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议之后,高弦又亲自见证了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的产生,此事已经在之前的董事会议上过了一遍。当然了,这也是高弦从香江那边照搬高兴集团成功管理经验的又一个体现。
在海湾西方公司里设立管理委员会,可谓深得民望,被直接解读为高爵士愿意放权,信任管理层、对投资者负责、充分调动职员积极性、顾及劳工权益等等,可这里面未尝没有权力制衡的考量。
对于首席执行官罗纳德·泽格勒、总裁吉姆·朱德尔森,甚至包括高益米国总裁威廉·米勒、霍华德·休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卢门撒尔在内的,这些人的忠诚,高弦还是相当有把握的,因为他对这些人有患难见真情的知遇之恩。
罗纳德·泽格勒追随尼客松,在白宫的岁月确实风光了好一阵子,可随着“水门事件”的爆发,尼客松惨得快个人财政破产了,罗纳德·泽格勒这位幕僚也没有薪水可领,就等同于失业了。
吉姆·朱德尔森也是因为自己的旧主查尔斯·布卢多恩突然去世,一下子在海湾西方工业公司里被空前孤立,距离被架空和出局仅差一步。
威廉·米勒、迈克尔·布卢门撒尔和他们的总统先生卡特一样,在花生炖的那几年执政经历,只能用失败来形容,其中迈克尔·布卢门撒尔最惨,连四年任期都没混满,只干了两年就被卡特重组内阁的时候放弃了,两人可谓把之前积累的,成功担任企业高管的家底,都败光了。
这些人郁郁不得志,甚至落难的时候,是怎么重新获得光鲜亮丽、令人艳羡的体面身份和待遇的?
高爵士的慧眼识珠、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啊!
做为最起码的回报,罗纳德·泽格勒、吉姆·朱德尔森、威廉·米勒、迈克尔·布卢门撒尔这些人,唯有献出自己的忠诚来。
但有一样,忠诚归忠诚,信任归信任,人始终避免不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制衡机制还是需要好好建立的。
毋庸讳言,像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制,肯定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可能影响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但对于高弦而言,则是最合适的,那就足够了!
建立伊始的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暂时拥有五名成员,包括首席执行官罗纳德·泽格勒、总裁吉姆·朱德尔森,以及两名副总裁,还有一名工会代表。
高爵士在发言当中,明确表示,在未来两年里,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还会从管理层当中,至少吸收四名表现出色的骨干。
这一表态,实际上为海湾西方公司里的职场,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奋斗目标,以及更多个人发展的可能,自然让坐在一起、仰望管理委员会的海湾西方公司中高层职员,两眼闪闪放光,充满了憧憬。
诸如此类的顶层设计落实到位后,高弦也抓紧在米国的时间,尽量多做一些海外西方公司的重要事务。
正好这时候,高益米国总裁,同时也兼任着海湾西方公司副董事会主席的威廉·米勒,汇报说,为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免地产税,游说纽约市正府的工作,总算有了一些实质性进展,高爵士这位海湾西方公司董事会主席最好露个面,表明一下诚意。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历史有些年头了,始建于一八七九年,因原址位于麦迪逊广场而得名,其后分别于一九二五年和一九六八年迁往新址重建,只是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名称维持不变。
也就是说,现在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已经是第四代了,其所有权最终在一九七七年完全落入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手中。
这笔交易有抄底的意味在里面,因为当时纽约经济大形势非常糟糕。
别看纽约是一座对全球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正治、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联合国总部也坐落于这里,但仍然逃不过兴衰的周期,而一九七零年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约全面衰落的黑暗时期,差点财政破产。
没错,华尔街是同样也坐落于纽约,但纽约市正府在一九七五年财政枯竭,债台高筑,要不是当时的米国总统福特捏着鼻子认倒霉,签署了一项国会法案,为纽约市提供为期三年的二十三亿美元联邦贷款,纽约就真破产了。
随着经济衰退,社会动荡肯定也免不了,纽约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最轰动的代表事件莫过于一九七七年纽约大停电,引发了暴动,各种商店被洗劫一空,闹腾得满地鸡毛。
在这种情况下,不再宜居的纽约,人口流失非常严重,到一九七零年代末,搬走了大约一百万。
麦迪逊广场花园做为一家专业体育馆,可以举行冰球、篮球、拳击、音乐会、冰上表演、马戏团、专业摔跤,以及其它形式的种种体育和娱乐活动,生意应该不错,但前提是,绝对离不开高人气的帮衬。
眼见着纽约衰落,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原所有者们,逐渐失去了信心,最后便把这个物业的所有权,全都卖给了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毕竟大集团抵抗周期风险的能力略胜一筹。
麦迪逊广场花园落到海湾西方工业公司后的这几年,收益同样差强人意,以高爵士为首的新海湾西方公司领导班子,把脑筋动到了纽约市的地产税上,想要纽约市正府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产税。
当然了,这个点子不是异想天开,麦迪逊广场花园享受免税待遇,自然有着足够站得住脚的理由。
现阶段,纽约市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但也只是解决了短期债务违约的危机,而麦迪逊广场花园经营得越好,越能以自己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贡献对于现在的纽约,称得上居功至伟,那做为一种正府支持,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产税,还不正常吗!
