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将军既称公,乃尊其母沛国谯县刘氏为燕国太后,敕封其妻清河赵氏芸为燕国后,其余诸位夫人皆称嫔……拜汝南吕范为燕国首相……”
南阳宛城东面都亭舍中,窗外早春寒风料峭,窗内,一名年方弱冠之人正立在榻前捧着一封文书为榻上之人阅读。
“你且住!”刚起了个头,榻上卧着那人,也就是号称中原双璧的曹操曹孟德了,便忽然扔下了放在额头上的热巾,然后好奇出声。“竟然没有立世子吗?”
“回禀大人。”年轻人,也就是曹操长子曹昂了,即刻摇头。“并无立世子言语,最起码文书中的汇报没有提及……”
“那必然就是没立了,只是他竟然不怕出事吗?”光着脚的曹操翻身坐起,捏着胡子满脸疑惑。“别人倒也罢了,他次子公孙平跟董卓的孙女可是有婚约的,且公孙平的外公冯芳乃是几十年前便做到尚书郎,也算是久任中枢之人,这么一个背景天然受关西文武的支持,而所谓河北地盘实际上乃是河北、关西两大块,本就有嫌隙,这要是闹出乱子也属寻常吧?”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曹昂只能沉默以对。
“还有,他竟然没有追封他父亲吗?”曹操回过神来,继续询问。“这难道不该是当先为之的事情吗?我为何没听到?”
“下面有提及,说是卫将军一开始准备给他父亲加谥号为文,乃为燕文公,但无人认可,甚至有人当面说荒谬,而他也不计较,便就此搁置了。”早已经大略看完了一遍这封文书的曹昂即刻作答。
“我懂了!”曹操这下子反而恍然失笑。“他不是想给生父加文,他生父有什么功绩可言,居然能称燕文公,他这是想表彰他的母亲……认为他母亲的功绩足可以称‘文’,只是其母尚且在世,不好明说罢了,所以就此搁置。”
“竟然是夫从妇得美谥吗?”曹昂不免震惊。
“公孙大娘今日死了,明日便能当的此谥。”曹操重新躺下,一声感慨。“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还真贴切!你且继续,我正要听听燕国官制,这才是要点。”
“喏!”曹昂赶紧再度举文书而朗读。“拜汝南细阳吕范为燕国首相,魏郡审配为左相,南阳娄圭为右相……”
“娄子伯这也算混出来了……”
“燕国设三省,一设中书省,掌机要,发政令,为首相所领;再设尚书省,掌机要,统揽各部、台、曹、阁所入文书,批陈阅览,为左相所领;后设门下省,掌机要,专司监察、批驳政令,为右相所领……”
“也是老一套。”曹操躺在那里不以为意道。“这其实就是将三公与尚书台、黄门监三者先合为一,再分为三……中书省居中定策,尚书省管入,门下省管出,分给三相分领,若我所料不错,将来白马义从也是要处在门下省所辖的,这才是娄子伯为此任的一个最大底气!不过,不管如何,如此一来到底是权责上清晰明了了不少,也算是有些新意了。”
“父亲大人所言甚是,小人也是这么觉得。”曹昂也忍不住多说了一句。“进、定、出,条理分明,权责清晰,且三者并立,不会出现一家过于独大的局面……”
“接着念……”
“喏。”曹子修赶紧继续低头读道。“三省之下,复设六部,曰礼部、吏部、工部、兵部、刑部、户部,每部皆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二人,直对各州郡县乡亭;又设十二寺,依旧属三省,曰太常寺、鸿胪寺、宗正寺、大理寺、少府寺、太仆寺、司农寺、将作寺、黄阁寺、版印寺、钦天寺、卫尉寺……”
“这就更不用说了。”曹操愈发百无聊赖。“公孙文琪之心,真是路人皆知,六部便是照搬尚书台六曹,十二寺无外乎就是九卿加上钦天监、黄阁,还有一个如今书籍、布告、文书版印风行后专设的版印寺而已。”
“正是如此。”
“不过,”曹操在榻上复又冷笑嘲讽道。“公孙文琪再肆无忌惮也是有难处的,譬如安利号的去处便无说法,想来他母亲在一日,他就不好真的将安利号纳入燕国体制内的……还有吗,御史台什么的?”
