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到底是哪只手在背后推动?恶意炒作,又到底是哪只手在幕后操纵?”
次日,“美国周刊”刊登了专题报道,由盖文-亨特执笔。
详实而丰富的内容长达八页,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与“娱乐周刊”四十八小时前撰写的专题报道针锋相对,再次将“炒作门”的热浪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同时也在整个北美地区丢下了一个原子弹,一如当年二战时期,长崎和广岛的遭遇一般。
不同于“娱乐周刊”以演唱会为切入点,“美国周刊”以两年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为切入点,出人意料地再次还原了连绵至今的娜塔莉-波特曼事件。
第一篇章,多伦多绯闻炒作事件。
两年光阴匆匆而过,当初的事情渐渐已经尘埃落定。
娜塔莉依旧是y世代中第一位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的演员;娜塔莉与本杰明-米派德的恋情也浮出了水面,两个人的第一个孩子也已经出生,而当初替身的指责和非难也渐渐沉淀下来,不了了之;娜塔莉的事业进入平缓期,“雷神”和“不求回报”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艺术电影方面也暂时没有新消息。
现在,“美国周刊”旧事重提,详细地讲述了当初绯闻的来龙去脉——“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是真正的发起之人,但当初“美国周刊”选择了跟进蓝礼这条线,继而见证了“活埋”的成功;而“娱乐周刊”则跟进了娜塔莉这条线,继而发现了娜塔莉与本杰明的恋情,并且一鼓作气地揭开了替身的非难。
换而言之,蓝礼不仅不是幕后炒作者,而且还是事件受害者。所谓的恶意炒作,只不过是“黑天鹅”剧组与“娱乐周刊”的学院公关博弈而已。
第二篇章,奥斯卡缺席事件。
事件的开端是狗仔偷偷摸摸进入医院,意外地发现了蓝礼的健康问题,继而引发了多种猜测;“抗癌的我”剧组和安迪-罗杰斯官方回应之后,“娱乐周刊”却开始煽风点火,认为这是一起为了宣传电影、为了冲刺奥斯卡的新闻“摆拍”事件,随后洛杉矶的记者们派出了“西雅图远征队”,前往挖掘事实真相。
结果,蓝礼澄清了事实,并且因为健康原因缺席了奥斯卡,以及整个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但,“娱乐周刊”却依旧不依不饶,后续可以延伸到“抗癌的我”首映事件。
林肯中心首映仪式之上的流血意外,蓝礼作为受害者之一,却肩负起了维持现场秩序的重任,并且避免了伤害的进一步扩大。事件当事人劳伦-梅斯勒是最好的证人,同样,当晚在首映式现场的其他观众也都是间接证人。
但,“娱乐周刊”又一次指责蓝礼恶意炒作,为了电影票房不舍手段。
第三篇章,“速度与激/情”续集事件。
首先,片酬博弈本来就是好莱坞的一部分,出演商业电影,追求更高片酬,无可厚非,更何况,蓝礼从未在公开场合对剧组进行施压,试图利用网络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片酬;相反,范-迪塞尔却一再通过媒体施压,制造出蓝礼反叛者的形象。
其次,蓝礼宣布退出续集制作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内部爆出了不合传言,不仅仅是范-迪塞尔与蓝礼-霍尔而已,准确来说是范-迪塞尔与其他所有演员站在了对立面之上,最终环球影业提高了所有演员的续集片酬。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放弃“速度与激/情”续集,选择“明日边缘”,这不过只是一个平行交叉的选择而已,不是演员的博弈,更多是经纪人与电影公司的对决。
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娱乐周刊”却再次挑起事端,煽风点火,不仅认为蓝礼为了片酬不折手段、蓄意炒作;而且还对“明日边缘”和华纳兄弟口诛笔伐。新闻热度持续地居高不下。
第四篇章,演唱会。
归根结底的本质就是:无论是蓝礼-霍尔的个人方面,还是十一工作室的公司方面,他们都没有对“一个人的演唱会”进行任何报道,网站网页公布的前四十八小时之内,整个网络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对于一场“蓄谋”的演唱会来说,仅仅只有四天筹备时间,没有加快脚步进行宣传,也没有联系媒体进行报道,甚至没有配合歌迷进行造势,白白地放任四十八小时时间,完全鸦雀无声、静观其变。
第一个报道演唱会的,恰恰是“娱乐周刊”,以恶意炒作之名,道德绑架了演唱会,炮制了爆点和噱头,短短数小时之内就制造了新闻狂潮,将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演唱会之上,并且引发了之后的相关负面新闻。
同时,“娱乐周刊”取得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销量狂潮。
……
“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一共分为五个篇章,前面四个篇章,针对性地罗列出一系列事实,重新理清发展脉络,还原事情真相。
没有掺杂个人评论,也没有添加多余观点,更多还是以事实引用的方式;同时还附上了“娱乐周刊”当时的报道截图,犹如撰写论文一般,标注出处来源,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但,盖文还更进一步,真正地提交了证据,事件原貌的版图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的第五篇章,盖文重新回到了事件漩涡中心的当事人身上。
