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速战速决,为此胡卫东再次使用了屡屡奏效的炮兵进攻战术,由于有了大量重炮助阵,这一战术变得愈发可怕。然而纵使明白此战毫无胜机,残余的日军依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其间自杀性攻击的爆炸声更是不绝于耳,给独立师的指战员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虽然依靠着远胜于日军的火力和兵力、以及日军闻所未闻的炮兵进攻战术,红十五军独立师只花了几个小时就将剩下的四千多日军全部消灭,但战后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胡卫东还是忍无可忍地对着三十多个旅团干部大发雷霆,“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炮火更有绝对优势,四面围攻已经无路可逃的几千鬼子,居然伤亡了五千多人(含此前几天战斗过程中的两千多伤亡在内),而且连一个俘虏都没抓到,说出去我都觉得丢人!”
一众红军干部被骂得不敢吭声,胡琏这个刚加入红军还不到一个月的却硬着头皮反驳道,“首长,四面合围固然可以全歼敌人,但敌人眼见无路可逃,必定顽抗到底,您又急于结束战斗,战士们不得不顶着敌军精准的射击和自杀攻击强行冲锋,伤亡大是必然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开一个口子,敌人有了突围的希望,抵抗就没那么坚决了,伤亡会小很多。”
“可是敌人也会逃走很多吧?”,胡卫东怫然道。
“日军和国内军队不同,国内军队一般很少会战斗到最后一人,而且即便围歼战中伤亡大一些也能从战俘中获得补充,但与日军交战,二者都没有可能,围歼日军至少在军事上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不是有必须全歼日军的理由,我们根本没必要每次战斗都要做到一个敌人也不放走,以尽可能少的损失消灭尽可能多的日军,才是正确的选择。”,胡琏毫不畏惧地辩驳道。
第八十八章 劝 说(二更求票)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胡琏继续阐述道,“围三缺一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敌人有了突围逃生的机会就不会与我军死拼,咱们的伤亡自然会大大减少;二是围攻敌军时,敌人一直在野战工事中坚守,我军炮火再猛,也未必就能炸死多少人,而一旦敌人离开阵地没了保护,我军炮击的效果就会增加至少数倍;三是敌军死守时由于建制整齐,有军官看着日军士兵基本上不敢投降,即使个别投降也会被军官马上击毙,而日军突围后再遭到我军炮火重创,编制必被打乱,甚至会有不少日军掉队,咱们抓俘虏就容易多了。”
“可是不能全歼的话,敌军逃回去的可都是老兵啊!”,胡卫东蹙眉道。
“但为了全歼,我军却要牺牲多少老兵?”,胡琏毫不退让地反驳道,“而且敌人逃回去的是战败的老兵,而我军牺牲的,可是战胜的老兵啊!”
“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若能成建制地歼灭敌军,日寇就算重建部队,没了这些老兵作为骨干,战斗力也是上不来的。”,胡卫东坚持道。
“主席说过,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而在持久战中,成建制地消灭(此处的消灭不包括击伤)1万敌人,与在击溃战中消灭1万敌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即便一支敌军被成建制地歼灭,敌人也完全可以从别的部队抽调老兵作为重建部队的骨干。而且据说日军有个传统,他们每个师团在国内都会留下一些老兵作为将来重建的种子,因此即便我们‘成建制’地消灭了日军的部队,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重建……”,一向爱惜士卒的胡琏继续陈述着自己的意见。
“我想起来了,好像鬼子是有这个该死的传统……”,胡卫东正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全歼敌人的话,敌军要么死掉要么被俘,而只是击退敌人的话,伤亡人数中占据大半的伤兵是可能康复归队的!”
“首长你不要偷换概念,我们讨论的明明是击溃,才不是击退!”,有些激动的胡琏连胡卫东此前对他说过的新名词也用上了,“只要追击一方有强力的机动部队,即使是健康的敌军逃兵也很难逃脱,何况是有伤在身的?历史上的土木堡之战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相反围歼战又有哪支部队能够以一杀十的?”
