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笃志的捧场发言,我看了只是惭愧,谢谢你的鼓励跟支持。)
汇报过情况,沈淮就回房间休息。
说是回房间休息,不过这时候沈淮也没有办法闭上眼睛睡觉,在脑海子转的事情太多了。
沈淮能看出谭启平对他的欣赏,心里只是淡淡一笑,心想:他要是从别人嘴里听到之前的那个沈淮是什么鸟样,还会保持好的印象吗?
确实,他要留在东华,不仅要留在东华,最好还能调去梅溪镇。
唯有这样,他才能就近守护着小黎,叫她不受别人欺负;不这样,叫他如何忍心让小黎独自去面对“他突然离世”后的艰难时期?
为了能守在小黎的身边,沈淮即使在决定破釜沉舟,跳出来搅局时,也没有想过离开东华。
当然,陈铭德一死,他在东华的人脉关系就断了,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沈淮心想,自己此时众叛亲离,不可能得到宋家有力的支持,他本身的资历又浅,还坚持留在东华的话,从此之后多半也只会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主。
但细细想,就算不为了小黎留在东华,拍拍屁股离开东华,又能去哪里?
宋家、沈家都不会接受他,短时间里调回燕京或出国发展都没有可能;去其他城市也人生地不熟的,除了漂泊、做一个过客,人生难有什么作为。
之前的沈淮在东华也是过客,随陈铭德到东华半年多时间,没有经营出什么人脉来,目中无人的格,还叫他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眼下将东华的坐山虎高天河、葛永秋等一干人彻底得罪干净,说起来留在东华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是,真正的“他”,在这个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九年,熟悉这片土地上的山与水、江与海,熟悉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草与木,他的意识跟灵魂,对这片土地,对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也知道有哪些人是可以值得信任跟依赖的……
要有一丝可能,沈淮宁愿还是留在东华发展。
但是在市钢厂数年憋屈的经历,叫沈淮不愿意再去忍受给别人踩在脚底下、不能挣扎的日子。
此时无法向宋家、沈家借力,至少从目前看来,在东华市他唯一能有的转机,就落在吴海峰的身上。
之前的沈淮,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可以说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官场就多一分常人不及的见识跟敏感;只是格使然,许多事情虽然心里清楚利害关系,但叛逆的心理常常使他拧着做人做事。
而沈淮真正的灵魂跟意识,已经在底层经历了够多的践踏跟磨砺,对人生早有所悟,才会在坠亡事故之前一心报考燕大的经济学博士,努力想着跳出东华的小圈子去求大的发展……
沈淮明白,虽说整个事件都是高天河在幕后主导了这一切,但高天河一直都很好的隐藏在幕后,叫人无法指责他的不是。
而谭启平也明确告诉他,不想让事态再复杂化,那么,一直给牵着鼻子走的吴海峰,就要承担这个事件的后遗症,很有可能会为此彻底的断送政治生命。
沈淮和衣躺到床上,鞋子也懒得脱,就翘在床边的玻璃几上,暗暗感慨:官场从来都不是一个讲究是非黑白的地方。
他也不清楚谭启平具体会怎么跟省里汇报,这不是他能控制的,但只要不把吴海峰一棍子打死,吴海峰就应该要承他的情。
不要说刚才离开六号楼时,吴海峰手按过来给出的明显暗示,就算为了留在东华更轻松一些,沈淮都不希望吴海峰受到太致命的打击,希望他还有能力跟高天河狗咬狗……
想到这里,沈淮又哑然失笑,都说人死鸟朝天,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就仿佛下好注,等着揭盅就是。
沈淮伸手了裤兜,空空如也,想起香烟、皮夹什么的,都还落在车里,便起身下楼去拿……
************
沈淮离开后,谭启平拿起电话,如实向省里汇报陈铭德病发身亡的初步结论。
说是“如实”,但说辞极有考究,该省略的,则一概不提,只说东华市委市政府经过进一步的确认跟核实,确定陈铭德是冲凉时心脏受刺激病发、抢救不及时逝世,
