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溪的角度来讲,沈家如今分不分家,对他的影响并不大……无论分不分,他都要单独到外地为官,近期则是当京官,过自己的小日子,沈家人不会跟着他出去,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他几时就会被调到别处当官。

    沈溪想得很开,宁化这边的产业他一点儿都不想沾,因为跟沈家人争,对他来说有害无益,他的志向不在于跟一群封建守旧的族人争一时之长短,权力和社会地位,才是他要争取的东西,别的,他一概看不上眼。

    不过从道理上来说,沈溪至少要为重新整合家庭结构作一点事情,那就是帮他的父母争取独立自主的权力。

    周氏对于儿子的好意却有几分不赞同!

    没错,她以前是想早些脱离老太太掌控,可如今她反而不希望分家了。以后花钱是能名正言顺,可赚再多的钱,也不及儿子的官提升一级,她被沈家压抑这么久,就等着将来继承老太太的位置,做沈家的大家长。

    王家把沈氏老宅让出来,过户手续不急在一时,沈溪说是拿自己的俸禄去买大宅,其实不过是变相让老娘有方法把银子“洗白”……他自己又不回宁化来住,尚不至于拿自己好几年的俸禄帮沈家赎买大宅子。

    李氏对赎买沈家老宅的事很上心,在往桃花村前,赶紧把沈家主脉和旁支的人叫来宣布,然后亲自带人去王家签订赎买契约,总之她想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沈溪正好可以趁着这一两日时间拜会师友。

    三月初七,沈溪在见过启蒙恩师苏云钟之后,与沈家上下一同出发回桃花村。

    三月初八,一行抵达桃花村。

    得知状元归乡,桃花村村民悉数出来迎接,以前那看起来不丁点儿的沈家小郎,才走出大山洼子几年就中了状元回来祭祖……

    我可要看看,这是不是那个曾在村里村外漫山遍野疯跑的野小子?

    咦!?小脸跟穿着开裆裤到处跑时差不多,就是成熟了一些。

    人家的娃子怎就这么有出息?我家娃子跟沈家小郎同岁,如今还拿着棍子跟人打架,让他下地干活他还偷懒,没一点正形……

    “这不是沈家老幺吗?哦不对,现在是状元爹……沈老爷。”

    沈明钧身边围着一群男性村民,他们想拉着沈明钧去村口的茶肆喝上几盅。

    这头周氏身边也围着一群妇人:“周家妹子可真是好福气,当初就说你一身富贵相,儿子当了状元,几时跟儿子去城里享福?”

    “别乱说,人家是沈夫人,本来就住在府城。”

    “咦,不是说在宁化吗,怎的到了府城?”

    “状元现下在哪个衙门当官?”

    七嘴八舌的说着,几乎让周氏接不上话头,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令她无比自豪,她赶紧回道:“在詹事府。”

    几个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妇人,知道有知府衙门和知县衙门就算是不错了,哪里听说过詹事府这么拗口的衙门名字?

    倒是周氏自己解释,“詹事府在京城,就是给皇宫里的人做事,我儿目前是东宫讲官,平日教导太子读书。”

    妇人们一脸神奇,还是有人问道:“那太子是什么?”

    “太子就是皇帝老儿的儿子,以后当皇帝临朝的……”

    至于老太太这边,回到熟悉的家后,亲自带着沈家人收拾一下院子,把马车上捎带过来的吃喝之用在院子里一水儿摆开,煮了开水泡了茶,摆上点心,再放上些提前准备好的腌卤若块,让村民过来随意享用。

    至于穿着官服的沈溪,村民们可不敢轻易靠拢,平头百姓最怕的便是官差,沈溪是官,地位尚在官差之上,别人对他只能敬而远之。只有个大叔走过来,好奇打量沈溪一番,似乎不太相信眼前就是那小屁娃娃。

    “刘大叔……可好?”

    面对熟悉的村民,沈溪说话尽量朴实一些。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小时候经常在村头见到的刘大叔,平日总跟他说上两句,在桃花村这些****为温饱努力的人家中,很少有人去注意一个五六岁什么都不是的小娃娃,更别说跟他搭茬了。

    “真个是沈家小郎君啊,长这么大,几岁了?”刘大叔将锄头放下来。

    “十四岁。”沈溪回道。

    刘大叔笑道:“好,真好,中了状元,那是天上的星宿,却能降到桃花村这种小地方。以后可要对你祖母和父母孝敬一些啊,他们当初养着你,不容易……你五岁那会儿从树上摔下来,都以为你死了呢。”

    刘大叔年岁稍微一大,便容易话痨,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沈溪亲自递过去茶水,刘大叔没多少见识,接过去就喝了,直到旁人过来提醒……这是状元敬的茶,喝之前是要磕头谢恩的。

    “没那么多规矩,都是乡里乡亲的,不打紧。”沈溪挠挠头笑道。

    刘大叔乐呵呵地道:“还是跟小时候一样,看上去傻愣愣的,不过小脑袋瓜聪明得紧,还记得你在村头抓泥鳅,细胳膊细腿儿的……”

