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郭嘉住的府邸气派十足,富丽堂皇的,实际上那是刘焉暗含野心奔着帝王规格去建的州牧府,没成想天子梦碎了,基业被郭嘉夺了,连带着豪宅也被郭嘉笑纳了。
住处的确豪华,可郭嘉这一个多月来都是节衣缩食,财政上开源节流,平日饮食也就勉强比军营里的伙食要稍微好点儿,他也犯不着跑去军营和将士们同吃同宿,摆出一副同甘苦假惺惺的姿态。
唯独奢侈了一把就是派人找了些能工巧匠,按照他简易的图纸打造了些八仙桌靠背椅,郭嘉本意是,在外摆出上下礼仪很正常,他没那么宏伟的抱负去宣扬人人平等,毕竟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君臣礼仪深入人心,可是对内,自家人坐在一起,大可不必有地位之别,尤其是吃饭这种哪家哪户不是天天有的事情,围在八仙桌前,坐着靠背椅,大家显得亲切一些,温馨一些,动乱的年代,纵然是谋宏图霸业,可回到心灵避风港的家中,能得一分宁静祥和就是人生逸事。
这八仙桌的登场是用在了一场家宴中,甄家老夫人,甄家三兄弟,蔡邕夫妇,郭嘉和蔡琰,正巧八个人凑成八仙围在桌前。
众人眼神怪异地盯着郭嘉,蔡邕甚至胡子都气歪了,忍而不发。
难得让下人做了桌佳肴美味,可饭桌上气氛诡异,大家似乎都是味如嚼蜡的样子,郭嘉作为主人,只好举起酒杯朝身边的蔡邕一敬,诚恳地说了一番话。
“蔡大人,哦,我这么称呼你,恐怕你要觉得我是在奚落你,这样,我称呼你蔡公吧,蔡公,公事而论,你应该恨我,因为我郭嘉是叛逆贼首,朝廷派来的益州牧被我杀了,汉室江山的益州,也被我占领了,这,你应该恨我,这个我能理解,我也不想义正言辞地说是为了天下万民而造反,这太虚伪,但是,我希望你想一想,我郭嘉活了快二十一年,我在颍川接济难民,黄巾来犯,我十五岁带领着百名十岁出头的少年出城杀敌,我出门游历,河东卫仲道罔顾人命,我气愤难平,杀他除害。我途径徐州,陶谦儿子贪图我身边女子美色,陶谦也想收我为他所用,而非是为朝廷缉拿钦犯,他不仁在先,我不义在后。而后洛阳城中,袁术与曹操围杀我,我没做过任何对不起二人的事情,朝廷说我是伙同党羽在洛阳城中谋反,你是当世大儒,难道这也看不出来吗?我郭嘉会蠢到不足十人就谋反?我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是自己的理想,有一半,都是形势所迫啊。”
这话一半是说给蔡邕,一半是说给甄母的,但是必须是主动当着蔡邕说,毕竟郭嘉跟蔡琰孩子都有了,跟甄家那边,婚约都解除了,关系算是不清不楚的。
蔡邕闭着眼睛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对他来说,郭嘉就是叛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儒家讲究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蔡邕是汉臣,郭嘉是汉民,犯上作乱,就是大逆不道。
可郭嘉说了这么一番算是肺腑之言,将他的难言之隐与时局所迫全部吐露出来,是想给蔡邕等人一个思想上的台阶,不奢望蔡邕为他造反助威呐喊,起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吧,别暗中搞些让郭嘉忍不住拔刀的小动作,郭嘉就烧香拜佛了。
蔡琰的母亲实际上已经接受了郭嘉这个女婿,老两口经历了两年的丧女之痛,现在不但和女儿重逢,还有个外孙供他们以享天伦之乐,一个母亲还能奢求什么呢?
