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二章(2)()
太行山麓。
一条曲折的山道上,秋风烈烈,吹起满地黄叶。两匹骏马一路疾驰,马蹄踏在黄叶之上,如在金色的河流上飞舞,清脆的足音在群山中回荡。
“大人,我们从晌午出发,一路奔驰到现在,该歇歇脚了。”李元芳一边跃马飞奔,一边向身边马上的狄仁杰叫道。
狄仁杰也边催马快跑,边高声回答:“怎么了元芳?我一个老头子还没喊累,你倒要歇了?”
“大人!不是我累了,是您的马累了!”李元芳双腿猛地一夹,座下骏马往前猛冲过去,立时拦到了狄仁杰的前面,他轻轻伸手一揽,就将狄仁杰的马缰绳牢牢地抓在手中。那马一声嘶鸣,连踏了几下蹄子,便乖乖地停了下来。
“呃?元芳,你这是何意?”狄仁杰喘着粗气,疑惑地看着李元芳。
“大人,您看看它。”李元芳轻轻拍打着狄仁杰的坐骑,狄仁杰低头一看,只见这马浑身大汗,汗水顺着鬃毛往下直淌,双腿能明显地感觉到马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四个蹄子轮番踩着地,似难维持重心。
“它,它怎么会这样?”狄仁杰疑道。
“今天您赶得太急太快了。”李元芳道。
“不对啊,驿站明明把最好的马匹换给了我们,再说你的马不是还好好的?”
李元芳淡淡地笑了笑,眼神朝狄仁杰腰身随意地一瞥。狄仁杰低头看看自己,也不由释然而笑了。
李元芳跳下马来,站在狄仁杰面前,向他伸出右手道:“大人,这马再骑下去会有危险的。请您下马,我陪您走一段。到前面您换我的马。”
狄仁杰无可奈何地翻身下马,李元芳牵起两匹马,慢慢跟随在他的身边。两人一时无语,默默地走了一段,狄仁杰长叹一声,道:“元芳啊,你可知我今日为何如此匆忙赶路?”
李元芳摇摇头。
狄仁杰四下张望着,嘴里嘟囔道:“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快步朝前面的一个陡坡走去,李元芳看看那条小路极为细窄,摇摇头,将两匹马系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赶紧跟了上去。
两人三下两下爬上陡坡,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脚下群山绵延,云深雾遮,举头望去晴空如洗,只有几缕淡淡的云丝在很远的天际漂浮。狄仁杰无限惆怅地叹了口气,道:“元芳啊,整整三十年之前,我就走过这同一条路。”
“三十年前?”
“是啊。那时候我经老师阎立本推荐,从汴州判佐升任并州法曹,就是经由这太行山,一路北行,去到太原。当年,我正是走到这个地方,遥想致仕赋闲在河南别业的老父,南望河阳,感慨万千,泪沾衣襟,方才深深体会到‘忠与孝原非一遍,子和臣情难两全’的道理啊。未曾想,这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而今我自己也到了致仕赋闲的时候,竟然走的还是这同一条路。”
狄仁杰说着,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他按捺下心潮起伏,看看身边的李元芳,笑道:“三十年前,你还刚刚出生吧。和你说这些,恐怕是难以得到共鸣啊。啊?是不是?元芳?”
李元芳温和地笑了笑,道:“大人,您只要不说是对牛弹琴,我就很感激了。”
狄仁杰被他逗得朗声大笑起来:“好啊,我倒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牛呢。”
李元芳道:“大人,您要是发完感慨了,咱们就接着赶路吧。前面按理该有个歇脚的凉亭,我们去那里饮饮马,喝口水,然后就一鼓作气,趁着日落之前翻过这道山崖。”
“好,就听大将军的。”
“大人。。。。。。”
两人又并肩走回山道,狄仁杰依然沉浸在刚才的那番惆怅之情中,只觉得心潮荡漾,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却难以理出个头绪。他看看身边沉默的李元芳,总觉得似乎三十年前自己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有他陪伴在身边。虽然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在心里固执着这个念头,和他的缘分绝对不仅仅开始在十年前的绛帐,而应该是在更加久远的过去。只是那个过去,已经很难找回了。
“大人,您看。”李元芳的声音把狄仁杰从沉思中唤醒,举目一看,前面几步外正是一个凉亭。
凉亭中,一个老汉摆着个小小的茶摊。旁边是供骑马客人喂马的简便马槽,还有一个竹编的大笼屉,架在木棍支起的一个小火堆之上,周围垒起几块山石挡着风,笼屉上盖着雪白的屉布,正袅袅地冒着热气。
狄仁杰乐了:“呵呵,看来今天咱们有口福了。”
老汉看到有人来,赶紧招呼狄仁杰落座。李元芳将马匹拴在马槽边,看着两匹马都开始嚼起了槽里的草料,才走过来坐在狄仁杰的身边。此时狄仁杰已经和老汉聊了好几句家常了。
“唉,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条山道上行人也越来越少,我这摊儿再放几日,也该收了回家过冬了。”老汉一边抱怨着,一边倒上两碗热茶。
“老丈,您这笼屉里蒸的是什么好东西?”狄仁杰笑眯眯的问道。
“您说这个呀,那可是我们这太行山区的特产啊,叫做蓬燕糕。”老汉掀起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老汉瞧瞧狄仁杰,又道:“您这位老先生,听口音像是咱们本地人啊,怎么不知道这个?”
