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曹化春和曹化雨两兄弟来到金陵以后,曹化淳便成了张府库房的常客,当然,他并不是来库房偷布的,而是偷偷来看望亲人的。
为此,张斌特意为他安排了一辆马车,并和他约定了一个隐蔽的地点,每当他休假的时候,马车便会早早赶到约定的地点将他和王承恩接过来。
曹化淳的生活也因此彻底改变了,他不再嗜酒图醉,卖字画得来的钱他全部换成了书籍,用以教导自己的三个侄子。
每次休假他都会细细检查曹德福等人的学习情况,并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讲解书上的疑难之处,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教书先生。
张斌为了以示亲近,也经常给曹德福兄弟讲讲课,再加上教书先生的教导,三兄弟读书识字可谓进境神速,要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成年,起步太晚,曹化淳甚至想培养他们去参加科举,博个功名!
这话,是他和张斌闲聊的时候说出来的,说着无意,听者却有心。
科举,这个想法貌似不是很现实,这会儿他们没得后台,没得关系,自然是没什么前途,如果曹化淳不掌权,他们可能学个十来年时间都考不上秀才。
但是,张斌知道,曹化淳肯定会掌权,而且为时已经不远了,说不定,这三兄弟以后秀才、举人、进士一条龙都有可能,再不济,凭曹化淳以后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的身份,把他们三个弄进国子监当监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参加院试了。
这三兄弟,有前途啊!
于是,张斌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竟然和曹化淳商议,要收曹德福三兄弟当学生!
曹化淳着实被他这个提议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们三兄弟里面最小的曹德寿都十六了,老大曹德福更是已经二十了,等他们考上秀才,怕得三十岁往上了,去考科举,有前途吗?
张斌自然不能告诉曹化淳,等你掌权了,这三兄弟前途无量,他只能一口咬定,这三兄弟有天赋,是读书的好料子。
为人长辈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后辈能有出息,张斌这么一忽悠,不管是曹化春、曹化雨还是曹化淳都很高兴,竟然真的让曹德福兄弟拜张斌为师,准备培养他们去参加科举!
曹德福他们以后能不能兄弟同登科还不知道,凑巧的是,张斌刚收下这三兄弟,便找到一对高中进士的兄弟。
准确的说,是毕懋康找到了。
但是,去打探消息的人却告诉他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那就是,毕懋康的哥哥毕懋良也是个牛逼人物。
毕懋康致仕的时候还只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官衔,而他的哥哥毕懋良致仕之前已经是户部右侍郎了,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网络可查,张斌之所以知道毕懋康还是因为他看过的某书中曾提及,这毕懋康是个武器专家,崇祯年间就提出了燧发枪的构想,而那个时候,欧陆也只是刚刚开始研制燧发枪而已。
他原本只是想找毕懋康来一起研制燧发枪,却不曾想一下找到两兄弟,而且一个还有一个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这下可有点麻烦了,如果光是毕懋康的话,一个正四品致仕的官员,自己一个从五品的现任官员去套套近乎还不显得很突兀,人家家里还有一个致仕的正三品朝廷大员,贸贸然登门就有点不合适了。
张斌只能想办法打听这两兄弟的消息,以期能找到个合适的理由,登门拜访。
这时候能找谁打听呢?
张斌尴尬的发现,在金陵,他根本就不认识几个人,除了兵部那几位大佬,就只有曹化淳了,其他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曹化淳那里估计是不要想了,因为他被贬金陵之前还只是个管事太监,而且还是负责照顾皇五弟朱由检的,跟外界根本就没什么接触,估计他也不认识毕懋康兄弟。
想来想去,张斌只有硬着头皮去找他的顶头上司杨文忠了。
杨文忠还算是比较负责任的一个官员,他虽然不轮值,但是,每天卯时他必然会赶到兵部,监督监督,待各司主事和轮值官员都到齐了,他才会离开。
这天,张斌早早便赶到兵部,拜见这位尚书大人。
杨文忠一看到他,不由惊奇的道:“双全,今天不是你轮值吧?”