“自然还有!”曹子修赶紧再念。“再设四台,曰御史台、财政台、枢密台、靖安台,御史台掌监察,为钜鹿田丰所领,财政台掌财政,为北海王修所领,枢密台掌兵马调度,为辽西韩当所领,靖安台权责不明,但以颍川戏忠所领,郭嘉为副,不言自明……又曰,凡三高官官三相,与四台首脑,并于邺下铜雀台设坐,并称台僚,遇有国主外出、年幼等非常事,七座并论,可暂决一切国事,虽邺下诸将军亦要听命!”
曹操呼啦一下再度坐起身来,却又面露嘲讽,缓缓躺了回去:“这是仿前汉重归宰相实权了!怪不得之前屡屡分权立制,削弱三相权责,却不想在这里等着呢!只是他也不想想,他活着的时候以建国之主的威望,自然是君臣和睦,可等他死了,他儿子岂不是要与这七位相国再来一回汉武故事,君、相争权?而七位相国,牵扯到政、军、财、监、间,固然会相互对立,难成一统,可反过来说却也极难彻底压倒……再加上一个安利号,到时候,这公孙氏的燕国便是千秋万代,也少不了要闹个千秋万代!”
曹昂欲言又止。
“子修有话说?”曹操不以为然。
“是,大人。”曹昂鼓起勇气正色而对。“之前小人从荀师(荀悦)处学习,觉得荀师所言极有道理,那便是至尊也会犯错,也会有不对的时候……试想一番,若是桓灵之时也有这样的实权七相,怎么会让国家崩坏到这个地步?若是大汉天子少年时皆有如此七相相互擎肘执政,又怎么会有阉宦外戚祸乱国家到如此地步呢?”
“荀悦的学问是好的,观点也对。”曹操瞥了一眼自己的长子,幽幽言道。“不然我也不会让你去当他的学生,便是你今日这番道理其实也对……天子英明欲有所作为时,这七相必然是擎肘之人;可国家衰败,天子无能之时,这个制度确实能保底,与之相比,什么世族作大、君臣相争,倒也显得无足轻重了,想来公孙文琪便是因为汉室的教训才这么做的。不过子修……”
“是!”
“灵帝倒也罢了,桓帝并不昏庸,他只是首开党锢,引来士人厌恶而已。至于阉宦……你不知道你太爷爷就是个权宦吗?难道他也是个祸国之人?”曹操斜着眼睛看向自己的长子,不免语重心长。“你已经成年了,今年夏日都要娶孙氏女为妻了,就不要老是听一家之言了,法家、道家的书都可以读一读。譬如那颍川郭图,虽然是个天下皆知的小人,可他家的律法知识却是公认的好,最近邺下那里版印了他的一本《小杜律注解》,据说是他在阴山下放羊的时候写下的,你爹我就觉得很好,为什么不去买一本来看呢?”
“喏,小人失言,小人这就去买《小杜律注解》来看。”曹昂俯身称是。
曹孟德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曹昂就是这点让人满意,这小子从来都很孝顺,很听他爹的话。
不过,眼见着自家儿子放下那封文书出门,曹孟德便去拿那封文书仔细阅览,刚看到说燕国不受寺人,不由失笑之时,便忽然听到前者又于门外院中扬声开口:
“见过荀长史!”
曹操听着不好,赶紧放下文书,又将扔到榻上角落中的面巾捡起,不顾冰凉一片,直接盖在了自己脑袋上,然后仰卧在榻,眯着眼睛装起傻来。
荀彧带着一股香气走入房中,看着榻上装死的曹操也是一声叹气,却并不点破,反而干脆立在了之前曹昂所站的位置,拿起了那封文书,一面阅读,一面久久不语。
曹操装了许久,额头上冰凉一片,被窗外寒风一吹更是难受,到最后竟然隐隐有头疼的感觉,便干脆抓起面巾直接掷在了地上,然后翻身坐起,气急败坏:“文若以为这燕国国制如何啊?”
