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章 风云起
车骑大将军庞休在御花园中,被杀死的同时,他的那两名悍勇非常的护卫,也在神武门的边厢房外,被乱箭射成了刺猬,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因为车辕半路断裂,而徒步走来的季老夫子,此刻正好走到了宫门外,远远的看见了这一幕。
季老夫子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跑,敏捷的象一只过街的耗子,在这一点反应上,季老夫子和庞休不愧是主仆。
几名手持兵刃的禁卫军冲了出来,看见的只是一抹,随着转弯而绝尘不见的身影。
这是什么人?跑的还真快啊!
这几名禁卫军面面相窥,因为距离颇远,他们也不能确定季老夫子的身份。
也许只是不相干的人呢,并不知情,被吓到了,所以才跑,算了,还是不要说了,免得被宗正大人怪罪,而被宗正大人怪罪的话,十有八九会丢掉性命呢__几个禁卫军士卒想起李寿那冰冷无情的眼神,都下意识的达成了这样的同识。
就因为这几名禁卫军士卒的畏惧、侥幸,使庞氏的几名重要成员,免遭灭顶之灾,因为季老夫子的及时发现,他们逃出了京都,逃回了冀州长关,并联系各地世族,打算以‘清君侧’的名义,起事割据。
当发现自己策划制定的诛杀计划,意外失败,景宗皇帝气得差一点没吐血,他想破脑袋也整不明白,究竟是何处露了破绽,不过,在这时候,后悔和检讨都是没有用处,唯一需要的就是弥补,使这件事情的恶劣影响降至最低。
于是,景宗皇帝诏告天下,关于车骑大将军庞休的死,其实根本就是一场意外,车骑大将军在过承乾门时,因为承乾门年久失修,而意外倒蹋,把车骑大将军庞休给砸死了,并不存在着什么阴谋诡计,有人说朕杀戮大臣,更是纯属造谣。
为此,朕已经把负责领路的内侍、还有驻守在承乾门的禁卫军士卒通通处死,禁卫军的总统领尉迟疾更是降爵一级。
同时追封已故的车骑大将军庞休为:赠持使节、上柱国大将军、长关公、谥日果,其弟,原虎牙将军庞建,进爵为车骑大将军,袭领庞休的爵位,其子,原横节校尉庞毅,进爵为五品怀义将军……
在诏书中,景宗皇帝对已故车骑大将军庞休,大抛溢美之词,称赞庞休‘刚烈忠勇、志略纵横、声彰内外、位高权重’,并对庞休的死,表现出来了极大的哀恸,‘泣不掩声、哀而忘餐、思之寐服、恍若天倾’……
靠,就算当年太祖皇帝驾崩时,也不见景宗皇帝这样言辞悲切呢,这分明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啊!
所有大臣在看到景宗皇帝这个诏书时,一边在口中称颂景宗皇帝对庞休的恩宠、哀荣,实乃旷古罕见,庞休要是地下有知,估计也会从棺木中跳出,痛哭淋漓,磕首谢恩,一边在心中暗骂,景宗皇帝还真是够卑鄙、够无耻的啊。
庞休的死亡,虽然因为景宗皇帝的即时举措,而没有酿成滔天大祸,但所有的门阀权贵,在这时都已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
身处京都的门阀豪族,纷纷把家中的财产向乡下转移,把内定的继承人,派回故里,或遣送到地方为官吏,以免被一网打尽,而在地方上,本身就有极大势力的世家,则在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士卒、观风望火,江北陆氏出产的的兵器甲胄,在短短的时间里,价钱方面已翻了十倍,但仍然供不应求。
当然,江北陆氏的每一个人,也成了大家咒骂的对象__黑!太黑了!也不怕生出的孩子没屁眼!