    沈溪突然想起当初要抓泥鳅来改善伙食,一转眼八年过去,八年后的他,不再是初来乍到什么都不适应的小娃娃,愈发像是大明朝弘治年间的土著人。

    ……

    ……

    上山祭拜,规矩很多。

    沈家人上山后需要开山清坟,将沈家祖坟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

    沈家这次不管是主脉还是旁支,齐聚桃花村祭祖,有一个算一个,都要上山,就连沈溪也要象征性地拔上一把草。

    谢韵儿和林黛这样刚入门的儿媳妇,更是要分包一小块区域。

    这年头女人是不能进祠堂,但祭祖依然要出席,但只能跟在男人的后面,沈溪与谢韵儿虽然是夫妻,也不能走在一处。

    要说沈家的祖坟,沈溪只来过一次,那时候的他对这片没有桃树的山岭并未太留意,现在他有些明白,按照这时代人的乡土观念,有一天他百年归老,恐怕也会被葬在这里,只是坟头比别人大一些而已。

    “沈大人,这里有您的一封信。”就在沈溪把一堆杂草送到一边时,随行而来的衙役走过来,恭恭敬敬递上一封信。

    是玉娘从泉州府给他写的第二封信。

    距离第一封信,前后只差了四天时间,或许是玉娘苦无良策,再加上前一封信忘了提某些事情,赶紧补充一封信过来。

    第二封信的主要内容,是玉娘“求药”,说是“父兄病入膏肓”,让沈溪赐药,其实还是让沈溪帮忙想办法。

    在信上,玉娘特别提到,“舅父曾有书信相托,若父兄病况不能愈,待病故后及早殓葬归去”。

    这话说得相当隐晦,沈溪稍微思索后才大概弄明白,玉娘在书信中提到的“舅父”应该是派她来办案的刘大夏,至于“书信相托”,或许是给玉娘一定的权限,可能是在查有实证情况下捉拿张濂的调兵手令。

    倒是“病故后及早殓葬归去”,字面上来说是在催促他早日启程归京,但或者又是玉娘对他暗示,对张濂可以施行“先斩后奏”之策。

    “憨娃儿,快些过去,要祭祖了,你可要上去烧头一炷香。”周氏过来提醒。

    沈溪将玉娘写来的信揣到怀里,走在前面,他身后跟着的是李氏、沈明文和沈家其他各房的男性家长。

    再往后则是沈明钧一家人,包括他夫妻二人,儿女和两个儿媳,代表他们在沈家中地位仅次于各家家主。

    再其后是沈明文一辈的男丁、沈家第三辈男丁。

    再后则是沈家的第四辈。

    李氏这一脉人丁算不得单薄,但毕竟祖辈份属老幺,同族里其他第四辈人中大的已经成婚生子,比李氏的长孙沈永卓年纪还要大。

    至于妇人和刚会走路已经尚在襁褓中的孺子,则留在最后。

    里长亲自主持祭祖典礼,旁边围观的桃花村以及周边村子的人可有不少,平日乡亲都以为沈家单薄得只剩下李氏这个寡妇带着几个儿孙,不祭祖别人不知道,原来沈家是这样一个大家族。

    “庚申年三月甲子日,新科状元、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修撰、东宫讲学官沈溪回乡祭祖,当日晴空万里……”

    状元回乡省亲,这是当前宁化县的头等大事,县衙派来的人中有专门记录此事。

    沈家虽然是寒门,但毕竟祖上阔绰过,在所有祖坟中,最显眼的当属谥号为“忠直”的沈溪的曾祖父的坟墓。

    沈溪祭祖,首先要将自己中状元为官的消息告诉列祖列宗,磕头上香后再分钱撒酒,然后是在火盆里烧纸钱,而后他会站在一旁,等沈家人依次上来祭拜之后各自退下。

    因不是送葬,按照道理来说是不用哭祭,但到后面妇人祭拜时,总会有哭喊声发出。

    至于李氏、周氏和谢韵儿等人,顾着面子不会出声,但会抹抹眼泪,表示她们对沈家祖宗的敬重。

    沈溪祖父的坟头,本来是最靠外的,不过随着沈溪中状元,坟头之后会迁到最显眼的位置,对于死人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李氏这样的遗孀,那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毕竟她死后会跟丈夫合葬。

    沈溪最先祭拜完,站在一旁,看着沈家人依次上来拜过,负责喊话的是站在他侧后方的里正。

    等祭拜得差不多了,有人开始燃放爆竹和往天上撒纸钱,桃花村以及周围村子的乡民若有想过来祭拜的,一律欢迎,等下了山之后,沈家老屋里会摆解秽酒。

    沈家其他各房的人并不会在桃花村过夜,就算屋舍够,床榻被褥也不足,大多数人还是要回双溪镇的客栈歇宿。(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寒门状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天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子并收藏寒门状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