胡卫东闻言不禁点了点头,沉吟道,“这样说来也有道理,可是山地作战还好说,鬼子虽强却也跑不过咱们的铁脚板,但在平原地带,别说我们军团现在还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其实是因为胡卫东一直不重视骑兵),即便是有,骑兵数量不上去,也杀不掉多少敌人,若是遇上坚决阻击的日军断后部队,只怕还会损失不少,可是单纯为了追击而组建大规模的骑兵,是不是太浪费了,毕竟一匹战马要吃掉五个战士的口粮,而战斗力甚至还不如一个步兵啊!”
“为什么非要用骑兵呢?咱们缴获的那些战车您怎么忘了?”,胡琏咧嘴一笑道,“以您以前上课时所讲的装甲集群突击战术来看,那81辆战车正面作战稍微少了点,但用来追击却足够了,而且与骑兵相比,战车追击时几乎可以做到零伤亡。同时战车对敌军心理上的震慑力也远比骑兵大得多,敌人一旦败逃,本就人心惶惶,这时咱们的战车队突然出现,相信很多敌人都会望风而降吧?而且对于敌军的断后部队,装甲集群也很可能一举将其冲溃,这是防御薄弱的骑兵很难做到的……”
“装甲部队拿来追击是很好用,可是咱们哪儿来的坦克兵啊?我倒是会开,但也只能启动一辆啊。”,胡卫东不禁苦笑道。
“我也会开啊,另外咱们部队里至少有好几万是中央军王牌部队反正过来的吧,其中应该总有几个会开的,让他们当教官进行培训就行了。”,胡琏笑道。
“你会开?什么时候学会的?”,胡卫东惊讶道,他知道历史上淮海战役中胡琏就是开着坦克成功逃跑的,但一直都以为胡琏是抗战后期11师换装美械时学的,想不到现在就会了。
“陆军教导第一师的战车队成立后,我常过去玩……”,胡琏得意地笑道。
“原来如此,胡琏之前曾是十八军的特务营营长,加上黄埔生的身份,到战车部队去串串门也没什么稀奇,但随便玩玩就能学会,悟性还真是高……”,胡卫东暗叹道。
胡琏跟着又继续进言道,“而且短时间内咱们的战车主要是用来吓人的,所以咱们只需要有会开汽车、会开炮、会用潜望镜的,将他们送到战车里稍微练习一下就可以用了,反正敌军慌乱之中也不会观察咱们的战车开得稳不稳、战车炮打得准不准……”
胡卫东这时也终于明白了胡琏的意图,笑问道,“你说了这么多,
虽然依靠着远胜于日军的火力和兵力、以及日军闻所未闻的炮兵进攻战术,红十五军独立师只花了几个小时就将剩下的四千多日军全部消灭,但战后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胡卫东还是忍无可忍地对着三十多个旅团干部大发雷霆,“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炮火更有绝对优势,四面围攻已经无路可逃的几千鬼子,居然伤亡了五千多人(含此前几天战斗过程中的两千多伤亡在内),而且连一个俘虏都没抓到,说出去我都觉得丢人!”
一众红军干部被骂得不敢吭声,胡琏这个刚加入红军还不到一个月的却硬着头皮反驳道,“首长,四面合围固然可以全歼敌人,但敌人眼见无路可逃,必定顽抗到底,您又急于结束战斗,战士们不得不顶着敌军精准的射击和自杀攻击强行冲锋,伤亡大是必然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开一个口子,敌人有了突围的希望,抵抗就没那么坚决了,伤亡会小很多。”
“可是敌人也会逃走很多吧?”,胡卫东怫然道。
“日军和国内军队不同,国内军队一般很少会战斗到最后一人,而且即便围歼战中伤亡大一些也能从战俘中获得补充,但与日军交战,二者都没有可能,围歼日军至少在军事上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不是有必须全歼日军的理由,我们根本没必要每次战斗都要做到一个敌人也不放走,以尽可能少的损失消灭尽可能多的日军,才是正确的选择。”,胡琏毫不畏惧地辩驳道。
第八十八章 劝 说(二更求票)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胡琏继续阐述道,“围三缺一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敌人有了突围逃生的机会就不会与我军死拼,咱们的伤亡自然会大大减少;二是围攻敌军时,敌人一直在野战工事中坚守,我军炮火再猛,也未必就能炸死多少人,而一旦敌人离开阵地没了保护,我军炮击的效果就会增加至少数倍;三是敌军死守时由于建制整齐,有军官看着日军士兵基本上不敢投降,即使个别投降也会被军官马上击毙,而日军突围后再遭到我军炮火重创,编制必被打乱,甚至会有不少日军掉队,咱们抓俘虏就容易多了。”
“可是不能全歼的话,敌军逃回去的可都是老兵啊!”,胡卫东蹙眉道。
“但为了全歼,我军却要牺牲多少老兵?”,胡琏毫不退让地反驳道,“而且敌人逃回去的是战败的老兵,而我军牺牲的,可是战胜的老兵啊!”