这段时间,威廉·米勒一直为此事奔走,已经有了眉目。
“纽约市正府对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地产税这件事,还是挺上心、挺务实的,虽然不乏反对之声,但赞同者更多,比如纽约市长艾德·柯屈,但有些协议条款,还是需要高爵士亲自出面,做个表态。”威廉·米勒把几份文件递给高弦过目。
这里面的条款设计得还是挺严密的,毕竟纽约市不可能白白地让利,包括麦迪逊广场花园必须从每年盈利当中留出固定比例用于场馆维护、提供足够数量的本地就业机会等等要求,洋洋洒洒,颇为壮观。
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高弦,自然毫不意外。
做生意嘛,无非就是看涨看跌,而对于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前景,高弦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因为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肯定会从一九七零年代的衰败当中恢复过来。
随便举个例子,随着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下个十年的互联网浪潮,华尔街将会空前繁荣,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把纽约拽起来。
“我们这边是不是要再主动增加一些‘让步’条款,超出纽约市正府的预期,好进一步争取谈判的主动权呢。”高弦沉吟道。
“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威廉·米勒点了点头,“不过,我已经把能想到的牌,都用上了。”
高弦琢磨了一会,开口道:“这样,海外西方公司不是要进军移动通讯行业嘛,那就先给麦迪逊广场花园画个大饼,承诺在这里建立起一个通畅的无线通讯网络。”
这个时期的移动通讯,肯定不是什么4G、5G了,甚至连1G都算不上,但先拿下牌照、争取用户、抢到地盘才重要,而且纽约这种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区,也确实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潜力。
威廉·米勒眼前一亮,“这个承诺有足够的吸引力。”
就这样,高弦和威廉·米勒又商量一番谈判筹码后,便组织了一个商务酒会的局,继续和纽约市正府谈判。
现任纽约市长艾德·柯屈,和威廉·米勒一样,都是民竹党人,在纽约大停电的一九七七年,拿下了第一个任期,并在一九八一年顺利连任,得票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获胜优势之所以如此明显,肯定和艾德·柯屈在纽约市长的位置上表现出色有关。
但在高弦看来,艾德·柯屈的执政能力未必如何出类拔萃,主要还是得益于他的前任表现得太糟糕了,纽约衰败得距离财政破产就差一步了,在这种烂透了的底子上,只要稍有头脑,都很容易出政绩。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艾德·柯屈是一名合格且出色的政客,玩正治很有一套,擅长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并拿到支持。
进入谈正事的环节后,艾德·柯屈狡猾地继续坐地起价道:“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享受免税待遇这件事,很受媒体关注,希望海湾西方公司可以拿出更大的诚意来,好让市正府能给市民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交代。”
高爵士被艾德·柯屈的惺惺作态逗乐了,大家都时间宝贵,现在坐在一起,就是为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务实的话,那可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看来,市长先生是觉得,和我谈判,比和费利克斯·罗哈廷谈判,有趣多了。”高弦玩味地回了一句。
费利克斯·罗哈廷是纽约市政援助公司的主席,这个机构是一九七五年纽约市财政危机期间成立的,董事会成员都是银行家,旨在从财政上援助和监督纽约市正府,以避免纽约真的破产,算是米国的特色生态了。
