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小麦,只是由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渠道并不通畅。交易量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因此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才能在世界上留下“物价便宜”的印象。
即便是在胡卫东记忆中的21世纪,美国的物价在发达国家当中依然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其真实的国力远比数字显示的更强,而物价高昂的日本、尤其是韩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其实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韩国并不像其宣传的那样已经完全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
深知中美两国巨大差距的胡卫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尽其可能努力工作,一点点地缩小这个差距,而眼前的这一良机更是绝对不能浪费。中福国际这次在美国大采购的总金额不下20亿美元。以可比价格计算,甚至要超过历史上新中国建国后在整个5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包括但不仅包括那156项重点工程)的总和,何况当时苏联卢布的汇率有很大水分,毛子机器设备的售价也不公道,纵然账面上算下来超过40亿美元。也绝对无法与现在这20亿美元砸下去的效果相比,毕竟现在美国仍未从1937年经济危机中走出,除了军工方面限制多了点、价格也不便宜之外,那些民用机器设备的价格甚至是比正常价格还要低廉不少的。
何况与历史上中国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不少引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都有很大问题,比如抗战末期苏联从东北拆走的机器以高价又卖了回来,中国这边一看生产日期居然是四五十年前生产的,又比如一个普通的苏联熟练工人就被当成专家供起来,结果没能提供多少帮助,反倒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而现在有胡卫东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专家掌舵,这类尴尬的情况自然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深知历史发展方向的胡卫东一般来说(除非有特别需要)不会引进那些会在不久之后便淘汰掉的技术和相应机器设备,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一下子引进了这么多好东西,赤色党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但胡卫东在欣喜之余,却率先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机器设备,对于管理、技术人员与合格工人的需求该有多么巨大?其中管理与技术人员相对还容易解决,毕竟需要的人数相对较少,前者边区一直在大量培训,再加上部队退役转业(注1)的干部,暂时问题还不算太大,而后者一方面中福国际这两年里一直在大量培训美国的华人华侨青年,而陈嘉庚等南洋华侨企业家也纷纷将技师与技工送到美国委托培训,这批人员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在学成之后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国内支援抗战,多少缓解了一点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中福国际还直接大量引进外国的技术人才,反正现在中福国际比任何时候都更有钱,事实上这次大引进期间中福国际光是为了引进人才而直接花费的美金就超过3亿,而如果将国内向其提供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也算进去的话,总额不下5亿美元(当然这笔钱不是一次性支付,而且只要用不到外汇,中国毕竟地大人多,牙缝里省一省还是省得出来的。),一共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进科学家、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合计逾10万人,极大地增强了边区的科研与技术力量。不过,这些人才和以前一样都只是一段时间(不算少数最终留下的,平均3年左右。)内聘到中国工作,他们的国籍并没有改变,加之由于中国战乱和列强政的阻挠,这些人才的家人很少一起跟着前往中国,因此将来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总还是要回去的,所以这招只能救急,最终还得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队伍,而且为了挖来这么多人,付出的代价也着实是太大了一点,但不管如何,问题终究还是得到了解决注1:因为伤病或者违纪等其他原因,只要不是严重问题,胡卫东一般来说还是会尽量珍惜人才的,部队里面呆不下去的话,可以到地方政、企业或者学校里工作,反正十五集团军的军官普遍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道难关(二)
不过,比起中高级人才,相对普通的熟练工人反而是更难解决的问题,据胡卫东估计,若能完全消化这次引进所增加的庞大工业产能,中国的工业实力将很可能达到历史上195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的水平,而1939年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肯定不能与战后的水平相比,因此需要的工人只会更多,而此前立下大功的“技工速成法”却愈发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技工速成固然可以迅速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3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获得通过分工协作实现相当于合格技术工人的工作能力,但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突击培训出来的,其中的关键在于文化程度,一般来说高中毕业生当中可以有七八成在半年内培训合格,而初中毕业生能在1年内培训合格的比例也就六七成而已,至于小学毕业生,那得脑子非常聪明的才行,而且培训时间也普遍长得多,而如果小学都没毕业,除非是吴运铎这样的天才,否则还是建议先进学校继续读书比较好…
而与历史上解放后的新中国相比,现赤色党旗下的各大边区全部加起来也就1亿多人口,而且大部分还是原本相对落后的地区,即便有不少爱国青年乃至专家学者排除万难,从沦陷区和国统区慕名来投,但折算下来最多也就相当于历史上解放时四分之一个新中国的水准,加之各个边区建立都没多久,大部分土地还都是刚刚收复的,普及教育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哪儿有这么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啊?尤其现在胡卫东还在中原边区努力推行六年制义务教育,这就需要大量的教师,同时为了早日获得抗战胜利。十五集团军等赤色党旗下的各支部队也在不断扩军,这又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三方面一起抢人。本就不够的知识青年就更加短缺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卫东可谓是三管齐下,一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需要的工人数量自然就相对减少了;二是呼吁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并鼓励自学成才和跳级现象,以尽可能地缩短教育年限。尽管胡卫东明知这样做会有不小的弊端,但目前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三嘛,却是打起了几十万日军战俘的主意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就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几十年下来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成效,日军官兵也因此普遍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虽然因为日本的工业化程度较其他列强都低。日军官兵的文化素质与德国、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军人还有一段距离,但比起中**人、以及同样是后进工业国的苏联却已经强了许多,日军之中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都肯定有小学毕
