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心都碎了
我真不是开玩笑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第1720章 心都碎了
一段时间后,西伯侯府正殿内,姬处和姬封联袂而至时,看到大殿内除了一票最受父王姬昌重视的大臣,如南宫适、伯夷等等外,还有他们一票兄长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度、姬武等人,全部在列。
姬处果断行了一番礼仪,在众人注视下,才一脸愤慨的开口,“
父王,听封弟言商王帝辛传了王命推恩令?这绝对是商王帝辛对我西伯侯国的一次阴谋,想要我强大的侯国被分割为十多个小国,父王万不可答应啊!”
这一刻姬处戏精附体,不管心下在怎么认同,以及渴望父亲姬昌执行王命推广推恩令,表面上,他都要装出一副忠臣孝子模样,去博得姬昌好感的。
姬昌这个大周奠基人,文王,文治武功也是极为强盛的,文王二年西伯侯国攻灭玗、三年灭密(后世的甘省一代)、五年灭黎(后世盛产煤老板的一带区域)彻底解决了西伯侯国北方和西方的威胁。
六年灭崇(属于后代大秦国区域),随后几十年依旧是不断扩大地盘,目前的西伯侯国,统治疆域并不比商小到哪里去,他的麾下也是经历过一次次大战磨炼出来的精锐。
不是有这样的雄兵和庞大地盘,面对同样武功显赫的帝辛,周武王姬发,也没有胆子去偷袭虚弱中的大商的。
所以,文治武功都很凶的姬昌,哪里会看不出推恩令的真正含义?这是要一刀把他和父辈爷爷辈积累出的强大实力,一刀切残废啊。
问题是,在自己的第八子姬处忠心耿耿的表态里,姬昌只有满心苦笑,不管姬处是否戏精附体,这个儿子在他这老狐狸眼中,依旧是充满破绽的,他哪里看不出姬处在演戏?
你没见他眼底深处那喜意,根本就压制不住么?
不止姬处,此刻这大殿内,除了伯邑考城府浅,一副逆来顺受只等他安排的样子,剩余的姬发、姬鲜、姬旦、姬度等儿子,哪一个不是心情振奋的样子?
姬鲜、姬度、姬处,这是历史上大周建立后,被分封在殷商遗民周边监控武庚和殷商遗民的三个诸侯,姬发一死就反叛了,三个叛乱的要说没野心,谁信??
姬发,不是伯邑考被废或横死,他哪里能顺顺利利继承周王之位?至于伯邑考被废或横死,有没有姬发暗中的谋划,谁又知道?
周礼摆在这里,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的下一任继承人,不管其他子孙在有才,再怎么有能力,嫡长子就是你无法抗拒的大山。
姬发也不是一个仁慈的人,仁慈的话,能在指责帝辛时,说你每次祭祖先祭神,杀的奴隶太少,所以这是你最大的暴政之一?每次祭祖杀的活人祭品太少,引起武王大怒,你怎么说他仁慈??
周礼摆在那里,是维持大周的根本礼仪和法度,他都敢在战胜后趁乱杀掉帝辛,传首众诸侯威慑天下,再制造谣言说帝辛是自焚而死,这是仁慈么?
大周建立后,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统,受命于天,生生把帝辛黑成了千古暴君,更改史书,这又哪里和仁慈沾边?
这样的姬发,不管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伯邑考,是被废还是意外横死,从理智上考虑,八成都和姬发脱不了干系。
突然出现的推恩令,姬发……姬发是既激动想劝说父王同意,又有些腻歪,不想答应,他还没做出各种黑长兄伯邑考无能的事,也没开始策划去暗杀伯邑考,这时候伯邑考才是最强继承人。
推恩令推开了,他就不需要做事了,自己也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啊。杀兄或者各种制造黑料冤枉栽赃兄长?还没进化到最终形态的周武王,这时候还没那么心狠手辣。
姬发是这样,另一个牛人周公……
姬旦历史上在武王死,成王继位后,成了摄政之臣,实际上大周都在他管理下,后世能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言,足以见证这位的才能有多牛,如果他想抢了成王的王位,绝对有能力做到。
后世大牛白居易的名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名诗真正意义先不谈,他也表达着另一个意思,周公在辅佐成王时期,有着和王莽篡汉之前的朝野影响力。
只要姬旦在摄政时期想搞定成王这个姬发之子,绝对有实力!
