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是前段时间,许广陵所看过的图书管理员的词。
    其实更早的时候,他还看过宋人的一首诗: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一词一诗,诗词的作者身份差异巨大,但两首诗词所体现的某种况味,倒是很有那么点类似。
    诗是一个叫王令的人写的,王安石很赏识他,也有简拔之意,如果情况正常发展的话,王令很可能成为王安石宰执期间的一名得力助手,可惜,此君英年早逝了。
    昆仑之高有积雪!
    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其实并不普通,就一句话,以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身在内陆的人,他是如何知道昆仑之高有积雪的?
    就连现代,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高山雪线这种东西呢。
    其实类似的诗词还有不少。
    比如同为宋人辛弃疾的那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又比如明人王阳明的那首《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我们今天看来,这两首也都很普通。
    但他们的那个时代……
    尤其后面这首诗,王阳明写的时候,才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毛孩子。
    这些人,是真正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从阿尔金山无人区,向着昆仑山脉而去的时候,望着遥远视线尽头的皑皑白雪,许广陵不自禁地便想起了这些,然后不由得地心中感叹,古往今来,天下之大才,何其多也!
    身为超凡者,并越来越超凡,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面对这些人间杰士的时候,许广陵心中却是惭愧。
    无它,他是外挂玩家,而人家是天赋玩家。
    这没得比呀!
    当然,也只是惭愧而已,是不可能上升到自我否定的地步的。
    而究其实,所有的天赋玩家,其实也都是开了挂的。——相对于其他芸芸众生来说。
    所以顶窍的通与不通,其实是两个极端,更合适的描述是,与外界的连通程度,是多少?比如5%或者20%这样的,哪怕普通人,应该也不存在截然不通,譬如0%。
    也因此,他以前在两位老人那里的时候,手足四窍的打通,并不是虚假,只不过那种打通,比较low而已,层次不高。
    同样的,两位老人顶窍打通后,其所带来的优势,在很多方面,是远比不上伊藤姐妹的。不过姐妹俩作为普通人,并不会怎么运用这种天赋,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可谓是暴殄天物了。
    身为中原人,许广陵以前对昆仑山、昆仑山脉的了解并不多。
    其实他对所有的山脉都没什么了解。——这些东西,距离普通人有点远,远到正常情况下,可能一辈子都不了解。而就算不了解,也无所谓。
    他以前的旅游,也最多就是在黄山泰山华山等这些地方转转而已。
    半日游、一日游最多两日游的那种,完全就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
    而当身份转变,在定下了“踏访九州所有的山脉水脉”这个计划之后,许广陵开始真正地接触和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也由此才知道,在九州的北方、西侧,或者直白点说西北位置,有一片巨大的大地隆起。
    总体,它是一片高原。
    而在整体高原的基础上,它更是有着一座又一座蜿蜒连绵的巨大山脉。
    他之前所在的长白山及长白山脉,只是这巨大山脉延伸出去的一个小小余脉而已。而至于华山泰山什么的,更只是土疙瘩,只是这巨大高原和山脉“脚下”的,微不足道的小小节点。
    当然,阿尔金山脉,也只是昆仑山脉的余脉,所以许广陵现在的位置,说是昆仑山脚也没有错,而他的行程,就是从山脚向山体进发。这个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好几番的“过山车”。
    许广陵此行,有两个期待。
    一是想看看,昆仑山主体的大地山川之气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许广陵对草木之气和大地山川之气这两种东西,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他也不会认为,昆仑山脉的大地山川之气就一定比长白山脉等地方更浓厚。
    稀薄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就算总体上稀薄,许广陵也倾向于认定这庞大山脉中,肯定有那么一些地方,其大地山川之气是比较浓厚以至相当浓厚的。——这毕竟是主脉!
    所以,考察整个的昆仑山脉,是许广陵此行很重要的一个任务。
    而他的第二个期待么,也就是找到那么一个地方,一个大地山川之气很浓厚的地方,然后就在那里龟着,龟到最好是把根本窍法的进程,全数打通!
    然后他就出山,直接以大宗师的身份站到两位老人面前,那一定相当相当之不错。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还需要草木之气的帮助。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许广陵没感觉离了草木之气后在根本窍法的习练上遇到什么阻碍,但影响肯定是有,只不过是无形的。而且这种影响,也必然会随着时日的推移,而越来越大,大到直至成为明显的阻碍。
    只是,这片高原上,存在茂密的丛林吗?
    对于这一点,许广陵表示怀疑。
    所以弄不好,他是要由北转南的,北取大地山川之气,南取草木之气。
    至于二气都有的地方,如长白山,规模却是太小了,已经不堪他的使用,是以许广陵的理想汲取点,还是热带雨林。那里,草木之气想必相当之浓厚吧?
    这是许广陵的“想当然”,但多半不会错。
    根本窍法,在小窍的进程上,不似前面的大窍和中窍那么明朗。
    最主要是,大窍的层面,许广陵从两位老人那里就接受了相当的基础,而中窍,似乎也只是大窍的进一步深入而已。但当来到小窍的时候,许广陵感觉有点不是那么回事。
    小窍好像和大窍中窍都不太一样。
    它的显现、他的体察,都需要借助非常规的感应,最初,在天眼的红色光视觉下,一批小窍显现,随后,橙色光视觉下,又一批新的小窍显现。
    而还没等许广陵怎么体验这新一批的小窍,他天眼的视野,居然已经急遽地缩水到只有一公里左右了。
    要知道,前段时间,他天眼的最大视野,可是十五公里左右!
    ==
    感谢“杰哥大师兄”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知行合一zhp”的月票捧场。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全知全能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仲道并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