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 作者:俊秀才
第1768章 大工地
10月的华京,现在国庆还没有放假的习惯,不过人们倒是感觉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别的不说,一个个的菜市场,逐渐的形成了气候。
虽然菜市场这种东西,在南方,特别是粤州,早已经成为了习惯,但在华京这个略显保守的地方,私人农民们进城来摆摊卖菜,给他们规划成一个个的小市场的举措,还是比较新鲜的。
但这也是极大的丰富了民众们的菜篮子。
物价这两年在稳中有涨,但工资涨得也不少,总体来说还是感觉不到花在吃饭这一块儿有多贵。
而不断的开.放,带来的就是各种新鲜物资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反而钱不够用了。
友谊商店里面的东西就不用说了,那些只有很少人能买。
但在百货商场里面摆的商品就越来越多,还有各大国营厂商们自己开的店面,也是越来越多。
包括了麒麟电子工厂生产的收录机等等电子产品,这些年一直都是非常畅销的。
可价格也不便宜,通常两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节约下来买一台。
然后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冰箱、电视机……等等。
人们如果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凑齐,一个普通工人的话,没有十年八年的工资,根本想都不敢想。
农民的话……
还是算了吧,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在2020年家里都没有电视机和冰箱,更别说是现在了。
但是总的说起来,全国各地的日子,应该都是在发生着变化,好的变化。
特别华京是华国的核心城市,自然享受的待遇就不同。
比如说直到2015年还一块钱的公交和地铁费用,便是别的城市不能比的——沪海市坐公交都能坐出十几块钱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在如今的1984年,随着前几个月顺利取得了亚.运会的举办权,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来了。
香江商人承包了这一次的亚.运会所有道路、场馆建设。
人家香江人的效率就是高啊。
八月初达成了协议之后,八月下旬上百人的建筑公司经理们,就从香江开到了华京。
没别的说的,就是拿出钱来干。
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找华京和周边城市的建筑工程公司。
可是他们没找到。
私人的建筑公司根本没有,村里组织几个人,为村里人搭建房屋的倒是有,可连挖掘机、塔吊这些东西都没有,找他们来干嘛?
所以他们找的只能是属于国企的那些建筑工程公司。
比如说华建公司、华铁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一向在做国家的公路、桥梁、场馆等等的工程工作,经验自然是丰富得很。
香江人也豪气,一开始就雇佣了华建和华铁旗下20多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队伍,让他们开着设备入场。
面对香江经理们砸过来的价值上亿人民币的订单,这些公司的老总恨不得自己都上场,哪里会舍不得工人?
中枢大佬们同样惊讶香江人的效率,可他们也因此哭笑不得。
因为在亚.运村周围的项目土地上,都还没有开始动员呢!
工程队只能在那些空地、田地上面做前期工作。
顺便说一句,香江的十几个房地产公司,早在协议达成的第一时间,便已经把第一批的20亿人民币给兑换好了,放在华国银行里面——他们用美金来跟香江的华国银行兑换的,这汇率上面可是吃了不少的亏。
人家这么有诚意,这么有干劲儿,中枢大佬当然也不含糊。
一方面他们督促着赶紧的让老百姓们搬离这个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对香江的经理们保证,要人给人、要材料给材料,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整整30平方公里的施工建设,可不是什么小工程。
哪怕剩下的15平方公里,是属于香江地产商们的酬劳,还得过几年再慢慢开发,但现在修的数十个场馆、亚.运村公寓、道路整理等等,可都是很复杂的工程。
华国的工程可不像外国人那样,就那么几十个、几百个人在慢斯条理的忙碌。
我们一般都是成千上万的工人一起上阵。
3000人不够?
那好,5000人来了,行不行?
还不行?
那就10000人吧!
香江来的这群建筑工程精英经理们,本来也没想过这么大动静,可一看内地的工程队的价格、雇佣工人的价格、各种材料的价格,感觉都是白菜价,比半卖半送还要便宜!