不过最终姬旦没有篡位。
可你不要觉得姬旦没篡位,就证明他没野心,事实也可能是他自己不好意思去篡位……三监叛乱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姬发死后,成王年纪太小不能亲政,周公姬旦主动要摄政,代行天子权利,当时姬处三个诸侯,也是以“怀疑姬旦会对天子不利,谋朝篡位”为大义,才去反周的。
周公姬旦能平叛,也多亏手下将士大多是忠于周王的,他以后若真的篡位,那些将士会怎么选择谁也不清楚。
还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足以说明周公在天下人心目中是多么有威望,多么有民意,他在摄政之前以及摄政时代,把自己表现的太好了,严格遵守各式各样周礼,一旦篡位会和他前半生表现的形象,截然相反的。
用句后世的流行话,若他当时篡位,对整个天下人就是一个人设崩塌的表现。
他顺顺利利把天子权利,在成王成年后归还过去,原因真的很复杂。
这还是以后的周公旦,现在姬旦也没成长到巅峰,能没有一点野心?
坐在大殿首座,姬昌环视一圈自家儿子,心中只有满满的苦涩,自己的儿子,自己怎么不了解?就算这票儿子现在还没成长到巅峰,没有历史上各式各样精彩表现,但大趋势都有了。
推恩令一出,除了长子伯邑考,剩余的八成都是百分百愿意的吧,现在的西伯侯国太强了,已经和天下共主大商能比一比了,剩余的众多侯国?加在一起都比不上西伯侯国。
就算分开18份,也是各个不弱的小强侯国。
可一旦推行了,西伯侯国想取代大商,就不可能了,亲兄弟在各自掌权后,也不可能一条心了。
到时候西伯侯国会第一时间内乱吧。
但不推行推恩令?先不说老婆孩子怎么想,一个违抗大商王命,在商还是天下共主时代,你就要小心被帝辛率军来讨伐。
现在的周,兵力军力也还是比不上商王的。
姬昌到死都不敢反商,是他不想么?是他不敢!帝辛太猛了!
姬昌死后,不是大商一票王族主动来告诉他们商正处于虚弱期,极度适合周去偷袭,不是那一票带路党,姬发也没胆子发动牧野之战!
以前是没罪责可以被讨伐,西伯侯国才能老老实实发展,大商也能对西伯侯国的一切,视若不见,一旦你公开违背亡命,还是一副帝辛完全为你家考虑的好王命,……违抗的后果很严重啊。
想到这里,姬昌心都碎了。
第1720章 心都碎了
-
第1720章 心都碎了
一段时间后,西伯侯府正殿内,姬处和姬封联袂而至时,看到大殿内除了一票最受父王姬昌重视的大臣,如南宫适、伯夷等等外,还有他们一票兄长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度、姬武等人,全部在列。
姬处果断行了一番礼仪,在众人注视下,才一脸愤慨的开口,“
父王,听封弟言商王帝辛传了王命推恩令?这绝对是商王帝辛对我西伯侯国的一次阴谋,想要我强大的侯国被分割为十多个小国,父王万不可答应啊!”
这一刻姬处戏精附体,不管心下在怎么认同,以及渴望父亲姬昌执行王命推广推恩令,表面上,他都要装出一副忠臣孝子模样,去博得姬昌好感的。
姬昌这个大周奠基人,文王,文治武功也是极为强盛的,文王二年西伯侯国攻灭玗、三年灭密(后世的甘省一代)、五年灭黎(后世盛产煤老板的一带区域)彻底解决了西伯侯国北方和西方的威胁。
六年灭崇(属于后代大秦国区域),随后几十年依旧是不断扩大地盘,目前的西伯侯国,统治疆域并不比商小到哪里去,他的麾下也是经历过一次次大战磨炼出来的精锐。
不是有这样的雄兵和庞大地盘,面对同样武功显赫的帝辛,周武王姬发,也没有胆子去偷袭虚弱中的大商的。
所以,文治武功都很凶的姬昌,哪里会看不出推恩令的真正含义?这是要一刀把他和父辈爷爷辈积累出的强大实力,一刀切残废啊。
问题是,在自己的第八子姬处忠心耿耿的表态里,姬昌只有满心苦笑,不管姬处是否戏精附体,这个儿子在他这老狐狸眼中,依旧是充满破绽的,他哪里看不出姬处在演戏?
你没见他眼底深处那喜意,根本就压制不住么?
不止姬处,此刻这大殿内,除了伯邑考城府浅,一副逆来顺受只等他安排的样子,剩余的姬发、姬鲜、姬旦、姬度等儿子,哪一个不是心情振奋的样子?
姬鲜、姬度、姬处,这是历史上大周建立后,被分封在殷商遗民周边监控武庚和殷商遗民的三个诸侯,姬发一死就反叛了,三个叛乱的要说没野心,谁信??