见到蔡邕绷着脸一副与郭嘉势不两立的样子,蔡琰的母亲私下拽了拽蔡邕的衣服,八仙桌就是好,能掩住桌底下的小动作,别人也瞧不见。
蔡邕这才睁开眼,但还是一言不发,不看郭嘉一眼。
举着酒杯,郭嘉继续言辞真挚地说道:“蔡公,就私而论,我与文姬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的确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礼不合,世俗不容,也因此,世间轻贱贬斥文姬者数不胜数,此乃我之过,但木已成舟,文姬已为我儿母亲,血脉而言,我应称你一声岳父,称文姬之母一声岳母,你要是觉得有我这个女婿让你一代大儒颜面无存的话,你可以不认我,但是,我恳求你,不要责怪文姬,千错万错,都是我郭嘉的错,文姬一介女子,身不由己。”
郭嘉心底里也闹不清楚他和蔡琰究竟是谁先喜欢谁,究竟两人之间有没有爱情存在,反正那一夜在马车中,两人都喝得七分醉,豪言壮语之后便有点儿知己的感叹,最终也不知道蔡琰是干柴,郭嘉是烈火,还是俩人凑一起一点就燃,反正郭嘉自我感觉很良好,毕竟生了一张能吃软饭的脸,加上半肚子能唬住人的墨水,才子不才子不好说,但至少蔡琰第二天醒来时没大哭大闹要和郭嘉拼命,还再承雨露了一回。
这“闪婚”的二人也都未将世俗礼教放在眼中,蔡琰是知道世道崩颓在即,人命都如同草芥了,还哪有心思正儿八经的谈婚论嫁,时势造英雄,心高气傲的洛阳才女也仰慕英雄,当初刺杀郭嘉不过心里窝着怒火,要不是郭嘉宰了卫仲道,她也沦落不到被洛阳士子暗中奚落与同情的地步,后来无意中点醒了郭嘉,算是阴差阳错造就了一个造反头子,心里有那么点儿叛逆想法的蔡琰本来对郭嘉并不反感,欣赏成分居多,否则也不会承认天下两人能入她眼,郭嘉恰好能勉强入得她眼,郭嘉从四处闯祸的小人物摇身一变要自立山头了,似乎正好也就撞开了她的心扉,说好听点儿,二人在那一刻一见钟情,不好听,就是无媒苟合狼狈为奸了。
现在这会儿蔡琰也是垂首落泪,一副委屈的模样,郭嘉替她辩解,把错全揽自己身上,她纵然心里不屑,可表面功夫还是要配合一下。
蔡邕夫妇再是铁石心肠,现在郭嘉主动认错,也陈明事实,眼下孩子都能牙牙学语了,还追究什么?
“郭嘉,老夫别的要求没有,但你必须明媒正娶一次,不能委屈了琰儿。”
蔡邕撇开公事,也就是郭嘉造反不谈,只说私事,别的暂且放下。
“那是自然,待我安定了益州事务后,必定明媒正娶。”这件事郭嘉是打心眼里认真对待的,虽说二人孩子都有了,可一场光明正大的婚礼,本就是蔡琰应得的,算不上要求,否则郭嘉心中也会愧疚。
蔡家这边算是安抚好了,可甄家那边又着急起来了。
论先后,郭嘉少年便和甄姜定亲,那是甄逸定下的,后来郭嘉成了钦犯,老夫人解除了婚约,在情在理,此彼一时,如今甄家投效了郭嘉,老夫人心里愿不愿意暂且不说,可把甄姜嫁给郭嘉,对甄家有利啊,巨富的家产都送给郭嘉了,再搭上一个女儿别让郭嘉忘恩负义,迫于无奈也好,成人之美也罢,总得把女儿送过去给郭嘉才是。
甄母当初当面和郭嘉说解除婚约,现在听到郭嘉要娶蔡琰,按年纪,郭嘉真娶了,那就可能是妻了,这会儿脸上浮出几分急色,桌子底下也是拽了拽甄豫的衣裳,八仙桌,真好。
甄豫和郭嘉是这些人里面认识最早,交情也是最深的,见到好友同时又是主公的郭嘉与蔡琰郎才女貌,彷如天作之合,他是发自内心的为郭嘉高兴,一脸喜色,母亲拽他数下都未发觉,后来才一脸狐疑地望向母亲,眼神询问。
瞧见母亲给他使的眼色,甄豫才恍然大悟,斟酌片刻,暗自琢磨着该用什么措辞来提醒郭嘉,毕竟名义上两家已无婚约了。
可是,察言观色的蔡琰却带着喜悦的泪光柔声道:“爹,娘,奉孝与甄家大小姐有婚约在前,倘若奉孝真要迎娶女儿,应该在甄家大小姐过门之后。”
其实甄母那小动作瞒不过郭嘉,可郭嘉不能挑这个话头,因为会得罪人,蔡邕和甄家,都不想女儿做妾,谁先进门,谁做正妻,是有讲究的,郭嘉先娶谁不是问题,问题是用什么礼仪规格来娶,妻和妾,这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看看袁绍与袁术斗得不可开交就知道了,家业传承,也是嫡庶有分,影响着身份与地位。