“设计精巧,颇得法家治国精髓,可惜却少了道德人心的位置……”荀彧轻声作答。“而且,制度如此完善,愈见其人欲图天下久矣!”
“文若今日说的都是废话。”曹孟德赤足盘腿坐在榻上,难得没有给荀彧留脸。“这些事情你我难道不知道吗?若非公孙珣欲篡汉久矣,若非其人与你我治政颇有分歧,何至于形成今日局面?只是文若,现在不是想他的时候,而是咱们自己都要撑不住了!”
“天子年幼……”荀彧无奈缓缓言道。
“而且失德!”曹操依旧不耐。“我问清楚长安故人了,刘伯安之死,万众所见!总不能推到杨琦头上吧?再说了,杨琦也自杀谢罪了,还要如何?”
“其实这件事情与卫将军脱不了干系!”荀彧稍微一滞,还是缓缓相对。“天子出奔,恐怕是被他刻意设谋引出去的……鈡元常便是明证!”
曹操微微颔首,却又缓缓摇头:“那又如何?”
荀文若也是沉默以对。
其实,公孙珣的那番计策还是有一处极为明显的破绽的,那便是当时的幕后操作人钟繇鈡元常,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得已露了一些马脚……
首先,便是其人出现在武关过于巧合了。
其次,作为雍州牧和事实上代表公孙珣监控长安朝廷之人,钟繇其实才是天子出奔一事实际上的第一责任人。正所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当然是看守者的责任!然而,钟元常此番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是临时上马的公孙瓒为此吃了挂落!
所以,在与杨彪等人细致交流之后,曹操和荀彧这种天底下顶尖的聪明人便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说白了,天子过于年轻沉不住气,最后全然被公孙珣戏弄于鼓掌之中,只不过天子这边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也是有觉悟的,双方俨然有这么一丝互相顺水推舟之意。
所以,此时追究出奔这件事本身已经毫无意义了,关键在于现在的局势。
现在的局势有所如何呢?
很简单,首先,不管如何,天子都和长安公卿、宗庙都事实上彻底形成了分裂格局,汉室权威再度跌倒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点,而不管是不是阴谋,刘虞之死都让天子承担起了一个难以承担的巨大恶名!
换言之,天子的价值低到了极点。
但是,天子的价值低到了极点,却不代表中原诸侯可以抛弃这位少年天子……且不说两位汉室宗亲要考虑自己的姓氏,也不说曹操要考虑自己内部势力巨大的颍川、南阳士人集团,只说一件事,中原诸侯只有维持盟约才有可能在公孙珣身前维持战略平衡,而这个盟约只能是以匡扶汉室这个名义来维系。
所以,这个价值极低,甚至还有些负面作用的小朝廷,曹操、刘备、刘表三人偏偏还得毕恭毕敬的供起来。
而如今仅仅是如此就好了,也就是恶心一下,不影响大局的。
实际上,曹操当时已经跟荀彧商量好了,等局势缓和下来,找机会把天子送到陈郡,也就是曹操集团的腹心之地,不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大略养着小天子,让他不要捣乱就好,顺便借他的名义给大伙封个官什么的,也挺不错。
但是,所以说但是!
公孙珣太不要脸了,明明得了天大的便宜,却反而装模作样,摆出一副受害人的姿态,要请天子回去……这也不可能送回去啊?
这种河北中原对峙的大格局下把二者之外最大的变量天子送回去,你中原联盟不攻自破的!
这股恶心味还没结束呢,三家联手好不容易劝下天子,好嘛,那边公孙珣称公建制了!
这是要篡汉的节奏!
于是南阳再度闹起来了,小天子就差哭着指着三个中原诸侯的鼻子问了,你们还是不是大汉忠臣?
当然是啊!
你们还要不要匡扶汉室!
肯定匡啊!
那出兵讨伐逆贼啊?
这个还真讨伐不了……没有准备啊!根本就没有大规模决战的准备!
那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大汉忠良、新任大汉司空曹孟德就是在这种质问之下躲到都亭装死来了……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公孙珣将大汉朝最后一批宫人宫女送过来了,南阳又没什么正经宫殿,于是一伙人就把宛城大小官寺全占了,昔日县寺都变成杨太尉的太尉府了,还想如何?