姬发,不是伯邑考被废或横死,他哪里能顺顺利利继承周王之位?至于伯邑考被废或横死,有没有姬发暗中的谋划,谁又知道?
周礼摆在这里,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的下一任继承人,不管其他子孙在有才,再怎么有能力,嫡长子就是你无法抗拒的大山。
姬发也不是一个仁慈的人,仁慈的话,能在指责帝辛时,说你每次祭祖先祭神,杀的奴隶太少,所以这是你最大的暴政之一?每次祭祖杀的活人祭品太少,引起武王大怒,你怎么说他仁慈??
周礼摆在那里,是维持大周的根本礼仪和法度,他都敢在战胜后趁乱杀掉帝辛,传首众诸侯威慑天下,再制造谣言说帝辛是自焚而死,这是仁慈么?
大周建立后,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统,受命于天,生生把帝辛黑成了千古暴君,更改史书,这又哪里和仁慈沾边?
这样的姬发,不管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伯邑考,是被废还是意外横死,从理智上考虑,八成都和姬发脱不了干系。
突然出现的推恩令,姬发……姬发是既激动想劝说父王同意,又有些腻歪,不想答应,他还没做出各种黑长兄伯邑考无能的事,也没开始策划去暗杀伯邑考,这时候伯邑考才是最强继承人。
推恩令推开了,他就不需要做事了,自己也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啊。杀兄或者各种制造黑料冤枉栽赃兄长?还没进化到最终形态的周武王,这时候还没那么心狠手辣。
姬发是这样,另一个牛人周公……
姬旦历史上在武王死,成王继位后,成了摄政之臣,实际上大周都在他管理下,后世能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言,足以见证这位的才能有多牛,如果他想抢了成王的王位,绝对有能力做到。
后世大牛白居易的名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名诗真正意义先不谈,他也表达着另一个意思,周公在辅佐成王时期,有着和王莽篡汉之前的朝野影响力。
只要姬旦在摄政时期想搞定成王这个姬发之子,绝对有实力!
不过最终姬旦没有篡位。
可你不要觉得姬旦没篡位,就证明他没野心,事实也可能是他自己不好意思去篡位……三监叛乱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姬发死后,成王年纪太小不能亲政,周公姬旦主动要摄政,代行天子权利,当时姬处三个诸侯,也是以“怀疑姬旦会对天子不利,谋朝篡位”为大义,才去反周的。
周公姬旦能平叛,也多亏手下将士大多是忠于周王的,他以后若真的篡位,那些将士会怎么选择谁也不清楚。
还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足以说明周公在天下人心目中是多么有威望,多么有民意,他在摄政之前以及摄政时代,把自己表现的太好了,严格遵守各式各样周礼,一旦篡位会和他前半生表现的形象,截然相反的。
用句后世的流行话,若他当时篡位,对整个天下人就是一个人设崩塌的表现。
他顺顺利利把天子权利,在成王成年后归还过去,原因真的很复杂。
这还是以后的周公旦,现在姬旦也没成长到巅峰,能没有一点野心?
坐在大殿首座,姬昌环视一圈自家儿子,心中只有满满的苦涩,自己的儿子,自己怎么不了解?就算这票儿子现在还没成长到巅峰,没有历史上各式各样精彩表现,但大趋势都有了。
推恩令一出,除了长子伯邑考,剩余的八成都是百分百愿意的吧,现在的西伯侯国太强了,已经和天下共主大商能比一比了,剩余的众多侯国?加在一起都比不上西伯侯国。
就算分开18份,也是各个不弱的小强侯国。
可一旦推行了,西伯侯国想取代大商,就不可能了,亲兄弟在各自掌权后,也不可能一条心了。
到时候西伯侯国会第一时间内乱吧。
但不推行推恩令?先不说老婆孩子怎么想,一个违抗大商王命,在商还是天下共主时代,你就要小心被帝辛率军来讨伐。
现在的周,兵力军力也还是比不上商王的。
姬昌到死都不敢反商,是他不想么?是他不敢!帝辛太猛了!
姬昌死后,不是大商一票王族主动来告诉他们商正处于虚弱期,极度适合周去偷袭,不是那一票带路党,姬发也没胆子发动牧野之战!
以前是没罪责可以被讨伐,西伯侯国才能老老实实发展,大商也能对西伯侯国的一切,视若不见,一旦你公开违背亡命,还是一副帝辛完全为你家考虑的好王命,……违抗的后果很严重啊。
想到这里,姬昌心都碎了。
第1720章 心都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