张斌也不扭捏,直接就拱手道:“大人,属下是有事相求,特来拜见。”
杨文忠对张斌还是很客气的,他亲切的把拉到一边坐下来,这才装作豪爽道:“说吧,什么事,我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张斌知道这老油条是在说客气话,要真是为难的事,他绝对会理由推脱,能办到的不含糊,办不到,你总没辙。
好在,就是打听个人而已,倒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张斌直接道:“不知大人可认识原户部右侍郎毕懋良毕大人?”
杨文忠闻言,不由脱口道:“师皋?”
师皋正是毕懋良的字,这口气,好像是熟人啊,张斌不由兴奋的道:“大人,你认识毕大人?”
杨文忠面带回忆之色,缓缓的点头道:“我和师皋同科同榜,自然认识。”
这运气,真好!
张斌连忙拱手道:“大人,可否介绍一二,属下有点事找毕大人。”
杨文忠在官场打滚几十年,自然知道张斌是想找点由头去登门拜访,他不假思索的道:“其实,他跟你还真有点关系。”
张斌这个莫名其妙啊,他昨天才听说毕懋良这个人,怎么会跟他有点关系呢?
他不由好奇的问道:“大人,毕大人和属下有什么关系?”
杨文忠不答反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籍贯是福建福宁州大金所吧?”
张斌连忙点头道:“是,是。”
杨文忠点拨道:“师皋曾任福建督粮道,福建观察使,福建右布政使,在你们福建足足任职十二年之久!”
张斌闻言,不由目瞪口呆,原来,这毕懋良就是从福建升上去的,任职十二年,对福建的感情肯定很深,光这一点,他便能找出很多理由去拜访。
他由衷的拱手谢道:“属下明白了,多谢大人指点。”
杨文忠点了点头,提醒道:“礼别送太重,师皋可是出了名的清廉,每从一地卸任,都只带书籍数帙返乡,别无他物!”
为此,张斌特意为他安排了一辆马车,并和他约定了一个隐蔽的地点,每当他休假的时候,马车便会早早赶到约定的地点将他和王承恩接过来。
曹化淳的生活也因此彻底改变了,他不再嗜酒图醉,卖字画得来的钱他全部换成了书籍,用以教导自己的三个侄子。
每次休假他都会细细检查曹德福等人的学习情况,并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讲解书上的疑难之处,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教书先生。
张斌为了以示亲近,也经常给曹德福兄弟讲讲课,再加上教书先生的教导,三兄弟读书识字可谓进境神速,要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成年,起步太晚,曹化淳甚至想培养他们去参加科举,博个功名!
这话,是他和张斌闲聊的时候说出来的,说着无意,听者却有心。
科举,这个想法貌似不是很现实,这会儿他们没得后台,没得关系,自然是没什么前途,如果曹化淳不掌权,他们可能学个十来年时间都考不上秀才。
但是,张斌知道,曹化淳肯定会掌权,而且为时已经不远了,说不定,这三兄弟以后秀才、举人、进士一条龙都有可能,再不济,凭曹化淳以后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的身份,把他们三个弄进国子监当监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参加院试了。
这三兄弟,有前途啊!
于是,张斌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竟然和曹化淳商议,要收曹德福三兄弟当学生!
曹化淳着实被他这个提议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们三兄弟里面最小的曹德寿都十六了,老大曹德福更是已经二十了,等他们考上秀才,怕得三十岁往上了,去考科举,有前途吗?
张斌自然不能告诉曹化淳,等你掌权了,这三兄弟前途无量,他只能一口咬定,这三兄弟有天赋,是读书的好料子。
为人长辈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后辈能有出息,张斌这么一忽悠,不管是曹化春、曹化雨还是曹化淳都很高兴,竟然真的让曹德福兄弟拜张斌为师,准备培养他们去参加科举!
