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有些轻微低烧,口舌无味,吃什么东西仿佛都在吃白饭一般,鼻子也不怎么通气,头晕脑胀,总是不在状态。
但是迎接公主的事情不能耽搁,毕竟公主已经在鲁国等待了,吴纠还是按照时间出了宫门,准备登车。
这次的配置和上次比起来,又高调了不少,毕竟是耀武扬威去了。
因着这次是周天子嫁王女,鲁公不可能突然搞偷袭,其他国家也不能搞偷袭,若是真的高了偷袭,就是对合理化政权的一种宣战,所以不怕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自然要将队伍配置到最强,来以示对周天子的恭敬,同时还能向鲁公宣扬齐国的国力。
这次的队伍安全,还是交给最有经验的公孙隰朋来主持,公孙隰朋是大司行,一把老手,上过战场,还能在朝堂中勾心斗角,虽然看起来憨厚老实,但绝对不是傻主儿。
上次去莒国,公孙隰朋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吴纠颇为欣赏公孙隰朋,公孙隰朋也对吴纠有好感,这个配置也算是得心应手。
再有就是随行庶子,召忽、东郭牙,还有一位则是管夷吾。
随行上大夫则是鲍叔牙,中大夫曹刿。
吴纠蹬车的时候还有些奇怪,国之三鼎都在这队伍中了,难道齐侯不怕自己带着鲍叔牙管夷吾和召忽反了?
结果一蹬上车,打起缁车的车帘子,吴纠瞬间就明了了,原来是吴纠低烧险些给烧糊涂了,那缁车之中端坐的稳稳当当的黑衣男子,不正是齐侯么!
吴纠看着齐侯,一点儿也没有惊讶,上次齐侯算是偷渡,这回并不是偷渡,而是光明正大。
按理来说齐侯不能出国界,就算是迎接公主也不行,齐侯则是稳稳当当的笑着说:“孤怎么会出国界?孤只要不出国界,不就行了?”
吴纠:“……”忽然觉得,齐侯这个人,除了小心眼、阴险记仇之外,还有点无耻。
一路上吴纠身子不好,因着变天的缘故,伤寒还是未好,齐侯就吩咐队伍走慢些,反正不着急赶时间,离迎娶公主的时间还早。
队伍走走停停,几日之后,就在齐国的一个小邑停了下来,这个小邑还有些名堂。
当年公孙无知做乱,弑杀齐国郡主诸儿,自立为国君,就在公孙无知出游寻猎的时候,有一名地方官员,直接斩下了公孙无知的项上人头,这才有了高傒和国懿仲力挺幼公子上位的事情。
这个人,显然是齐侯登基的“恩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雍廪。
这次队伍途径的小邑,就是雍廪当时斩杀公孙无知的梁丘邑。
雍廪因斩杀逆贼用功,已然是上大夫,如今留在朝中坐镇,并不在梁丘邑,但是雍廪的同族也落得了美差,自然是负责迎接齐侯。
齐侯的车驾经过这里,要在雍氏家中小住两日修正,然后才会继续上路。
车驾黄昏的时候进入了梁丘邑,不是如何繁华的小路两边,当地官员跪地迎接,百姓也纷纷相迎,不得不说,这几年兵荒马乱的,齐侯上位之后,突然安定下来,百姓也算是缓了一口气。
车驾缓缓前行,很快就到了雍氏的宅邸门口,雍氏人已经全都叩头在宅邸外面相迎,看起来是个大家族,人丁众多。
齐侯下了车,还是老样子打起车帘,将里面的吴纠扶下车来,吴纠颠簸了一路,感觉腿都软了,天气转冷,一走出车厢,竟然打了一个喷嚏,连忙用手捂住,怕冲撞了齐侯。
齐侯则不以为然,反而体贴的将自己的披风解下来,披在了吴纠身上,给他温柔的裹好,笑着说:“二哥怕寒,多穿些。”
吴纠头晕乎乎的,不过仍然立刻说:“谢君上。”
齐侯扶着吴纠,后面跟着随行的大臣们,走进雍氏宅邸,进去之后雍氏人请齐侯坐在上席,然后再次行礼。
齐侯笑着说:“不必拘礼,都起身罢。”
他说着,突然看向那些叩首的人,指着其中一个年轻男子,眯了眯眼睛,一脸温柔的笑着说:“嗯?孤看你面善的紧,叫什么名字?”