所以他们弄的规模就大了一些,也浩大了一些。
但是也有一点,香江人雇佣这些华建、华铁的工程队,是要让他们统一听从号令的,最多也就是工程队的队长在,那些上面的官.员,全都不能指手画脚。
本来华建和华铁的人还有点不怎么乐意,觉得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比香江人强多了。
可香江这群建筑精英们也不简单,他们许多都是国外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在香江建筑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自然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双方的这么一些小摩擦,最后也并没有引发什么冲突。
中枢这边和总负责的郑羽彤协调了一下,让华铁和华建的头头们不进入施工的具体流程,但一群地质大学和建筑老专家们,却以顾问的形式加入进去。
只不过他们只是拥有建议权,而不是决定权。
要是实在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么就交由更上面的人决定。
反正最后的工程质量验收是内地这边,他们也不怕香江人胡来——如果耽搁了亚.运会的举办,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背后的那十几个老板,绝对会发飙!
香江那边是早就有了准备,不然就不会大大小小的来了百多个经理了。
在他们分批分类的掌管之下,这些工程队进来的第一天开始,便进入了紧张的忙碌工作。
上万人的规模,每天工作超过了10个小时,自然就带来了大量的消耗。
他们不但是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公司和蔬菜公司的菜肉果蔬,许多农民们用板车拖来的各种农产品,也是来多少买多少,绝对不让你落空。
毫不夸张的说,方圆百里的农民们,都因为这个工程,而增加了自己的劳作积极性,而且是赚得比挑担子卖要多多了。
也不是只有农民们受益。
因为华建和华铁这样的大单位,他们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各种基础建设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人手通常都是有地方去的。
如今他们紧急调集了数十个工程队过来,可也只是核心的人员,那些干杂活儿的人员,却是不够。
然后没有办法,只能是向社会上招募临时工,让他们来帮忙打下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华京有数百万的人口,这几年回到城市里面的知.青也有十几万,比沪海少不到哪里去。
正好有了这么一个工作的机会,政.府方面就组织了这群经过了锻炼,却暂时没有工作的人过来。
一方面是让他们能工作起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也是减轻社会压力。
香江来的经理们,来之前都受到过叮嘱,知道这也是属于双方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必须要接受更多的工人,让他们工作。
所以这么挑挑选选的,又增加了一万多的临时工。
虽然是临时工,但待遇却比雇佣的也差不了多少,每个月100块的薪水,比起绝大部分的工厂工人都还要高。
这些都是小的方面。
更大的在于钢铁、水泥、河沙这几样的消耗。
华京周边的几大钢铁厂,24小时不间断的开工,日日夜夜都能看到大烟囱冒着滚滚的烟雾,笼罩着附近的天空。
这些工人们干劲儿也是十足啊!
香江人给的价格不错,要的量又多,只要你质量和规格合格,那么两个星期结一次账,从来不拖欠。
厂长们拿着了这些货款,自然不会亏待加班加点的工人们,于是他们的加班工资比起正常工资还要高。
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连续发了几次猪肉和劳保用品了。
周边几个省市的水泥厂也更是如此,一车皮一车皮的水泥,跟那些铁矿石一起,生产了就从各地迅速的运了过来。
上好的河沙也是打包成了一袋又一袋,顺着铁路和公路便运送到了工地上。
这些原材料,足足占据了最近两个月运往华京的30%以上的运量。
整个华京的东.北部,就像是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一样,源源不断的吸收着各种养分,来修建各种设计好的场馆等建筑物。
中枢的大佬们由此也终于是实际体会了一把,知道了什么叫做拉动经济。
眼下光是华京这边,为亚.运会建设劳作的就超过了10万人了,你更别说外省的那些工厂、砂石厂、矿山等等,更是因此而干得热火朝天。
什么放假、什么休息,都没有!
好难得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大家可都是卯足了劲儿的干活!
可惜了。
这么大规模的亚.运会建设就这么一个。
要是全国上下都有这样的工程,那经济可真是要有一个腾飞了啊!
……
(感谢最近打赏、月票、推荐等各种支持的老爷们,谢谢!)
