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作者:木允锋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历史粉碎机 作者:木允锋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金军的疯狂进攻维持了一个月。
然后他们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这样的进攻毫无意义,他们的重型武器根本推不到射程,这些庞然大物在地面的移动度跟龟爬没什么区别,无论是拉动的牲畜还是推动的士兵都是给六甲神兵练枪法,到最后就连那些抓来的辽国仆从军都不干这种送死的工作了。
而没有重武器的攻城也是送死。
城墙上有无数床弩,还有射霹雳弹的弩炮,射磨盘的人力投石机,城墙內排着一个个巨型配重投石机,还有六甲神兵对将领的狙杀,进攻的金军几乎从一里外就开始承受不断的死亡,等他们丢下遍地死尸靠近到城墙后还有密密麻麻的神臂弓,就算冲过神臂弓的拦截还有守城士兵投下的新式霹雳弹,还有恐怖的万人敌,一个月时间光汴梁城墙根就堆积了数千具金军死尸,而守军的伤亡根本就微不足道,城内的损失几乎为零,原本历史上城内的确挨了大量石弹,可这一次金军投石机根本推不到射程,毫无损城內百姓和那些不断成长起来的守城士兵,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死尸那士气越来越高涨。
当然,国师的信徒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都已经和当年杨丰以岳云身份守汴梁时候一样,开始出现千方百计弄子弹当护身符的了。
不过是雕刻的。
至于真正的子弹……
那可是宝贝级别,都已经炒到了上百缗一个,甚至杨丰还亲自处罚了一个偷卖子弹的士兵,就是让他看了一场恐怖片,或者说给他制造了一段幻觉。这时候杨老仙的灵魂能量已经可以连接别人的,并且读取他的记忆和思维,然后他拿这个倒霉的士兵做了一次惨无人道的试验,他给这家伙的大脑中强行塞入了一段记忆。
让他在幽冥火狱中,被神罚的烈焰烧了半小时,同时看到了无数在火狱中煎熬的罪人。
但实际上他就被杨丰摸了摸头。
受罚完的这名士兵,几乎瞬间变成了道德完人,再也无法容忍哪怕一丝违反仙师语录的行为,然后他被杨丰提拔为刑堂执事,管理所有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内部纪律,而三百六甲神兵和另外两百亲信都是杨丰弟子,至于七千六甲正兵和他们的家人,另外还有到目前为止过五万汴梁军民都已经成为他的记名弟子,而圣谕书改名的仙师语录就是他们的经书,杨丰的木版画像贴到所有信徒家中,同样专门供奉他的真君祠也已经在汴梁城内出现,各分区的教长也都入驻这些真君祠在负责慈善赈济同时,也在民间传播仙师语录,同时也为信徒提供各种帮助调解其内部矛盾,可以说在汴梁城内一个平行于朝廷的体系已经隐然形成。
而刑堂的成立则代表着这个体系的最后一环补上.
从此这个体系就就完整了,这个体系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行政,有自己的财务,有自己的执法,甚至有自己的教育和经济,后者当然是国师的那些工厂了,别的不说光一个活字印刷业,出版业就养活了很多信徒,至于内部的教育则更简单,所有仙师祠都是义学,那些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儿女都可以进这些义学免费教育。
而这一切都是朝廷出钱。
也就是户部给杨丰赈济灾民的钱粮。
至于不够那就募捐了,反正这汴梁城里有的是豪门贵族,随随便便抄几家就够了。
这段时间专门有一个募捐队负责强募。
通常做法都是带着一帮专门负责表演的难民,总之都是些颤巍巍老头老太太,身上破衣烂衫,在胸前绣着红色十字的募捐队员搀扶下,带着圣旨的木版复印件,堵到那些豪门贵族家门口。一般都还跟着一伙六甲神兵,敢不开门就直接撞开,有敢阻拦的六甲神兵开枪吓唬,他们不找那些军方将领家募捐,尤其是那些名将们家,这样的绝对不去骚扰,专门找文官和宗室祸祸。
老老实实掏粮食布匹的还好,出点血就打过去了。
那些舍命不舍财的就很悲剧了,通常都是数以千计的募捐队和难民蜂拥进其家,那这个拿走的数量就很难保证有什么限度了,敢于反抗的同样悲剧,很显然他们的家丁扛不住这个,尤其是还跟着六甲神兵呢!