而且和刘表、刘备不同,那俩人只是派几个使者在此,曹操整日却需要在宛城看着才行,不然就凭小天子现在这种失态模样和南阳地区对汉室的传统向心力,怕是过不了几天南阳就要真姓刘了!
君不见,那南阳邓芝,乃是曹孟德非常看重的人才,且出身名门,为光武第一功臣邓禹之后,上来便被小天子直接提拔为了侍中,虽然说邓芝专门来寻曹操解释过,但这到底算怎么一回事?以后曹操怎么可能再信任邓芝?
总之,曹孟德是真的要被小天子给弄出病来了……只是他到底是一代人杰,心里看的清楚,知道轻重,明白此时谁才是真正的大敌,这才勉强忍下来了。
“文若!”回到眼前,曹操点头复摇头后,看到荀彧沉默不语,却是终于点出了问题关键。“此番天子巡幸南阳,种种小节咱们就都不说了,便是丁冲我都不追究了……只说一事,到底是战是和?”
荀彧也是难得叹气,却依旧沉默。
“战,我恐怕是落入公孙珣的策略中,咱们之前议论,最好再等个两三年,甚至拖到建安十年左右,反正能拖一日是一日,届时公孙文琪麾下那批百战精锐年长退役,将领蹉跎,再拿中原人口的数量优势,策动刘玄德的兵马,刘景升的后勤储备,隔河决一死战!”曹操继续在榻上摊手而对。“可现在呢,他手上那批有大战经验的精锐大多还在服役,甚至区区三载,反而有养精蓄锐的嫌疑……咱们此时撞上去,到底是少了两分胜算吧?”
荀彧面露忧虑:“可若不战,坐视卫将军建国称公,无视天子姿态,则汉室再无体统可言,而没有汉室大义,又如何能维持盟约?若中原盟约不在,咱们岂不是要被卫将军从容分而吞之?届时,半点胜算都没有!”
“非只如此。”曹操摇头不止。“你想过没有,公孙珣苦心积虑让天子出奔,难道就没有后手准备?如我所料不差,便是咱们不战,他也要以请天子回朝为理由,正式与我们开战的!”
“那便只有战了!”荀彧愈发蹙额。“这才是主公真正忧虑所在吧?卫将军出此奇策,实为一石二鸟,一面成功分割汉室,就势称公建制;一面却让天下大局异动,就势开战,决胜中原!而我们实在是措手不及,没有准备!”
“文若。”曹操伸手握住了对方之手。“不瞒你说,这几日我真的是吃不好睡不好,每日闭上眼睛,做梦都在想此战之事……有时候会想,要不要干脆就此降了?可每次醒过来,却总是觉得不甘!有时候又会想,自己难道真不能一战而胜,从容夺回天下大局,兴复汉室,然后咱们还会成为周公、召公那样的人物!可每次醒来,想想自己的兵力,想想对方的实力,却又总显得有气无力!”
“明公!”荀彧正色而对。“事到如今,多思无益,若就此降了,之前多少年的辛苦,多少年的志气,岂不是都成了笑话?明公与我此生到底算是什么?又何以对生前身后之人。而且,彧还想再问一问主公,这个时候,这个局面,汉室天下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呢?明公真要坐视卫将军以燕覆汉吗?”
“我知道多思无益。”曹操一声叹气。“这番话,不过是只能说给文若听的私密言语罢了……其实我自己何尝不明白,中原大局,舍我其谁?发出信函,请刘表、刘备,一起再会于新野,也请天子移驾到彼处亲自召见两位汉室宗亲,以资鼓励好了!”
“那就发出信函吧!”荀彧沉默片刻,也跟着点了点头。“中原局面,天下大势,汉室江山,舍君其谁?!”
