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作者:七月新番
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
“良人不舍得让扶苏之子去琼崖,对三位公子,倒是一点不怜惜,直接打发到岭南。”
眼看新年越来越近,立君之事成了朝野聚焦的热点,叶子衿也不由得不关心。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位公子,却被黑夫按照商鞅时便立下的《宗室律》,“无功公子亦为庶人”这一条,剥夺了其财富特权,直接扔到岭南,名义上是去做“邑主”,实则是流放。
“若始皇帝当初听了我的建言,彼辈早在十多年前,就要奔赴边塞了,眼下不过是迟了些罢了。”
黑夫倒是觉得,自己对三位公子已经够大度了,让叶子衿坐到他身边,说起一件往事来。
“当时天下刚刚一统,始皇帝令群臣议定封建、郡县之利弊,有一夜我在宫殿宿卫轮值,便让我也说说看。”
当时黑夫以自己南征豫章的经历告诉秦始皇:
“从咸阳到豫章、长沙,林木沼泽甚多,道路险阻,少则两月,多则三月,难以知会朝廷。”
“岭南更远,又要加上一个月,官府文书尚且如此,民间贸易往来,一个来回,一年过去了。”
帝国的边疆能扩张多大,是由交通距离决定的,以这时代的路况、车马速度,哪怕有驰道、灵渠加成,岭南也远远超出了秦的国家辐射范围,不论是征服还是统治,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除了路途遥远,朝廷法令不能及时传达外,南方也以越人蛮夷为主,缺少编户齐民,根本收不上赋税。纵使设置名义上的郡县,实则无民可料,无土可治……”
“我当初建言,与其空置郡县,不如使诸公子镇之。封为边侯,使之带民众迁徙,统治蛮夷越人,慢慢推广教化,以夏变夷。”
只是被始皇帝否决了。
“我本是苦心良言,但始皇帝听了却不太高兴。”
黑夫一边说着,一边板起脸,揪着胡须,眉毛一样,沉着嗓子,模仿始皇帝说话的语气道:
“黑夫,你这是想将朕的诸公子们,当做边地县令来用啊,你也曾上书称江南卑热,有水蛊之疾。诸公子长在北方,锦衣玉食,骤然入蛮荒之境,恐怕还没到地方,便已染病而亡!”
叶子衿只觉好笑:“良人只需将脸涂一涂,便可亲到台上扮始皇帝了……”
原来,在黑夫让叔孙通修改史书,向天下人揭露始皇帝崩前后的“真相”后,还蛮想将这一段制作成百戏,演给关中人看的,只可惜他们碰上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没人敢演秦始皇帝。
在关中人心目中,始皇帝仍是如神一般的存在,虽然这神不太亲民也不太友好,更别说扮演了,那简直是亵渎。
于是这场戏就被无限期搁置……
“我可扮不好,我没他凶。”
黑夫继续道:“我当时唯唯诺诺,没敢说话,心中却暗道,陛下有子十余,有能者却寥寥无几,与其养在咸阳天天白吃民脂民膏,还不如拿去填边塞。”
也让人看看,始皇帝的公子们都被打发去建设边疆,那些被强制迁徙的庶民们,也便少了抱怨。
但始皇帝决心已下,不论何地,都要推行与中央一模一样的制度,结果秦制在关东有些水土不服,放到边疆,更显得繁杂而无用了……
“现在豫章、长沙倒是是渐渐富庶,比过去稍好。但岭南之地,仍是一片荒蛮,象郡、闽中等,不过是空置,为始皇帝凑齐他喜欢的6的整数而已,其实只治一二城,仅相当于一个县。”
“两年来,我靠岭南谪戍迁民打回中原,承诺带他们归乡,将彼辈一批批往北方调。眼下岭南只剩下不到十万军民,由共敖镇守,除了番禺、桂林等大城,其余小县多数放弃,空置其地,越人又慢慢回到了各地,再这样下去,这场仗,就白打了……”
政治是需要理想,但也要顾及现实,中原人口太少了,始皇帝时有三千万,现在已不足那数了。强制性的移民已宣告失败,未来再度统一后,帝国需要眼睛向内,料理好肺腑之疾,先将诸夏完全统一了,才能往外扩张。
这也意味着,黑夫有生之年,基本不可能再向岭南进行大规模移民了……
“与其让空置的土地便宜了蛮越土司们,倒不如封给功臣们,广树边侯,各领一县,仿照周朝时,以夏君治夷民的故事,最终以夏变夷。”
哪怕花一百年,两百年,都比历史上更快。
九州之内推行郡县与大一统,九州之外的岭南、海东、西域,朝廷难以辐射,又不忍弃之,便进行小规模的分封,以此节省行政成本,这便是当年黑夫提出的“一国两制”。
“功臣们可愿意?”叶子衿担心这点。
黑夫却不但忧:“九州之内,彻侯亦只是虚封,但若愿为边侯,那可是实封。自己的封地,自己做主,还不需向朝廷纳租税,少量贡品即可。等打完仗,计较功劳,我一口气封他几十上百个侯,这里边,总有人愿意去……”
至于能搞成什么样,是亡于蛮夷之手还是壮大向外扩张,就各看本事喽。
而这三位公子,只是黑夫计划中的第一批试验品。
始皇帝在时舍不得让儿子去填边境,黑夫舍得啊!