显而易见,纽约市政援助公司当然不会白白挽救纽约市。纽约市要按照纽约市政援助公司的要求,进行重大改革,包括冻结工资增长、大裁员、提高地铁票价、纽约城市大学收取学费,以及将纽约市的销售税和股票转让税,转化为纽约州的州税等等,
因此,担任纽约市长的艾德·柯屈,和费利克斯·罗哈廷打起交道来,可以想象地没有那么舒坦。而被高爵士敲打了一句后,艾德·柯屈脸上当即闪过尴尬之色。
说白了,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免税待遇,固然是为了自己的收益考虑,但客观上也是在经营上精益求精,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纽约市正府真以为遇到了可宰的肥羊,迟迟不松口的话,那高弦大可以作罢,反正他在海湾西方公司这个平台上,能做的文章多着呢,不差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一个。
见双方交锋有些激烈,威廉·米勒适时打圆场道:“纽约的经济形势还在恢复,海湾西方公司确实有诚意尽一份社会责任,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经营也有无法回避的压力。”
“但即便如此,高爵士还是为这次和市长先生的会面,尽可能地为免税协议主动增加了让步条款。”
说到这里,威廉·米勒拿出文件,指着包括海湾西方公司将为麦迪逊广场花园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在内的画大饼补充让步条款,给艾德·柯屈一一解释。
艾德·柯屈明显被打动了,最后抬头问高弦,“高爵士,这些计划真的都会落实吗?”
高弦正色点头确认道:“当然了,否则的话,我哪里敢和市长先生会面呢。”
到了这个时候,艾德·柯屈终于收起了漫天要价的嘴脸,开始说实在话道:“市正府这边仔细评估了,给麦迪逊广场花园免去地产税,确实利大于弊,但这件事比较敏感,容易让人眼红,所以我们必须把细节工作做到位,以尽可能避免外界的非议。”
高弦连连点头,“理解,理解。”
威廉·米勒在一旁试探道:“那免税协议,市正府这边可以签署了吗?”
“当然。”艾德·柯屈点头,“还请海湾西方公司帮忙做好媒体沟通工作,我希望这件事,能成为我任期内,经得起考验的一项重要决定。”
- 肉肉屋
在海湾西方公司里设立管理委员会,可谓深得民望,被直接解读为高爵士愿意放权,信任管理层、对投资者负责、充分调动职员积极性、顾及劳工权益等等,可这里面未尝没有权力制衡的考量。
对于首席执行官罗纳德·泽格勒、总裁吉姆·朱德尔森,甚至包括高益米国总裁威廉·米勒、霍华德·休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卢门撒尔在内的,这些人的忠诚,高弦还是相当有把握的,因为他对这些人有患难见真情的知遇之恩。
罗纳德·泽格勒追随尼客松,在白宫的岁月确实风光了好一阵子,可随着“水门事件”的爆发,尼客松惨得快个人财政破产了,罗纳德·泽格勒这位幕僚也没有薪水可领,就等同于失业了。
吉姆·朱德尔森也是因为自己的旧主查尔斯·布卢多恩突然去世,一下子在海湾西方工业公司里被空前孤立,距离被架空和出局仅差一步。
威廉·米勒、迈克尔·布卢门撒尔和他们的总统先生卡特一样,在花生炖的那几年执政经历,只能用失败来形容,其中迈克尔·布卢门撒尔最惨,连四年任期都没混满,只干了两年就被卡特重组内阁的时候放弃了,两人可谓把之前积累的,成功担任企业高管的家底,都败光了。
这些人郁郁不得志,甚至落难的时候,是怎么重新获得光鲜亮丽、令人艳羡的体面身份和待遇的?
高爵士的慧眼识珠、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啊!
做为最起码的回报,罗纳德·泽格勒、吉姆·朱德尔森、威廉·米勒、迈克尔·布卢门撒尔这些人,唯有献出自己的忠诚来。
但有一样,忠诚归忠诚,信任归信任,人始终避免不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制衡机制还是需要好好建立的。
毋庸讳言,像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制,肯定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可能影响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但对于高弦而言,则是最合适的,那就足够了!
