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作者:满城风沙
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
大方的刘琅让赵先锋欣喜若狂,连和宋立峰之间的争辩也不怎么上心了,他都五十五七岁了,距离退休也只有三年,现在看来当市长什么的怕是没机会了,那不如趁这几年多赚点钱养老。
说到底,赵先锋就是一个普通人,利益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这样的人千千万万,并非是你职务越高思想境界也会越高。
就如国家的革命先烈,他们那个时代可没有工资拿,有的还要倒贴钱,即使这样,他们为了事业也会奋不顾身,就是生命在事业面前也无足轻重,这才是革命家、政治家的本色,但同样,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普通人所看重的还是自己和亲人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也是人性所在。
刘琅当然明白赵先锋的那点“小心思”,但这很好,只要他能帮到自己,花点钱无所谓,他现在缺人缺设备,就是不缺钱,想要钱满足你,你能做事就行。
宋立峰看着赵先锋那样子有些好笑,他跟对方就不一样,来阜城工作是真要做出点成绩来,无愧国家对自己的期望,而且他现在觉得国家的确大有可为,正如刘琅当年那本《第三产业浪潮》中所写的那样:国家在未来三十年内将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不管对于国家还是个人,充满了机遇,只要你敢拼,就会有大把的机会成功,我希望三十年后,国家会成为强国,人民会富裕安康。
宋立峰觉得这才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至于说钱财,让更多的人获得财富不是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而且在着一个月时间里,他几乎每一天都下面调研,阜城市三县五区让他走了个遍,尤其对煤矿格外的重视,有一次还下到矿底和工人们聊天,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也了解了不少问题,在外人来看矿务局是一个好地方,工人们的工资很高,但实际上矿务局已经在很多方面有了问题,比如基层工人们对平均主义很不满意,他们工作最艰苦,理应得到的最多,但是到手的工资并不比那些坐办公室人多多少,跟双方的贡献完全不匹配。
这的确不公平,可也没办法,矿务局数万职工,八成以上是办公室人员,这么多人是很有话语权的,说白了,工资就是由他们定的,他们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定的太低吧,每年国家给矿务局的钱就那么多,一线工人多了,其他人就少,所以最后只能平均主义。
如果这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好好工作也可以,但是宋立峰发现很多人都不务正业,天天无所事事,甚至还存在偷偷把公家东西拿回家的现象,并且还是普遍现象,这样的企业能长久吗?才怪!
而且宋立峰做为工业部的干部,他知道很多国家层面的事情,现在国家发展很快,能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石油、煤炭的需求几率增加,以前国家还是石油出口国,甚至十年前石油出口额占到了国家外汇的四五成,但这几年石油出口越来越少,八成以上都自己用了,再这么下去,国家就会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
煤炭倒是够用,但可也是一个大问题,国家在煤炭采购方面还是采取计划经济,一吨煤炭的采购价格大约是一百块钱左右,改革开放后,有一些国外的煤炭企业想加入到国内的煤炭市场中,他们的价格低的吓人,一吨煤炭从本国挖掘出来,再运上船,穿过数千公里的海洋之后到岸的价格也才七十多块人民币,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煤炭成本远小于国内,如果真的放这些企业进来,那么国内所有的煤矿都将倒闭,一个不剩。
当然,国家不会对这样的企业开放,可问题是他们的煤炭价格真的是很低,国家也希望自己煤炭价格降下去。
国家的煤炭价格为什么远高于国外的煤炭?宋立峰通过这一阵子的调研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很简单,国外的生产力很高,现代化挖掘降低了大量的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同样年产百万吨的煤矿,国外先进的企业也要一两千人就足够了,而国内企业至少得万人以上,如阜城矿务局这样的年产七八百万吨的企业,职工都有五六万人,这是多么大的人力成本?是国外的十倍都不止。
宋立峰发现了这些问题,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就非常难了,需要继续研究,他自己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阜城矿务局的方案,即便不能完全解决,能解决一部分也是好的,这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要考虑方方面面,制定一个完善的规划,工业特区就要做出个特区的样子来。
当然,他现阶段的任务还是协助刘琅将工业集团建立起来,这件事做的很好,尤其是赵先锋,别看一副官场老油条的样子,但做事还是不含糊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让这五百亩的荒地焕然一新。
“刘总,我看到十一月份这建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时我们做什么?”
宋立峰询问道。
“只要可以使用,我的设备就能搬进来,我已经在全国购买了不少设备,这些设备应该在一个月内就会运到阜城,另外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收购阜城的企业,只要将这些企业的设备和工人消化掉,工业特区第一步就算实现了,这是基础的一步,只要能够完成,接下来就好办了!”
刘琅拥有十二套国内最先进的机床,再加上他脑海中的知识,他的公司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但北方工业集团能否成功他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北方工业集团不仅仅是要制造出好的机床,关键还是要带动整个阜城的工业发展,这才是最关键的。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人才,这种人才不是光靠什么专门的培训能够得到的,而是要建立起成熟的工业体系,在体系中培养人才才是长效机制,这样的人才才能自我提升。
这个工业体系就是通过改进阜城现有的设备来实现,让那些工人在设备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刘琅的要求。
宋立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我明天就召开全市大会,阜城正式进入改革阶段………对了,刘总,第一批收购的企业有哪几家?”
“这是名单,这几家企业一定是要收购的!”