所有人都意识到,整个大齐帝国的局势,就如一座等待喷发的火山,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大人物的喷嚏,而被轰然引发,那滚滚铁流,必然会把来不及躲闪的人,溶为灰烬。
但同时,如果能够把握机会,看准势头,而投身其中,也许能够获得想象不到的权势和富贵呢。
昭泰元年的秋天,注定是大齐帝国自立国以来,最多灾多难的一年秋天。
从边关传来了八百里急报,因为年初的大雪,冻死了了匈奴的牲畜无数,为了今年的过冬,匈奴铁骑实施了传统的打麦场计划。
所谓的打麦场,是匈奴人对洗劫中原边镇的一种俗称,在匈奴人的心目中,他们把中原大地,视为他们放养绵羊牲畜的草滩,是撒下种子,便不用理会,等到需要时,就可以来获取谷物的麦场。
只要匈奴的部落遭到了天灾,他们就会冲入中原边镇,进行肆掠、洗劫,把灾难转嫁到中原边镇的民众头上,而匈奴人把这种行为,视为理所当然__羊么,天生就是让狼来吃的__匈奴人一向视自己为狼神的后代。
匈奴人一般的打麦场行动,只会突破边关五十里左右,因为过了五十里,就会有驻军,而大齐帝国的驻军是阶梯形式,四十里有一校驻军,匈奴铁骑以突袭的方式破一校驻军,不与二校驻军交锋便退出,这样既有所收获,又减少损失。
但这一次匈奴的打麦场行动,却与往年不一样。
首先,匈奴人聚集了二十多个部落的精悍战士,铁骑达十万之众,从野狼堆忽然出兵,分成两路,深入边关一百五十多里,攻破了边关的重镇卢龙塞、上谷,杀死驻守的边军一万三千余人,镇北将军属下的牙门将军赵湖、别部司马林庆均力战而死。
随后,两地的城镇遭到了疯狂的洗劫,数万边民被杀死,数万妇孺被劫掠,路边房舍被点燃,鲜血汇成河流,嗥哭和惨叫声惊天动地。
被匈奴人洗劫过的城镇,都是死一般的寂静,连鸡犬都没有留存。
当边关的消息,传到了大齐帝国的内地,当侥幸不死,逃难而来的边民,一路乞讨着、哭泣着,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向行人们倾述,每一个有血气的大齐帝国臣民,都不由双目赤红、义愤填膺,恨不能拿起家中的菜刀,去跟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
大齐帝国祟尚武力的国统,在这时候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朝野上下,一派喊叫杀伐之声,纷纷要求景宗皇帝出兵,为死去的忠勇战士,为死去的大齐帝国臣民报仇雪恨。
景宗皇帝欲哭无泪,不是他不想出兵,而是他不敢出兵,现在的门阀豪族,那一个不是在装备私兵,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手中还掌握着部分精锐军旅,恐怕有些被门阀豪族占据的州郡,已经起兵叛乱了。
而且,这种大规模作战,不但是比拼军队的武勇,更是比拼后勤的补给力量,需要有巨额的财力为支撑,而现在呢,因为门阀豪族人人自危,他们隐瞒捐税,谎报天灾,搞得国库的银子,流水一般的淌出,如果真的要跟匈奴做战,打到最后,无论战胜还是战负,自己这个皇帝都得要饭去了。
而如果不出兵呢?那便等于是说,自己这个皇帝昏愦无能,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不为死去的战士报仇,这时候,如果那些门阀豪族再趁势起兵,要求另立皇统,恐怕自己手下的军队,都不会支持自己。
在徒然间,景宗皇帝觉得好累好累,他的腰背弯曲如虾,在秋风中簌簌抖动的身躯,就象干透了的麦秸,随时都有可能断折。
这时候的景宗皇帝,已经没有心情考虑立谁为太子一事了,因为眼前这个危机如果不能渡过,他这个皇帝都当不成了,太子之事还算个屁啊。
朝中的大臣,都咬牙切齿的喊叫着:杀!杀匈奴!一个比一个的激情愤涌,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为景宗皇帝分解忧愁,甚至有些大臣们的目光,分明是看好戏的神情,让景宗皇帝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猴子,在那里上窜下跳,为每一个人免费表演。
最最可气的就是太尉陆平,当景宗皇帝放低身价,压抑怒火,好不容易挤出一个笑脸来,询问太尉陆平对此事有何看法,等了有半个时辰,等到的却是太尉陆平口中,悠悠响起的鼾声__竟然站着就睡着了。
太尉陆平被唤醒后,还振振有词:老臣说过,年岁已大,精力不济,请求辞阙,可陛下就是不准,这个……什么……听不清楚,请陛下再说一遍,老臣年纪大了,听力时好时坏,陛下,您再说一遍……
景宗皇帝嗓子都喊劈了,可太尉陆平还是一脸茫然。
“臣到有一个解决此事的方法。”
当天晚上,宗正李寿夜叩宫门,在得到景宗皇帝的招见后,来到御书房中,献计道:“不知陛下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白登之围?”
