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藩回到府上,让人招呼方小藩去吃晚饭。
    不过他自己却没功夫吃,命人道:“把王金元那狗东西叫来。”
    王金元来的极快,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前来拜见,还未行礼,方继藩劈头盖脸的道:“狗东西去哪儿了。”
    王金元大感欣慰,平时都听人各种虚伪的奉承和吹捧,听到少爷这狗东西三个字,真是亲切的不得了,这才是真性情,比外头那些虚伪的家伙,不知强多少倍,王金元忙道:“少爷,是这样的,小人……”
    “闭嘴。”
    “噢。”
    方继藩道:“有一件大事要你办,告诉你,人力物力,都给本少爷砸下去,花多少银子,本少爷都乐意。”
    一听有事,王金元打起精神:“少爷,不知是何事?”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你附上耳朵来。”
    王金元上前,附上耳朵,方继藩对他耳语几句。
    王金元惊讶的道:“少爷您这是……”
    “少啰嗦,给我乖乖去做便是。”
    很多时候,少爷做事,是没有理由的。
    可最后的结果,都可得出少爷足智多谋。
    王金元点头哈腰:“明白,明白了,少爷放心吧,这点小事,小人一定办的妥妥的,保准少爷放心。”
    他麻溜的告辞走了。
    方继藩才松口气,自朱厚照取了昌平,这么多日子不能相见,方继藩心里倒是怪想念他的。
    …………
    方小藩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自打她出宫居住,朱秀荣便上了心,这是自己的小姑子,别看夫君总是痛心疾首的骂她几句,可朱秀荣最明白方继藩心思的,因而,每一次方小藩下值,她都让人张罗了许多的糕点,方小藩爱吃糕点,不爱吃肉。
    方小藩大快朵颐,完全没有女子的样子。
    她比划着,给自己的嫂子讲着什么叫做表格。
    “有了这表格,统计的效率,可以提高数倍,更加一目了然,不只如此,我还预备让内阁拿出银子来,印刷了各种表格,如此一来,大家就不必费工夫了,上上下下,办事的人,效率可以提高数倍,嫂子,你知道,提高数倍意味着什么吗?”
    她眨眨眼,卖着关子。
    朱秀荣顺着她卖的关子,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意味着什么?”
    方小藩将桂花糕塞进口里,吃了一口茶:“这就了不起了,原本一个时辰可以办成的事,现在只需一炷香。一盏茶要看完的东西,只需扫一眼,就可一目了然,这里头,牵涉到的,是需要数学的定式,内阁三位学士,认为我在胡闹,我才没有胡闹呢,他们不懂。还跑去告状了,让他们去告吧,反正不打紧,有太子,还有载墨。”
    朱秀荣一头雾水:“嗯?”
    方小藩咋舌:“不怪我,我哥让我这样说的。”
    朱秀荣:“呀?”
    方小藩道:“我只和嫂子说,你别告诉别人。”
    朱秀荣微笑:“我定不会告诉别人。”
    方小藩轻声咕哝几句。
    朱秀荣:“……”
    方小藩抬手,在朱秀荣眼前晃晃:“嫂子,嫂子……”
    朱秀荣回过神,温柔的一笑,溺爱的看着方小藩,摸摸她的手:“这些话,可不能对外乱说。”
    方小藩不断点头:“嗯嗯,谁都不说,只和嫂子说。”
    朱秀荣想了想,启开贝齿,吁了口气:“你哥说这些是为你好,你听他的便是。”
    方小藩道:“我早决定听他的了。”
    朱秀荣道:“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知道吗?”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方小藩抬头。
    “就是闯了大祸的时候。”
    “懂了!平常的小祸,就是我哥教的。”
    朱秀荣:“……”
    “你那表格,到底是什么,当真有用?”