蔡琰知道郭嘉不可能让她做正妻,现在倒不如送个顺水人情给甄家,还能解了郭嘉此时尴尬。
果然,郭嘉一听蔡琰这么说,表情没什么变化,可是眼神却偷偷瞄了眼媳妇儿,投去赞赏的目光。
蔡邕夫妇都皱着眉头没说话,这个名分不好开口去为女儿争,女儿人都是郭嘉的了,现在自己又开口让出正妻的位置,他们老两口总不能不顾脸面出头为女儿争一争吧。
甄母则是面带喜色,嘴上连连推辞几番后就欣然接受了蔡琰的提议。
第二十二章 一场家宴在线阅读
住处的确豪华,可郭嘉这一个多月来都是节衣缩食,财政上开源节流,平日饮食也就勉强比军营里的伙食要稍微好点儿,他也犯不着跑去军营和将士们同吃同宿,摆出一副同甘苦假惺惺的姿态。
唯独奢侈了一把就是派人找了些能工巧匠,按照他简易的图纸打造了些八仙桌靠背椅,郭嘉本意是,在外摆出上下礼仪很正常,他没那么宏伟的抱负去宣扬人人平等,毕竟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君臣礼仪深入人心,可是对内,自家人坐在一起,大可不必有地位之别,尤其是吃饭这种哪家哪户不是天天有的事情,围在八仙桌前,坐着靠背椅,大家显得亲切一些,温馨一些,动乱的年代,纵然是谋宏图霸业,可回到心灵避风港的家中,能得一分宁静祥和就是人生逸事。
这八仙桌的登场是用在了一场家宴中,甄家老夫人,甄家三兄弟,蔡邕夫妇,郭嘉和蔡琰,正巧八个人凑成八仙围在桌前。
众人眼神怪异地盯着郭嘉,蔡邕甚至胡子都气歪了,忍而不发。
难得让下人做了桌佳肴美味,可饭桌上气氛诡异,大家似乎都是味如嚼蜡的样子,郭嘉作为主人,只好举起酒杯朝身边的蔡邕一敬,诚恳地说了一番话。
“蔡大人,哦,我这么称呼你,恐怕你要觉得我是在奚落你,这样,我称呼你蔡公吧,蔡公,公事而论,你应该恨我,因为我郭嘉是叛逆贼首,朝廷派来的益州牧被我杀了,汉室江山的益州,也被我占领了,这,你应该恨我,这个我能理解,我也不想义正言辞地说是为了天下万民而造反,这太虚伪,但是,我希望你想一想,我郭嘉活了快二十一年,我在颍川接济难民,黄巾来犯,我十五岁带领着百名十岁出头的少年出城杀敌,我出门游历,河东卫仲道罔顾人命,我气愤难平,杀他除害。我途径徐州,陶谦儿子贪图我身边女子美色,陶谦也想收我为他所用,而非是为朝廷缉拿钦犯,他不仁在先,我不义在后。而后洛阳城中,袁术与曹操围杀我,我没做过任何对不起二人的事情,朝廷说我是伙同党羽在洛阳城中谋反,你是当世大儒,难道这也看不出来吗?我郭嘉会蠢到不足十人就谋反?我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是自己的理想,有一半,都是形势所迫啊。”
这话一半是说给蔡邕,一半是说给甄母的,但是必须是主动当着蔡邕说,毕竟郭嘉跟蔡琰孩子都有了,跟甄家那边,婚约都解除了,关系算是不清不楚的。
蔡邕闭着眼睛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对他来说,郭嘉就是叛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儒家讲究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蔡邕是汉臣,郭嘉是汉民,犯上作乱,就是大逆不道。
可郭嘉说了这么一番算是肺腑之言,将他的难言之隐与时局所迫全部吐露出来,是想给蔡邕等人一个思想上的台阶,不奢望蔡邕为他造反助威呐喊,起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吧,别暗中搞些让郭嘉忍不住拔刀的小动作,郭嘉就烧香拜佛了。
蔡琰的母亲实际上已经接受了郭嘉这个女婿,老两口经历了两年的丧女之痛,现在不但和女儿重逢,还有个外孙供他们以享天伦之乐,一个母亲还能奢求什么呢?
