也是令王静辉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想得罪人,尤其是这几个下请帖的老家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王静辉都得罪不起,同时给他下请帖,这让他感到非常为难。
不过他还是把这些烦心事放到一边,对赵公公说道:“在下还没有谢过赵公公代为遮拦之恩呢!”
赵公公自然知道王静辉为什么感谢他,躬身说道:“驸马爷整日忙碌,难免会有疏忽,老奴不过是给驸马拾缺补遗罢了!况且这次完全是为了挽救欧阳大人的病情,事急从权,相信没有人敢多嘴的。”
王静辉笑了笑说道:“虽然是在下事急从权的疏忽,但这事若是落在有心人手里先发制人。就算圣上仁慈。恐怕在下也会落得个‘大不敬’之罪使皇家颜面尽失!”
“驸马本是少年老成之人,老奴一生阅人无数。但像驸马这样年轻又稳重地人,老奴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当初安排老奴到驸马身边,就是害怕驸马木秀于林招惹非议,存下了保全之心。老奴所做不过是完成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地嘱托罢了,驸马应该谢的是两位官家对你地爱护之心!”
“嗯!太上皇和皇上对在下有知遇之恩,日后我必为大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公公听后笑咪咪的点了点头,王静辉拿着手里四位大臣的请帖虚心问道:“公公见多识广,四位大人同时宴请在下,这让在下很是为难。现下风云诡异,在下也看不透这潭水有多深,特请教公公教我!”
旁边坐在藤椅上蜀国长公主也帮腔说道:“公公以前长伴仁宗皇帝身旁,就指点指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呆子吧!”
虽然明明知道眼前这个老太监是奉了太上皇和太皇太后之命来监视自己地一举一动的。但王静辉行事自问对得起大宋,对得起老赵家,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瞒的,他更看重赵公公的政治资历,如果能够争取到老太监的指点,那对于他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可以省却很多麻烦事。相信自己的老婆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听到蜀国长公主说自己是呆子。王静辉还是差一点儿就当场绝倒。
赵公公笑咪咪的说道:“长公主言过了,驸马可不是呆子,他可是老奴见过的最聪明地人,若说驸马是呆子,那大宋可就没有聪明人了!不过诚如驸马所言:这潭水太深了,当下又是风高浪急的端口。若是贸然趟过去,恐怕会有很大的麻烦,相信驸马心中已经有计较了吧!”
王静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皇上现在又是锐意进取,难免会使一些人不高兴,这四位大臣在朝堂之上分属三方,这几封请帖几乎就是把在下拉到风尖浪口之上,在下以为为今之计,也说不得让我做回乌龟躲躲了!”
赵公公笑道:“驸马果然是好计算!此时也只有躲为上策了,这四场饭局恐怕没有一顿是好吃的,老奴就是怕驸马一时许下诺言到时候兑现不了,或是前后矛盾游走两边,日后终究是个祸患!”
“我一个驸马终日游走相门,终究会为言官所不容,虽说是为了大宋筹划,再加上我身上背的弹章也不少了,但能够让人少说几句,总还是好的!”王静辉淡淡的说道,“既然别人的酒菜不是这么好吃,今天还是我亲自下厨,给公公做上几道佳肴,还有圣上赐下地好酒,相信定能够让公公胃口大开!”
“早就听说府中下人常说驸马有一手好手艺,老奴嘴馋但总是赶不上机会,这次终于能够一饱口福了,不过四位大人若是问起来,老奴该怎么回应呢?”赵公公笑着问道。看着他那笑咪咪的双眼,王静辉知道自己找的理由合情合理让人无法归罪于他。
王静辉把蜀国长公主的小手握在手中,淡淡的说道:“就请公公代为转达四位大人,说长公主殿下临盆在即,身体忽有不适,在下要陪伴长公主左右很难离开,无心赴宴了!”
赵公公听后点点头说道:“老奴明白了,公主还要好生注意身体才是!”说完便悄悄的退了出去。
蜀国长公主用手掐了一下王静辉腰间地软肉笑着说道:“你可真够狡猾的了!”
王静辉用唱戏的强调怪声怪气的说道:“娘子误会小生了,这不是你我夫妻难得这么安静的享受一下嘛!”
看到丈夫做出的怪脸,惹得花园中一片欢声笑语,让远处太皇太后送来服侍蜀国长公主的丫鬟心中好是羡慕,也期盼自己能够有个好归宿,不过驸马对长公主也是出了名的专情,心下也是有些黯然。
女人天生便是爱听故事的,蜀国公主笑过之后又缠着王静辉给他讲故事——《封神演义》,这是以前王静辉在原来的时空中幼年时候爷爷拿来给他当识字教材的小说,现在拿来给自己的老婆讲讲自然是哄得蜀国长公主如痴如醉。
王静辉心下想到这《封神演义》又是个向百姓推广报纸的好招数,以后难免要把那些后世名家《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什么的拿来盗版盗版了,反正这种事情他也不是干过一两次,做起来正是顺手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