谭启平心里也清楚省里不会希望事态复杂化,能干脆利落的处理陈铭德的身后事、不给省里留什么后遗症,才是最要紧的;陈铭德冲凉时因病猝逝,才是省里最希望听到的消息。
沈淮推断葛永秋、彭勇二人,有可能在高天河的授意下,为搅浑水做过手脚,谭启平也相信有这个可能。
说起来,高天河等人的行径,要比仅仅是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辞的吴海峰,更下作、更恶劣。但这只是推断,没有证据支持。另外,要不想使事态复杂化,有些事就只能藏在心里不提。
谭启平与东华市地方没有什么纠葛,也不想在这么敏感的事情上捞什么好处,也不想牵涉太深,故而既没有偏向高天河的心思,也没有偏向吴海峰的心思,他首先是保证省里的意图能贯彻实施。
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吴海峰向省里汇报时含糊其辞,这个责任是他必然要背的,谭启平无法替他开脱什么。不过,其他事情,谭启平也就轻描淡写,甚至压儿也不提吴海峰在事前将沈淮踢出去的细节,这么做,对吴海峰也很够意思了。
至于吴海峰能不能保住位子,还要看他自己如何去运作省里的关系了;至于省里会不会大力整顿东华的队伍,谭启平也不去多想。
向省里汇报过之后,谭启平又拨通燕京的号码。
****************
在电话那头,宋乔生已经等了半夜。
宋乔生虽然年过五十,但力充沛的他,并不因为熬到深夜不休息而有丝毫的倦意。
听到电话铃声,宋乔生比秘书更矫捷的拿起话筒:“嗯,老谭啊,我还没有休息,就等着你的电话呢……”
“宋部长,宋家真是能人辈出啊……”
谭启平爽朗的声音从电话传过来,叫宋乔生绷了半天的神经为之一松,附合着一笑,说道:“老谭,我守电话守了半夜,你倒是有心情开我的玩笑,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如今宋乔生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才五十岁,往前再进一步,到地方就是封疆大吏,留在中央也能执掌部委——谭启平与宋乔生虽说是世交,也有好些年没有见面,而自己的官职又低宋乔生一截,说话也会把握分寸,不会真的就以为彼此之间能平辈相交:
“眼下这件事算是搞清楚了,铭德同志很可惜,中午冲凉水澡诱发心脏病,又错过抢救的时机,我刚刚跟省里汇报过。省里的意思是由我留在东华,与东华的同志一起主持铭德同志的身后事,宋部长你还有什么指示的……”
“陈铭德是老爷子的秘书,品我们都是清楚的,事情能这么处理就好,淮海省的事情,我能有什么好指示的?”宋乔生说话也有分寸,即使东华地方在陈铭德死后还给他身上泼脏水,这事叫他很气愤,也控制住不去手淮海省的事,以免惹人厌恶,又说道,“沈淮没有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他本不想提到沈淮,但沈淮是陈铭德的秘书,谭启平在东华应该是已经跟沈淮有过接触,才会第一句话就说“宋家能人辈出”。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外人不知道沈淮是什么德,宋乔生还是清楚的,心里想:那个只能惹是生非的混蛋,算什么能人啊?
谭启平说道:“老宋家的沈淮,真不简单啊,还是他及时站出来,破了这个局,叫事情这么快有了转机……”
谭启平对沈淮没有成见,沈淮在夜里的表现,滴水不漏的言语以及对时机的拿捏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他感受真切,这番话是真心实意的评价,不觉得有什么夸张。
只不是谭启平的话通过电话传过来,宋乔生听了却是另一番感受:
宋乔生只当谭启平不清楚沈淮的水底,只当沈淮是宋家子弟,刻意在电话里说几句夸赞的话,以能讨这边的喜欢。
宋乔生笑了笑,说道:“这个小子,只求他在外面安分守己一些,不要惹祸就谢天谢地了;没给老谭你添麻烦就好……”说过就不愿意再多提沈淮,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谭启平能听从宋乔生对沈淮的冷淡来,开始有些疑惑,转念又释然:沈淮毕竟只是宋乔生的侄子,而宋乔生本身又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侄子再亲,怎么能比不上自家的儿子?
