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道同谋 作者:广渠门内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权道同谋 作者:广渠门内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一秒★小△说§网..】,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然不是!
在这之后,熊向晖又有多次绝妙演出,每每送出价值连城的情报。
1947年3月,这时已经进入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正在度蜜月的熊向晖被一自称国民党保密局的人叫住,他起初担心是自己身份已经暴露,急忙思索应该如何应对。
是迅速撤退,还是静观其变?
胆大心细的他,选择了后者。等到被带去见胡宗南后,事情才明了。原来,胡宗南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留学,要熊向晖回到身边再辅佐他三个月。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蒋总裁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他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并叮嘱他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
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老蒋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熊向晖异常激动,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次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通过地下室里的秘密无线电台,将这两份绝密情报发到延安。
一周之后,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量随从秘密离开西安,辗转来到洛川。在洛川小学,与先期到达的几名国民党高官会面,组成前线指挥所。
这时候,熊向晖通过敏感的捕捉力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将胡宗南的日常动态报告给党中央。于是,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决定冒险行事,将情报用信函的形式写在白纸上,装在印有战区第一司令部长官的大信封里。
为保险起见,他同样的信都要写两封,一封寄给王石坚,另一封寄给王石坚的朋友潘裕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这样被送到了党中央的面前。
正是有了这样价值连城的情报作支撑,党中央果断放弃延安,在陕北地区与国民党玩起了捉迷藏。
在这个捉迷藏阶段,也发生了很少惊险而有趣的事情。
据后来的我军将士回忆,胡宗南的追击部队往往近在咫尺,有时甚至一个在山梁上走,一个在山梁下走,连敌军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但就是“有惊无险”。
正因为有情报工作的保障,虽然力量相差悬殊,但我军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陷入了一团泥沼之中,非但没能“给中共之军队以毁灭性打击”,自己的部队反而损失惨重。
能够实现这样的全身而退甚至反败为胜,熊向晖功不可没,国民党“闪击延安”的计划破产,泽东主席就大赞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话说回来,单从“闪击延安计划流产”来说,熊向晖第一时间送出了绝密的情报,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何用好这个情况,也就是写好这几篇揭示文章,让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劳而无功、无功而返,就更为关键了。
正所谓“三言两短喝退百万雄兵”,“一枝笔可敌雄兵百万”,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想当年,三国时候,张飞在长坂坡一声怒喝,河水倒流,惊退号称百万的曹兵。诸葛亮只身一人,舌战吴国群儒,还用一架琴,摆起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大军。
当然了,这些多半是演义。而党中央只用一纸电文,一篇报道,就惊退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却是不折不扣的史实。
这当中,最令人叹服的,还得属咱们的泽东主席。
事后,经过参与者考证,以朱老总名义致电老蒋和胡宗南的这则电文:“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实际上,这则电文是泽东主席亲自捉刀拟就的。
至于后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质问国民党》,就更是出自泽东主席之手了。
为了使文章更具冲击性,该文直接使用了熊向晖提供的绝密情报内容。提出国党将两个集团军调离黄河河防,准备进攻边区这一事实,然后向国民党提出尖锐质问。值此抗战的紧要关头,老蒋和重庆国民政府竟然打算摧毁国共统一战线,这不是典型的令仇者快、亲者痛么?不是典型的和日本侵略者妥协,与投靠日本的汪伪政权毫无区别么?
不得不承认,咱们的泽东主席确实是一代伟人。
姑且不论这几纸文章最后确实骇退了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雄兵,毕竟这是马后炮。只说当时下定了以“几纸文章”对抗“数十万大军”的这份胆略,就值得所有人佩服。
你老蒋不是想灭我么?那就来,谁怕谁啊?
可别小看这种气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想当年,三国时候,曹操一统北方之后,睥睨天下,气贯长虹,准备南下统一全国时,发给孙权的公文是这么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看看,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多么充满霸气、舍我其谁。事实证明,就算是被曹操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国之主孙权,也着实被吓住了。对于要不要抵抗,很是犹豫不决,
那时候,吴国分为两派,长史张昭主降,都督周瑜主战。赞同张昭的人多,附和周瑜的人少。诚然如孙权这样的雄主,也难以权衡。后来,在周瑜追入厕所的力劝之下,才定了主战之意,联合刘备,一把大火把曹操的连锁战船烧了个精光。
所以,虽说头发差点儿被孙权都给烧没了,但曹操的霸气还是值得肯定的。更值得称道的是,曹操展露这样的霸气,可不只这一次。
在此之前,大将军何进当朝,十常侍乱政。何进与袁绍商量,想召外兵入京勤王,“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可是,在曹操看来,这纯属多余,“但付一狱卒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也就是说,在曹操的眼中,对于这些乱政的宦官,只需要依照国家法令,将他们投入监狱即可,用一个狱卒即能统统搞定。何必要召外兵入京,引狼入室?
