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刚过裴英又出现在洪涛面前,这个老宦官平日里很少露面,有时候大家都想不起来身边还有这么一个走马承受。
他在凉州城北向拓荒民租种了一小块地,两三亩的样子,平日里就和拓荒民一样抡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事儿的话每旬只入城一次,买点日用品再考较一下皇子们的学识和身体,就赶着辆老牛车慢吞吞的走了。
“老大人可是嫌皇子们的功课落后了?不妨,改日本官去和许学监说说,让他看紧点就是了。”看到裴英蹦着一张脸,洪涛就知道他对皇子的学习进度不满,往日里也有过几次,全是这么糊弄过去的。
“相公不用再敷衍老拙,您的好日子到头了,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凉州是个好地方,真想把皮囊埋在这里。”
裴英并没像往日那般埋怨皇子们整天跑来跑去不认真读书,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绫,规规矩矩的双手捧到了洪涛面前。
“……陛下太心急了……中贵可知由谁接替本官?”看到这卷黄绫,洪涛的心重重的向下一垂。圣旨到了,听裴英的话茬肯定不是啥好事儿。
果不其然,神宗皇帝让自己带着皇子回京复命。这个命令到不出意外,只是时间过的有点快,一晃快两年了,当初就是这么约定的。
但后面的两句话让洪涛很是无奈,神宗皇帝说让自己做好交接工作再回去,还特许带新军回开封,数额不超过一千,另有重任。
不用太费心思猜洪涛就知道这个重任是啥,跑不出与北朝作战的工作。皇帝可能是觉得西北边境基本稳定了下来,再让自己手握重兵容易遭人弹劾,但又舍不得失去这个很大的助力,干脆挪到更关键的宋辽边境去继续搅合,他也就能继续浑水摸鱼了。
失落、惋惜、还有一丝丝气愤,这就是洪涛看完圣旨之后的主要情绪。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压根也没想过皇帝能让自己手握重兵雄霸一方。但一想起四年多的努力就这么半途而废,还是有些不甘。
假如能再给自己两三年时间巩固湟州和甘凉路的新政,这两片地区发展的速度还会加快。到时候不管谁来治理都不太容易翻起浪花,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下去。
可惜目前这里的百姓刚刚有点新感觉,并没完全习惯,新政也还没长大。若是换来一个太保守的官员,很快就会弄成四不像,然后又得回归当初的模样,说不定还得民乱四起。那些拓荒民可不是内地的顺民,为了自家的田产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陛下没有指派接替者,就是想听听相公的推荐。这几年湟州的变化不光老拙看在眼中,陛下也了如指掌,断不会做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裴英好像知道洪涛心里在想什么,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
回京履职已经成了定局,洪涛也就不再去瞎琢磨了,舍不得能咋样?起兵作乱割据一方?那是不可能的,别说大舅哥还要重用,就算真的把自己一撸到底,只要不危害性命自己也不会干这种事儿。
真要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这场仗没个十年八年的完不了,最高兴的不是胜利者,而是西夏和辽国,搞不好还得加上吐蕃各族、西南各族。
中原王朝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块大肥肉,能咬一口就咬一口,咬不到也不想看着它太强大。
“老大人好像并不太喜欢本官的新政,为何还要向陛下美言呢?”想开了,心里也就没那么多怨气了。
这是洪涛从小养成的绝技,不管多大事儿只要能说服自己不去想,就真的和没发生一般,还有功夫琢磨裴英的心理活动呢。
“老拙喜欢与否毫不重要,只要陛下喜欢老拙就喜欢。相公大能,不但能让陛下喜欢,还多了全州全路的百姓跟着喜欢,些许跳梁小丑不喜又能如何。”
这次裴英没再像以前那般躲躲闪闪,很直白的阐明了自己的态度,还很过分的把一堆朝臣称为跳梁小丑。
