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风格的狂野与日式风格的空寂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其他的造景风格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张子安把这些鱼缸的造景风格向小雪做了个介绍,连旁边随意浏览的其他顾客听得都入了神。
“那有没有中式风格的造景呢?”小雪看了一遍,意犹未尽地问道。
“很遗憾,暂时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张子安答道,“日式造景比西方造景起步就晚了四十多年,经过奋起直追才赶上末班车——要知道,在扶桑,鱼缸的建造和布置费用是可以算进住房贷款里的,缓解了经济方面的压力。中国开始流行鱼缸造景更晚,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需要时间来沉淀,也许将来某天会出现中式风格的造景吧。”
小雪听得有些遗憾,但这种艺术方面的东西强求不来,而且中国太大,各大城市之间又彼此不服,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实在太难。
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鱼缸造景是有钱有闲有心境才能玩转的,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的时间,能玩鱼缸造景的大部分是退休金丰厚的老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功人士,或者企事业单位。
逛完了中央的展示区域,张子安需要忙自己的正事。
他走到周围的各家商铺前,寻找满意的水族用品。
小雪跟在他身后,她不懂这些东西,默默看着他抄起一把底沙捏了捏,拿起一块活石观察颜色,置于鼻下闻闻,基本上不向商家询问,就算询问也只是问问价格。
商家一看他这样子,知道他是行家里手,往往直接报出底价,省去双方讨价还价的麻烦。
张子安走到一处商铺前,拿起两根长棒状的人造石头,叮叮地互相敲了敲。
“这是什么?空心砖么?”
小雪注意到这两根人造石的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看上去很轻,令她联想起作为建筑材料的空心砖。
“不是,这是细菌屋,是一种滤材,用来培养硝化细菌的。”张子安把其中一根递给她,“大部分海水缸因为有活石承担这一任务,不需要额外添加细菌屋,但fot鱼缸,也就是裸缸,缸里只有鱼的那种,还是需要用到的。不过细菌屋时间长了会呈酸性,需要和珊瑚砂配合使用。”
说完,他向商铺老板招呼道:“给我来一根。”
张子安不仅在这家店铺买了一根细菌屋,二楼每家卖细菌屋的店铺他都停下来买了一根,放在不同的塑料袋里,用马克笔标注上店铺的名称。
不等小雪发问,他就解释道:“细菌屋消耗量很大,一买就要买上百斤,但这东西良莠不齐,我先买些样品回去,砸碎了放在显微镜下看看内部结构,有的细菌屋比较坑爹,只是表层有细孔,里面全是实心的。哪家的质量好,我再回来买哪家的,当然会要批发价。”
小雪不明觉厉地哦了一声。
两人拐过一个转角,来到一家售卖珊瑚的店铺门前。
说起珊瑚,往往会把珊瑚活体与珊瑚礁、装饰珊瑚混为一谈,但其实珊瑚活体是一种生物,而后两者是死亡后的珊瑚遗体。
海水缸大致分为三种,也就是纯鱼缸、珊瑚缸、以及鱼与珊瑚混养缸,饲养难度逐渐升高,但美观度也同样是逐渐升高,绝大部分海水缸玩家都希望拥有完美的鱼与珊瑚混养缸。
因此,张子安需要采购一些不同种类的珊瑚放置于展示缸内,比光秃秃的纯鱼缸更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这家店铺是专门卖珊瑚的,整个店铺都被大大小小的珊瑚缸填满了,张子安粗略扫了一眼,珊瑚的种类还算丰富,起码常见的珊瑚种类都挺齐全。
“咦?这两边都是珊瑚吗?”
小雪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店内左右两侧鱼缸里的珊瑚形态截然不同,左侧的珊瑚宛若巨大的花朵般绽开在珊瑚礁上,而右侧的珊瑚形如仙人掌一样的虬枝。
“嗯,都是珊瑚,左边的软体珊瑚,右边的是硬骨珊瑚,分得很清楚。”张子安信步走到缸边,透过水体仔细观察。
经过观察,他发觉左右两侧的珊瑚看似平分秋色,但实际上左侧软体珊瑚的种类更多,右侧硬骨珊瑚则是以数量来填充种类。
珊瑚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的形状与颜色,特别是硬骨珊瑚,就像是一片茂密的珊瑚丛林。
小雪几乎把脸都贴在了鱼缸壁上,透过玻璃惊讶地欣赏珊瑚的美姿。
珊瑚缸与之前的造景缸截然不同,因为造景缸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淡水里的动植物资源,美则美矣,却不像珊瑚缸这般充满了深邃的神秘。
店里还有一位女顾客在挑选珊瑚,她似乎已经看完了店内所有的珊瑚,但是仍然觉得不太满意,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还有没有别的珊瑚啊?就这些吗?”
“没了,只有这些。”老板正在低头玩手机,头也不抬地答道。
这位女顾客年约三十左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看上去比较有钱。
“你这里的珊瑚,全是人工养殖的吧?有没有野生的?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她皱眉说道,“南海那边的有没有?”
