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
工作量来领取食物。
这些工作包括纺纱织布、缝制棉衣、制作鞋子之类,而这些东西,是郭怜筠从常常跟她购买罐头的军方采购员那里拉来的订单。
流浪的人并不单单是孩子,事实上还有不少成年人,他们都是能干活的,就算是那些孩子……特别小的孩子很难活下来,那些流浪的孩子至少五六岁了,他们吃过很多苦,完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其中一些年纪大的,甚至可以做的比成年人更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乖乖干活的,事实上,很多人被带来这里,发现除了一开始的一顿饭以外再不能得到免费的救济之后就闹开了,还有人试图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郭怜筠让人将这些人全都赶了出去,不管他们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她想要帮助别人,但她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所有人,自然就要将那些不值得帮助的人先剔除。
当然,对于年纪实在太小的孩子,郭怜筠并不会苛责,甚至会将他们和其他人分开,让专门的人照料。
在郭怜筠和孙如霜这么做了之后,租界陆续有人模仿或者捐出一些东西,倒是让街上流民少了很多,但战乱依旧存在,这就说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物价可归,而租界,又是他们眼里最安全的存在……
很多人想法设法进入租界,却不知道租界现在就是一个孤岛,其实并不是绝对安全。
这个冬天过去之后,郭怜筠除了食品厂以外,又开了一家服装厂,专门生产军队所需的服装,而冬天时帮她干过活的那些流民,有一半成了厂里的员工,她的这个工厂还成了招收童工最多的工厂,一度被人谴责。
只是虽然有人谴责,但有更多的人帮她,毕竟她从未苛待过那些童工,甚至其中很多孩子根本就是她花钱在养着。
她保证了这些孩子的温饱,但没有给这些童工工钱,只是每天晚上都找了人教他们认字,告诉他们一些道理。
如此又过了三年。
当年的孩子都蹿高了一节,而郭怜筠在最初的赔钱的只为了养着那些孩子的工厂,这时候的盈利竟然已经可以和服装厂媲美。
也就是这个时候,战争越来越激烈,日本似乎还有了进攻租界的打算…
“郭小姐,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离开这里。”那位从北平来到这里,已经帮郭怜筠打理了好几年工厂事务的男人找到了郭怜筠。
“你觉得这里会沦陷?”郭怜筠问道,很多人都觉得上海很安全,但郭怜筠隐隐有些不安,只是她没想到这人竟然也是这么觉得的。
“我很担心。”那人道。
“我们出国!”郭怜筠突然道。
看到郭怜筠这么快就做了决定,提醒郭怜筠的那人忍不住惊讶万分,郭怜筠却知道,她其实早就有这个念头。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实在太乱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国内赚再多的钱,赚的也是自己的同胞的,如果能在国外赚洋人的钱,自然比在国内更好。
而且,到了国外,她应该更容易弄到那些洋人的技术,能支援国内更多。
虽然不喜欢战争,但郭怜筠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赢,也愿意支持自己的国家。
郭怜筠出国的声势很大,她并不是一个人离开的,反而大手笔地带走了自己工厂半数的员工,同时,她还带走了国内很多蔬菜的种子和一些动物。
轮船漂洋过海,将郭怜筠送到了美洲,这里地广人稀,她买下了很大一块地,然后开始开农场,开工厂。
工厂还是食品厂,生产加工肉制品,也生产罐头。
洋人的口味,这几年郭怜筠一直都在研究,也生产了几款符合他们口味的罐头,但大部分的罐头她并没有改良。
她吃过西餐,虽然其中有些食物不太喜欢,但也有觉得好吃的,这也就说明美食有一定的共通性,既然这样,她也用不着彻底迎合那些洋人的口味。
保留自己的特色,也许会让自己发展的更好。
第40章 第三个故事(完)
在美洲有很多华人,他们在几十年前就来到了这里,更有很多华人聚居区,然而华人一直受到歧视,还是直到最近才稍稍好了一些。
这种情况让是郭怜筠的事业进展有些不顺,但就算这样,她也没有气馁,反而按部就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并且积极接触美洲的华人。