见到蔡邕绷着脸一副与郭嘉势不两立的样子,蔡琰的母亲私下拽了拽蔡邕的衣服,八仙桌就是好,能掩住桌底下的小动作,别人也瞧不见。
蔡邕这才睁开眼,但还是一言不发,不看郭嘉一眼。
举着酒杯,郭嘉继续言辞真挚地说道:“蔡公,就私而论,我与文姬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的确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礼不合,世俗不容,也因此,世间轻贱贬斥文姬者数不胜数,此乃我之过,但木已成舟,文姬已为我儿母亲,血脉而言,我应称你一声岳父,称文姬之母一声岳母,你要是觉得有我这个女婿让你一代大儒颜面无存的话,你可以不认我,但是,我恳求你,不要责怪文姬,千错万错,都是我郭嘉的错,文姬一介女子,身不由己。”
郭嘉心底里也闹不清楚他和蔡琰究竟是谁先喜欢谁,究竟两人之间有没有爱情存在,反正那一夜在马车中,两人都喝得七分醉,豪言壮语之后便有点儿知己的感叹,最终也不知道蔡琰是干柴,郭嘉是烈火,还是俩人凑一起一点就燃,反正郭嘉自我感觉很良好,毕竟生了一张能吃软饭的脸,加上半肚子能唬住人的墨水,才子不才子不好说,但至少蔡琰第二天醒来时没大哭大闹要和郭嘉拼命,还再承雨露了一回。
这“闪婚”的二人也都未将世俗礼教放在眼中,蔡琰是知道世道崩颓在即,人命都如同草芥了,还哪有心思正儿八经的谈婚论嫁,时势造英雄,心高气傲的洛阳才女也仰慕英雄,当初刺杀郭嘉不过心里窝着怒火,要不是郭嘉宰了卫仲道,她也沦落不到被洛阳士子暗中奚落与同情的地步,后来无意中点醒了郭嘉,算是阴差阳错造就了一个造反头子,心里有那么点儿叛逆想法的蔡琰本来对郭嘉并不反感,欣赏成分居多,否则也不会承认天下两人能入她眼,郭嘉恰好能勉强入得她眼,郭嘉从四处闯祸的小人物摇身一变要自立山头了,似乎正好也就撞开了她的心扉,说好听点儿,二人在那一刻一见钟情,不好听,就是无媒苟合狼狈为奸了。
现在这会儿蔡琰也是垂首落泪,一副委屈的模样,郭嘉替她辩解,把错全揽自己身上,她纵然心里不屑,可表面功夫还是要配合一下。
蔡邕夫妇再是铁石心肠,现在郭嘉主动认错,也陈明事实,眼下孩子都能牙牙学语了,还追究什么?
“郭嘉,老夫别的要求没有,但你必须明媒正娶一次,不能委屈了琰儿。”
蔡邕撇开公事,也就是郭嘉造反不谈,只说私事,别的暂且放下。
“那是自然,待我安定了益州事务后,必定明媒正娶。”这件事郭嘉是打心眼里认真对待的,虽说二人孩子都有了,可一场光明正大的婚礼,本就是蔡琰应得的,算不上要求,否则郭嘉心中也会愧疚。
蔡家这边算是安抚好了,可甄家那边又着急起来了。
论先后,郭嘉少年便和甄姜定亲,那是甄逸定下的,后来郭嘉成了钦犯,老夫人解除了婚约,在情在理,此彼一时,如今甄家投效了郭嘉,老夫人心里愿不愿意暂且不说,可把甄姜嫁给郭嘉,对甄家有利啊,巨富的家产都送给郭嘉了,再搭上一个女儿别让郭嘉忘恩负义,迫于无奈也好,成人之美也罢,总得把女儿送过去给郭嘉才是。
甄母当初当面和郭嘉说解除婚约,现在听到郭嘉要娶蔡琰,按年纪,郭嘉真娶了,那就可能是妻了,这会儿脸上浮出几分急色,桌子底下也是拽了拽甄豫的衣裳,八仙桌,真好。
甄豫和郭嘉是这些人里面认识最早,交情也是最深的,见到好友同时又是主公的郭嘉与蔡琰郎才女貌,彷如天作之合,他是发自内心的为郭嘉高兴,一脸喜色,母亲拽他数下都未发觉,后来才一脸狐疑地望向母亲,眼神询问。
瞧见母亲给他使的眼色,甄豫才恍然大悟,斟酌片刻,暗自琢磨着该用什么措辞来提醒郭嘉,毕竟名义上两家已无婚约了。
可是,察言观色的蔡琰却带着喜悦的泪光柔声道:“爹,娘,奉孝与甄家大小姐有婚约在前,倘若奉孝真要迎娶女儿,应该在甄家大小姐过门之后。”
其实甄母那小动作瞒不过郭嘉,可郭嘉不能挑这个话头,因为会得罪人,蔡邕和甄家,都不想女儿做妾,谁先进门,谁做正妻,是有讲究的,郭嘉先娶谁不是问题,问题是用什么礼仪规格来娶,妻和妾,这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看看袁绍与袁术斗得不可开交就知道了,家业传承,也是嫡庶有分,影响着身份与地位。
蔡琰知道郭嘉不可能让她做正妻,现在倒不如送个顺水人情给甄家,还能解了郭嘉此时尴尬。
果然,郭嘉一听蔡琰这么说,表情没什么变化,可是眼神却偷偷瞄了眼媳妇儿,投去赞赏的目光。
蔡邕夫妇都皱着眉头没说话,这个名分不好开口去为女儿争,女儿人都是郭嘉的了,现在自己又开口让出正妻的位置,他们老两口总不能不顾脸面出头为女儿争一争吧。
甄母则是面带喜色,嘴上连连推辞几番后就欣然接受了蔡琰的提议。
第二十二章 一场家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