将闾、将臣、将夜,三人福建一个,广东一个,广西一个,都扔在热带雨林边上,某座南征军撤离后的空虚小邑里。
他们要忍受炎热的气候,肆虐的疾病,与越人打交道,以后还会被边侯的领地包围,就算不生病死掉,被越人攻杀,也足够世世代代陷在那,永远回不来了。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
“三公子皆去,那谁可为皇帝呢?”
“总不会是子婴罢?“叶子衿开玩笑道。
“子婴绝无机会。”黑夫对此人还是十分警惕的:
“我曾被始皇帝压了十多年,虽然偶尔能听我谏言,但大多数时候,仍是计不听言不用,得按着他的喜好来。”
他才是猎人,黑夫不过是一条猎犬。
“现在,轮到我做猎人,指挥群犬狩猎了。”
“而且,自在南郡举兵后我才发觉。”
“头顶上无人冲你指手画脚,想做的事情能一一推行的感觉。“
真是太舒服了!
他干嘛还要在自己头上放一个大爷?
“况且,六国对始皇帝的横征暴敛记忆犹新,未必会再接受一位嬴姓秦君……”
叶子衿了然,小声问道:“那,良人欲自取之?”
黑夫摇头:
“彘肩未熟。”
“接下来一段时间,天下将迎来一段,没有皇帝的日子。”
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
就像没有国王的王国——弗朗哥的西班牙。
“践阼而治的,只剩下一位终身摄政!”
他想起许多年前,在淮阳看到秦始皇帝车驾的情形,那时候黑夫说了一句话。
“欲戴其冠,先承其重!”
一语成谶,现在,这半个天下的重量,已扛到黑夫肩膀上了。
黑夫笑了笑:
“一个无冕之王!素王!”
……
秦始皇帝的年号,在三十八年终于走到了尾声。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政七年,天下大治。”
“周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摄政十四年,天下复安。”
“始皇帝崩,逆子谋篡,关东皆叛,幸有武忠侯靖难戡乱。今先帝诸子弟不孝不悌,难继大业,再统天下。故大秦帝位将空,以武忠侯晋爵为公,效伊尹、周公旦、共伯和事,践阼摄国政!”
“明岁,当为摄政元年!”
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而这独特的政体,便是考虑到新、故秦人接受程度后,妥协的产物。
由周青臣暂代的御史府那边,才颁布了这个让天下震惊的消息,少府张苍、治粟内史萧何、奉常陆贾、太史叔孙通等便带着上百名僚属、儒生,请求黑夫加尊位。
“天子重臣称公!武忠侯有大功于朝,当晋爵为公!”
黑夫三让,这才顺水推舟允之。
为了显示尊于其余彻侯,在二十等爵之上,加一“公”爵,这是旧时周代五等爵之首,实际上只有宋国和天子卿士能够得此殊荣,鲁、卫、齐等大国皆为侯,秦国最初更只是一区区伯国。
至于公号为何,一般是看所选的封地,陆贾他们提议黑夫直接割一郡作为封地,但被黑夫否决,只择一县为封地。
有人提议将封地定在“邓”,有人提议直接以洛阳县为封地,叫周公就行。
“邓不行。”黑夫头摇得像拨浪鼓,周亦不妥。
他眯着眼在地图上搜索了半天,一个个县看过去,不免抱怨道:
“我大秦幅员如此辽阔,居然找不到叫‘包’的地方!?”