而官府不敢管。
一来金军还在攻城。
二来谁敢管第二天六甲正兵就立刻上门募捐了。
三来赵桓保持中立。
其实国师的那点小野心,衮衮诸公们看得都很明白,虽然要说国师谋朝篡位他们觉得不太可能,但祸乱朝纲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实际上他已经在祸乱朝纲搞得官不聊生了,可他祸乱朝纲的同时却和官家保持友好,甚至多次拒绝了教主道君太上皇的邀请。后者在龙德宫早就想和国师一起修道了,多次派出亲信太监拜访国师宣召,但国师直接拒绝,一次也没去看过太上皇,搞得太上皇很不满,不过他倒是经常去见官家。甚至他还在官家同意下把皇女给抱走了,说此女和他有宿缘,要做亲传弟子,他肯定不会对皇女有什么想法,毕竟皇女才六岁,那么明显就是在以此和官家确立一种特殊关系,甚至好像还给官家献过仙丹。
赵桓中立就代表军方中立。
反正国师又不祸祸军方的世家勋贵,既然官家不话军队乐得看热闹。
话说他们很喜欢看这种热闹。
尤其是看着那些文官家大门被难民撞开,然后在他们的哭喊声中扛着各种财物出来的场景,那些将领们感觉心情无比愉快。
这样衮衮诸公们就难办了。
他们没招了!
他们最会的是以规则和制度控制,但制度和规则在杨丰面前就是屎,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借助军队,可军队这一次作壁上观,他们也可以借助民意,可现在民意在国师那边,他们也可以借助皇权,但皇权也不帮他们,毕竟皇权得靠国师来保证不被金军抓去当奴隶,他们剩下唯一的武器只有圣贤书了。
可国师有毛瑟枪啊!
下笔千言终究不如毛瑟枪一杆。
这个道理是放到什么时代都准的。
衮衮诸公们只能在不断对国师的咒骂中,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寻找他们反击的机会。
实际上汴梁城內此刻也算是暗潮汹涌。
文官和武将,文官和国师,文官和官家,官家父子……
可不要以为赵桓父子敦睦。
赵桓连他爹给倒的酒都不敢喝呢!
当然,大画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画家是在上次金军兵临城下前把皇位紧急甩锅给赵桓的,然后他自己跑路镇江,说是让位,但实际上抱的心思就是让儿子当炮灰,让赵桓守在汴梁迎战金兵,就算死了他大不了在江南重新做皇帝,其实他的头脑中已经确信这个儿子会驾崩的,只是没想到李纲和种师道力挽狂澜守住汴梁,那么这个四十五岁的太上皇和二十七岁的皇帝……
这就很尴尬了!
要知道不出意外就大画家的体格再活二十年毫无压力。
原本历史上他在五国城的冰天雪地里,都又坚持着活了七年呢!
那么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这对同样都年富力强的父子皇帝该怎么处呢?
尤其是赵桓继位后把大画家那些老伙计全杀光了,童贯,蔡京,蔡攸,王黼一个没剩下,就算没杀也相当于杀了,虽然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四个家伙都是死有余辜,但对于大画家来说这明显就是在剪除他的羽翼,防止他对皇位再有什么别的想法。同样他拿自己儿子当炮灰,那么赵桓对他肯定也没什么父子感情,所以大画家在第一次金军撤退后回到汴梁,给他儿子斟了杯酒,他儿子干脆直接就没敢喝,赵桓怕他给杯毒酒,这不是没有可能,皇位的问题上无父子,赵桓一死大画家肯定复位,朝廷大臣也不敢对这种事情说什么,他们是父子,父亲杀儿子这是家事。
从此以后这对父子关系就很尴尬了。
而对赵桓来说大臣并不可靠。
衮衮诸公们依附的是皇权,但并不是皇帝,就算他爹把他毒死,衮衮诸公们照样做他爹的大臣,军队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毕竟军队和衮衮诸公们一样,而且赵构还带着兵在外,他死了他爹复位,最后只要说让赵构当太子,那赵构肯定快快乐乐跑来挺他爹。
相反国师更可靠。
尤其是在国师抱走他女儿tiao教以后就更可靠了。
所以赵桓反而和杨丰是同盟,杨丰祸乱朝纲搞得官不聊生对于赵桓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衮衮诸公和他是完全两码事,而杨丰和六甲神兵可以给他保住汴梁城,给他保住皇位,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一点,赵桓无视那些官员疯狂的弹劾,那些勋贵一天八回找他哭诉,打着大局为重的旗号任由杨丰祸祸……