由此可见,曹操的法治思维早而有之,而把握住关键点,举重若轻、一击制胜的豪气也确实值得称道。
可是,何进、袁绍因为没有这样的豪气,也没有把握关键点的能力。所以,他们不听曹操的建议,执意下令召集外兵入京。结果,引发十常侍作乱,将何进诱入宫中,一刀砍了,还导致董卓入京,开启一段血腥暴力的黑暗史。
泽东主席在评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曹操所言极为推崇,作了批注:“奸在君王侧者,除之贵密、贵速”。
实际上,雄才如泽东主席者,对曹操整个一生,都是非常推崇的。他多次称赞曹操,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更是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再者,除了胆略之外,还要有能将这份胆略付诸实施的执行力。也就是说,放出“一狱卒足矣”的豪言只是一方面,但真正只用一狱卒解决实际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回归这次应对“闪击延安计划”,泽东主席算是掐住了老蒋的死穴,既然你想“贵密”与“贵速”,那就让你“非密”、“非速”,看你如何在国人面前延续“团结一切力量抗战”的“领袖地位”。
事实证明,这个“死穴”抓得很准,不论是胆略,还是执行力,都堪称上之上,让自负“领袖”地位越来越巩固的老蒋相形见绌。
也正是这次“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后,老蒋对于泽东主席的胆略与执行力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摩擦虽然不断有,但真正撕破脸皮,在抗战胜利之前,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了。
更要命的是,全国上下对于和平的共识,在此之后,越来越强烈。以致于抗战胜利之后,急于确定“登基”地位的老蒋,也不得不摆出一副和平的姿态,邀请泽东主席前来进行和平谈判。
当然了,这一次,老蒋的三道“恳切电令”,料定泽东主席不会来,最后又结结实实地被大无畏前来的泽东主席“涮”了一次。只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
王亦选此时在电话里和唐卡提及“闪击延安计划”流产,就是想通过这段历史给这位被“逼上绝路”的“二号首长”提一个醒。
心领神会的唐卡,在脑子里迅速闪过“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事的前因后果之后,迅速有了答案,当即应了一句:“书记,我知道。当年,主席以几纸电文,让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动弹不得。今天,咱们也可以用一篇文章,让这些个不怀好意、费尽心机的家伙徒劳无功、噤若寒蝉!”
“哦?”王亦选笑了,“你小子还有这等本事呢?说来听听,这篇文章打算怎么写啊?”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权道同谋 作者:广渠门内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一秒★小△说§网..】,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然不是!
在这之后,熊向晖又有多次绝妙演出,每每送出价值连城的情报。
1947年3月,这时已经进入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正在度蜜月的熊向晖被一自称国民党保密局的人叫住,他起初担心是自己身份已经暴露,急忙思索应该如何应对。
是迅速撤退,还是静观其变?
胆大心细的他,选择了后者。等到被带去见胡宗南后,事情才明了。原来,胡宗南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留学,要熊向晖回到身边再辅佐他三个月。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蒋总裁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他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并叮嘱他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
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老蒋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熊向晖异常激动,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次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通过地下室里的秘密无线电台,将这两份绝密情报发到延安。
一周之后,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量随从秘密离开西安,辗转来到洛川。在洛川小学,与先期到达的几名国民党高官会面,组成前线指挥所。
这时候,熊向晖通过敏感的捕捉力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将胡宗南的日常动态报告给党中央。于是,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决定冒险行事,将情报用信函的形式写在白纸上,装在印有战区第一司令部长官的大信封里。
为保险起见,他同样的信都要写两封,一封寄给王石坚,另一封寄给王石坚的朋友潘裕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这样被送到了党中央的面前。
正是有了这样价值连城的情报作支撑,党中央果断放弃延安,在陕北地区与国民党玩起了捉迷藏。
在这个捉迷藏阶段,也发生了很少惊险而有趣的事情。
据后来的我军将士回忆,胡宗南的追击部队往往近在咫尺,有时甚至一个在山梁上走,一个在山梁下走,连敌军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但就是“有惊无险”。
正因为有情报工作的保障,虽然力量相差悬殊,但我军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陷入了一团泥沼之中,非但没能“给中共之军队以毁灭性打击”,自己的部队反而损失惨重。
能够实现这样的全身而退甚至反败为胜,熊向晖功不可没,国民党“闪击延安”的计划破产,泽东主席就大赞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话说回来,单从“闪击延安计划流产”来说,熊向晖第一时间送出了绝密的情报,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何用好这个情况,也就是写好这几篇揭示文章,让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劳而无功、无功而返,就更为关键了。
正所谓“三言两短喝退百万雄兵”,“一枝笔可敌雄兵百万”,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想当年,三国时候,张飞在长坂坡一声怒喝,河水倒流,惊退号称百万的曹兵。诸葛亮只身一人,舌战吴国群儒,还用一架琴,摆起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大军。
当然了,这些多半是演义。而党中央只用一纸电文,一篇报道,就惊退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却是不折不扣的史实。
这当中,最令人叹服的,还得属咱们的泽东主席。
事后,经过参与者考证,以朱老总名义致电老蒋和胡宗南的这则电文:“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实际上,这则电文是泽东主席亲自捉刀拟就的。
至于后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质问国民党》,就更是出自泽东主席之手了。
为了使文章更具冲击性,该文直接使用了熊向晖提供的绝密情报内容。提出国党将两个集团军调离黄河河防,准备进攻边区这一事实,然后向国民党提出尖锐质问。值此抗战的紧要关头,老蒋和重庆国民政府竟然打算摧毁国共统一战线,这不是典型的令仇者快、亲者痛么?不是典型的和日本侵略者妥协,与投靠日本的汪伪政权毫无区别么?