“蓝礼-霍尔。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之内,这个名字就已经广为人知、红遍全美。作为y世代的年轻演员,他的上升速度着实骇人,几乎已经跻身好莱坞的金字塔顶端,令人侧目,也令人困惑。没有人可以否认,犹如流星一般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太多太多的瞩目,同时也引发了太多太多的猜测。
但这名年轻演员却从未迷失过前进的脚步。自从第一次出现在’太平洋战争’的小屏幕以来,’速度与激/情5’是唯一的一次商业电影经历,而更多时候则在文艺独立电影领域打滚、磨炼,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最后则是’超脱’。
一次又一次,在观众面前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实力,深刻演绎了’演员’的意义,诠释到了极致之后,交给观众进行评判。
人红是非多。围绕在蓝礼身边的争议事件始终不断,但每一起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默默推动的幕后黑手。不是身为新人的蓝礼,也不是具备能力的经纪公司,因为从一开始,蓝礼的定义就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推动事件,挑唆新闻,制造爆点的。是’娱乐周刊’,是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站在他们身后的整个娱乐产业,因为娱乐至死、因为利益至上,客观的理智和记者的操守,渐渐变得支离破碎。
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但,这却是不是新闻。在好莱坞世界里,每一位从业者都必须接受如此挑战,生活在镁光灯之下,面对纷纷扰扰的争议。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事情也无伤大雅,热闹热闹,娱乐娱乐,风波也就过去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娱乐周刊’炮制了这些新闻,相关媒体推动了这些热潮,然后他们却站在了蓝礼的对立面、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地指责蓝礼’炒作’?
这也许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魔幻也最讽刺的一起新闻事件了,贼喊做贼,问题是,人们都还相信了这名颠倒是非黑白的罪魁祸首。那么,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没有人应该忘记,他才仅仅二十二岁而已,但他却奉献了’爱疯了’那样的表演。”
这也许是“美国周刊”刊登过最严肃也最犀利的一篇专题报道了,这也许是盖文职业生涯撰写过最深刻最全面的一篇专题报道了,不仅全面地分析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重点——
“娱乐周刊”和康奈尔-麦格雷戈。
盖文完全忽略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提起海瑟-克罗斯,也没有提起演唱会当晚的盛况,甚至没有提起蓝礼在公寓门口的正面回应,而是釜底抽薪,越过了层层迷雾,箭头直指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一招,十分大胆,也十分疯狂,几乎等于放弃了防守,选择全力进攻,犹如一把利剑,在纷纷扰扰的新闻报道之中,硬生生劈出了一条缝隙,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事实上,在过去二十四小时之中,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将视线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站在公寓门口接受采访之后,蓝礼的回应和声明,各大媒体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再次为“炒作门”点燃一把火,摆出了一副追究事实真相的清高姿态,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但现在,情况却变得尴尬起来。“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问世之后,人们纷纷回头翻开了“娱乐周刊”,阅读不到二十个小时之间,康奈尔撰写的那篇文章。
果然。
“默认指控,胆大妄为,有恃无恐!伪君子再次刷新好莱坞自我炒作的底线。”
康奈尔又一次地采用了犀利的语言向蓝礼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但这篇文章不同于前一篇专题,缺少了事实,通篇几乎都是康奈尔的自我解读,偏颇的观点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
于是,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难道,“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才是真正的事实?难道,蓝礼-霍尔也是受害者?