反正祸祸不到他头上。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历史粉碎机 作者:木允锋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金军的疯狂进攻维持了一个月。
然后他们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这样的进攻毫无意义,他们的重型武器根本推不到射程,这些庞然大物在地面的移动度跟龟爬没什么区别,无论是拉动的牲畜还是推动的士兵都是给六甲神兵练枪法,到最后就连那些抓来的辽国仆从军都不干这种送死的工作了。
而没有重武器的攻城也是送死。
城墙上有无数床弩,还有射霹雳弹的弩炮,射磨盘的人力投石机,城墙內排着一个个巨型配重投石机,还有六甲神兵对将领的狙杀,进攻的金军几乎从一里外就开始承受不断的死亡,等他们丢下遍地死尸靠近到城墙后还有密密麻麻的神臂弓,就算冲过神臂弓的拦截还有守城士兵投下的新式霹雳弹,还有恐怖的万人敌,一个月时间光汴梁城墙根就堆积了数千具金军死尸,而守军的伤亡根本就微不足道,城内的损失几乎为零,原本历史上城内的确挨了大量石弹,可这一次金军投石机根本推不到射程,毫无损城內百姓和那些不断成长起来的守城士兵,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死尸那士气越来越高涨。
当然,国师的信徒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都已经和当年杨丰以岳云身份守汴梁时候一样,开始出现千方百计弄子弹当护身符的了。
不过是雕刻的。
至于真正的子弹……
那可是宝贝级别,都已经炒到了上百缗一个,甚至杨丰还亲自处罚了一个偷卖子弹的士兵,就是让他看了一场恐怖片,或者说给他制造了一段幻觉。这时候杨老仙的灵魂能量已经可以连接别人的,并且读取他的记忆和思维,然后他拿这个倒霉的士兵做了一次惨无人道的试验,他给这家伙的大脑中强行塞入了一段记忆。
让他在幽冥火狱中,被神罚的烈焰烧了半小时,同时看到了无数在火狱中煎熬的罪人。
但实际上他就被杨丰摸了摸头。
受罚完的这名士兵,几乎瞬间变成了道德完人,再也无法容忍哪怕一丝违反仙师语录的行为,然后他被杨丰提拔为刑堂执事,管理所有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内部纪律,而三百六甲神兵和另外两百亲信都是杨丰弟子,至于七千六甲正兵和他们的家人,另外还有到目前为止过五万汴梁军民都已经成为他的记名弟子,而圣谕书改名的仙师语录就是他们的经书,杨丰的木版画像贴到所有信徒家中,同样专门供奉他的真君祠也已经在汴梁城内出现,各分区的教长也都入驻这些真君祠在负责慈善赈济同时,也在民间传播仙师语录,同时也为信徒提供各种帮助调解其内部矛盾,可以说在汴梁城内一个平行于朝廷的体系已经隐然形成。
而刑堂的成立则代表着这个体系的最后一环补上.
从此这个体系就就完整了,这个体系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行政,有自己的财务,有自己的执法,甚至有自己的教育和经济,后者当然是国师的那些工厂了,别的不说光一个活字印刷业,出版业就养活了很多信徒,至于内部的教育则更简单,所有仙师祠都是义学,那些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儿女都可以进这些义学免费教育。
而这一切都是朝廷出钱。
也就是户部给杨丰赈济灾民的钱粮。
至于不够那就募捐了,反正这汴梁城里有的是豪门贵族,随随便便抄几家就够了。
这段时间专门有一个募捐队负责强募。
通常做法都是带着一帮专门负责表演的难民,总之都是些颤巍巍老头老太太,身上破衣烂衫,在胸前绣着红色十字的募捐队员搀扶下,带着圣旨的木版复印件,堵到那些豪门贵族家门口。一般都还跟着一伙六甲神兵,敢不开门就直接撞开,有敢阻拦的六甲神兵开枪吓唬,他们不找那些军方将领家募捐,尤其是那些名将们家,这样的绝对不去骚扰,专门找文官和宗室祸祸。
老老实实掏粮食布匹的还好,出点血就打过去了。
那些舍命不舍财的就很悲剧了,通常都是数以千计的募捐队和难民蜂拥进其家,那这个拿走的数量就很难保证有什么限度了,敢于反抗的同样悲剧,很显然他们的家丁扛不住这个,尤其是还跟着六甲神兵呢!