————我是心里真有点怕的分割线————
“珣既称公建制,南阳殊无讯也,或贺于珣:‘中原诸侯合力,亦只三分胜也,此必操知公之神武,将亲持天子归于长安矣。’珣哂曰:‘凡弱冠时孟德即不服孤也,一十八载无半分胜而无变,何今日有三分胜反变也?且候大战!’”——《汉末英雄志》.王粲
ps:周五例行请假……明天那章就得等到第二天早上看了,实在抱歉,这种生活太累,撑不住就是撑不住。
南阳宛城东面都亭舍中,窗外早春寒风料峭,窗内,一名年方弱冠之人正立在榻前捧着一封文书为榻上之人阅读。
“你且住!”刚起了个头,榻上卧着那人,也就是号称中原双璧的曹操曹孟德了,便忽然扔下了放在额头上的热巾,然后好奇出声。“竟然没有立世子吗?”
“回禀大人。”年轻人,也就是曹操长子曹昂了,即刻摇头。“并无立世子言语,最起码文书中的汇报没有提及……”
“那必然就是没立了,只是他竟然不怕出事吗?”光着脚的曹操翻身坐起,捏着胡子满脸疑惑。“别人倒也罢了,他次子公孙平跟董卓的孙女可是有婚约的,且公孙平的外公冯芳乃是几十年前便做到尚书郎,也算是久任中枢之人,这么一个背景天然受关西文武的支持,而所谓河北地盘实际上乃是河北、关西两大块,本就有嫌隙,这要是闹出乱子也属寻常吧?”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曹昂只能沉默以对。
“还有,他竟然没有追封他父亲吗?”曹操回过神来,继续询问。“这难道不该是当先为之的事情吗?我为何没听到?”
“下面有提及,说是卫将军一开始准备给他父亲加谥号为文,乃为燕文公,但无人认可,甚至有人当面说荒谬,而他也不计较,便就此搁置了。”早已经大略看完了一遍这封文书的曹昂即刻作答。
“我懂了!”曹操这下子反而恍然失笑。“他不是想给生父加文,他生父有什么功绩可言,居然能称燕文公,他这是想表彰他的母亲……认为他母亲的功绩足可以称‘文’,只是其母尚且在世,不好明说罢了,所以就此搁置。”
“竟然是夫从妇得美谥吗?”曹昂不免震惊。
“公孙大娘今日死了,明日便能当的此谥。”曹操重新躺下,一声感慨。“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还真贴切!你且继续,我正要听听燕国官制,这才是要点。”
“喏!”曹昂赶紧再度举文书而朗读。“拜汝南细阳吕范为燕国首相,魏郡审配为左相,南阳娄圭为右相……”
“娄子伯这也算混出来了……”
“燕国设三省,一设中书省,掌机要,发政令,为首相所领;再设尚书省,掌机要,统揽各部、台、曹、阁所入文书,批陈阅览,为左相所领;后设门下省,掌机要,专司监察、批驳政令,为右相所领……”
“也是老一套。”曹操躺在那里不以为意道。“这其实就是将三公与尚书台、黄门监三者先合为一,再分为三……中书省居中定策,尚书省管入,门下省管出,分给三相分领,若我所料不错,将来白马义从也是要处在门下省所辖的,这才是娄子伯为此任的一个最大底气!不过,不管如何,如此一来到底是权责上清晰明了了不少,也算是有些新意了。”
“父亲大人所言甚是,小人也是这么觉得。”曹昂也忍不住多说了一句。“进、定、出,条理分明,权责清晰,且三者并立,不会出现一家过于独大的局面……”
“接着念……”
“喏。”曹子修赶紧继续低头读道。“三省之下,复设六部,曰礼部、吏部、工部、兵部、刑部、户部,每部皆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二人,直对各州郡县乡亭;又设十二寺,依旧属三省,曰太常寺、鸿胪寺、宗正寺、大理寺、少府寺、太仆寺、司农寺、将作寺、黄阁寺、版印寺、钦天寺、卫尉寺……”
“这就更不用说了。”曹操愈发百无聊赖。“公孙文琪之心,真是路人皆知,六部便是照搬尚书台六曹,十二寺无外乎就是九卿加上钦天监、黄阁,还有一个如今书籍、布告、文书版印风行后专设的版印寺而已。”
“正是如此。”
“不过,”曹操在榻上复又冷笑嘲讽道。“公孙文琪再肆无忌惮也是有难处的,譬如安利号的去处便无说法,想来他母亲在一日,他就不好真的将安利号纳入燕国体制内的……还有吗,御史台什么的?”
