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毕竟是人口超过7000万的大国、土地再怎么狭小在列强之中也仅次于美苏法德四国(不算殖民地)。特产嘛总是有一点的。在中国明清时期日本更是世界闻名的“黄金之国”和“白银之国”,虽然因为开发较早的缘故,如今日本境内已经基本没有较大的金银矿了。但那些古代废弃了的金山银山如果应用现代冶炼工艺,多少还是可以榨出一点金银来的,虽然那样做经济上并不划算,但在极为渴求硬通货的崇仁和日本政府看来,能够用日元换来金银,那就是大大的划算。
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在短短两三年间从这些老矿山中榨出了几十吨黄金和更多的白银,但同时也对矿山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汞污染更是成为后来长期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严重问题。类似的政策还有日本政府对于砍伐山林的鼓励,要知道二战之前虽然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但日本自古以来就一个多山而又多雨的国家,因此对于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所以虽然日本境内森林密布,但日本政府从未想过大量出口木材,而崇仁现在却下了这样的决心,“两年、最多三年之后,世界大战就将爆发,为了那时能够获得的丰厚利益,在此之前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而且只是两三年的过度开发,日本应该还不至于承受不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日本政府对于本来一直十分珍惜的国内煤矿也进行了过度开发,以省下珍贵的外汇用于进口更有价值的战略资源,毕竟日本煤矿储量虽然不多,但若是不惜涸泽而渔,维持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消耗却还是足够了(历史上战后初期一段时间日本的煤甚至还有出口,不过当时煤矿工人的血泪也成为了后来日本文学重要的题材。),而渔业的情况也差不多。
日本政府这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大使的注意,但罗斯福虽然堪称是一代伟人,性格却一向优柔寡断,并没能马上作出决定,加之当时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软弱”的表现也成功地迷惑了他,结果等到美国停止援日的时候,日本已经通过大力引进美国的技术和设备而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化与科技水平,虽然与美英德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连一向被认为“粗制滥造”的老毛子都明显不如(不考虑海军的前提下),尤其是军工方面更是脱胎换骨,尽管由于苏联人整合技术的能力极强,往往能用相对较低的技术设计出综合性能相当优越的武器,与之相比日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未必就有多大优势,但总比历史同期的日本强多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还与德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从而能够以日元买到德国的商品,虽然德国令人垂涎的工业设备由于中国方面巨大的需求而几乎不可能有多余的卖给日本,但至少日本还是廉价引进了不少技术……
注1:甚至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如此,因为此时世界上主要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远比后世全球化时代大得多,而西方的人工价格也没有高到后世的程度,加上远比后世更加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日本想走后世“中国制造”崛起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军的觉悟
此外,崇仁还受中原解放区的启发,从德国大量进口钾肥,然后在日本推广种植营养远不如大米和面粉但产量奇高的甘薯和马铃薯,由于钾肥对这些根茎类作物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使其亩产很容易达到1吨以上,高产田可以超过2吨甚至3吨,同时以日本多山的地形和大多贫瘠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和马铃薯的耕地面积也要比水稻田大得多,因此以此代替营养价值较高但产量却相对低得多的稻米作为日本国民的主食之后,日本不但令人惊讶地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可供出口(保留了部分高产田种植优质水稻专供出口),从而大大缓解了日本的经济危机与财政危机。但这些年中正处于发育期的日本青少年却普遍因此影响了身体发育,而变得比本就很矮的其他日本人更矮,男子成年后平均身高仅有1米5出头,后世称之为“矮小的一代”……
在拼命的开源节流之下,日本政府手头渐渐宽松了起来,再加上从旧陆军中高级军官身上搜出的价值数亿美元的赃款赃物和厚着脸皮又向美国人讨来的2亿美元贷款(注1),日本政府不但依约向中国交清了首付赔款,手里还有了不少的盈余,可以说崇仁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如果是在一般情况下。崇仁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还要几乎所有的国民跟他一起吃苦,只怕还没取得什么成效,自己就要被赶下台了,可是日本目前正面临着明治维新以来最大的困境,一度甚至到了亡国的边缘,在这种逆境之下,单一民族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却反而因此显现了出来,加之崇仁身为天皇却带头节衣缩食,日本上下都深受感动。大家以即使明治维新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热情投入到艰苦的工作、学习和训练之中。为着日本的复兴而拼命努力,就像历史上战败后的那批日本人一样……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的变化,日本海军师承英国,不光是编制和战术向英国皇家海军学习。就连日不落帝国的奢侈也全都照搬了过来。当初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财政一度十分紧张。连明治天皇都为了提倡节约而每天少吃一顿饭,但日本海军的士兵依然每天都能吃到鱼和肉,而军官更是每天都供应全套西餐。花费之大可想而知,更令人惊讶的是,海军上下普遍对此感到心安理得,似乎是认为海军本来就该是这样子的。
在抗大学习过之后,崇仁回到国内再看到海军这副贵族做派,心中是一肚子的不满,但即使在他成为了天皇之后,也依然不敢对海军的传统公开指责,因为日本没有陆军只是不能对外扩张,但如果没有了海军,那就只能等着亡国了。
因此当新任海相山本五十六觐见崇仁天皇时提出海军此后要降低伙食等基本待遇,与全国上下共渡难关之后,崇仁心中不禁万分惊讶,一问之后才知道这固然是因为自己带头节衣缩食的做法感动了海军上下,但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之前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南中国海对那两艘中国重巡的围剿……