    方小藩道:“你瞧好吧,我已以内阁的名义,托人印制了,过几日,还要召集一批书吏,让他们学习这表格的用法。”
    “乖!”朱秀荣笑了笑,又摸她的手。
    “嫂子,我还有一个秘密……”方小藩突然又想起什么。
    朱秀荣很认真的看着方小藩,认真的告诫道:“我不听你的秘密了,你需记得一件事,既然是秘密,就要永远拦在肚子里,哪怕是嫂子也不能说,知道吗。”
    “噢。”朱秀荣显得遗憾。
    …………
    京里这几日……突然传疯了。
    昌平是个好地方啊。
    这是从昌平来的商贾那儿传出的消息,却不知何故,很快就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据说,自打毛纪和他的弟子们到了昌平,教化周遭的百姓,那大杨山一带,可谓是鸡犬相闻,百姓们得了教化,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士绅们乐善好施,捐纳银钱,修桥铺路,读书的风气,瞬间弥漫,便连三岁稚童,竟已可背诵论语。
    这消息,像是要炸开一般。
    平时所有的人,都关注着保定布政使司。
    现在一下子,仿佛有了新的亮点。
    人们纷纷传颂着这消息,添油加醋的人越来越多。
    而得到了消息的人,更是兴奋无比。
    当然,偶尔也有一些杂音,无非是说,大杨山那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些杂音,并非是主流。
    翰林院里,一下子沸腾了。
    人们争相传颂。
    都察院,更是人声鼎沸。
    “听说了吗?大杨山,成了圣人的世界了,宛如桃花源哪。”
    “近些年来,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人们只知铜臭,罢罢罢……不说这些。”
    这消息,对于许多人而言,不啻是一颗钉心丸。
    凭什么就你们保定布政使司的新政能挣银子,这有什么了不起,只要通过教化,这大治之世,照样可以实现。
    士林轰动。
    人的心理就是如此。
    他们总是希望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哪怕是偶尔有杂音,也只当是某些‘人’,借机诋毁。
    趁势,关于毛纪先生的书籍,竟也被人印刷了出来,在京里四处兜售。
    这毛纪先生关于理学的新阐述,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读书人争相购买。
    不少人得之狂喜。
    天气,越来越寒了。
    大雪纷飞。
    眼看着,年关将至。
    只可惜……此时太子还在昌平练兵。
    弘治皇帝想到已出走了一个多月的儿子,在这冬日之中,难免有些心里暖呵呵的。
    可同时,又表现出了忧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担心的,何止又是母亲的。
    为人父的弘治皇帝,虽平时对太子管教甚严,动不动喝骂,可现在,那小子去了外头,至今未回,竟是难免……有些想念了。
    弘治皇帝看着一本本奏疏。
    心烦意燥。
    他叹了口气:“萧伴伴。”
    “奴婢在。”萧敬回来之后,沉默寡言了很多,不该说的,他一句不说,现在已经习惯了做木桩子了。
    弘治皇帝道:“这些奏疏,个个都在吹捧那大杨山,说什么桃花源,简直……就是乱用典故,这桃花源,乃乱世避世之地,我大明,莫非也称了乱世了吗?还有什么鸡犬相闻,什么夜不闭户,简直就是荒谬。”
    萧敬微笑:“外头现在都在那里以讹传讹,读书人喜欢传,翰林和御史清流们,也喜欢听,这不,现在觉得自个儿知道了还不甘心。还要上奏到陛下这儿来,想来,是希望陛下能够也听到这位毛纪先生的贤明,征辟他入朝吧。又或者,是希望,陛下好生看重这新理学……想来,这都是一些失意的官员和文人,在指桑骂槐呢。”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道:“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哪。”
    “奴婢已让厂卫……”
    “不要提你的厂卫。”弘治皇帝拉着脸:“他们能做什么,若动用厂卫就能解决掉麻烦,你也就不会一直一事无成了。”
    萧敬噗通跪倒:“奴婢真的是万死,奴婢有负圣恩,奴婢……”
    弘治皇帝没有搭理他,却是叹了口气:“天寒地冻,本想召继藩进宫来,说说话,解解闷,又担心他沿途染了风寒,孩子们都大了,都晓得展翅高飞啦。皇孙当年,也是爱溺在朕的身边,现在,却总是念叨他的那些朋友……朕这边,只有皇后了……”
    他点了点萧敬道:“你呀……”
    摇摇头。
    萧敬流出泪来:“奴婢固是不中用,可陛下无论是喜是忧,奴婢不也一直都在陛下跟前吗?奴婢若能替陛下解点儿闷,便是死也甘愿。”
    “这倒不必。”弘治皇帝坐直了,指了指案牍上的奏疏:“朕倒像看看,这是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
    “陛下,刘学士求见。”
    刘学士……
    弘治皇帝一愣,抬头:“叫来吧。”
    片刻之后,便见刘健匆匆进来,他的半边胡子没了,狼狈不堪的样子。
    弘治皇帝见状,诧异道:“刘卿家,这又是怎么了?”
    刘健苦笑:“是老臣自己不好,一直急了,这长髯恰好碰到了烛火,烧了。”
    “噢,那又是为何气急?”弘治皇帝看向刘健。
    刘健一时迟疑,也不知是当说不当说。
    弘治皇帝便鼓励道:“卿家但言无妨,怎么,你还想瞒着朕吗?”
    ……
    四章。

章节目录

明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