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
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
“良人不舍得让扶苏之子去琼崖,对三位公子,倒是一点不怜惜,直接打发到岭南。”
眼看新年越来越近,立君之事成了朝野聚焦的热点,叶子衿也不由得不关心。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位公子,却被黑夫按照商鞅时便立下的《宗室律》,“无功公子亦为庶人”这一条,剥夺了其财富特权,直接扔到岭南,名义上是去做“邑主”,实则是流放。
“若始皇帝当初听了我的建言,彼辈早在十多年前,就要奔赴边塞了,眼下不过是迟了些罢了。”
黑夫倒是觉得,自己对三位公子已经够大度了,让叶子衿坐到他身边,说起一件往事来。
“当时天下刚刚一统,始皇帝令群臣议定封建、郡县之利弊,有一夜我在宫殿宿卫轮值,便让我也说说看。”
当时黑夫以自己南征豫章的经历告诉秦始皇:
“从咸阳到豫章、长沙,林木沼泽甚多,道路险阻,少则两月,多则三月,难以知会朝廷。”
“岭南更远,又要加上一个月,官府文书尚且如此,民间贸易往来,一个来回,一年过去了。”
帝国的边疆能扩张多大,是由交通距离决定的,以这时代的路况、车马速度,哪怕有驰道、灵渠加成,岭南也远远超出了秦的国家辐射范围,不论是征服还是统治,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除了路途遥远,朝廷法令不能及时传达外,南方也以越人蛮夷为主,缺少编户齐民,根本收不上赋税。纵使设置名义上的郡县,实则无民可料,无土可治……”
“我当初建言,与其空置郡县,不如使诸公子镇之。封为边侯,使之带民众迁徙,统治蛮夷越人,慢慢推广教化,以夏变夷。”
只是被始皇帝否决了。
“我本是苦心良言,但始皇帝听了却不太高兴。”
黑夫一边说着,一边板起脸,揪着胡须,眉毛一样,沉着嗓子,模仿始皇帝说话的语气道:
“黑夫,你这是想将朕的诸公子们,当做边地县令来用啊,你也曾上书称江南卑热,有水蛊之疾。诸公子长在北方,锦衣玉食,骤然入蛮荒之境,恐怕还没到地方,便已染病而亡!”
叶子衿只觉好笑:“良人只需将脸涂一涂,便可亲到台上扮始皇帝了……”
原来,在黑夫让叔孙通修改史书,向天下人揭露始皇帝崩前后的“真相”后,还蛮想将这一段制作成百戏,演给关中人看的,只可惜他们碰上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没人敢演秦始皇帝。
在关中人心目中,始皇帝仍是如神一般的存在,虽然这神不太亲民也不太友好,更别说扮演了,那简直是亵渎。
于是这场戏就被无限期搁置……
“我可扮不好,我没他凶。”
黑夫继续道:“我当时唯唯诺诺,没敢说话,心中却暗道,陛下有子十余,有能者却寥寥无几,与其养在咸阳天天白吃民脂民膏,还不如拿去填边塞。”
也让人看看,始皇帝的公子们都被打发去建设边疆,那些被强制迁徙的庶民们,也便少了抱怨。
但始皇帝决心已下,不论何地,都要推行与中央一模一样的制度,结果秦制在关东有些水土不服,放到边疆,更显得繁杂而无用了……
“现在豫章、长沙倒是是渐渐富庶,比过去稍好。但岭南之地,仍是一片荒蛮,象郡、闽中等,不过是空置,为始皇帝凑齐他喜欢的6的整数而已,其实只治一二城,仅相当于一个县。”
“两年来,我靠岭南谪戍迁民打回中原,承诺带他们归乡,将彼辈一批批往北方调。眼下岭南只剩下不到十万军民,由共敖镇守,除了番禺、桂林等大城,其余小县多数放弃,空置其地,越人又慢慢回到了各地,再这样下去,这场仗,就白打了……”
政治是需要理想,但也要顾及现实,中原人口太少了,始皇帝时有三千万,现在已不足那数了。强制性的移民已宣告失败,未来再度统一后,帝国需要眼睛向内,料理好肺腑之疾,先将诸夏完全统一了,才能往外扩张。
这也意味着,黑夫有生之年,基本不可能再向岭南进行大规模移民了……
“与其让空置的土地便宜了蛮越土司们,倒不如封给功臣们,广树边侯,各领一县,仿照周朝时,以夏君治夷民的故事,最终以夏变夷。”
哪怕花一百年,两百年,都比历史上更快。
九州之内推行郡县与大一统,九州之外的岭南、海东、西域,朝廷难以辐射,又不忍弃之,便进行小规模的分封,以此节省行政成本,这便是当年黑夫提出的“一国两制”。
“功臣们可愿意?”叶子衿担心这点。
黑夫却不但忧:“九州之内,彻侯亦只是虚封,但若愿为边侯,那可是实封。自己的封地,自己做主,还不需向朝廷纳租税,少量贡品即可。等打完仗,计较功劳,我一口气封他几十上百个侯,这里边,总有人愿意去……”
至于能搞成什么样,是亡于蛮夷之手还是壮大向外扩张,就各看本事喽。
而这三位公子,只是黑夫计划中的第一批试验品。
始皇帝在时舍不得让儿子去填边境,黑夫舍得啊!