由于雷达的帮助和航速的优势,两艘中国重巡总能避开围剿舰队的主力,而当日军将舰队分散开来进行拉网式搜捕后,特遣编队则利用己方单舰性能的优势果敢出击,先后击沉日舰多艘,令日本联合舰队上下大
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在短短两三年间从这些老矿山中榨出了几十吨黄金和更多的白银,但同时也对矿山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汞污染更是成为后来长期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严重问题。类似的政策还有日本政府对于砍伐山林的鼓励,要知道二战之前虽然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但日本自古以来就一个多山而又多雨的国家,因此对于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所以虽然日本境内森林密布,但日本政府从未想过大量出口木材,而崇仁现在却下了这样的决心,“两年、最多三年之后,世界大战就将爆发,为了那时能够获得的丰厚利益,在此之前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而且只是两三年的过度开发,日本应该还不至于承受不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日本政府对于本来一直十分珍惜的国内煤矿也进行了过度开发,以省下珍贵的外汇用于进口更有价值的战略资源,毕竟日本煤矿储量虽然不多,但若是不惜涸泽而渔,维持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消耗却还是足够了(历史上战后初期一段时间日本的煤甚至还有出口,不过当时煤矿工人的血泪也成为了后来日本文学重要的题材。),而渔业的情况也差不多。
日本政府这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大使的注意,但罗斯福虽然堪称是一代伟人,性格却一向优柔寡断,并没能马上作出决定,加之当时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软弱”的表现也成功地迷惑了他,结果等到美国停止援日的时候,日本已经通过大力引进美国的技术和设备而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化与科技水平,虽然与美英德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连一向被认为“粗制滥造”的老毛子都明显不如(不考虑海军的前提下),尤其是军工方面更是脱胎换骨,尽管由于苏联人整合技术的能力极强,往往能用相对较低的技术设计出综合性能相当优越的武器,与之相比日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未必就有多大优势,但总比历史同期的日本强多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还与德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从而能够以日元买到德国的商品,虽然德国令人垂涎的工业设备由于中国方面巨大的需求而几乎不可能有多余的卖给日本,但至少日本还是廉价引进了不少技术……
注1:甚至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如此,因为此时世界上主要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远比后世全球化时代大得多,而西方的人工价格也没有高到后世的程度,加上远比后世更加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日本想走后世“中国制造”崛起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军的觉悟
此外,崇仁还受中原解放区的启发,从德国大量进口钾肥,然后在日本推广种植营养远不如大米和面粉但产量奇高的甘薯和马铃薯,由于钾肥对这些根茎类作物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使其亩产很容易达到1吨以上,高产田可以超过2吨甚至3吨,同时以日本多山的地形和大多贫瘠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和马铃薯的耕地面积也要比水稻田大得多,因此以此代替营养价值较高但产量却相对低得多的稻米作为日本国民的主食之后,日本不但令人惊讶地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可供出口(保留了部分高产田种植优质水稻专供出口),从而大大缓解了日本的经济危机与财政危机。但这些年中正处于发育期的日本青少年却普遍因此影响了身体发育,而变得比本就很矮的其他日本人更矮,男子成年后平均身高仅有1米5出头,后世称之为“矮小的一代”……
在拼命的开源节流之下,日本政府手头渐渐宽松了起来,再加上从旧陆军中高级军官身上搜出的价值数亿美元的赃款赃物和厚着脸皮又向美国人讨来的2亿美元贷款(注1),日本政府不但依约向中国交清了首付赔款,手里还有了不少的盈余,可以说崇仁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如果是在一般情况下。崇仁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还要几乎所有的国民跟他一起吃苦,只怕还没取得什么成效,自己就要被赶下台了,可是日本目前正面临着明治维新以来最大的困境,一度甚至到了亡国的边缘,在这种逆境之下,单一民族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却反而因此显现了出来,加之崇仁身为天皇却带头节衣缩食,日本上下都深受感动。大家以即使明治维新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热情投入到艰苦的工作、学习和训练之中。为着日本的复兴而拼命努力,就像历史上战败后的那批日本人一样……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的变化,日本海军师承英国,不光是编制和战术向英国皇家海军学习。就连日不落帝国的奢侈也全都照搬了过来。当初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财政一度十分紧张。连明治天皇都为了提倡节约而每天少吃一顿饭,但日本海军的士兵依然每天都能吃到鱼和肉,而军官更是每天都供应全套西餐。花费之大可想而知,更令人惊讶的是,海军上下普遍对此感到心安理得,似乎是认为海军本来就该是这样子的。
在抗大学习过之后,崇仁回到国内再看到海军这副贵族做派,心中是一肚子的不满,但即使在他成为了天皇之后,也依然不敢对海军的传统公开指责,因为日本没有陆军只是不能对外扩张,但如果没有了海军,那就只能等着亡国了。
因此当新任海相山本五十六觐见崇仁天皇时提出海军此后要降低伙食等基本待遇,与全国上下共渡难关之后,崇仁心中不禁万分惊讶,一问之后才知道这固然是因为自己带头节衣缩食的做法感动了海军上下,但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之前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南中国海对那两艘中国重巡的围剿……
由于雷达的帮助和航速的优势,两艘中国重巡总能避开围剿舰队的主力,而当日军将舰队分散开来进行拉网式搜捕后,特遣编队则利用己方单舰性能的优势果敢出击,先后击沉日舰多艘,令日本联合舰队上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