即便是在胡卫东记忆中的21世纪,美国的物价在发达国家当中依然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其真实的国力远比数字显示的更强,而物价高昂的日本、尤其是韩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其实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韩国并不像其宣传的那样已经完全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
深知中美两国巨大差距的胡卫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尽其可能努力工作,一点点地缩小这个差距,而眼前的这一良机更是绝对不能浪费。中福国际这次在美国大采购的总金额不下20亿美元。以可比价格计算,甚至要超过历史上新中国建国后在整个5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包括但不仅包括那156项重点工程)的总和,何况当时苏联卢布的汇率有很大水分,毛子机器设备的售价也不公道,纵然账面上算下来超过40亿美元。也绝对无法与现在这20亿美元砸下去的效果相比,毕竟现在美国仍未从1937年经济危机中走出,除了军工方面限制多了点、价格也不便宜之外,那些民用机器设备的价格甚至是比正常价格还要低廉不少的。
何况与历史上中国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不少引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都有很大问题,比如抗战末期苏联从东北拆走的机器以高价又卖了回来,中国这边一看生产日期居然是四五十年前生产的,又比如一个普通的苏联熟练工人就被当成专家供起来,结果没能提供多少帮助,反倒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而现在有胡卫东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专家掌舵,这类尴尬的情况自然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深知历史发展方向的胡卫东一般来说(除非有特别需要)不会引进那些会在不久之后便淘汰掉的技术和相应机器设备,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一下子引进了这么多好东西,赤色党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但胡卫东在欣喜之余,却率先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机器设备,对于管理、技术人员与合格工人的需求该有多么巨大?其中管理与技术人员相对还容易解决,毕竟需要的人数相对较少,前者边区一直在大量培训,再加上部队退役转业(注1)的干部,暂时问题还不算太大,而后者一方面中福国际这两年里一直在大量培训美国的华人华侨青年,而陈嘉庚等南洋华侨企业家也纷纷将技师与技工送到美国委托培训,这批人员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在学成之后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国内支援抗战,多少缓解了一点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中福国际还直接大量引进外国的技术人才,反正现在中福国际比任何时候都更有钱,事实上这次大引进期间中福国际光是为了引进人才而直接花费的美金就超过3亿,而如果将国内向其提供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也算进去的话,总额不下5亿美元(当然这笔钱不是一次性支付,而且只要用不到外汇,中国毕竟地大人多,牙缝里省一省还是省得出来的。),一共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进科学家、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合计逾10万人,极大地增强了边区的科研与技术力量。不过,这些人才和以前一样都只是一段时间(不算少数最终留下的,平均3年左右。)内聘到中国工作,他们的国籍并没有改变,加之由于中国战乱和列强政的阻挠,这些人才的家人很少一起跟着前往中国,因此将来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总还是要回去的,所以这招只能救急,最终还得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队伍,而且为了挖来这么多人,付出的代价也着实是太大了一点,但不管如何,问题终究还是得到了解决注1:因为伤病或者违纪等其他原因,只要不是严重问题,胡卫东一般来说还是会尽量珍惜人才的,部队里面呆不下去的话,可以到地方政、企业或者学校里工作,反正十五集团军的军官普遍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道难关(二)
不过,比起中高级人才,相对普通的熟练工人反而是更难解决的问题,据胡卫东估计,若能完全消化这次引进所增加的庞大工业产能,中国的工业实力将很可能达到历史上195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的水平,而1939年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肯定不能与战后的水平相比,因此需要的工人只会更多,而此前立下大功的“技工速成法”却愈发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技工速成固然可以迅速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3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获得通过分工协作实现相当于合格技术工人的工作能力,但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突击培训出来的,其中的关键在于文化程度,一般来说高中毕业生当中可以有七八成在半年内培训合格,而初中毕业生能在1年内培训合格的比例也就六七成而已,至于小学毕业生,那得脑子非常聪明的才行,而且培训时间也普遍长得多,而如果小学都没毕业,除非是吴运铎这样的天才,否则还是建议先进学校继续读书比较好…
而与历史上解放后的新中国相比,现赤色党旗下的各大边区全部加起来也就1亿多人口,而且大部分还是原本相对落后的地区,即便有不少爱国青年乃至专家学者排除万难,从沦陷区和国统区慕名来投,但折算下来最多也就相当于历史上解放时四分之一个新中国的水准,加之各个边区建立都没多久,大部分土地还都是刚刚收复的,普及教育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哪儿有这么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啊?尤其现在胡卫东还在中原边区努力推行六年制义务教育,这就需要大量的教师,同时为了早日获得抗战胜利。十五集团军等赤色党旗下的各支部队也在不断扩军,这又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三方面一起抢人。本就不够的知识青年就更加短缺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卫东可谓是三管齐下,一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需要的工人数量自然就相对减少了;二是呼吁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并鼓励自学成才和跳级现象,以尽可能地缩短教育年限。尽管胡卫东明知这样做会有不小的弊端,但目前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三嘛,却是打起了几十万日军战俘的主意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就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几十年下来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成效,日军官兵也因此普遍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虽然因为日本的工业化程度较其他列强都低。日军官兵的文化素质与德国、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军人还有一段距离,但比起中**人、以及同样是后进工业国的苏联却已经强了许多,日军之中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都肯定有小学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