次日,“美国周刊”刊登了专题报道,由盖文-亨特执笔。
详实而丰富的内容长达八页,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与“娱乐周刊”四十八小时前撰写的专题报道针锋相对,再次将“炒作门”的热浪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同时也在整个北美地区丢下了一个原子弹,一如当年二战时期,长崎和广岛的遭遇一般。
不同于“娱乐周刊”以演唱会为切入点,“美国周刊”以两年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为切入点,出人意料地再次还原了连绵至今的娜塔莉-波特曼事件。
第一篇章,多伦多绯闻炒作事件。
两年光阴匆匆而过,当初的事情渐渐已经尘埃落定。
娜塔莉依旧是y世代中第一位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的演员;娜塔莉与本杰明-米派德的恋情也浮出了水面,两个人的第一个孩子也已经出生,而当初替身的指责和非难也渐渐沉淀下来,不了了之;娜塔莉的事业进入平缓期,“雷神”和“不求回报”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艺术电影方面也暂时没有新消息。
现在,“美国周刊”旧事重提,详细地讲述了当初绯闻的来龙去脉——“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是真正的发起之人,但当初“美国周刊”选择了跟进蓝礼这条线,继而见证了“活埋”的成功;而“娱乐周刊”则跟进了娜塔莉这条线,继而发现了娜塔莉与本杰明的恋情,并且一鼓作气地揭开了替身的非难。
换而言之,蓝礼不仅不是幕后炒作者,而且还是事件受害者。所谓的恶意炒作,只不过是“黑天鹅”剧组与“娱乐周刊”的学院公关博弈而已。
第二篇章,奥斯卡缺席事件。
事件的开端是狗仔偷偷摸摸进入医院,意外地发现了蓝礼的健康问题,继而引发了多种猜测;“抗癌的我”剧组和安迪-罗杰斯官方回应之后,“娱乐周刊”却开始煽风点火,认为这是一起为了宣传电影、为了冲刺奥斯卡的新闻“摆拍”事件,随后洛杉矶的记者们派出了“西雅图远征队”,前往挖掘事实真相。
结果,蓝礼澄清了事实,并且因为健康原因缺席了奥斯卡,以及整个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但,“娱乐周刊”却依旧不依不饶,后续可以延伸到“抗癌的我”首映事件。
林肯中心首映仪式之上的流血意外,蓝礼作为受害者之一,却肩负起了维持现场秩序的重任,并且避免了伤害的进一步扩大。事件当事人劳伦-梅斯勒是最好的证人,同样,当晚在首映式现场的其他观众也都是间接证人。
但,“娱乐周刊”又一次指责蓝礼恶意炒作,为了电影票房不舍手段。
第三篇章,“速度与激/情”续集事件。
首先,片酬博弈本来就是好莱坞的一部分,出演商业电影,追求更高片酬,无可厚非,更何况,蓝礼从未在公开场合对剧组进行施压,试图利用网络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片酬;相反,范-迪塞尔却一再通过媒体施压,制造出蓝礼反叛者的形象。
其次,蓝礼宣布退出续集制作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内部爆出了不合传言,不仅仅是范-迪塞尔与蓝礼-霍尔而已,准确来说是范-迪塞尔与其他所有演员站在了对立面之上,最终环球影业提高了所有演员的续集片酬。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放弃“速度与激/情”续集,选择“明日边缘”,这不过只是一个平行交叉的选择而已,不是演员的博弈,更多是经纪人与电影公司的对决。
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娱乐周刊”却再次挑起事端,煽风点火,不仅认为蓝礼为了片酬不折手段、蓄意炒作;而且还对“明日边缘”和华纳兄弟口诛笔伐。新闻热度持续地居高不下。
第四篇章,演唱会。
归根结底的本质就是:无论是蓝礼-霍尔的个人方面,还是十一工作室的公司方面,他们都没有对“一个人的演唱会”进行任何报道,网站网页公布的前四十八小时之内,整个网络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对于一场“蓄谋”的演唱会来说,仅仅只有四天筹备时间,没有加快脚步进行宣传,也没有联系媒体进行报道,甚至没有配合歌迷进行造势,白白地放任四十八小时时间,完全鸦雀无声、静观其变。
第一个报道演唱会的,恰恰是“娱乐周刊”,以恶意炒作之名,道德绑架了演唱会,炮制了爆点和噱头,短短数小时之内就制造了新闻狂潮,将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演唱会之上,并且引发了之后的相关负面新闻。
同时,“娱乐周刊”取得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销量狂潮。
……
“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一共分为五个篇章,前面四个篇章,针对性地罗列出一系列事实,重新理清发展脉络,还原事情真相。
没有掺杂个人评论,也没有添加多余观点,更多还是以事实引用的方式;同时还附上了“娱乐周刊”当时的报道截图,犹如撰写论文一般,标注出处来源,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但,盖文还更进一步,真正地提交了证据,事件原貌的版图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的第五篇章,盖文重新回到了事件漩涡中心的当事人身上。