建立伊始的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暂时拥有五名成员,包括首席执行官罗纳德·泽格勒、总裁吉姆·朱德尔森,以及两名副总裁,还有一名工会代表。
高爵士在发言当中,明确表示,在未来两年里,海湾西方公司管理委员会还会从管理层当中,至少吸收四名表现出色的骨干。
这一表态,实际上为海湾西方公司里的职场,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奋斗目标,以及更多个人发展的可能,自然让坐在一起、仰望管理委员会的海湾西方公司中高层职员,两眼闪闪放光,充满了憧憬。
诸如此类的顶层设计落实到位后,高弦也抓紧在米国的时间,尽量多做一些海外西方公司的重要事务。
正好这时候,高益米国总裁,同时也兼任着海湾西方公司副董事会主席的威廉·米勒,汇报说,为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免地产税,游说纽约市正府的工作,总算有了一些实质性进展,高爵士这位海湾西方公司董事会主席最好露个面,表明一下诚意。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历史有些年头了,始建于一八七九年,因原址位于麦迪逊广场而得名,其后分别于一九二五年和一九六八年迁往新址重建,只是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名称维持不变。
也就是说,现在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已经是第四代了,其所有权最终在一九七七年完全落入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手中。
这笔交易有抄底的意味在里面,因为当时纽约经济大形势非常糟糕。
别看纽约是一座对全球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正治、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联合国总部也坐落于这里,但仍然逃不过兴衰的周期,而一九七零年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约全面衰落的黑暗时期,差点财政破产。
没错,华尔街是同样也坐落于纽约,但纽约市正府在一九七五年财政枯竭,债台高筑,要不是当时的米国总统福特捏着鼻子认倒霉,签署了一项国会法案,为纽约市提供为期三年的二十三亿美元联邦贷款,纽约就真破产了。
随着经济衰退,社会动荡肯定也免不了,纽约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最轰动的代表事件莫过于一九七七年纽约大停电,引发了暴动,各种商店被洗劫一空,闹腾得满地鸡毛。
在这种情况下,不再宜居的纽约,人口流失非常严重,到一九七零年代末,搬走了大约一百万。
麦迪逊广场花园做为一家专业体育馆,可以举行冰球、篮球、拳击、音乐会、冰上表演、马戏团、专业摔跤,以及其它形式的种种体育和娱乐活动,生意应该不错,但前提是,绝对离不开高人气的帮衬。
眼见着纽约衰落,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原所有者们,逐渐失去了信心,最后便把这个物业的所有权,全都卖给了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毕竟大集团抵抗周期风险的能力略胜一筹。
麦迪逊广场花园落到海湾西方工业公司后的这几年,收益同样差强人意,以高爵士为首的新海湾西方公司领导班子,把脑筋动到了纽约市的地产税上,想要纽约市正府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产税。
当然了,这个点子不是异想天开,麦迪逊广场花园享受免税待遇,自然有着足够站得住脚的理由。
现阶段,纽约市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但也只是解决了短期债务违约的危机,而麦迪逊广场花园经营得越好,越能以自己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贡献对于现在的纽约,称得上居功至伟,那做为一种正府支持,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产税,还不正常吗!