老板懒洋洋地抬起头,瞟了她一眼,“没有,国家不允许卖啊,只有印尼和澳洲那边的。去年这里卖野生珊瑚的,有好几个都被执法部门带走调查了,好几天才放回来,回来后就关店了,卷铺盖走人。”
野生的珊瑚比人工饲养的珊瑚品相更好,颜色更加均匀,但是由于硬骨珊瑚面临灭绝的危险,国家已经禁止了野生硬骨珊瑚的开采与贸易,特别是南海的珊瑚更是被严格保护起来,令很多资深的水族玩家深感惋惜。
目前珊瑚进口的主要来源就是澳大利亚和印尼人工饲养的珊瑚。
张子安也听说过,但是没有办法,既然国家是这么规定的,那就只能遵守。
张子安把这些鱼缸的造景风格向小雪做了个介绍,连旁边随意浏览的其他顾客听得都入了神。
“那有没有中式风格的造景呢?”小雪看了一遍,意犹未尽地问道。
“很遗憾,暂时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张子安答道,“日式造景比西方造景起步就晚了四十多年,经过奋起直追才赶上末班车——要知道,在扶桑,鱼缸的建造和布置费用是可以算进住房贷款里的,缓解了经济方面的压力。中国开始流行鱼缸造景更晚,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需要时间来沉淀,也许将来某天会出现中式风格的造景吧。”
小雪听得有些遗憾,但这种艺术方面的东西强求不来,而且中国太大,各大城市之间又彼此不服,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实在太难。
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鱼缸造景是有钱有闲有心境才能玩转的,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的时间,能玩鱼缸造景的大部分是退休金丰厚的老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功人士,或者企事业单位。
逛完了中央的展示区域,张子安需要忙自己的正事。
他走到周围的各家商铺前,寻找满意的水族用品。
小雪跟在他身后,她不懂这些东西,默默看着他抄起一把底沙捏了捏,拿起一块活石观察颜色,置于鼻下闻闻,基本上不向商家询问,就算询问也只是问问价格。
商家一看他这样子,知道他是行家里手,往往直接报出底价,省去双方讨价还价的麻烦。
张子安走到一处商铺前,拿起两根长棒状的人造石头,叮叮地互相敲了敲。
“这是什么?空心砖么?”
小雪注意到这两根人造石的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看上去很轻,令她联想起作为建筑材料的空心砖。
“不是,这是细菌屋,是一种滤材,用来培养硝化细菌的。”张子安把其中一根递给她,“大部分海水缸因为有活石承担这一任务,不需要额外添加细菌屋,但fot鱼缸,也就是裸缸,缸里只有鱼的那种,还是需要用到的。不过细菌屋时间长了会呈酸性,需要和珊瑚砂配合使用。”
说完,他向商铺老板招呼道:“给我来一根。”
张子安不仅在这家店铺买了一根细菌屋,二楼每家卖细菌屋的店铺他都停下来买了一根,放在不同的塑料袋里,用马克笔标注上店铺的名称。
不等小雪发问,他就解释道:“细菌屋消耗量很大,一买就要买上百斤,但这东西良莠不齐,我先买些样品回去,砸碎了放在显微镜下看看内部结构,有的细菌屋比较坑爹,只是表层有细孔,里面全是实心的。哪家的质量好,我再回来买哪家的,当然会要批发价。”
小雪不明觉厉地哦了一声。
两人拐过一个转角,来到一家售卖珊瑚的店铺门前。
说起珊瑚,往往会把珊瑚活体与珊瑚礁、装饰珊瑚混为一谈,但其实珊瑚活体是一种生物,而后两者是死亡后的珊瑚遗体。
海水缸大致分为三种,也就是纯鱼缸、珊瑚缸、以及鱼与珊瑚混养缸,饲养难度逐渐升高,但美观度也同样是逐渐升高,绝大部分海水缸玩家都希望拥有完美的鱼与珊瑚混养缸。
因此,张子安需要采购一些不同种类的珊瑚放置于展示缸内,比光秃秃的纯鱼缸更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这家店铺是专门卖珊瑚的,整个店铺都被大大小小的珊瑚缸填满了,张子安粗略扫了一眼,珊瑚的种类还算丰富,起码常见的珊瑚种类都挺齐全。
“咦?这两边都是珊瑚吗?”
小雪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店内左右两侧鱼缸里的珊瑚形态截然不同,左侧的珊瑚宛若巨大的花朵般绽开在珊瑚礁上,而右侧的珊瑚形如仙人掌一样的虬枝。
“嗯,都是珊瑚,左边的软体珊瑚,右边的是硬骨珊瑚,分得很清楚。”张子安信步走到缸边,透过水体仔细观察。
经过观察,他发觉左右两侧的珊瑚看似平分秋色,但实际上左侧软体珊瑚的种类更多,右侧硬骨珊瑚则是以数量来填充种类。
珊瑚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的形状与颜色,特别是硬骨珊瑚,就像是一片茂密的珊瑚丛林。
小雪几乎把脸都贴在了鱼缸壁上,透过玻璃惊讶地欣赏珊瑚的美姿。
珊瑚缸与之前的造景缸截然不同,因为造景缸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淡水里的动植物资源,美则美矣,却不像珊瑚缸这般充满了深邃的神秘。
店里还有一位女顾客在挑选珊瑚,她似乎已经看完了店内所有的珊瑚,但是仍然觉得不太满意,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还有没有别的珊瑚啊?就这些吗?”
“没了,只有这些。”老板正在低头玩手机,头也不抬地答道。
这位女顾客年约三十左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看上去比较有钱。
“你这里的珊瑚,全是人工养殖的吧?有没有野生的?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她皱眉说道,“南海那边的有没有?”
老板懒洋洋地抬起头,瞟了她一眼,“没有,国家不允许卖啊,只有印尼和澳洲那边的。去年这里卖野生珊瑚的,有好几个都被执法部门带走调查了,好几天才放回来,回来后就关店了,卷铺盖走人。”
野生的珊瑚比人工饲养的珊瑚品相更好,颜色更加均匀,但是由于硬骨珊瑚面临灭绝的危险,国家已经禁止了野生硬骨珊瑚的开采与贸易,特别是南海的珊瑚更是被严格保护起来,令很多资深的水族玩家深感惋惜。
目前珊瑚进口的主要来源就是澳大利亚和印尼人工饲养的珊瑚。
张子安也听说过,但是没有办法,既然国家是这么规定的,那就只能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