狄仁杰哈哈大笑:“啊,老丈听的准啊。我正是并州人士,只不过去乡多年,已经很久没有机会吃到这家乡的美味了。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倒是要好好尝尝。老丈啊,给我们一人来一块。来,来,元芳,今天我请客。”
老汉把糕夹到两人面前的碗里,道:“你们这两父子怎么还这么客气,还什么请啊请的。”
“哦?老丈,你怎知我们是两父子啊?难道我们长得相像?”狄仁杰吹吹糕上的热气,饶有兴致的问道。
老汉仔细打量了下李元芳,又看看狄仁杰,道:“要说呢,像倒是不太像。可我老汉这么大把年纪了,看的人多了,你们明明就是两父子,我绝不会看错。”
狄仁杰微笑地看看李元芳,点头道:“是啊。老丈好眼力,你没看错。”
老汉看看火堆,对狄仁杰道:“您二位先吃着,这柴火不够了,我去后头树丛里找几根去。”
“哎,你忙你的。”
狄仁杰看老汉走到树丛中去了,亲切地瞧着李元芳吃了一口糕,压低声音说:“今天翻过这座山,明天再走一日,就到并州城了。我也该把家里的情况给你介绍介绍了。”
“大人请讲。”
“嗯。”狄仁杰点点头,脸上的神情慢慢变得严肃起来:“虽说并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但是刚才我也告诉你了,因我的父亲早就在朝中为官,我自小跟着他四处任职,遍游神州大地,其实并未在并州居留多久。倒是后来我自己在并州任大都督府法曹期间,在此地待了有十多年的时间,那段时间也是我在并州最久的日子了。而今,我那大儿、二儿也都已入仕为官,一个在魏州,一个在益州,他们都很孝敬,接了我二位夫人过去,故而今天留在老家的,只有我的大夫人,和小儿子景辉。说起这景辉。。。。。。”
狄仁杰正要往下说,突然,从旁边的树丛中窜出一个身影来,七歪八斜地直冲着二人前面的桌子而来,就在他要扑上来之际,李元芳猛地跳起身,把狄仁杰让到自己背后,用腿轻轻一点,桌子整个地就翻倒在来人的身上。
第二章(2)在线阅读
<!--over-->
第二章(2)()
太行山麓。
一条曲折的山道上,秋风烈烈,吹起满地黄叶。两匹骏马一路疾驰,马蹄踏在黄叶之上,如在金色的河流上飞舞,清脆的足音在群山中回荡。
“大人,我们从晌午出发,一路奔驰到现在,该歇歇脚了。”李元芳一边跃马飞奔,一边向身边马上的狄仁杰叫道。
狄仁杰也边催马快跑,边高声回答:“怎么了元芳?我一个老头子还没喊累,你倒要歇了?”
“大人!不是我累了,是您的马累了!”李元芳双腿猛地一夹,座下骏马往前猛冲过去,立时拦到了狄仁杰的前面,他轻轻伸手一揽,就将狄仁杰的马缰绳牢牢地抓在手中。那马一声嘶鸣,连踏了几下蹄子,便乖乖地停了下来。
“呃?元芳,你这是何意?”狄仁杰喘着粗气,疑惑地看着李元芳。
“大人,您看看它。”李元芳轻轻拍打着狄仁杰的坐骑,狄仁杰低头一看,只见这马浑身大汗,汗水顺着鬃毛往下直淌,双腿能明显地感觉到马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四个蹄子轮番踩着地,似难维持重心。
“它,它怎么会这样?”狄仁杰疑道。
“今天您赶得太急太快了。”李元芳道。
“不对啊,驿站明明把最好的马匹换给了我们,再说你的马不是还好好的?”
李元芳淡淡地笑了笑,眼神朝狄仁杰腰身随意地一瞥。狄仁杰低头看看自己,也不由释然而笑了。
李元芳跳下马来,站在狄仁杰面前,向他伸出右手道:“大人,这马再骑下去会有危险的。请您下马,我陪您走一段。到前面您换我的马。”
狄仁杰无可奈何地翻身下马,李元芳牵起两匹马,慢慢跟随在他的身边。两人一时无语,默默地走了一段,狄仁杰长叹一声,道:“元芳啊,你可知我今日为何如此匆忙赶路?”
李元芳摇摇头。
狄仁杰四下张望着,嘴里嘟囔道:“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快步朝前面的一个陡坡走去,李元芳看看那条小路极为细窄,摇摇头,将两匹马系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赶紧跟了上去。
两人三下两下爬上陡坡,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脚下群山绵延,云深雾遮,举头望去晴空如洗,只有几缕淡淡的云丝在很远的天际漂浮。狄仁杰无限惆怅地叹了口气,道:“元芳啊,整整三十年之前,我就走过这同一条路。”
“三十年前?”