郭怜筠跟这些人的接触倒是非常顺利,顺利的有些不可思议,一开始郭怜筠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食品厂所生产的各种食物。
很多在美洲的华人都是在这里出生的,他们听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从自己的爷爷或者父亲那里知道过中国的食物,却大多没有真的品尝过那一切,毕竟两地相距实在太远,蔬菜的种类和肉的种类完全不同。
虽然华人们很多依旧在吃中餐,但他们的中餐已经跟国内完全不同了。
“我很喜欢你们公司的罐头,还让别人给我带过。”海外华人帮派的老大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名叫洪鹏兴,第一次见郭怜筠的时候,他就是这么说的。
郭怜筠花了不少功夫才得到和洪鹏兴见面的机会,本以为为了站稳脚跟要割让一些利益,没想到最后竟然和洪鹏兴相谈甚欢,郭怜筠不仅得到了美洲华人的支持,还从洪鹏兴那里得到了一个大订单。
食品厂一开始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出售给当地华人的,因为郭怜筠本身手上的材料不足,最后竟有些供不应求。
洪鹏兴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就从郭怜筠手里购买了大批的种子,然后开始种植各种蔬菜和香料,与此同时,郭怜筠从国内带来猪和鸡也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里,华人在美洲的处境终于变得越来越好,而郭怜筠也不再满足于现状,终于,她在美洲开起了餐厅。
中国的饭店在美洲有很多,然而并没有特别出名的,也并不吸引人,郭怜筠去吃过那些餐厅的食物,感觉跟国内的食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而她开的这家餐厅,卖的却是一个原汁原味。
当然,她也考虑到了美洲人口味,还在开业前专门邀请了一些美洲人充当志愿者品尝各种菜肴,最后定下放在餐厅出售的菜品大多都是美洲人能适应并喜爱的食物。
国内那么多的美食,想要找出一些这些人爱吃的食物,绝不是什么难事。
这家中餐厅郭怜筠起名为君华,走高档路线,装修的古色古香,里面的食物用各种精美的器具来装盘,价格非常昂贵,并且餐具只有筷子和勺子。
这样的规定一开始一度让某些人不满甚至在报纸上讽刺郭怜筠,但郭怜筠并不在意,那些真
这些工作包括纺纱织布、缝制棉衣、制作鞋子之类,而这些东西,是郭怜筠从常常跟她购买罐头的军方采购员那里拉来的订单。
流浪的人并不单单是孩子,事实上还有不少成年人,他们都是能干活的,就算是那些孩子……特别小的孩子很难活下来,那些流浪的孩子至少五六岁了,他们吃过很多苦,完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其中一些年纪大的,甚至可以做的比成年人更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乖乖干活的,事实上,很多人被带来这里,发现除了一开始的一顿饭以外再不能得到免费的救济之后就闹开了,还有人试图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郭怜筠让人将这些人全都赶了出去,不管他们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她想要帮助别人,但她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所有人,自然就要将那些不值得帮助的人先剔除。
当然,对于年纪实在太小的孩子,郭怜筠并不会苛责,甚至会将他们和其他人分开,让专门的人照料。
在郭怜筠和孙如霜这么做了之后,租界陆续有人模仿或者捐出一些东西,倒是让街上流民少了很多,但战乱依旧存在,这就说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物价可归,而租界,又是他们眼里最安全的存在……
很多人想法设法进入租界,却不知道租界现在就是一个孤岛,其实并不是绝对安全。
这个冬天过去之后,郭怜筠除了食品厂以外,又开了一家服装厂,专门生产军队所需的服装,而冬天时帮她干过活的那些流民,有一半成了厂里的员工,她的这个工厂还成了招收童工最多的工厂,一度被人谴责。
只是虽然有人谴责,但有更多的人帮她,毕竟她从未苛待过那些童工,甚至其中很多孩子根本就是她花钱在养着。
她保证了这些孩子的温饱,但没有给这些童工工钱,只是每天晚上都找了人教他们认字,告诉他们一些道理。
如此又过了三年。
当年的孩子都蹿高了一节,而郭怜筠在最初的赔钱的只为了养着那些孩子的工厂,这时候的盈利竟然已经可以和服装厂媲美。
也就是这个时候,战争越来越激烈,日本似乎还有了进攻租界的打算…