刘琅递给宋立峰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名字。
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
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
大方的刘琅让赵先锋欣喜若狂,连和宋立峰之间的争辩也不怎么上心了,他都五十五七岁了,距离退休也只有三年,现在看来当市长什么的怕是没机会了,那不如趁这几年多赚点钱养老。
说到底,赵先锋就是一个普通人,利益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这样的人千千万万,并非是你职务越高思想境界也会越高。
就如国家的革命先烈,他们那个时代可没有工资拿,有的还要倒贴钱,即使这样,他们为了事业也会奋不顾身,就是生命在事业面前也无足轻重,这才是革命家、政治家的本色,但同样,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普通人所看重的还是自己和亲人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也是人性所在。
刘琅当然明白赵先锋的那点“小心思”,但这很好,只要他能帮到自己,花点钱无所谓,他现在缺人缺设备,就是不缺钱,想要钱满足你,你能做事就行。
宋立峰看着赵先锋那样子有些好笑,他跟对方就不一样,来阜城工作是真要做出点成绩来,无愧国家对自己的期望,而且他现在觉得国家的确大有可为,正如刘琅当年那本《第三产业浪潮》中所写的那样:国家在未来三十年内将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不管对于国家还是个人,充满了机遇,只要你敢拼,就会有大把的机会成功,我希望三十年后,国家会成为强国,人民会富裕安康。
宋立峰觉得这才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至于说钱财,让更多的人获得财富不是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而且在着一个月时间里,他几乎每一天都下面调研,阜城市三县五区让他走了个遍,尤其对煤矿格外的重视,有一次还下到矿底和工人们聊天,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也了解了不少问题,在外人来看矿务局是一个好地方,工人们的工资很高,但实际上矿务局已经在很多方面有了问题,比如基层工人们对平均主义很不满意,他们工作最艰苦,理应得到的最多,但是到手的工资并不比那些坐办公室人多多少,跟双方的贡献完全不匹配。
这的确不公平,可也没办法,矿务局数万职工,八成以上是办公室人员,这么多人是很有话语权的,说白了,工资就是由他们定的,他们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定的太低吧,每年国家给矿务局的钱就那么多,一线工人多了,其他人就少,所以最后只能平均主义。
如果这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好好工作也可以,但是宋立峰发现很多人都不务正业,天天无所事事,甚至还存在偷偷把公家东西拿回家的现象,并且还是普遍现象,这样的企业能长久吗?才怪!
而且宋立峰做为工业部的干部,他知道很多国家层面的事情,现在国家发展很快,能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石油、煤炭的需求几率增加,以前国家还是石油出口国,甚至十年前石油出口额占到了国家外汇的四五成,但这几年石油出口越来越少,八成以上都自己用了,再这么下去,国家就会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
煤炭倒是够用,但可也是一个大问题,国家在煤炭采购方面还是采取计划经济,一吨煤炭的采购价格大约是一百块钱左右,改革开放后,有一些国外的煤炭企业想加入到国内的煤炭市场中,他们的价格低的吓人,一吨煤炭从本国挖掘出来,再运上船,穿过数千公里的海洋之后到岸的价格也才七十多块人民币,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煤炭成本远小于国内,如果真的放这些企业进来,那么国内所有的煤矿都将倒闭,一个不剩。
当然,国家不会对这样的企业开放,可问题是他们的煤炭价格真的是很低,国家也希望自己煤炭价格降下去。
国家的煤炭价格为什么远高于国外的煤炭?宋立峰通过这一阵子的调研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很简单,国外的生产力很高,现代化挖掘降低了大量的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同样年产百万吨的煤矿,国外先进的企业也要一两千人就足够了,而国内企业至少得万人以上,如阜城矿务局这样的年产七八百万吨的企业,职工都有五六万人,这是多么大的人力成本?是国外的十倍都不止。
宋立峰发现了这些问题,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就非常难了,需要继续研究,他自己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阜城矿务局的方案,即便不能完全解决,能解决一部分也是好的,这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要考虑方方面面,制定一个完善的规划,工业特区就要做出个特区的样子来。
当然,他现阶段的任务还是协助刘琅将工业集团建立起来,这件事做的很好,尤其是赵先锋,别看一副官场老油条的样子,但做事还是不含糊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让这五百亩的荒地焕然一新。
“刘总,我看到十一月份这建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时我们做什么?”
宋立峰询问道。
“只要可以使用,我的设备就能搬进来,我已经在全国购买了不少设备,这些设备应该在一个月内就会运到阜城,另外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收购阜城的企业,只要将这些企业的设备和工人消化掉,工业特区第一步就算实现了,这是基础的一步,只要能够完成,接下来就好办了!”
刘琅拥有十二套国内最先进的机床,再加上他脑海中的知识,他的公司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但北方工业集团能否成功他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北方工业集团不仅仅是要制造出好的机床,关键还是要带动整个阜城的工业发展,这才是最关键的。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人才,这种人才不是光靠什么专门的培训能够得到的,而是要建立起成熟的工业体系,在体系中培养人才才是长效机制,这样的人才才能自我提升。
这个工业体系就是通过改进阜城现有的设备来实现,让那些工人在设备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刘琅的要求。
宋立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我明天就召开全市大会,阜城正式进入改革阶段………对了,刘总,第一批收购的企业有哪几家?”
“这是名单,这几家企业一定是要收购的!”
刘琅递给宋立峰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名字。
第八百六十一章 问题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