将闾、将臣、将夜,三人福建一个,广东一个,广西一个,都扔在热带雨林边上,某座南征军撤离后的空虚小邑里。
他们要忍受炎热的气候,肆虐的疾病,与越人打交道,以后还会被边侯的领地包围,就算不生病死掉,被越人攻杀,也足够世世代代陷在那,永远回不来了。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
“三公子皆去,那谁可为皇帝呢?”
“总不会是子婴罢?“叶子衿开玩笑道。
“子婴绝无机会。”黑夫对此人还是十分警惕的:
“我曾被始皇帝压了十多年,虽然偶尔能听我谏言,但大多数时候,仍是计不听言不用,得按着他的喜好来。”
他才是猎人,黑夫不过是一条猎犬。
“现在,轮到我做猎人,指挥群犬狩猎了。”
“而且,自在南郡举兵后我才发觉。”
“头顶上无人冲你指手画脚,想做的事情能一一推行的感觉。“
真是太舒服了!
他干嘛还要在自己头上放一个大爷?
“况且,六国对始皇帝的横征暴敛记忆犹新,未必会再接受一位嬴姓秦君……”
叶子衿了然,小声问道:“那,良人欲自取之?”
黑夫摇头:
“彘肩未熟。”
“接下来一段时间,天下将迎来一段,没有皇帝的日子。”
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
就像没有国王的王国——弗朗哥的西班牙。
“践阼而治的,只剩下一位终身摄政!”
他想起许多年前,在淮阳看到秦始皇帝车驾的情形,那时候黑夫说了一句话。
“欲戴其冠,先承其重!”
一语成谶,现在,这半个天下的重量,已扛到黑夫肩膀上了。
黑夫笑了笑:
“一个无冕之王!素王!”
……
秦始皇帝的年号,在三十八年终于走到了尾声。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政七年,天下大治。”
“周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摄政十四年,天下复安。”
“始皇帝崩,逆子谋篡,关东皆叛,幸有武忠侯靖难戡乱。今先帝诸子弟不孝不悌,难继大业,再统天下。故大秦帝位将空,以武忠侯晋爵为公,效伊尹、周公旦、共伯和事,践阼摄国政!”
“明岁,当为摄政元年!”
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而这独特的政体,便是考虑到新、故秦人接受程度后,妥协的产物。
由周青臣暂代的御史府那边,才颁布了这个让天下震惊的消息,少府张苍、治粟内史萧何、奉常陆贾、太史叔孙通等便带着上百名僚属、儒生,请求黑夫加尊位。
“天子重臣称公!武忠侯有大功于朝,当晋爵为公!”
黑夫三让,这才顺水推舟允之。
为了显示尊于其余彻侯,在二十等爵之上,加一“公”爵,这是旧时周代五等爵之首,实际上只有宋国和天子卿士能够得此殊荣,鲁、卫、齐等大国皆为侯,秦国最初更只是一区区伯国。
至于公号为何,一般是看所选的封地,陆贾他们提议黑夫直接割一郡作为封地,但被黑夫否决,只择一县为封地。
有人提议将封地定在“邓”,有人提议直接以洛阳县为封地,叫周公就行。
“邓不行。”黑夫头摇得像拨浪鼓,周亦不妥。
他眯着眼在地图上搜索了半天,一个个县看过去,不免抱怨道:
“我大秦幅员如此辽阔,居然找不到叫‘包’的地方!?”
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