而官府不敢管。
一来金军还在攻城。
二来谁敢管第二天六甲正兵就立刻上门募捐了。
三来赵桓保持中立。
其实国师的那点小野心,衮衮诸公们看得都很明白,虽然要说国师谋朝篡位他们觉得不太可能,但祸乱朝纲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实际上他已经在祸乱朝纲搞得官不聊生了,可他祸乱朝纲的同时却和官家保持友好,甚至多次拒绝了教主道君太上皇的邀请。后者在龙德宫早就想和国师一起修道了,多次派出亲信太监拜访国师宣召,但国师直接拒绝,一次也没去看过太上皇,搞得太上皇很不满,不过他倒是经常去见官家。甚至他还在官家同意下把皇女给抱走了,说此女和他有宿缘,要做亲传弟子,他肯定不会对皇女有什么想法,毕竟皇女才六岁,那么明显就是在以此和官家确立一种特殊关系,甚至好像还给官家献过仙丹。
赵桓中立就代表军方中立。
反正国师又不祸祸军方的世家勋贵,既然官家不话军队乐得看热闹。
话说他们很喜欢看这种热闹。
尤其是看着那些文官家大门被难民撞开,然后在他们的哭喊声中扛着各种财物出来的场景,那些将领们感觉心情无比愉快。
这样衮衮诸公们就难办了。
他们没招了!
他们最会的是以规则和制度控制,但制度和规则在杨丰面前就是屎,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借助军队,可军队这一次作壁上观,他们也可以借助民意,可现在民意在国师那边,他们也可以借助皇权,但皇权也不帮他们,毕竟皇权得靠国师来保证不被金军抓去当奴隶,他们剩下唯一的武器只有圣贤书了。
可国师有毛瑟枪啊!
下笔千言终究不如毛瑟枪一杆。
这个道理是放到什么时代都准的。
衮衮诸公们只能在不断对国师的咒骂中,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寻找他们反击的机会。
实际上汴梁城內此刻也算是暗潮汹涌。
文官和武将,文官和国师,文官和官家,官家父子……
可不要以为赵桓父子敦睦。
赵桓连他爹给倒的酒都不敢喝呢!
当然,大画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画家是在上次金军兵临城下前把皇位紧急甩锅给赵桓的,然后他自己跑路镇江,说是让位,但实际上抱的心思就是让儿子当炮灰,让赵桓守在汴梁迎战金兵,就算死了他大不了在江南重新做皇帝,其实他的头脑中已经确信这个儿子会驾崩的,只是没想到李纲和种师道力挽狂澜守住汴梁,那么这个四十五岁的太上皇和二十七岁的皇帝……
这就很尴尬了!
要知道不出意外就大画家的体格再活二十年毫无压力。
原本历史上他在五国城的冰天雪地里,都又坚持着活了七年呢!
那么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这对同样都年富力强的父子皇帝该怎么处呢?
尤其是赵桓继位后把大画家那些老伙计全杀光了,童贯,蔡京,蔡攸,王黼一个没剩下,就算没杀也相当于杀了,虽然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四个家伙都是死有余辜,但对于大画家来说这明显就是在剪除他的羽翼,防止他对皇位再有什么别的想法。同样他拿自己儿子当炮灰,那么赵桓对他肯定也没什么父子感情,所以大画家在第一次金军撤退后回到汴梁,给他儿子斟了杯酒,他儿子干脆直接就没敢喝,赵桓怕他给杯毒酒,这不是没有可能,皇位的问题上无父子,赵桓一死大画家肯定复位,朝廷大臣也不敢对这种事情说什么,他们是父子,父亲杀儿子这是家事。
从此以后这对父子关系就很尴尬了。
而对赵桓来说大臣并不可靠。
衮衮诸公们依附的是皇权,但并不是皇帝,就算他爹把他毒死,衮衮诸公们照样做他爹的大臣,军队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毕竟军队和衮衮诸公们一样,而且赵构还带着兵在外,他死了他爹复位,最后只要说让赵构当太子,那赵构肯定快快乐乐跑来挺他爹。
相反国师更可靠。
尤其是在国师抱走他女儿tiao教以后就更可靠了。
所以赵桓反而和杨丰是同盟,杨丰祸乱朝纲搞得官不聊生对于赵桓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衮衮诸公和他是完全两码事,而杨丰和六甲神兵可以给他保住汴梁城,给他保住皇位,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一点,赵桓无视那些官员疯狂的弹劾,那些勋贵一天八回找他哭诉,打着大局为重的旗号任由杨丰祸祸……
反正祸祸不到他头上。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