吴纠奇怪的抬起头来,顺着齐侯指的看过去,齐侯这一句说突兀的厉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调戏良家妇女呢。
吴纠一看,那个被指的人,大约二十岁左右,年纪很轻的模样,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衣袍,身材纤细苗条,面庞白皙,眉目可以用“如画”两个字形容,长相端正秀气,绝对是看一眼忘不掉的样貌,别说是在这个年代了,就是抛到现代也是个美男子。
那男子低着头,看似很恭敬的样子,声音也清朗,却温柔,说:“小人雍巫。”
吴纠一听,猛地睁大眼睛,惊讶的看着那面容俊秀的男子,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意思是山东的淄水和河南的渑水混合在一起,易牙尝了便能分辨出来。
而眼前这个男子,便是齐侯日后最为宠幸的近臣其一;管夷吾临终遗训,决计不可承受齐国相位的奸佞其一;齐侯重病之时,将齐侯软禁在寝殿之中,拥立公子无亏,逼迫公子昭逃奔宋国的乱臣其一……
亦是名厨鼻祖、孔子口中的主角,雍氏,名巫,字牙,采食于易邑,因而美称……易牙。
第39章 狐狸精
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孟子曰:“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
荀子曰:“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也曾在《论衡》中夸奖易牙,“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成,水火旧彭城。”
易牙这个人,在古代是个有名的御厨,其次是美男子,再其次是政客,最后才是奸臣。
而对这个人的评价,亦是褒贬不一,著名的孔子孟子荀子都多次夸奖了易牙,孔子说他味觉好,能尝出淄水和渑水的区别,孟子直接说了一句“天下期于易牙”,可见在那个年代,易牙的名头有多响亮。
就算到如今,其实供奉易牙的人也不少,很多地方的易牙崇拜很鼎盛。
不过到了后来,从韩非子开始,史记也有记载,易牙烹子的传说就开始流传了下来,到唐朝为止,易牙的地位开始一坠千丈,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佞臣贼子。
吴纠对于易牙这个人,知道的其实算是多的,因为他上辈子也是接触餐饮的人,很多地方的厨子都供奉易牙,尊易牙为祖师爷,吴纠也曾经看过后人整理的《易牙遗意》,大约像是一本食谱,将零零总总的调味方法和做菜方法一步一步详细记录下来。
当时吴纠很喜欢这本书,可以说他的手艺其实并不是自创的,而是学习先人的手艺而得
但是迎接公主的事情不能耽搁,毕竟公主已经在鲁国等待了,吴纠还是按照时间出了宫门,准备登车。
这次的配置和上次比起来,又高调了不少,毕竟是耀武扬威去了。
因着这次是周天子嫁王女,鲁公不可能突然搞偷袭,其他国家也不能搞偷袭,若是真的高了偷袭,就是对合理化政权的一种宣战,所以不怕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自然要将队伍配置到最强,来以示对周天子的恭敬,同时还能向鲁公宣扬齐国的国力。
这次的队伍安全,还是交给最有经验的公孙隰朋来主持,公孙隰朋是大司行,一把老手,上过战场,还能在朝堂中勾心斗角,虽然看起来憨厚老实,但绝对不是傻主儿。
上次去莒国,公孙隰朋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吴纠颇为欣赏公孙隰朋,公孙隰朋也对吴纠有好感,这个配置也算是得心应手。
再有就是随行庶子,召忽、东郭牙,还有一位则是管夷吾。
随行上大夫则是鲍叔牙,中大夫曹刿。
吴纠蹬车的时候还有些奇怪,国之三鼎都在这队伍中了,难道齐侯不怕自己带着鲍叔牙管夷吾和召忽反了?
结果一蹬上车,打起缁车的车帘子,吴纠瞬间就明了了,原来是吴纠低烧险些给烧糊涂了,那缁车之中端坐的稳稳当当的黑衣男子,不正是齐侯么!
吴纠看着齐侯,一点儿也没有惊讶,上次齐侯算是偷渡,这回并不是偷渡,而是光明正大。
按理来说齐侯不能出国界,就算是迎接公主也不行,齐侯则是稳稳当当的笑着说:“孤怎么会出国界?孤只要不出国界,不就行了?”