“郭小姐,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离开这里。”那位从北平来到这里,已经帮郭怜筠打理了好几年工厂事务的男人找到了郭怜筠。
“你觉得这里会沦陷?”郭怜筠问道,很多人都觉得上海很安全,但郭怜筠隐隐有些不安,只是她没想到这人竟然也是这么觉得的。
“我很担心。”那人道。
“我们出国!”郭怜筠突然道。
看到郭怜筠这么快就做了决定,提醒郭怜筠的那人忍不住惊讶万分,郭怜筠却知道,她其实早就有这个念头。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实在太乱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国内赚再多的钱,赚的也是自己的同胞的,如果能在国外赚洋人的钱,自然比在国内更好。
而且,到了国外,她应该更容易弄到那些洋人的技术,能支援国内更多。
虽然不喜欢战争,但郭怜筠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赢,也愿意支持自己的国家。
郭怜筠出国的声势很大,她并不是一个人离开的,反而大手笔地带走了自己工厂半数的员工,同时,她还带走了国内很多蔬菜的种子和一些动物。
轮船漂洋过海,将郭怜筠送到了美洲,这里地广人稀,她买下了很大一块地,然后开始开农场,开工厂。
工厂还是食品厂,生产加工肉制品,也生产罐头。
洋人的口味,这几年郭怜筠一直都在研究,也生产了几款符合他们口味的罐头,但大部分的罐头她并没有改良。
她吃过西餐,虽然其中有些食物不太喜欢,但也有觉得好吃的,这也就说明美食有一定的共通性,既然这样,她也用不着彻底迎合那些洋人的口味。
保留自己的特色,也许会让自己发展的更好。
第40章 第三个故事(完)
在美洲有很多华人,他们在几十年前就来到了这里,更有很多华人聚居区,然而华人一直受到歧视,还是直到最近才稍稍好了一些。
这种情况让是郭怜筠的事业进展有些不顺,但就算这样,她也没有气馁,反而按部就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并且积极接触美洲的华人。
郭怜筠跟这些人的接触倒是非常顺利,顺利的有些不可思议,一开始郭怜筠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食品厂所生产的各种食物。
很多在美洲的华人都是在这里出生的,他们听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从自己的爷爷或者父亲那里知道过中国的食物,却大多没有真的品尝过那一切,毕竟两地相距实在太远,蔬菜的种类和肉的种类完全不同。
虽然华人们很多依旧在吃中餐,但他们的中餐已经跟国内完全不同了。
“我很喜欢你们公司的罐头,还让别人给我带过。”海外华人帮派的老大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名叫洪鹏兴,第一次见郭怜筠的时候,他就是这么说的。
郭怜筠花了不少功夫才得到和洪鹏兴见面的机会,本以为为了站稳脚跟要割让一些利益,没想到最后竟然和洪鹏兴相谈甚欢,郭怜筠不仅得到了美洲华人的支持,还从洪鹏兴那里得到了一个大订单。
食品厂一开始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出售给当地华人的,因为郭怜筠本身手上的材料不足,最后竟有些供不应求。
洪鹏兴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就从郭怜筠手里购买了大批的种子,然后开始种植各种蔬菜和香料,与此同时,郭怜筠从国内带来猪和鸡也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里,华人在美洲的处境终于变得越来越好,而郭怜筠也不再满足于现状,终于,她在美洲开起了餐厅。
中国的饭店在美洲有很多,然而并没有特别出名的,也并不吸引人,郭怜筠去吃过那些餐厅的食物,感觉跟国内的食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而她开的这家餐厅,卖的却是一个原汁原味。
当然,她也考虑到了美洲人口味,还在开业前专门邀请了一些美洲人充当志愿者品尝各种菜肴,最后定下放在餐厅出售的菜品大多都是美洲人能适应并喜爱的食物。
国内那么多的美食,想要找出一些这些人爱吃的食物,绝不是什么难事。
这家中餐厅郭怜筠起名为君华,走高档路线,装修的古色古香,里面的食物用各种精美的器具来装盘,价格非常昂贵,并且餐具只有筷子和勺子。
这样的规定一开始一度让某些人不满甚至在报纸上讽刺郭怜筠,但郭怜筠并不在意,那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