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九哥了,咱们哥俩慢慢喝,得咂摸出味来。”
九叔把酒杯递过去:“咱俩喝,保管不糟践好酒。”
黄爱国媳妇把桔子汽水放在桌上:“他们男人喝酒,咱们喝点汽水。安安喜欢喝橘汁还是橙汁口味的?”
安安举举手:“我要橘汁的!”
席间黄爱国和九叔在聊时事,现在人们获取消息的途径多了很多,除了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现在又多了电视机,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黄爱国说道:“七月那会儿颁发了新的规定,鼓励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服务业商业很多都租给了个人,这也是利民的好事,城里开了很多店铺,你弟妹出去买东西,可是方便了不少。”
黄爱国媳妇接道:“那可不,买东西方便多哩,光是早点铺子,咱们这条街就有三家,想吃啥都有,哎就是如今做啥都要票,总觉得受到限制,以后不用票该多好。”
九叔说道:“你们两口子全是吃商品粮的,手里每个月的票都花不完,还怕啥。”
黄爱国又说:“话是这么说,但什么都计划着买,不够舒心,对了,北京的战友写信给我,说北京地铁开通了,这一年一年的变化太大了,估计我下次再去北京,都不敢认了。”
安安好奇的问:“舅姥爷,地铁是啥?是地下的铁吗?”
黄爱国放声大笑:“地铁是一种交通工具,和火车公交车差不多,速度特别快,是建在地下的。”
安安琢磨了一会儿:“安安不明白。”
黄爱国给安安夹了一块南瓜饼:“等以后有机会啊,舅姥爷带你去北京坐地铁。”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最早的一批商品房是1982年的深圳,剧情需要提前了半年多,忽略掉这个bug。
第61章 福利房讨论
吃完饭唐兰主动去洗碗, 黄爱国媳妇擦了擦厨房的灶台,客厅里开了电视, 在厨房也能听见外面电视剧的声音。
十四寸的电视算不上大, 但这是彩电, 看习惯黑白电视的安安很新奇:“舅姥爷,这个电视可真好,哥哥姐姐穿的衣服都是带颜色的。”
收拾好后几个人坐在客厅看电视, 黄爱国靠在藤椅上看报纸, 九叔指着电视说:“唐兰你看,彩电!”
唐兰平静的应了一声, 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来。
九叔念叨说:“大彩电啊, 你咋都不好奇。”
唐兰心说, 以后电视会越来越薄, 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她一个现代人, 怎么可能会好奇八十年代的小电视。
这栋楼入住的住户不多, 还有很多空置房,不仅是这栋,隔着两条街还有商品房,现在正在建造中, 预售连十套都没卖出去。
商品房……唐兰咂摸这三个字的含义,八十年代的中国,商品房刚刚兴起的时代, 可能大多数人思想观念还未转变,再者也是囊中羞涩,能买得起的凤毛麟角。
唐兰问黄爱国:“买商品房的都是什么人?”
黄爱国说道:“在你九叔这样的人眼里,买的都是傻子呗。”
九叔咳咳两声:“我这不是开玩笑吗?你这房子虽然贵,但住着是真舒服,不过你也太浪费了,两个人买三个卧室的房子。”
黄爱国默默想,当时买房他们两口子也思虑过,结婚十多年一直没生育,开始还跑各大医院看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后来两个人也不再抱希望,黄爱国总觉得,是自己没及时照顾外甥女,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黄爱国两口子后来也想开了,没孩子就没孩子,两个人相扶到老也能过,以后有退休金,国家还给养老,没啥可怕的,身边亲戚朋友劝他们领养一个、或者亲戚的孩子过继一个,他俩也没同意。
当时买房,他们两个人买一室一厅就足够了,可黄爱国潜意识里想,万一找到英子呢,也不知道她过的好不好,家里多两个房间出来,以后找到英子,她如果愿意住家里,也有地方住。
黄爱国说道:“商品房现在买的主要是归国华侨,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对居住方面要求比较高,嗯……手里的余钱也多一点,还有就是在国内工作的外国友人,比如楼上的皮特,是澳大利亚人,来咱们这里一年多了,本地的人买的少。”
商品房购买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商品房售价高,官方的价格是一百元一平米,唐兰忍不倒吸一口凉气,八十年代的一百块啊,如果按照一百平算,万元户的头衔全砸到商品房上了。
他们这里不是大城市,听说大城市的商品房更贵,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唐兰做生意挣到一些钱,收益加在一起,倒是买的起这房子,只是价格……实在让人肉疼。
唐兰忍不住好奇,黄爱国究竟是什么身家,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竟然住的起这么贵的房子。
怪不得周围冷冷清清的,入住的人这么少,如此高的房价,谁承受的起?