谭启平心想:也许宋家内部的关系要比表面上看去要复杂一些,大家族通常都有这种毛病……
第十六章 宋家子弟在线阅读
汇报过情况,沈淮就回房间休息。
说是回房间休息,不过这时候沈淮也没有办法闭上眼睛睡觉,在脑海子转的事情太多了。
沈淮能看出谭启平对他的欣赏,心里只是淡淡一笑,心想:他要是从别人嘴里听到之前的那个沈淮是什么鸟样,还会保持好的印象吗?
确实,他要留在东华,不仅要留在东华,最好还能调去梅溪镇。
唯有这样,他才能就近守护着小黎,叫她不受别人欺负;不这样,叫他如何忍心让小黎独自去面对“他突然离世”后的艰难时期?
为了能守在小黎的身边,沈淮即使在决定破釜沉舟,跳出来搅局时,也没有想过离开东华。
当然,陈铭德一死,他在东华的人脉关系就断了,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沈淮心想,自己此时众叛亲离,不可能得到宋家有力的支持,他本身的资历又浅,还坚持留在东华的话,从此之后多半也只会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主。
但细细想,就算不为了小黎留在东华,拍拍屁股离开东华,又能去哪里?
宋家、沈家都不会接受他,短时间里调回燕京或出国发展都没有可能;去其他城市也人生地不熟的,除了漂泊、做一个过客,人生难有什么作为。
之前的沈淮在东华也是过客,随陈铭德到东华半年多时间,没有经营出什么人脉来,目中无人的格,还叫他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眼下将东华的坐山虎高天河、葛永秋等一干人彻底得罪干净,说起来留在东华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是,真正的“他”,在这个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九年,熟悉这片土地上的山与水、江与海,熟悉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草与木,他的意识跟灵魂,对这片土地,对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也知道有哪些人是可以值得信任跟依赖的……
要有一丝可能,沈淮宁愿还是留在东华发展。
但是在市钢厂数年憋屈的经历,叫沈淮不愿意再去忍受给别人踩在脚底下、不能挣扎的日子。
此时无法向宋家、沈家借力,至少从目前看来,在东华市他唯一能有的转机,就落在吴海峰的身上。
之前的沈淮,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可以说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官场就多一分常人不及的见识跟敏感;只是格使然,许多事情虽然心里清楚利害关系,但叛逆的心理常常使他拧着做人做事。
而沈淮真正的灵魂跟意识,已经在底层经历了够多的践踏跟磨砺,对人生早有所悟,才会在坠亡事故之前一心报考燕大的经济学博士,努力想着跳出东华的小圈子去求大的发展……
沈淮明白,虽说整个事件都是高天河在幕后主导了这一切,但高天河一直都很好的隐藏在幕后,叫人无法指责他的不是。
而谭启平也明确告诉他,不想让事态再复杂化,那么,一直给牵着鼻子走的吴海峰,就要承担这个事件的后遗症,很有可能会为此彻底的断送政治生命。
沈淮和衣躺到床上,鞋子也懒得脱,就翘在床边的玻璃几上,暗暗感慨:官场从来都不是一个讲究是非黑白的地方。
他也不清楚谭启平具体会怎么跟省里汇报,这不是他能控制的,但只要不把吴海峰一棍子打死,吴海峰就应该要承他的情。
不要说刚才离开六号楼时,吴海峰手按过来给出的明显暗示,就算为了留在东华更轻松一些,沈淮都不希望吴海峰受到太致命的打击,希望他还有能力跟高天河狗咬狗……
想到这里,沈淮又哑然失笑,都说人死鸟朝天,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就仿佛下好注,等着揭盅就是。
沈淮伸手了裤兜,空空如也,想起香烟、皮夹什么的,都还落在车里,便起身下楼去拿……
************
沈淮离开后,谭启平拿起电话,如实向省里汇报陈铭德病发身亡的初步结论。
说是“如实”,但说辞极有考究,该省略的,则一概不提,只说东华市委市政府经过进一步的确认跟核实,确定陈铭德是冲凉时心脏受刺激病发、抢救不及时逝世,