“是啊。那时候我经老师阎立本推荐,从汴州判佐升任并州法曹,就是经由这太行山,一路北行,去到太原。当年,我正是走到这个地方,遥想致仕赋闲在河南别业的老父,南望河阳,感慨万千,泪沾衣襟,方才深深体会到‘忠与孝原非一遍,子和臣情难两全’的道理啊。未曾想,这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而今我自己也到了致仕赋闲的时候,竟然走的还是这同一条路。”
狄仁杰说着,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他按捺下心潮起伏,看看身边的李元芳,笑道:“三十年前,你还刚刚出生吧。和你说这些,恐怕是难以得到共鸣啊。啊?是不是?元芳?”
李元芳温和地笑了笑,道:“大人,您只要不说是对牛弹琴,我就很感激了。”
狄仁杰被他逗得朗声大笑起来:“好啊,我倒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牛呢。”
李元芳道:“大人,您要是发完感慨了,咱们就接着赶路吧。前面按理该有个歇脚的凉亭,我们去那里饮饮马,喝口水,然后就一鼓作气,趁着日落之前翻过这道山崖。”
“好,就听大将军的。”
“大人。。。。。。”
两人又并肩走回山道,狄仁杰依然沉浸在刚才的那番惆怅之情中,只觉得心潮荡漾,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却难以理出个头绪。他看看身边沉默的李元芳,总觉得似乎三十年前自己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有他陪伴在身边。虽然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在心里固执着这个念头,和他的缘分绝对不仅仅开始在十年前的绛帐,而应该是在更加久远的过去。只是那个过去,已经很难找回了。
“大人,您看。”李元芳的声音把狄仁杰从沉思中唤醒,举目一看,前面几步外正是一个凉亭。
凉亭中,一个老汉摆着个小小的茶摊。旁边是供骑马客人喂马的简便马槽,还有一个竹编的大笼屉,架在木棍支起的一个小火堆之上,周围垒起几块山石挡着风,笼屉上盖着雪白的屉布,正袅袅地冒着热气。
狄仁杰乐了:“呵呵,看来今天咱们有口福了。”
老汉看到有人来,赶紧招呼狄仁杰落座。李元芳将马匹拴在马槽边,看着两匹马都开始嚼起了槽里的草料,才走过来坐在狄仁杰的身边。此时狄仁杰已经和老汉聊了好几句家常了。
“唉,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条山道上行人也越来越少,我这摊儿再放几日,也该收了回家过冬了。”老汉一边抱怨着,一边倒上两碗热茶。
“老丈,您这笼屉里蒸的是什么好东西?”狄仁杰笑眯眯的问道。
“您说这个呀,那可是我们这太行山区的特产啊,叫做蓬燕糕。”老汉掀起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老汉瞧瞧狄仁杰,又道:“您这位老先生,听口音像是咱们本地人啊,怎么不知道这个?”
狄仁杰哈哈大笑:“啊,老丈听的准啊。我正是并州人士,只不过去乡多年,已经很久没有机会吃到这家乡的美味了。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倒是要好好尝尝。老丈啊,给我们一人来一块。来,来,元芳,今天我请客。”
老汉把糕夹到两人面前的碗里,道:“你们这两父子怎么还这么客气,还什么请啊请的。”
“哦?老丈,你怎知我们是两父子啊?难道我们长得相像?”狄仁杰吹吹糕上的热气,饶有兴致的问道。
老汉仔细打量了下李元芳,又看看狄仁杰,道:“要说呢,像倒是不太像。可我老汉这么大把年纪了,看的人多了,你们明明就是两父子,我绝不会看错。”
狄仁杰微笑地看看李元芳,点头道:“是啊。老丈好眼力,你没看错。”
老汉看看火堆,对狄仁杰道:“您二位先吃着,这柴火不够了,我去后头树丛里找几根去。”
“哎,你忙你的。”
狄仁杰看老汉走到树丛中去了,亲切地瞧着李元芳吃了一口糕,压低声音说:“今天翻过这座山,明天再走一日,就到并州城了。我也该把家里的情况给你介绍介绍了。”
“大人请讲。”
“嗯。”狄仁杰点点头,脸上的神情慢慢变得严肃起来:“虽说并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但是刚才我也告诉你了,因我的父亲早就在朝中为官,我自小跟着他四处任职,遍游神州大地,其实并未在并州居留多久。倒是后来我自己在并州任大都督府法曹期间,在此地待了有十多年的时间,那段时间也是我在并州最久的日子了。而今,我那大儿、二儿也都已入仕为官,一个在魏州,一个在益州,他们都很孝敬,接了我二位夫人过去,故而今天留在老家的,只有我的大夫人,和小儿子景辉。说起这景辉。。。。。。”
狄仁杰正要往下说,突然,从旁边的树丛中窜出一个身影来,七歪八斜地直冲着二人前面的桌子而来,就在他要扑上来之际,李元芳猛地跳起身,把狄仁杰让到自己背后,用腿轻轻一点,桌子整个地就翻倒在来人的身上。
第二章(2)在线阅读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