不过唐兰也要承认,这里的环境确实好很多,楼下有专门巡视的大爷,陌生脸进来盘问几句,这里地上很干净,也没有乱扔的垃圾,不像其他地方,臭烘烘的垃圾堆令人作呕,花钱,也买了好的服务。
不过这座北方的城市,唐兰没打算购置房产,她是清楚后世房价喷井式爆发的,但涨幅最大的,还是北上广而已。
唐兰暗搓搓的做着美梦,她要把赚到的钱都拿去上海北京买房,过几十年躺着收房租,有几套房就成了人生赢家。
这么想她又觉得有些羞愧,只想炒房不想如何打拼事业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唐兰自嘲:还是做房姐最幸福吧。
对于有钱人来说,什么时代的房都不算贵,在人均工资五十元的八十年代,一百一平米的房子照样有人问津。
唐兰从黄家回来,有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房子的问题,中午去食堂,杨春来神神秘秘的和唐兰说:“唐兰,我听说下个月准备分明年的福利房了,这周交申请表。”
唐兰扒拉一口饭:“和咱俩有啥关系?申请福利房的不都是小夫妻和要结婚的吗?”
杨春来说道:“话是这么说,但递申请表也不要钱,我就递了一份上去,要不你也递递?”
这个提议被唐兰一口回绝:“我就算了。”
九叔把酒杯递过去:“咱俩喝,保管不糟践好酒。”
黄爱国媳妇把桔子汽水放在桌上:“他们男人喝酒,咱们喝点汽水。安安喜欢喝橘汁还是橙汁口味的?”
安安举举手:“我要橘汁的!”
席间黄爱国和九叔在聊时事,现在人们获取消息的途径多了很多,除了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现在又多了电视机,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黄爱国说道:“七月那会儿颁发了新的规定,鼓励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服务业商业很多都租给了个人,这也是利民的好事,城里开了很多店铺,你弟妹出去买东西,可是方便了不少。”
黄爱国媳妇接道:“那可不,买东西方便多哩,光是早点铺子,咱们这条街就有三家,想吃啥都有,哎就是如今做啥都要票,总觉得受到限制,以后不用票该多好。”
九叔说道:“你们两口子全是吃商品粮的,手里每个月的票都花不完,还怕啥。”
黄爱国又说:“话是这么说,但什么都计划着买,不够舒心,对了,北京的战友写信给我,说北京地铁开通了,这一年一年的变化太大了,估计我下次再去北京,都不敢认了。”
安安好奇的问:“舅姥爷,地铁是啥?是地下的铁吗?”
黄爱国放声大笑:“地铁是一种交通工具,和火车公交车差不多,速度特别快,是建在地下的。”
安安琢磨了一会儿:“安安不明白。”
黄爱国给安安夹了一块南瓜饼:“等以后有机会啊,舅姥爷带你去北京坐地铁。”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最早的一批商品房是1982年的深圳,剧情需要提前了半年多,忽略掉这个bug。
第61章 福利房讨论
吃完饭唐兰主动去洗碗, 黄爱国媳妇擦了擦厨房的灶台,客厅里开了电视, 在厨房也能听见外面电视剧的声音。
十四寸的电视算不上大, 但这是彩电, 看习惯黑白电视的安安很新奇:“舅姥爷,这个电视可真好,哥哥姐姐穿的衣服都是带颜色的。”
收拾好后几个人坐在客厅看电视, 黄爱国靠在藤椅上看报纸, 九叔指着电视说:“唐兰你看,彩电!”