“哎,老大人今日有些奇怪,怎么改了称呼,难道是要糊弄本官安心,找机会绑了不成?”裴英的变化让洪涛有点心虚,这个老头从来都叫自己驸马,也从来不对朝政表明立场。
今儿居然改口叫自己相公,这个态度太恭敬了。要知道朝野上下能被称作相公的官员真没几个,这个称呼不仅需要很高的地位,还得有很高的造诣和很高的声望。自己在官职上勉强够,功劳上也凑合,但论起声望好像都是负的。
“嘿嘿嘿,相公英明,陛下让老拙千万不能惹您不快,莫要节外生枝。但不是想对相公不利,而是盼着相公能速速处理好此处琐事尽快回朝。”
什么叫光棍,裴英此时就很光棍,不光承认了自己确实在故意奉承,还把目的也说了出来,就不怕让驸马多想,更不怕突然冲进来一群特种兵把他剁成肉泥。
“老大人还是称呼本官为驸马吧,免得回到朝中又惹人非议。皇子那边劳烦老大人去说项,其余的事本官尽快安排,不敢让陛下多等就是。”
话已经说的这么直白洪涛也就不啰嗦了,大舅哥要是真想办自己用不着搞这些弯弯绕,只需说让自己送皇子回开封,到地方照样能办。
人家给面子自己得赶紧兜着,得罪这个老宦官对自己没啥好处。再说了,裴英来了小两年真没给自己添乱,更没在皇帝那儿进谗言,不能恩将仇报。赶紧收拾铺盖卷滚蛋吧,大家全都踏实。
不过洪涛的铺盖卷有点大,工匠得带走一部分,年老体衰的就别跟着瞎奔波了,把得意的晚辈和徒弟派出来就够用。特种兵也得带走一些当贴身侍卫,条件还是一样,全凭自愿不强求。
儿童团全得走这没商量,青年团只能走一部分。王大、王二、王三、王九、王十二全都身居要职,暂时没法动。
等接任的官员来了,如果人家有自己人需要安排那就让地方,没有的话还得在岗位上盯着。自己是走了但湟州新政没走,还得尽量继续执行下去,她们这些职位就是保证。
王六和王八也得留在湟州银行,确保公债能如数兑现,这也是自己回去要和皇帝索要的权利。
不管谁来湟州接任,也不管新的州路官员将来有什么打算,这些钱必须还给百姓,不能搞人走政消翻脸不认账的事儿,那叫缺德。
王十七和王十八留一个在湟州医院即可,老百姓还需要看病,想来接任的官员也不会在意多一个郎中的。
湟州的格局洪涛不想因为自己走而散架,能保留的全都保留,就看后人珍惜不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基础了。
有必须留下的就有必须撤走的,比如两座化学实验室、化肥厂、凉州机械工坊和凉州棉纺厂。这都是自己的核心机密产业,不能让外人知晓。或者说留给他们也没用,搞不好还要成为祸害当地百姓的公害。
王七已经成为工程兵的第一任都指挥使,他在基建工程方面很有天赋,主持建设过两座半城市和部分道路,积累了不少经验。
所以他和工程兵不对的骨干也得跟着自己走,到了新地方肯定还得重打鼓另开张,他们马上就能排上用场。
还有一些人比较麻烦,就是那群犹太人不想再分开,尤其是听说自己可能要去河北一带任职之后就更不想留下了。
那里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犹太人国家只隔着一片大海,他们全想离自己的国家近一点,哪怕它还是一片浮云。
“停了吧,股票暂停。好在还没正式发行,对老百姓也没有实质性的伤害,权当是一次实战演习,多些经验没亏吃。把所有资料都保存好带上,将来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洪涛权衡了一下利弊,还是决定带上他们一起撤。化肥工厂都半途而废了,股票的事情如果没有自己坐镇,光指望他们真不太放心。既然股票都不打算继续发行了,那留下他们也没什么用。
“老讹,甘州城就交给你了,遇事儿多和王大王二商量,有她们俩在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此地不可留也别过于留恋,跟着她们一起去找本官。好男儿志在四方,别总抱着过往放不下。”
讹力命选择了留下,他还惦记着成为党项人首领的事儿,不愿意离开故乡。洪涛也无法强求,干脆让他顶替了王七镇守甘州,和王大、王二一起把持甘凉路的新军,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大人放心,末将这条命是大人给的,族人的命也是大人的给的,只要大人在一天末将和族人就当一天宋人。”
讹力命的回答也挺实在,摆明了是不打算信任新来的官员,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宋人,但出于报恩愿意暂时妥协。