九十四章 风云起在线阅读
车骑大将军庞休在御花园中,被杀死的同时,他的那两名悍勇非常的护卫,也在神武门的边厢房外,被乱箭射成了刺猬,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因为车辕半路断裂,而徒步走来的季老夫子,此刻正好走到了宫门外,远远的看见了这一幕。
季老夫子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跑,敏捷的象一只过街的耗子,在这一点反应上,季老夫子和庞休不愧是主仆。
几名手持兵刃的禁卫军冲了出来,看见的只是一抹,随着转弯而绝尘不见的身影。
这是什么人?跑的还真快啊!
这几名禁卫军面面相窥,因为距离颇远,他们也不能确定季老夫子的身份。
也许只是不相干的人呢,并不知情,被吓到了,所以才跑,算了,还是不要说了,免得被宗正大人怪罪,而被宗正大人怪罪的话,十有八九会丢掉性命呢__几个禁卫军士卒想起李寿那冰冷无情的眼神,都下意识的达成了这样的同识。
就因为这几名禁卫军士卒的畏惧、侥幸,使庞氏的几名重要成员,免遭灭顶之灾,因为季老夫子的及时发现,他们逃出了京都,逃回了冀州长关,并联系各地世族,打算以‘清君侧’的名义,起事割据。
当发现自己策划制定的诛杀计划,意外失败,景宗皇帝气得差一点没吐血,他想破脑袋也整不明白,究竟是何处露了破绽,不过,在这时候,后悔和检讨都是没有用处,唯一需要的就是弥补,使这件事情的恶劣影响降至最低。
于是,景宗皇帝诏告天下,关于车骑大将军庞休的死,其实根本就是一场意外,车骑大将军在过承乾门时,因为承乾门年久失修,而意外倒蹋,把车骑大将军庞休给砸死了,并不存在着什么阴谋诡计,有人说朕杀戮大臣,更是纯属造谣。
为此,朕已经把负责领路的内侍、还有驻守在承乾门的禁卫军士卒通通处死,禁卫军的总统领尉迟疾更是降爵一级。
同时追封已故的车骑大将军庞休为:赠持使节、上柱国大将军、长关公、谥日果,其弟,原虎牙将军庞建,进爵为车骑大将军,袭领庞休的爵位,其子,原横节校尉庞毅,进爵为五品怀义将军……
在诏书中,景宗皇帝对已故车骑大将军庞休,大抛溢美之词,称赞庞休‘刚烈忠勇、志略纵横、声彰内外、位高权重’,并对庞休的死,表现出来了极大的哀恸,‘泣不掩声、哀而忘餐、思之寐服、恍若天倾’……
靠,就算当年太祖皇帝驾崩时,也不见景宗皇帝这样言辞悲切呢,这分明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啊!
所有大臣在看到景宗皇帝这个诏书时,一边在口中称颂景宗皇帝对庞休的恩宠、哀荣,实乃旷古罕见,庞休要是地下有知,估计也会从棺木中跳出,痛哭淋漓,磕首谢恩,一边在心中暗骂,景宗皇帝还真是够卑鄙、够无耻的啊。
庞休的死亡,虽然因为景宗皇帝的即时举措,而没有酿成滔天大祸,但所有的门阀权贵,在这时都已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
身处京都的门阀豪族,纷纷把家中的财产向乡下转移,把内定的继承人,派回故里,或遣送到地方为官吏,以免被一网打尽,而在地方上,本身就有极大势力的世家,则在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士卒、观风望火,江北陆氏出产的的兵器甲胄,在短短的时间里,价钱方面已翻了十倍,但仍然供不应求。
当然,江北陆氏的每一个人,也成了大家咒骂的对象__黑!太黑了!也不怕生出的孩子没屁眼!