“蓝礼-霍尔。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之内,这个名字就已经广为人知、红遍全美。作为y世代的年轻演员,他的上升速度着实骇人,几乎已经跻身好莱坞的金字塔顶端,令人侧目,也令人困惑。没有人可以否认,犹如流星一般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太多太多的瞩目,同时也引发了太多太多的猜测。
但这名年轻演员却从未迷失过前进的脚步。自从第一次出现在’太平洋战争’的小屏幕以来,’速度与激/情5’是唯一的一次商业电影经历,而更多时候则在文艺独立电影领域打滚、磨炼,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最后则是’超脱’。
一次又一次,在观众面前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实力,深刻演绎了’演员’的意义,诠释到了极致之后,交给观众进行评判。
人红是非多。围绕在蓝礼身边的争议事件始终不断,但每一起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默默推动的幕后黑手。不是身为新人的蓝礼,也不是具备能力的经纪公司,因为从一开始,蓝礼的定义就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推动事件,挑唆新闻,制造爆点的。是’娱乐周刊’,是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站在他们身后的整个娱乐产业,因为娱乐至死、因为利益至上,客观的理智和记者的操守,渐渐变得支离破碎。
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但,这却是不是新闻。在好莱坞世界里,每一位从业者都必须接受如此挑战,生活在镁光灯之下,面对纷纷扰扰的争议。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事情也无伤大雅,热闹热闹,娱乐娱乐,风波也就过去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娱乐周刊’炮制了这些新闻,相关媒体推动了这些热潮,然后他们却站在了蓝礼的对立面、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地指责蓝礼’炒作’?
这也许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魔幻也最讽刺的一起新闻事件了,贼喊做贼,问题是,人们都还相信了这名颠倒是非黑白的罪魁祸首。那么,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没有人应该忘记,他才仅仅二十二岁而已,但他却奉献了’爱疯了’那样的表演。”
这也许是“美国周刊”刊登过最严肃也最犀利的一篇专题报道了,这也许是盖文职业生涯撰写过最深刻最全面的一篇专题报道了,不仅全面地分析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重点——
“娱乐周刊”和康奈尔-麦格雷戈。
盖文完全忽略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提起海瑟-克罗斯,也没有提起演唱会当晚的盛况,甚至没有提起蓝礼在公寓门口的正面回应,而是釜底抽薪,越过了层层迷雾,箭头直指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一招,十分大胆,也十分疯狂,几乎等于放弃了防守,选择全力进攻,犹如一把利剑,在纷纷扰扰的新闻报道之中,硬生生劈出了一条缝隙,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事实上,在过去二十四小时之中,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将视线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站在公寓门口接受采访之后,蓝礼的回应和声明,各大媒体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再次为“炒作门”点燃一把火,摆出了一副追究事实真相的清高姿态,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但现在,情况却变得尴尬起来。“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问世之后,人们纷纷回头翻开了“娱乐周刊”,阅读不到二十个小时之间,康奈尔撰写的那篇文章。
果然。
“默认指控,胆大妄为,有恃无恐!伪君子再次刷新好莱坞自我炒作的底线。”
康奈尔又一次地采用了犀利的语言向蓝礼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但这篇文章不同于前一篇专题,缺少了事实,通篇几乎都是康奈尔的自我解读,偏颇的观点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
于是,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难道,“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才是真正的事实?难道,蓝礼-霍尔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