“自然还有!”曹子修赶紧再念。“再设四台,曰御史台、财政台、枢密台、靖安台,御史台掌监察,为钜鹿田丰所领,财政台掌财政,为北海王修所领,枢密台掌兵马调度,为辽西韩当所领,靖安台权责不明,但以颍川戏忠所领,郭嘉为副,不言自明……又曰,凡三高官官三相,与四台首脑,并于邺下铜雀台设坐,并称台僚,遇有国主外出、年幼等非常事,七座并论,可暂决一切国事,虽邺下诸将军亦要听命!”
曹操呼啦一下再度坐起身来,却又面露嘲讽,缓缓躺了回去:“这是仿前汉重归宰相实权了!怪不得之前屡屡分权立制,削弱三相权责,却不想在这里等着呢!只是他也不想想,他活着的时候以建国之主的威望,自然是君臣和睦,可等他死了,他儿子岂不是要与这七位相国再来一回汉武故事,君、相争权?而七位相国,牵扯到政、军、财、监、间,固然会相互对立,难成一统,可反过来说却也极难彻底压倒……再加上一个安利号,到时候,这公孙氏的燕国便是千秋万代,也少不了要闹个千秋万代!”
曹昂欲言又止。
“子修有话说?”曹操不以为然。
“是,大人。”曹昂鼓起勇气正色而对。“之前小人从荀师(荀悦)处学习,觉得荀师所言极有道理,那便是至尊也会犯错,也会有不对的时候……试想一番,若是桓灵之时也有这样的实权七相,怎么会让国家崩坏到这个地步?若是大汉天子少年时皆有如此七相相互擎肘执政,又怎么会有阉宦外戚祸乱国家到如此地步呢?”
“荀悦的学问是好的,观点也对。”曹操瞥了一眼自己的长子,幽幽言道。“不然我也不会让你去当他的学生,便是你今日这番道理其实也对……天子英明欲有所作为时,这七相必然是擎肘之人;可国家衰败,天子无能之时,这个制度确实能保底,与之相比,什么世族作大、君臣相争,倒也显得无足轻重了,想来公孙文琪便是因为汉室的教训才这么做的。不过子修……”
“是!”
“灵帝倒也罢了,桓帝并不昏庸,他只是首开党锢,引来士人厌恶而已。至于阉宦……你不知道你太爷爷就是个权宦吗?难道他也是个祸国之人?”曹操斜着眼睛看向自己的长子,不免语重心长。“你已经成年了,今年夏日都要娶孙氏女为妻了,就不要老是听一家之言了,法家、道家的书都可以读一读。譬如那颍川郭图,虽然是个天下皆知的小人,可他家的律法知识却是公认的好,最近邺下那里版印了他的一本《小杜律注解》,据说是他在阴山下放羊的时候写下的,你爹我就觉得很好,为什么不去买一本来看呢?”
“喏,小人失言,小人这就去买《小杜律注解》来看。”曹昂俯身称是。
曹孟德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曹昂就是这点让人满意,这小子从来都很孝顺,很听他爹的话。
不过,眼见着自家儿子放下那封文书出门,曹孟德便去拿那封文书仔细阅览,刚看到说燕国不受寺人,不由失笑之时,便忽然听到前者又于门外院中扬声开口:
“见过荀长史!”
曹操听着不好,赶紧放下文书,又将扔到榻上角落中的面巾捡起,不顾冰凉一片,直接盖在了自己脑袋上,然后仰卧在榻,眯着眼睛装起傻来。
荀彧带着一股香气走入房中,看着榻上装死的曹操也是一声叹气,却并不点破,反而干脆立在了之前曹昂所站的位置,拿起了那封文书,一面阅读,一面久久不语。
曹操装了许久,额头上冰凉一片,被窗外寒风一吹更是难受,到最后竟然隐隐有头疼的感觉,便干脆抓起面巾直接掷在了地上,然后翻身坐起,气急败坏:“文若以为这燕国国制如何啊?”
“设计精巧,颇得法家治国精髓,可惜却少了道德人心的位置……”荀彧轻声作答。“而且,制度如此完善,愈见其人欲图天下久矣!”