他在凉州城北向拓荒民租种了一小块地,两三亩的样子,平日里就和拓荒民一样抡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事儿的话每旬只入城一次,买点日用品再考较一下皇子们的学识和身体,就赶着辆老牛车慢吞吞的走了。
“老大人可是嫌皇子们的功课落后了?不妨,改日本官去和许学监说说,让他看紧点就是了。”看到裴英蹦着一张脸,洪涛就知道他对皇子的学习进度不满,往日里也有过几次,全是这么糊弄过去的。
“相公不用再敷衍老拙,您的好日子到头了,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凉州是个好地方,真想把皮囊埋在这里。”
裴英并没像往日那般埋怨皇子们整天跑来跑去不认真读书,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绫,规规矩矩的双手捧到了洪涛面前。
“……陛下太心急了……中贵可知由谁接替本官?”看到这卷黄绫,洪涛的心重重的向下一垂。圣旨到了,听裴英的话茬肯定不是啥好事儿。
果不其然,神宗皇帝让自己带着皇子回京复命。这个命令到不出意外,只是时间过的有点快,一晃快两年了,当初就是这么约定的。
但后面的两句话让洪涛很是无奈,神宗皇帝说让自己做好交接工作再回去,还特许带新军回开封,数额不超过一千,另有重任。
不用太费心思猜洪涛就知道这个重任是啥,跑不出与北朝作战的工作。皇帝可能是觉得西北边境基本稳定了下来,再让自己手握重兵容易遭人弹劾,但又舍不得失去这个很大的助力,干脆挪到更关键的宋辽边境去继续搅合,他也就能继续浑水摸鱼了。
失落、惋惜、还有一丝丝气愤,这就是洪涛看完圣旨之后的主要情绪。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压根也没想过皇帝能让自己手握重兵雄霸一方。但一想起四年多的努力就这么半途而废,还是有些不甘。
假如能再给自己两三年时间巩固湟州和甘凉路的新政,这两片地区发展的速度还会加快。到时候不管谁来治理都不太容易翻起浪花,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下去。
可惜目前这里的百姓刚刚有点新感觉,并没完全习惯,新政也还没长大。若是换来一个太保守的官员,很快就会弄成四不像,然后又得回归当初的模样,说不定还得民乱四起。那些拓荒民可不是内地的顺民,为了自家的田产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陛下没有指派接替者,就是想听听相公的推荐。这几年湟州的变化不光老拙看在眼中,陛下也了如指掌,断不会做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裴英好像知道洪涛心里在想什么,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
回京履职已经成了定局,洪涛也就不再去瞎琢磨了,舍不得能咋样?起兵作乱割据一方?那是不可能的,别说大舅哥还要重用,就算真的把自己一撸到底,只要不危害性命自己也不会干这种事儿。
真要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这场仗没个十年八年的完不了,最高兴的不是胜利者,而是西夏和辽国,搞不好还得加上吐蕃各族、西南各族。
中原王朝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块大肥肉,能咬一口就咬一口,咬不到也不想看着它太强大。
“老大人好像并不太喜欢本官的新政,为何还要向陛下美言呢?”想开了,心里也就没那么多怨气了。
这是洪涛从小养成的绝技,不管多大事儿只要能说服自己不去想,就真的和没发生一般,还有功夫琢磨裴英的心理活动呢。
“老拙喜欢与否毫不重要,只要陛下喜欢老拙就喜欢。相公大能,不但能让陛下喜欢,还多了全州全路的百姓跟着喜欢,些许跳梁小丑不喜又能如何。”
这次裴英没再像以前那般躲躲闪闪,很直白的阐明了自己的态度,还很过分的把一堆朝臣称为跳梁小丑。
“哎,老大人今日有些奇怪,怎么改了称呼,难道是要糊弄本官安心,找机会绑了不成?”裴英的变化让洪涛有点心虚,这个老头从来都叫自己驸马,也从来不对朝政表明立场。