所有人都意识到,整个大齐帝国的局势,就如一座等待喷发的火山,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大人物的喷嚏,而被轰然引发,那滚滚铁流,必然会把来不及躲闪的人,溶为灰烬。
但同时,如果能够把握机会,看准势头,而投身其中,也许能够获得想象不到的权势和富贵呢。
昭泰元年的秋天,注定是大齐帝国自立国以来,最多灾多难的一年秋天。
从边关传来了八百里急报,因为年初的大雪,冻死了了匈奴的牲畜无数,为了今年的过冬,匈奴铁骑实施了传统的打麦场计划。
所谓的打麦场,是匈奴人对洗劫中原边镇的一种俗称,在匈奴人的心目中,他们把中原大地,视为他们放养绵羊牲畜的草滩,是撒下种子,便不用理会,等到需要时,就可以来获取谷物的麦场。
只要匈奴的部落遭到了天灾,他们就会冲入中原边镇,进行肆掠、洗劫,把灾难转嫁到中原边镇的民众头上,而匈奴人把这种行为,视为理所当然__羊么,天生就是让狼来吃的__匈奴人一向视自己为狼神的后代。
匈奴人一般的打麦场行动,只会突破边关五十里左右,因为过了五十里,就会有驻军,而大齐帝国的驻军是阶梯形式,四十里有一校驻军,匈奴铁骑以突袭的方式破一校驻军,不与二校驻军交锋便退出,这样既有所收获,又减少损失。
但这一次匈奴的打麦场行动,却与往年不一样。
首先,匈奴人聚集了二十多个部落的精悍战士,铁骑达十万之众,从野狼堆忽然出兵,分成两路,深入边关一百五十多里,攻破了边关的重镇卢龙塞、上谷,杀死驻守的边军一万三千余人,镇北将军属下的牙门将军赵湖、别部司马林庆均力战而死。
随后,两地的城镇遭到了疯狂的洗劫,数万边民被杀死,数万妇孺被劫掠,路边房舍被点燃,鲜血汇成河流,嗥哭和惨叫声惊天动地。
被匈奴人洗劫过的城镇,都是死一般的寂静,连鸡犬都没有留存。
当边关的消息,传到了大齐帝国的内地,当侥幸不死,逃难而来的边民,一路乞讨着、哭泣着,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向行人们倾述,每一个有血气的大齐帝国臣民,都不由双目赤红、义愤填膺,恨不能拿起家中的菜刀,去跟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
大齐帝国祟尚武力的国统,在这时候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朝野上下,一派喊叫杀伐之声,纷纷要求景宗皇帝出兵,为死去的忠勇战士,为死去的大齐帝国臣民报仇雪恨。
景宗皇帝欲哭无泪,不是他不想出兵,而是他不敢出兵,现在的门阀豪族,那一个不是在装备私兵,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手中还掌握着部分精锐军旅,恐怕有些被门阀豪族占据的州郡,已经起兵叛乱了。
而且,这种大规模作战,不但是比拼军队的武勇,更是比拼后勤的补给力量,需要有巨额的财力为支撑,而现在呢,因为门阀豪族人人自危,他们隐瞒捐税,谎报天灾,搞得国库的银子,流水一般的淌出,如果真的要跟匈奴做战,打到最后,无论战胜还是战负,自己这个皇帝都得要饭去了。
而如果不出兵呢?那便等于是说,自己这个皇帝昏愦无能,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不为死去的战士报仇,这时候,如果那些门阀豪族再趁势起兵,要求另立皇统,恐怕自己手下的军队,都不会支持自己。
在徒然间,景宗皇帝觉得好累好累,他的腰背弯曲如虾,在秋风中簌簌抖动的身躯,就象干透了的麦秸,随时都有可能断折。
这时候的景宗皇帝,已经没有心情考虑立谁为太子一事了,因为眼前这个危机如果不能渡过,他这个皇帝都当不成了,太子之事还算个屁啊。
朝中的大臣,都咬牙切齿的喊叫着:杀!杀匈奴!一个比一个的激情愤涌,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为景宗皇帝分解忧愁,甚至有些大臣们的目光,分明是看好戏的神情,让景宗皇帝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猴子,在那里上窜下跳,为每一个人免费表演。
最最可气的就是太尉陆平,当景宗皇帝放低身价,压抑怒火,好不容易挤出一个笑脸来,询问太尉陆平对此事有何看法,等了有半个时辰,等到的却是太尉陆平口中,悠悠响起的鼾声__竟然站着就睡着了。
太尉陆平被唤醒后,还振振有词:老臣说过,年岁已大,精力不济,请求辞阙,可陛下就是不准,这个……什么……听不清楚,请陛下再说一遍,老臣年纪大了,听力时好时坏,陛下,您再说一遍……
景宗皇帝嗓子都喊劈了,可太尉陆平还是一脸茫然。
“臣到有一个解决此事的方法。”
当天晚上,宗正李寿夜叩宫门,在得到景宗皇帝的招见后,来到御书房中,献计道:“不知陛下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白登之围?”
九十四章 风云起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