唐兰平静的应了一声, 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来。
九叔念叨说:“大彩电啊, 你咋都不好奇。”
唐兰心说, 以后电视会越来越薄, 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她一个现代人, 怎么可能会好奇八十年代的小电视。
这栋楼入住的住户不多, 还有很多空置房,不仅是这栋,隔着两条街还有商品房,现在正在建造中, 预售连十套都没卖出去。
商品房……唐兰咂摸这三个字的含义,八十年代的中国,商品房刚刚兴起的时代, 可能大多数人思想观念还未转变,再者也是囊中羞涩,能买得起的凤毛麟角。
唐兰问黄爱国:“买商品房的都是什么人?”
黄爱国说道:“在你九叔这样的人眼里,买的都是傻子呗。”
九叔咳咳两声:“我这不是开玩笑吗?你这房子虽然贵,但住着是真舒服,不过你也太浪费了,两个人买三个卧室的房子。”
黄爱国默默想,当时买房他们两口子也思虑过,结婚十多年一直没生育,开始还跑各大医院看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后来两个人也不再抱希望,黄爱国总觉得,是自己没及时照顾外甥女,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黄爱国两口子后来也想开了,没孩子就没孩子,两个人相扶到老也能过,以后有退休金,国家还给养老,没啥可怕的,身边亲戚朋友劝他们领养一个、或者亲戚的孩子过继一个,他俩也没同意。
当时买房,他们两个人买一室一厅就足够了,可黄爱国潜意识里想,万一找到英子呢,也不知道她过的好不好,家里多两个房间出来,以后找到英子,她如果愿意住家里,也有地方住。
黄爱国说道:“商品房现在买的主要是归国华侨,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对居住方面要求比较高,嗯……手里的余钱也多一点,还有就是在国内工作的外国友人,比如楼上的皮特,是澳大利亚人,来咱们这里一年多了,本地的人买的少。”
商品房购买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商品房售价高,官方的价格是一百元一平米,唐兰忍不倒吸一口凉气,八十年代的一百块啊,如果按照一百平算,万元户的头衔全砸到商品房上了。
他们这里不是大城市,听说大城市的商品房更贵,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唐兰做生意挣到一些钱,收益加在一起,倒是买的起这房子,只是价格……实在让人肉疼。
唐兰忍不住好奇,黄爱国究竟是什么身家,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竟然住的起这么贵的房子。
怪不得周围冷冷清清的,入住的人这么少,如此高的房价,谁承受的起?
不过唐兰也要承认,这里的环境确实好很多,楼下有专门巡视的大爷,陌生脸进来盘问几句,这里地上很干净,也没有乱扔的垃圾,不像其他地方,臭烘烘的垃圾堆令人作呕,花钱,也买了好的服务。
不过这座北方的城市,唐兰没打算购置房产,她是清楚后世房价喷井式爆发的,但涨幅最大的,还是北上广而已。
唐兰暗搓搓的做着美梦,她要把赚到的钱都拿去上海北京买房,过几十年躺着收房租,有几套房就成了人生赢家。
这么想她又觉得有些羞愧,只想炒房不想如何打拼事业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唐兰自嘲:还是做房姐最幸福吧。
对于有钱人来说,什么时代的房都不算贵,在人均工资五十元的八十年代,一百一平米的房子照样有人问津。
唐兰从黄家回来,有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房子的问题,中午去食堂,杨春来神神秘秘的和唐兰说:“唐兰,我听说下个月准备分明年的福利房了,这周交申请表。”
唐兰扒拉一口饭:“和咱俩有啥关系?申请福利房的不都是小夫妻和要结婚的吗?”
杨春来说道:“话是这么说,但递申请表也不要钱,我就递了一份上去,要不你也递递?”
这个提议被唐兰一口回绝:“我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