“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若能成建制地歼灭敌军,日寇就算重建部队,没了这些老兵作为骨干,战斗力也是上不来的。”,胡卫东坚持道。
“主席说过,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而在持久战中,成建制地消灭(此处的消灭不包括击伤)1万敌人,与在击溃战中消灭1万敌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即便一支敌军被成建制地歼灭,敌人也完全可以从别的部队抽调老兵作为重建部队的骨干。而且据说日军有个传统,他们每个师团在国内都会留下一些老兵作为将来重建的种子,因此即便我们‘成建制’地消灭了日军的部队,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重建……”,一向爱惜士卒的胡琏继续陈述着自己的意见。
“我想起来了,好像鬼子是有这个该死的传统……”,胡卫东正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全歼敌人的话,敌军要么死掉要么被俘,而只是击退敌人的话,伤亡人数中占据大半的伤兵是可能康复归队的!”
“首长你不要偷换概念,我们讨论的明明是击溃,才不是击退!”,有些激动的胡琏连胡卫东此前对他说过的新名词也用上了,“只要追击一方有强力的机动部队,即使是健康的敌军逃兵也很难逃脱,何况是有伤在身的?历史上的土木堡之战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相反围歼战又有哪支部队能够以一杀十的?”
胡卫东闻言不禁点了点头,沉吟道,“这样说来也有道理,可是山地作战还好说,鬼子虽强却也跑不过咱们的铁脚板,但在平原地带,别说我们军团现在还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其实是因为胡卫东一直不重视骑兵),即便是有,骑兵数量不上去,也杀不掉多少敌人,若是遇上坚决阻击的日军断后部队,只怕还会损失不少,可是单纯为了追击而组建大规模的骑兵,是不是太浪费了,毕竟一匹战马要吃掉五个战士的口粮,而战斗力甚至还不如一个步兵啊!”
“为什么非要用骑兵呢?咱们缴获的那些战车您怎么忘了?”,胡琏咧嘴一笑道,“以您以前上课时所讲的装甲集群突击战术来看,那81辆战车正面作战稍微少了点,但用来追击却足够了,而且与骑兵相比,战车追击时几乎可以做到零伤亡。同时战车对敌军心理上的震慑力也远比骑兵大得多,敌人一旦败逃,本就人心惶惶,这时咱们的战车队突然出现,相信很多敌人都会望风而降吧?而且对于敌军的断后部队,装甲集群也很可能一举将其冲溃,这是防御薄弱的骑兵很难做到的……”
“装甲部队拿来追击是很好用,可是咱们哪儿来的坦克兵啊?我倒是会开,但也只能启动一辆啊。”,胡卫东不禁苦笑道。
“我也会开啊,另外咱们部队里至少有好几万是中央军王牌部队反正过来的吧,其中应该总有几个会开的,让他们当教官进行培训就行了。”,胡琏笑道。
“你会开?什么时候学会的?”,胡卫东惊讶道,他知道历史上淮海战役中胡琏就是开着坦克成功逃跑的,但一直都以为胡琏是抗战后期11师换装美械时学的,想不到现在就会了。
“陆军教导第一师的战车队成立后,我常过去玩……”,胡琏得意地笑道。
“原来如此,胡琏之前曾是十八军的特务营营长,加上黄埔生的身份,到战车部队去串串门也没什么稀奇,但随便玩玩就能学会,悟性还真是高……”,胡卫东暗叹道。
胡琏跟着又继续进言道,“而且短时间内咱们的战车主要是用来吓人的,所以咱们只需要有会开汽车、会开炮、会用潜望镜的,将他们送到战车里稍微练习一下就可以用了,反正敌军慌乱之中也不会观察咱们的战车开得稳不稳、战车炮打得准不准……”
胡卫东这时也终于明白了胡琏的意图,笑问道,“你说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