“文若今日说的都是废话。”曹孟德赤足盘腿坐在榻上,难得没有给荀彧留脸。“这些事情你我难道不知道吗?若非公孙珣欲篡汉久矣,若非其人与你我治政颇有分歧,何至于形成今日局面?只是文若,现在不是想他的时候,而是咱们自己都要撑不住了!”
“天子年幼……”荀彧无奈缓缓言道。
“而且失德!”曹操依旧不耐。“我问清楚长安故人了,刘伯安之死,万众所见!总不能推到杨琦头上吧?再说了,杨琦也自杀谢罪了,还要如何?”
“其实这件事情与卫将军脱不了干系!”荀彧稍微一滞,还是缓缓相对。“天子出奔,恐怕是被他刻意设谋引出去的……鈡元常便是明证!”
曹操微微颔首,却又缓缓摇头:“那又如何?”
荀文若也是沉默以对。
其实,公孙珣的那番计策还是有一处极为明显的破绽的,那便是当时的幕后操作人钟繇鈡元常,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得已露了一些马脚……
首先,便是其人出现在武关过于巧合了。
其次,作为雍州牧和事实上代表公孙珣监控长安朝廷之人,钟繇其实才是天子出奔一事实际上的第一责任人。正所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当然是看守者的责任!然而,钟元常此番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是临时上马的公孙瓒为此吃了挂落!
所以,在与杨彪等人细致交流之后,曹操和荀彧这种天底下顶尖的聪明人便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说白了,天子过于年轻沉不住气,最后全然被公孙珣戏弄于鼓掌之中,只不过天子这边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也是有觉悟的,双方俨然有这么一丝互相顺水推舟之意。
所以,此时追究出奔这件事本身已经毫无意义了,关键在于现在的局势。
现在的局势有所如何呢?
很简单,首先,不管如何,天子都和长安公卿、宗庙都事实上彻底形成了分裂格局,汉室权威再度跌倒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点,而不管是不是阴谋,刘虞之死都让天子承担起了一个难以承担的巨大恶名!
换言之,天子的价值低到了极点。
但是,天子的价值低到了极点,却不代表中原诸侯可以抛弃这位少年天子……且不说两位汉室宗亲要考虑自己的姓氏,也不说曹操要考虑自己内部势力巨大的颍川、南阳士人集团,只说一件事,中原诸侯只有维持盟约才有可能在公孙珣身前维持战略平衡,而这个盟约只能是以匡扶汉室这个名义来维系。
所以,这个价值极低,甚至还有些负面作用的小朝廷,曹操、刘备、刘表三人偏偏还得毕恭毕敬的供起来。
而如今仅仅是如此就好了,也就是恶心一下,不影响大局的。
实际上,曹操当时已经跟荀彧商量好了,等局势缓和下来,找机会把天子送到陈郡,也就是曹操集团的腹心之地,不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大略养着小天子,让他不要捣乱就好,顺便借他的名义给大伙封个官什么的,也挺不错。
但是,所以说但是!
公孙珣太不要脸了,明明得了天大的便宜,却反而装模作样,摆出一副受害人的姿态,要请天子回去……这也不可能送回去啊?
这种河北中原对峙的大格局下把二者之外最大的变量天子送回去,你中原联盟不攻自破的!
这股恶心味还没结束呢,三家联手好不容易劝下天子,好嘛,那边公孙珣称公建制了!
这是要篡汉的节奏!
于是南阳再度闹起来了,小天子就差哭着指着三个中原诸侯的鼻子问了,你们还是不是大汉忠臣?
当然是啊!
你们还要不要匡扶汉室!
肯定匡啊!
那出兵讨伐逆贼啊?
这个还真讨伐不了……没有准备啊!根本就没有大规模决战的准备!
那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大汉忠良、新任大汉司空曹孟德就是在这种质问之下躲到都亭装死来了……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公孙珣将大汉朝最后一批宫人宫女送过来了,南阳又没什么正经宫殿,于是一伙人就把宛城大小官寺全占了,昔日县寺都变成杨太尉的太尉府了,还想如何?