曹德福他们以后能不能兄弟同登科还不知道,凑巧的是,张斌刚收下这三兄弟,便找到一对高中进士的兄弟。
准确的说,是毕懋康找到了。
但是,去打探消息的人却告诉他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那就是,毕懋康的哥哥毕懋良也是个牛逼人物。
毕懋康致仕的时候还只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官衔,而他的哥哥毕懋良致仕之前已经是户部右侍郎了,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网络可查,张斌之所以知道毕懋康还是因为他看过的某书中曾提及,这毕懋康是个武器专家,崇祯年间就提出了燧发枪的构想,而那个时候,欧陆也只是刚刚开始研制燧发枪而已。
他原本只是想找毕懋康来一起研制燧发枪,却不曾想一下找到两兄弟,而且一个还有一个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这下可有点麻烦了,如果光是毕懋康的话,一个正四品致仕的官员,自己一个从五品的现任官员去套套近乎还不显得很突兀,人家家里还有一个致仕的正三品朝廷大员,贸贸然登门就有点不合适了。
张斌只能想办法打听这两兄弟的消息,以期能找到个合适的理由,登门拜访。
这时候能找谁打听呢?
张斌尴尬的发现,在金陵,他根本就不认识几个人,除了兵部那几位大佬,就只有曹化淳了,其他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曹化淳那里估计是不要想了,因为他被贬金陵之前还只是个管事太监,而且还是负责照顾皇五弟朱由检的,跟外界根本就没什么接触,估计他也不认识毕懋康兄弟。
想来想去,张斌只有硬着头皮去找他的顶头上司杨文忠了。
杨文忠还算是比较负责任的一个官员,他虽然不轮值,但是,每天卯时他必然会赶到兵部,监督监督,待各司主事和轮值官员都到齐了,他才会离开。
这天,张斌早早便赶到兵部,拜见这位尚书大人。
杨文忠一看到他,不由惊奇的道:“双全,今天不是你轮值吧?”
张斌也不扭捏,直接就拱手道:“大人,属下是有事相求,特来拜见。”
杨文忠对张斌还是很客气的,他亲切的把拉到一边坐下来,这才装作豪爽道:“说吧,什么事,我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张斌知道这老油条是在说客气话,要真是为难的事,他绝对会理由推脱,能办到的不含糊,办不到,你总没辙。
好在,就是打听个人而已,倒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张斌直接道:“不知大人可认识原户部右侍郎毕懋良毕大人?”
杨文忠闻言,不由脱口道:“师皋?”
师皋正是毕懋良的字,这口气,好像是熟人啊,张斌不由兴奋的道:“大人,你认识毕大人?”
杨文忠面带回忆之色,缓缓的点头道:“我和师皋同科同榜,自然认识。”
这运气,真好!
张斌连忙拱手道:“大人,可否介绍一二,属下有点事找毕大人。”
杨文忠在官场打滚几十年,自然知道张斌是想找点由头去登门拜访,他不假思索的道:“其实,他跟你还真有点关系。”
张斌这个莫名其妙啊,他昨天才听说毕懋良这个人,怎么会跟他有点关系呢?
他不由好奇的问道:“大人,毕大人和属下有什么关系?”
杨文忠不答反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籍贯是福建福宁州大金所吧?”
张斌连忙点头道:“是,是。”
杨文忠点拨道:“师皋曾任福建督粮道,福建观察使,福建右布政使,在你们福建足足任职十二年之久!”
张斌闻言,不由目瞪口呆,原来,这毕懋良就是从福建升上去的,任职十二年,对福建的感情肯定很深,光这一点,他便能找出很多理由去拜访。
他由衷的拱手谢道:“属下明白了,多谢大人指点。”
杨文忠点了点头,提醒道:“礼别送太重,师皋可是出了名的清廉,每从一地卸任,都只带书籍数帙返乡,别无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