吴纠:“……”忽然觉得,齐侯这个人,除了小心眼、阴险记仇之外,还有点无耻。
一路上吴纠身子不好,因着变天的缘故,伤寒还是未好,齐侯就吩咐队伍走慢些,反正不着急赶时间,离迎娶公主的时间还早。
队伍走走停停,几日之后,就在齐国的一个小邑停了下来,这个小邑还有些名堂。
当年公孙无知做乱,弑杀齐国郡主诸儿,自立为国君,就在公孙无知出游寻猎的时候,有一名地方官员,直接斩下了公孙无知的项上人头,这才有了高傒和国懿仲力挺幼公子上位的事情。
这个人,显然是齐侯登基的“恩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雍廪。
这次队伍途径的小邑,就是雍廪当时斩杀公孙无知的梁丘邑。
雍廪因斩杀逆贼用功,已然是上大夫,如今留在朝中坐镇,并不在梁丘邑,但是雍廪的同族也落得了美差,自然是负责迎接齐侯。
齐侯的车驾经过这里,要在雍氏家中小住两日修正,然后才会继续上路。
车驾黄昏的时候进入了梁丘邑,不是如何繁华的小路两边,当地官员跪地迎接,百姓也纷纷相迎,不得不说,这几年兵荒马乱的,齐侯上位之后,突然安定下来,百姓也算是缓了一口气。
车驾缓缓前行,很快就到了雍氏的宅邸门口,雍氏人已经全都叩头在宅邸外面相迎,看起来是个大家族,人丁众多。
齐侯下了车,还是老样子打起车帘,将里面的吴纠扶下车来,吴纠颠簸了一路,感觉腿都软了,天气转冷,一走出车厢,竟然打了一个喷嚏,连忙用手捂住,怕冲撞了齐侯。
齐侯则不以为然,反而体贴的将自己的披风解下来,披在了吴纠身上,给他温柔的裹好,笑着说:“二哥怕寒,多穿些。”
吴纠头晕乎乎的,不过仍然立刻说:“谢君上。”
齐侯扶着吴纠,后面跟着随行的大臣们,走进雍氏宅邸,进去之后雍氏人请齐侯坐在上席,然后再次行礼。
齐侯笑着说:“不必拘礼,都起身罢。”
他说着,突然看向那些叩首的人,指着其中一个年轻男子,眯了眯眼睛,一脸温柔的笑着说:“嗯?孤看你面善的紧,叫什么名字?”
吴纠奇怪的抬起头来,顺着齐侯指的看过去,齐侯这一句说突兀的厉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调戏良家妇女呢。
吴纠一看,那个被指的人,大约二十岁左右,年纪很轻的模样,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衣袍,身材纤细苗条,面庞白皙,眉目可以用“如画”两个字形容,长相端正秀气,绝对是看一眼忘不掉的样貌,别说是在这个年代了,就是抛到现代也是个美男子。
那男子低着头,看似很恭敬的样子,声音也清朗,却温柔,说:“小人雍巫。”
吴纠一听,猛地睁大眼睛,惊讶的看着那面容俊秀的男子,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意思是山东的淄水和河南的渑水混合在一起,易牙尝了便能分辨出来。
而眼前这个男子,便是齐侯日后最为宠幸的近臣其一;管夷吾临终遗训,决计不可承受齐国相位的奸佞其一;齐侯重病之时,将齐侯软禁在寝殿之中,拥立公子无亏,逼迫公子昭逃奔宋国的乱臣其一……
亦是名厨鼻祖、孔子口中的主角,雍氏,名巫,字牙,采食于易邑,因而美称……易牙。
第39章 狐狸精
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孟子曰:“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
荀子曰:“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也曾在《论衡》中夸奖易牙,“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成,水火旧彭城。”
易牙这个人,在古代是个有名的御厨,其次是美男子,再其次是政客,最后才是奸臣。
而对这个人的评价,亦是褒贬不一,著名的孔子孟子荀子都多次夸奖了易牙,孔子说他味觉好,能尝出淄水和渑水的区别,孟子直接说了一句“天下期于易牙”,可见在那个年代,易牙的名头有多响亮。
就算到如今,其实供奉易牙的人也不少,很多地方的易牙崇拜很鼎盛。
不过到了后来,从韩非子开始,史记也有记载,易牙烹子的传说就开始流传了下来,到唐朝为止,易牙的地位开始一坠千丈,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佞臣贼子。
吴纠对于易牙这个人,知道的其实算是多的,因为他上辈子也是接触餐饮的人,很多地方的厨子都供奉易牙,尊易牙为祖师爷,吴纠也曾经看过后人整理的《易牙遗意》,大约像是一本食谱,将零零总总的调味方法和做菜方法一步一步详细记录下来。
当时吴纠很喜欢这本书,可以说他的手艺其实并不是自创的,而是学习先人的手艺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