第1768章 大工地
第1768章 大工地
10月的华京,现在国庆还没有放假的习惯,不过人们倒是感觉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别的不说,一个个的菜市场,逐渐的形成了气候。
虽然菜市场这种东西,在南方,特别是粤州,早已经成为了习惯,但在华京这个略显保守的地方,私人农民们进城来摆摊卖菜,给他们规划成一个个的小市场的举措,还是比较新鲜的。
但这也是极大的丰富了民众们的菜篮子。
物价这两年在稳中有涨,但工资涨得也不少,总体来说还是感觉不到花在吃饭这一块儿有多贵。
而不断的开.放,带来的就是各种新鲜物资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反而钱不够用了。
友谊商店里面的东西就不用说了,那些只有很少人能买。
但在百货商场里面摆的商品就越来越多,还有各大国营厂商们自己开的店面,也是越来越多。
包括了麒麟电子工厂生产的收录机等等电子产品,这些年一直都是非常畅销的。
可价格也不便宜,通常两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节约下来买一台。
然后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冰箱、电视机……等等。
人们如果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凑齐,一个普通工人的话,没有十年八年的工资,根本想都不敢想。
农民的话……
还是算了吧,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在2020年家里都没有电视机和冰箱,更别说是现在了。
但是总的说起来,全国各地的日子,应该都是在发生着变化,好的变化。
特别华京是华国的核心城市,自然享受的待遇就不同。
比如说直到2015年还一块钱的公交和地铁费用,便是别的城市不能比的——沪海市坐公交都能坐出十几块钱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在如今的1984年,随着前几个月顺利取得了亚.运会的举办权,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来了。
香江商人承包了这一次的亚.运会所有道路、场馆建设。
人家香江人的效率就是高啊。
八月初达成了协议之后,八月下旬上百人的建筑公司经理们,就从香江开到了华京。
没别的说的,就是拿出钱来干。
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找华京和周边城市的建筑工程公司。
可是他们没找到。
私人的建筑公司根本没有,村里组织几个人,为村里人搭建房屋的倒是有,可连挖掘机、塔吊这些东西都没有,找他们来干嘛?
所以他们找的只能是属于国企的那些建筑工程公司。
比如说华建公司、华铁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一向在做国家的公路、桥梁、场馆等等的工程工作,经验自然是丰富得很。
香江人也豪气,一开始就雇佣了华建和华铁旗下20多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队伍,让他们开着设备入场。
面对香江经理们砸过来的价值上亿人民币的订单,这些公司的老总恨不得自己都上场,哪里会舍不得工人?
中枢大佬们同样惊讶香江人的效率,可他们也因此哭笑不得。
因为在亚.运村周围的项目土地上,都还没有开始动员呢!
工程队只能在那些空地、田地上面做前期工作。
顺便说一句,香江的十几个房地产公司,早在协议达成的第一时间,便已经把第一批的20亿人民币给兑换好了,放在华国银行里面——他们用美金来跟香江的华国银行兑换的,这汇率上面可是吃了不少的亏。
人家这么有诚意,这么有干劲儿,中枢大佬当然也不含糊。
一方面他们督促着赶紧的让老百姓们搬离这个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对香江的经理们保证,要人给人、要材料给材料,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整整30平方公里的施工建设,可不是什么小工程。
哪怕剩下的15平方公里,是属于香江地产商们的酬劳,还得过几年再慢慢开发,但现在修的数十个场馆、亚.运村公寓、道路整理等等,可都是很复杂的工程。
华国的工程可不像外国人那样,就那么几十个、几百个人在慢斯条理的忙碌。
我们一般都是成千上万的工人一起上阵。
3000人不够?
那好,5000人来了,行不行?
还不行?
那就10000人吧!
香江来的这群建筑工程精英经理们,本来也没想过这么大动静,可一看内地的工程队的价格、雇佣工人的价格、各种材料的价格,感觉都是白菜价,比半卖半送还要便宜!
