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弩确实是个好东西,主要是威力强劲,可惜其制作方法后世失传了。

    赵桓在弩坊署亲眼所见这种弓弩的制作方法,不由得被古人技术所惊叹。

    因为用了滑轮,这种弓弩拉起来事半功倍。还有一种类似于扳机的触发装置,标准后再射击。更厉害的是这种弓弩可以同时放两支甚至多支箭,威力丝毫不减。

    姜帆介绍着:“陛下,这神臂弩乃我大宋绝密利器,强劲无比。任它再厚的甲胄,三百步内皆可洞穿。”

    “姜监事,给朕速造十万支,朕要成立一支强弩军。”

    姜帆一惊:“陛下,十万支不是小数目。弩坊暑不眠不休也需三年时间方可制成啊。”

    “三个月,朕给你三个月时间。造不出三万支弩,朕要了你脑袋。”

    姜帆大惊失色,战战兢兢的道:“陛,陛下……”

    赵桓微微一笑:“户部钱粮库、制造监、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通通听你调遣。三个月内务需给朕造出三万支神臂弩!”

    姜帆愁眉苦脸:“遵,遵旨。”

    “带朕去甲坊署。”

    这个军器监监丞姜帆还算称职,将军器监打理的井井有条。甲坊署督办处的杂役正在制作甲胄,原来这甲胄制作起来工序这么复杂。

    披膊、肩吞、身甲、腹吞,共计有1825枚甲叶拼成。

    “陛下,这是咱们甲坊署制作的甲胄,陛下要不要誓死?”姜帆指着旁边一处样品问道。

    赵桓颇有兴趣:“曹东升,给朕更衣,朕要试试这个重家伙。”

    曹东升慌忙命两名太监给赵桓着衣,这甲胄甚是沉重,重达58宋斤,赵桓穿上以后有些行动迟缓。

    “姜监使,此甲为何如此沉重?”

    “陛下,骑兵厉害,我大宋又缺马,这甲胄是我们对付骑兵的利器。别看它沉重,在战场上可是保命的家伙。”

    赵桓被震撼了:“朕不亲身示范,不知将士辛苦。这甲胄是我们阻挡刀箭最后一道屏障,朕要成立一支重装装甲部队。就叫步人甲!”

    姜帆躬身:“陛下圣明,这铁甲箭矢不进,刀枪不伤。咱将士有起利器防身,当胜尔!”

    赵桓脱下头盔:“你刚说这神臂弩强劲无比,再厚甲胄皆可穿透。你又说这步人甲箭矢不进,刀枪不伤。若用这神臂弩射这步人甲,当若何?”

    “这……”刚才牛皮吹大了,现在姜帆脸上不由得极是尴尬。

    “哈!”的一声,赵桓笑道:“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也。”

    “陛下,前面就是都水监了,都水监不负责制造,是以没有督办处。”姜帆领着赵桓介绍道。

    “朕就是想来这里,走进去看看。”

    都水监的官员闻言皇上亲临,慌忙列两旁低头躬身迎接。

    想比弩坊暑与甲坊署,都水监便冷清了许多。作为掌管天下水利的部门,只有十几名官员。

    “姜监事,给朕介绍一下。”赵桓进去在主位上坐了下来,曹东升立在一旁,其余侍卫站在门口。

    “陛下,不用姜监丞介绍。臣邱明山,乃是都水使。”一名国字脸的官员站出来道。

    另一名四十来岁的官员站出躬身道:“陛下,臣左大胖,乃是都水监副使。”

    邱明山,这名字有意思,赵桓差点脱口而出你会不会飙车。

    “朕来这里没有别的目的,朕想造船!”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这皇帝造船作甚。

    邱明山躬身道:“陛下,长江流域船只甚多,龙船行舟所在多有。大型商货运船也都属私人,不知陛下造船所谓何用?”

    副使左大胖道:“各地运粮官船也都充盈,陛下无需费心。”

    “朕要造大船,海船。百丈之长,千尺之宽。”

    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军器监丞姜帆都有些吃惊:“陛,陛下造此巨船所为何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四海广域,九州辽阔,朕想造龙船去四海看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反对。你造船就是为了出去浪?

    姜帆躬身道:“陛下,小人是军器监使,不应参与国事。然眼下虽四海升平,各诸国依旧虎视眈眈。这造如此巨船,国费甚巨。恐,恐有些不妥吧。”

    都水使邱明山也道:“陛下,我大宋无造此巨船经验。小船又不适合海上远行,陛下可否三思而行。”

    赵桓一拍椅子:“朕心意已决,无需再议。你们研究一下近海何处适合建督办处,一应材料朕令各地置办。至于钱粮,户部自会解决。朕要建立一支大宋舰队,远扬四海!”

    众人见皇上心意已决,也不敢再说,只好纷纷躬身行礼。

    邱明山道:“陛下,福建沿海适合建造督办处。那里木材广泛,运输方便,可节省大部分费用。”

    赵桓点了点头:“着,升邱明山为龙船转运使,负责督办制造宝船。”

    “臣遵旨!”

    其实赵桓知道,金蒙之事不解决,永远都是大宋心腹大患,然他还是决定举国之力造船。

    造船不是为了出去浪,更不是为了恩威四方,赵桓想解决大宋的粮食问题,他要造船去墨西哥偷玉米与地瓜。

    因为他知道,这些高产的玉米与番薯曾使明清人口爆炸。这些作物耐旱耐贫瘠,一旦引进,大宋粮食问题就会解决。

    只是能不能成功就是个未知数了,但总得一试。

    ……

    余不同作为大宋使者出使西夏,经邢州、汾州至夏州便进入西夏境界。

    宋夏联姻,赵桓在边境开放多个榷场,宋夏之间的贸易进行的如火如荼。

    余不同路过榷场,他发现大宋的粮棉布帛,脂粉丝绸大量出口到西夏。而西夏牛羊马匹更是大量流入宋境,双方真正实现双赢。

    在榷场最受欢迎的不是脂粉丝绸,反而是大宋的铁锅。

    北方生产力普遍地下,西夏人以拥有一口宋锅为傲。于是这各地榷场随处可见的都是这种铁锅。

    余不同长叹一声:这才是两国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刀戈相向。

    兵刃刀戈,只会使两国百姓惨遭屠戮。只有和平贸易,才能促进两国发展,可惜这一点金人不懂。

    作为宋使,余不同一到西夏便受到西夏各地官员隆重接待。西夏公主现是大宋皇贵妃,这对西夏人是莫大荣耀,皇帝李乾顺又极力巴结赵桓,是以西夏官员都对这大宋使者热情接待。

    其实赵桓也知道,李乾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之所以巴结大宋,是因为他想摆脱金人控制。宋夏没有翻脸,是因为他们有这共同的利益罢了。一旦宋夏交恶,最受伤害的应该是李思思,毕竟她与赵桓是一个政治联姻的产物。

    赵桓不想看到那一天,因为每个跟着他的女人,赵桓对她们都没有二心。

章节目录

大宋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货小联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货小联盟并收藏大宋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