这段时间,威廉·米勒一直为此事奔走,已经有了眉目。
“纽约市正府对免除麦迪逊广场花园地产税这件事,还是挺上心、挺务实的,虽然不乏反对之声,但赞同者更多,比如纽约市长艾德·柯屈,但有些协议条款,还是需要高爵士亲自出面,做个表态。”威廉·米勒把几份文件递给高弦过目。
这里面的条款设计得还是挺严密的,毕竟纽约市不可能白白地让利,包括麦迪逊广场花园必须从每年盈利当中留出固定比例用于场馆维护、提供足够数量的本地就业机会等等要求,洋洋洒洒,颇为壮观。
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高弦,自然毫不意外。
做生意嘛,无非就是看涨看跌,而对于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前景,高弦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因为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肯定会从一九七零年代的衰败当中恢复过来。
随便举个例子,随着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下个十年的互联网浪潮,华尔街将会空前繁荣,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把纽约拽起来。
“我们这边是不是要再主动增加一些‘让步’条款,超出纽约市正府的预期,好进一步争取谈判的主动权呢。”高弦沉吟道。
“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威廉·米勒点了点头,“不过,我已经把能想到的牌,都用上了。”
高弦琢磨了一会,开口道:“这样,海外西方公司不是要进军移动通讯行业嘛,那就先给麦迪逊广场花园画个大饼,承诺在这里建立起一个通畅的无线通讯网络。”
这个时期的移动通讯,肯定不是什么4G、5G了,甚至连1G都算不上,但先拿下牌照、争取用户、抢到地盘才重要,而且纽约这种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区,也确实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潜力。
威廉·米勒眼前一亮,“这个承诺有足够的吸引力。”
就这样,高弦和威廉·米勒又商量一番谈判筹码后,便组织了一个商务酒会的局,继续和纽约市正府谈判。
现任纽约市长艾德·柯屈,和威廉·米勒一样,都是民竹党人,在纽约大停电的一九七七年,拿下了第一个任期,并在一九八一年顺利连任,得票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获胜优势之所以如此明显,肯定和艾德·柯屈在纽约市长的位置上表现出色有关。
但在高弦看来,艾德·柯屈的执政能力未必如何出类拔萃,主要还是得益于他的前任表现得太糟糕了,纽约衰败得距离财政破产就差一步了,在这种烂透了的底子上,只要稍有头脑,都很容易出政绩。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艾德·柯屈是一名合格且出色的政客,玩正治很有一套,擅长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并拿到支持。
进入谈正事的环节后,艾德·柯屈狡猾地继续坐地起价道:“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享受免税待遇这件事,很受媒体关注,希望海湾西方公司可以拿出更大的诚意来,好让市正府能给市民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交代。”
高爵士被艾德·柯屈的惺惺作态逗乐了,大家都时间宝贵,现在坐在一起,就是为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务实的话,那可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看来,市长先生是觉得,和我谈判,比和费利克斯·罗哈廷谈判,有趣多了。”高弦玩味地回了一句。
费利克斯·罗哈廷是纽约市政援助公司的主席,这个机构是一九七五年纽约市财政危机期间成立的,董事会成员都是银行家,旨在从财政上援助和监督纽约市正府,以避免纽约真的破产,算是米国的特色生态了。
显而易见,纽约市政援助公司当然不会白白挽救纽约市。纽约市要按照纽约市政援助公司的要求,进行重大改革,包括冻结工资增长、大裁员、提高地铁票价、纽约城市大学收取学费,以及将纽约市的销售税和股票转让税,转化为纽约州的州税等等,
因此,担任纽约市长的艾德·柯屈,和费利克斯·罗哈廷打起交道来,可以想象地没有那么舒坦。而被高爵士敲打了一句后,艾德·柯屈脸上当即闪过尴尬之色。
说白了,麦迪逊广场花园争取免税待遇,固然是为了自己的收益考虑,但客观上也是在经营上精益求精,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纽约市正府真以为遇到了可宰的肥羊,迟迟不松口的话,那高弦大可以作罢,反正他在海湾西方公司这个平台上,能做的文章多着呢,不差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一个。
见双方交锋有些激烈,威廉·米勒适时打圆场道:“纽约的经济形势还在恢复,海湾西方公司确实有诚意尽一份社会责任,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经营也有无法回避的压力。”
“但即便如此,高爵士还是为这次和市长先生的会面,尽可能地为免税协议主动增加了让步条款。”
说到这里,威廉·米勒拿出文件,指着包括海湾西方公司将为麦迪逊广场花园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在内的画大饼补充让步条款,给艾德·柯屈一一解释。
艾德·柯屈明显被打动了,最后抬头问高弦,“高爵士,这些计划真的都会落实吗?”
高弦正色点头确认道:“当然了,否则的话,我哪里敢和市长先生会面呢。”
到了这个时候,艾德·柯屈终于收起了漫天要价的嘴脸,开始说实在话道:“市正府这边仔细评估了,给麦迪逊广场花园免去地产税,确实利大于弊,但这件事比较敏感,容易让人眼红,所以我们必须把细节工作做到位,以尽可能避免外界的非议。”
高弦连连点头,“理解,理解。”
威廉·米勒在一旁试探道:“那免税协议,市正府这边可以签署了吗?”
“当然。”艾德·柯屈点头,“还请海湾西方公司帮忙做好媒体沟通工作,我希望这件事,能成为我任期内,经得起考验的一项重要决定。”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