所以他们弄的规模就大了一些,也浩大了一些。
但是也有一点,香江人雇佣这些华建、华铁的工程队,是要让他们统一听从号令的,最多也就是工程队的队长在,那些上面的官.员,全都不能指手画脚。
本来华建和华铁的人还有点不怎么乐意,觉得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比香江人强多了。
可香江这群建筑精英们也不简单,他们许多都是国外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在香江建筑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自然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双方的这么一些小摩擦,最后也并没有引发什么冲突。
中枢这边和总负责的郑羽彤协调了一下,让华铁和华建的头头们不进入施工的具体流程,但一群地质大学和建筑老专家们,却以顾问的形式加入进去。
只不过他们只是拥有建议权,而不是决定权。
要是实在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么就交由更上面的人决定。
反正最后的工程质量验收是内地这边,他们也不怕香江人胡来——如果耽搁了亚.运会的举办,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背后的那十几个老板,绝对会发飙!
香江那边是早就有了准备,不然就不会大大小小的来了百多个经理了。
在他们分批分类的掌管之下,这些工程队进来的第一天开始,便进入了紧张的忙碌工作。
上万人的规模,每天工作超过了10个小时,自然就带来了大量的消耗。
他们不但是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公司和蔬菜公司的菜肉果蔬,许多农民们用板车拖来的各种农产品,也是来多少买多少,绝对不让你落空。
毫不夸张的说,方圆百里的农民们,都因为这个工程,而增加了自己的劳作积极性,而且是赚得比挑担子卖要多多了。
也不是只有农民们受益。
因为华建和华铁这样的大单位,他们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各种基础建设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人手通常都是有地方去的。
如今他们紧急调集了数十个工程队过来,可也只是核心的人员,那些干杂活儿的人员,却是不够。
然后没有办法,只能是向社会上招募临时工,让他们来帮忙打下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华京有数百万的人口,这几年回到城市里面的知.青也有十几万,比沪海少不到哪里去。
正好有了这么一个工作的机会,政.府方面就组织了这群经过了锻炼,却暂时没有工作的人过来。
一方面是让他们能工作起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也是减轻社会压力。
香江来的经理们,来之前都受到过叮嘱,知道这也是属于双方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必须要接受更多的工人,让他们工作。
所以这么挑挑选选的,又增加了一万多的临时工。
虽然是临时工,但待遇却比雇佣的也差不了多少,每个月100块的薪水,比起绝大部分的工厂工人都还要高。
这些都是小的方面。
更大的在于钢铁、水泥、河沙这几样的消耗。
华京周边的几大钢铁厂,24小时不间断的开工,日日夜夜都能看到大烟囱冒着滚滚的烟雾,笼罩着附近的天空。
这些工人们干劲儿也是十足啊!
香江人给的价格不错,要的量又多,只要你质量和规格合格,那么两个星期结一次账,从来不拖欠。
厂长们拿着了这些货款,自然不会亏待加班加点的工人们,于是他们的加班工资比起正常工资还要高。
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连续发了几次猪肉和劳保用品了。
周边几个省市的水泥厂也更是如此,一车皮一车皮的水泥,跟那些铁矿石一起,生产了就从各地迅速的运了过来。
上好的河沙也是打包成了一袋又一袋,顺着铁路和公路便运送到了工地上。
这些原材料,足足占据了最近两个月运往华京的30%以上的运量。
整个华京的东.北部,就像是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一样,源源不断的吸收着各种养分,来修建各种设计好的场馆等建筑物。
中枢的大佬们由此也终于是实际体会了一把,知道了什么叫做拉动经济。
眼下光是华京这边,为亚.运会建设劳作的就超过了10万人了,你更别说外省的那些工厂、砂石厂、矿山等等,更是因此而干得热火朝天。
什么放假、什么休息,都没有!
好难得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大家可都是卯足了劲儿的干活!
可惜了。
这么大规模的亚.运会建设就这么一个。
要是全国上下都有这样的工程,那经济可真是要有一个腾飞了啊!
……
(感谢最近打赏、月票、推荐等各种支持的老爷们,谢谢!)
第1768章 大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