谭启平心里也清楚省里不会希望事态复杂化,能干脆利落的处理陈铭德的身后事、不给省里留什么后遗症,才是最要紧的;陈铭德冲凉时因病猝逝,才是省里最希望听到的消息。
沈淮推断葛永秋、彭勇二人,有可能在高天河的授意下,为搅浑水做过手脚,谭启平也相信有这个可能。
说起来,高天河等人的行径,要比仅仅是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辞的吴海峰,更下作、更恶劣。但这只是推断,没有证据支持。另外,要不想使事态复杂化,有些事就只能藏在心里不提。
谭启平与东华市地方没有什么纠葛,也不想在这么敏感的事情上捞什么好处,也不想牵涉太深,故而既没有偏向高天河的心思,也没有偏向吴海峰的心思,他首先是保证省里的意图能贯彻实施。
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吴海峰向省里汇报时含糊其辞,这个责任是他必然要背的,谭启平无法替他开脱什么。不过,其他事情,谭启平也就轻描淡写,甚至压儿也不提吴海峰在事前将沈淮踢出去的细节,这么做,对吴海峰也很够意思了。
至于吴海峰能不能保住位子,还要看他自己如何去运作省里的关系了;至于省里会不会大力整顿东华的队伍,谭启平也不去多想。
向省里汇报过之后,谭启平又拨通燕京的号码。
****************
在电话那头,宋乔生已经等了半夜。
宋乔生虽然年过五十,但力充沛的他,并不因为熬到深夜不休息而有丝毫的倦意。
听到电话铃声,宋乔生比秘书更矫捷的拿起话筒:“嗯,老谭啊,我还没有休息,就等着你的电话呢……”
“宋部长,宋家真是能人辈出啊……”
谭启平爽朗的声音从电话传过来,叫宋乔生绷了半天的神经为之一松,附合着一笑,说道:“老谭,我守电话守了半夜,你倒是有心情开我的玩笑,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如今宋乔生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才五十岁,往前再进一步,到地方就是封疆大吏,留在中央也能执掌部委——谭启平与宋乔生虽说是世交,也有好些年没有见面,而自己的官职又低宋乔生一截,说话也会把握分寸,不会真的就以为彼此之间能平辈相交:
“眼下这件事算是搞清楚了,铭德同志很可惜,中午冲凉水澡诱发心脏病,又错过抢救的时机,我刚刚跟省里汇报过。省里的意思是由我留在东华,与东华的同志一起主持铭德同志的身后事,宋部长你还有什么指示的……”
“陈铭德是老爷子的秘书,品我们都是清楚的,事情能这么处理就好,淮海省的事情,我能有什么好指示的?”宋乔生说话也有分寸,即使东华地方在陈铭德死后还给他身上泼脏水,这事叫他很气愤,也控制住不去手淮海省的事,以免惹人厌恶,又说道,“沈淮没有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他本不想提到沈淮,但沈淮是陈铭德的秘书,谭启平在东华应该是已经跟沈淮有过接触,才会第一句话就说“宋家能人辈出”。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外人不知道沈淮是什么德,宋乔生还是清楚的,心里想:那个只能惹是生非的混蛋,算什么能人啊?
谭启平说道:“老宋家的沈淮,真不简单啊,还是他及时站出来,破了这个局,叫事情这么快有了转机……”
谭启平对沈淮没有成见,沈淮在夜里的表现,滴水不漏的言语以及对时机的拿捏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他感受真切,这番话是真心实意的评价,不觉得有什么夸张。
只不是谭启平的话通过电话传过来,宋乔生听了却是另一番感受:
宋乔生只当谭启平不清楚沈淮的水底,只当沈淮是宋家子弟,刻意在电话里说几句夸赞的话,以能讨这边的喜欢。
宋乔生笑了笑,说道:“这个小子,只求他在外面安分守己一些,不要惹祸就谢天谢地了;没给老谭你添麻烦就好……”说过就不愿意再多提沈淮,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谭启平能听从宋乔生对沈淮的冷淡来,开始有些疑惑,转念又释然:沈淮毕竟只是宋乔生的侄子,而宋乔生本身又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侄子再亲,怎么能比不上自家的儿子?
谭启平心想:也许宋家内部的关系要比表面上看去要复杂一些,大家族通常都有这种毛病……
第十六章 宋家子弟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