今儿居然改口叫自己相公,这个态度太恭敬了。要知道朝野上下能被称作相公的官员真没几个,这个称呼不仅需要很高的地位,还得有很高的造诣和很高的声望。自己在官职上勉强够,功劳上也凑合,但论起声望好像都是负的。
“嘿嘿嘿,相公英明,陛下让老拙千万不能惹您不快,莫要节外生枝。但不是想对相公不利,而是盼着相公能速速处理好此处琐事尽快回朝。”
什么叫光棍,裴英此时就很光棍,不光承认了自己确实在故意奉承,还把目的也说了出来,就不怕让驸马多想,更不怕突然冲进来一群特种兵把他剁成肉泥。
“老大人还是称呼本官为驸马吧,免得回到朝中又惹人非议。皇子那边劳烦老大人去说项,其余的事本官尽快安排,不敢让陛下多等就是。”
话已经说的这么直白洪涛也就不啰嗦了,大舅哥要是真想办自己用不着搞这些弯弯绕,只需说让自己送皇子回开封,到地方照样能办。
人家给面子自己得赶紧兜着,得罪这个老宦官对自己没啥好处。再说了,裴英来了小两年真没给自己添乱,更没在皇帝那儿进谗言,不能恩将仇报。赶紧收拾铺盖卷滚蛋吧,大家全都踏实。
不过洪涛的铺盖卷有点大,工匠得带走一部分,年老体衰的就别跟着瞎奔波了,把得意的晚辈和徒弟派出来就够用。特种兵也得带走一些当贴身侍卫,条件还是一样,全凭自愿不强求。
儿童团全得走这没商量,青年团只能走一部分。王大、王二、王三、王九、王十二全都身居要职,暂时没法动。
等接任的官员来了,如果人家有自己人需要安排那就让地方,没有的话还得在岗位上盯着。自己是走了但湟州新政没走,还得尽量继续执行下去,她们这些职位就是保证。
王六和王八也得留在湟州银行,确保公债能如数兑现,这也是自己回去要和皇帝索要的权利。
不管谁来湟州接任,也不管新的州路官员将来有什么打算,这些钱必须还给百姓,不能搞人走政消翻脸不认账的事儿,那叫缺德。
王十七和王十八留一个在湟州医院即可,老百姓还需要看病,想来接任的官员也不会在意多一个郎中的。
湟州的格局洪涛不想因为自己走而散架,能保留的全都保留,就看后人珍惜不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基础了。
有必须留下的就有必须撤走的,比如两座化学实验室、化肥厂、凉州机械工坊和凉州棉纺厂。这都是自己的核心机密产业,不能让外人知晓。或者说留给他们也没用,搞不好还要成为祸害当地百姓的公害。
王七已经成为工程兵的第一任都指挥使,他在基建工程方面很有天赋,主持建设过两座半城市和部分道路,积累了不少经验。
所以他和工程兵不对的骨干也得跟着自己走,到了新地方肯定还得重打鼓另开张,他们马上就能排上用场。
还有一些人比较麻烦,就是那群犹太人不想再分开,尤其是听说自己可能要去河北一带任职之后就更不想留下了。
那里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犹太人国家只隔着一片大海,他们全想离自己的国家近一点,哪怕它还是一片浮云。
“停了吧,股票暂停。好在还没正式发行,对老百姓也没有实质性的伤害,权当是一次实战演习,多些经验没亏吃。把所有资料都保存好带上,将来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洪涛权衡了一下利弊,还是决定带上他们一起撤。化肥工厂都半途而废了,股票的事情如果没有自己坐镇,光指望他们真不太放心。既然股票都不打算继续发行了,那留下他们也没什么用。
“老讹,甘州城就交给你了,遇事儿多和王大王二商量,有她们俩在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此地不可留也别过于留恋,跟着她们一起去找本官。好男儿志在四方,别总抱着过往放不下。”
讹力命选择了留下,他还惦记着成为党项人首领的事儿,不愿意离开故乡。洪涛也无法强求,干脆让他顶替了王七镇守甘州,和王大、王二一起把持甘凉路的新军,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大人放心,末将这条命是大人给的,族人的命也是大人的给的,只要大人在一天末将和族人就当一天宋人。”
讹力命的回答也挺实在,摆明了是不打算信任新来的官员,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宋人,但出于报恩愿意暂时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