而且和刘表、刘备不同,那俩人只是派几个使者在此,曹操整日却需要在宛城看着才行,不然就凭小天子现在这种失态模样和南阳地区对汉室的传统向心力,怕是过不了几天南阳就要真姓刘了!
君不见,那南阳邓芝,乃是曹孟德非常看重的人才,且出身名门,为光武第一功臣邓禹之后,上来便被小天子直接提拔为了侍中,虽然说邓芝专门来寻曹操解释过,但这到底算怎么一回事?以后曹操怎么可能再信任邓芝?
总之,曹孟德是真的要被小天子给弄出病来了……只是他到底是一代人杰,心里看的清楚,知道轻重,明白此时谁才是真正的大敌,这才勉强忍下来了。
“文若!”回到眼前,曹操点头复摇头后,看到荀彧沉默不语,却是终于点出了问题关键。“此番天子巡幸南阳,种种小节咱们就都不说了,便是丁冲我都不追究了……只说一事,到底是战是和?”
荀彧也是难得叹气,却依旧沉默。
“战,我恐怕是落入公孙珣的策略中,咱们之前议论,最好再等个两三年,甚至拖到建安十年左右,反正能拖一日是一日,届时公孙文琪麾下那批百战精锐年长退役,将领蹉跎,再拿中原人口的数量优势,策动刘玄德的兵马,刘景升的后勤储备,隔河决一死战!”曹操继续在榻上摊手而对。“可现在呢,他手上那批有大战经验的精锐大多还在服役,甚至区区三载,反而有养精蓄锐的嫌疑……咱们此时撞上去,到底是少了两分胜算吧?”
荀彧面露忧虑:“可若不战,坐视卫将军建国称公,无视天子姿态,则汉室再无体统可言,而没有汉室大义,又如何能维持盟约?若中原盟约不在,咱们岂不是要被卫将军从容分而吞之?届时,半点胜算都没有!”
“非只如此。”曹操摇头不止。“你想过没有,公孙珣苦心积虑让天子出奔,难道就没有后手准备?如我所料不差,便是咱们不战,他也要以请天子回朝为理由,正式与我们开战的!”
“那便只有战了!”荀彧愈发蹙额。“这才是主公真正忧虑所在吧?卫将军出此奇策,实为一石二鸟,一面成功分割汉室,就势称公建制;一面却让天下大局异动,就势开战,决胜中原!而我们实在是措手不及,没有准备!”
“文若。”曹操伸手握住了对方之手。“不瞒你说,这几日我真的是吃不好睡不好,每日闭上眼睛,做梦都在想此战之事……有时候会想,要不要干脆就此降了?可每次醒过来,却总是觉得不甘!有时候又会想,自己难道真不能一战而胜,从容夺回天下大局,兴复汉室,然后咱们还会成为周公、召公那样的人物!可每次醒来,想想自己的兵力,想想对方的实力,却又总显得有气无力!”
“明公!”荀彧正色而对。“事到如今,多思无益,若就此降了,之前多少年的辛苦,多少年的志气,岂不是都成了笑话?明公与我此生到底算是什么?又何以对生前身后之人。而且,彧还想再问一问主公,这个时候,这个局面,汉室天下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呢?明公真要坐视卫将军以燕覆汉吗?”
“我知道多思无益。”曹操一声叹气。“这番话,不过是只能说给文若听的私密言语罢了……其实我自己何尝不明白,中原大局,舍我其谁?发出信函,请刘表、刘备,一起再会于新野,也请天子移驾到彼处亲自召见两位汉室宗亲,以资鼓励好了!”
“那就发出信函吧!”荀彧沉默片刻,也跟着点了点头。“中原局面,天下大势,汉室江山,舍君其谁?!”
————我是心里真有点怕的分割线————
“珣既称公建制,南阳殊无讯也,或贺于珣:‘中原诸侯合力,亦只三分胜也,此必操知公之神武,将亲持天子归于长安矣。’珣哂曰:‘凡弱冠时孟德即不服孤也,一十八载无半分胜而无变,何今日有三分胜反变也?且候大战!’”——《汉末英雄志》.王粲
ps:周五例行请假……明天那章就得等到第二天早上看了,实在抱歉,这种生活太累,撑不住就是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