不得不承认,咱们的泽东主席确实是一代伟人。
姑且不论这几纸文章最后确实骇退了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雄兵,毕竟这是马后炮。只说当时下定了以“几纸文章”对抗“数十万大军”的这份胆略,就值得所有人佩服。
你老蒋不是想灭我么?那就来,谁怕谁啊?
可别小看这种气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想当年,三国时候,曹操一统北方之后,睥睨天下,气贯长虹,准备南下统一全国时,发给孙权的公文是这么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看看,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多么充满霸气、舍我其谁。事实证明,就算是被曹操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国之主孙权,也着实被吓住了。对于要不要抵抗,很是犹豫不决,
那时候,吴国分为两派,长史张昭主降,都督周瑜主战。赞同张昭的人多,附和周瑜的人少。诚然如孙权这样的雄主,也难以权衡。后来,在周瑜追入厕所的力劝之下,才定了主战之意,联合刘备,一把大火把曹操的连锁战船烧了个精光。
所以,虽说头发差点儿被孙权都给烧没了,但曹操的霸气还是值得肯定的。更值得称道的是,曹操展露这样的霸气,可不只这一次。
在此之前,大将军何进当朝,十常侍乱政。何进与袁绍商量,想召外兵入京勤王,“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可是,在曹操看来,这纯属多余,“但付一狱卒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也就是说,在曹操的眼中,对于这些乱政的宦官,只需要依照国家法令,将他们投入监狱即可,用一个狱卒即能统统搞定。何必要召外兵入京,引狼入室?
由此可见,曹操的法治思维早而有之,而把握住关键点,举重若轻、一击制胜的豪气也确实值得称道。
可是,何进、袁绍因为没有这样的豪气,也没有把握关键点的能力。所以,他们不听曹操的建议,执意下令召集外兵入京。结果,引发十常侍作乱,将何进诱入宫中,一刀砍了,还导致董卓入京,开启一段血腥暴力的黑暗史。
泽东主席在评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曹操所言极为推崇,作了批注:“奸在君王侧者,除之贵密、贵速”。
实际上,雄才如泽东主席者,对曹操整个一生,都是非常推崇的。他多次称赞曹操,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更是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再者,除了胆略之外,还要有能将这份胆略付诸实施的执行力。也就是说,放出“一狱卒足矣”的豪言只是一方面,但真正只用一狱卒解决实际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回归这次应对“闪击延安计划”,泽东主席算是掐住了老蒋的死穴,既然你想“贵密”与“贵速”,那就让你“非密”、“非速”,看你如何在国人面前延续“团结一切力量抗战”的“领袖地位”。
事实证明,这个“死穴”抓得很准,不论是胆略,还是执行力,都堪称上之上,让自负“领袖”地位越来越巩固的老蒋相形见绌。
也正是这次“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后,老蒋对于泽东主席的胆略与执行力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摩擦虽然不断有,但真正撕破脸皮,在抗战胜利之前,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了。
更要命的是,全国上下对于和平的共识,在此之后,越来越强烈。以致于抗战胜利之后,急于确定“登基”地位的老蒋,也不得不摆出一副和平的姿态,邀请泽东主席前来进行和平谈判。
当然了,这一次,老蒋的三道“恳切电令”,料定泽东主席不会来,最后又结结实实地被大无畏前来的泽东主席“涮”了一次。只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
王亦选此时在电话里和唐卡提及“闪击延安计划”流产,就是想通过这段历史给这位被“逼上绝路”的“二号首长”提一个醒。
心领神会的唐卡,在脑子里迅速闪过“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事的前因后果之后,迅速有了答案,当即应了一句:“书记,我知道。当年,主席以几纸电文,让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动弹不得。今天,咱们也可以用一篇文章,让这些个不怀好意、费尽心机的家伙徒劳无功、噤若寒蝉!”
“哦?”王亦选笑了,“你小子还有这等本事呢?说来听听,这篇文章打算怎么写啊?”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我乃魏武挥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