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和叶华,两位重臣陪着太子出京,直奔河北而去。
    他们离开了京城,走出没有二百里,就见识了帝国脆弱的一面……宽阔的大路,本是给征讨契丹的将士修的,眼下却挤满了流民,扶老携幼,破衣烂衫,向着京城逶迤而来。事实上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京城在哪里,他们只是本能地前进,直到有了粮食,或者死掉为止!
    春天乍暖还寒,早晚都有霜冻,每个早晨起来,都会有人再也爬不起来,每一个死者的脸上都挂着奇怪的笑容,至少他们在死去之前是欣喜而满足的,就像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姑娘……
    王朴只觉得心像是被戳了一般,身为首相,不能辅佐圣君,安抚百姓,坐视这么多人饿死,他有罪啊!
    有人要问,不是已经分了田地,老百姓怎么还活不下去呢?
    就以河北为例,由于人口相对稠密,梅一丁只能拿到三十亩左右。
    如果是丰年,这些土地当然够养活一家人。可若是连续两三个荒年,就足以击垮任何一个小农之家。
    而且由于应付大战的原因,河北的仓库都已经空了,遇了灾,也无力赈济,只能把老百姓甩到京城,皇帝总会有办法的。官员这么想,百姓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有了成群结队的灾民。
    一路前行,郭宗训越看就越是不安,一颗心不停下沉,几乎坠落谷底。
    河北如此,邺城又会怎么样?
    自己的那些合作社,刚刚草创,能不能扛得住蝗灾的考验?
    或者说,会更加凄惨?
    小家伙紧闭着嘴巴,心里乱成一团。
    “殿下勿忧,我已经让人问过,并没有邺城方向来的灾民,或许邺城的情况还不错!”
    老师的话,郭宗训自然是相信的,可一刻不亲眼目睹,就没法放下心,他不断催动战马,越跑越快,恨不能飞到邺城。
    终于,在五天之后,他们出现在了邺城地界。
    刚刚赶到,他们就遇到了拦路的,数十名丁壮,拿着锄头木棒,在四处巡逻,看到了叶华一行人,立刻上前拦阻盘问。
    郭宗训从马上跳下来,瞪了他们一眼。
    “马岗,你不在田里干活,怎么又舞刀弄枪的?”
    为首的汉子见到郭宗训,立刻单膝点地,欣喜若狂,“小老爷,你可算来了,俺们都以为你不管大家伙哩!”
    郭宗训来邺城推动合作社,并没有暴露太子的身份,因此普通百姓并不清楚,但是却不妨碍他们的喜悦之情。
    很快大家伙就围着郭宗训,七嘴八舌头说了起来……
    百姓的热情让郭宗训十分激动,他向所有人介绍了王朴和叶华,他没有报官位,只说这两位是自己的前辈老师,他的本事都是师长教的。
    村民们一下子就把叶华给围了起来,“这位大人,对付蝗虫的办法,是你教给小老爷的?”
    叶华微微点头,“在课堂上提到过一些……你们是怎么做的,可有效果?”
    “有,当然有啊!”
    他们喜滋滋介绍,去年郭宗训回京之前,就提到若是春旱继续,很可能会再次发生蝗灾,若是等蝗虫起飞,就什么都晚了。
    等到今年刚过完年,的确就发现了蝗虫,数量还不少!
    所有的合作社立刻动员起来,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蝗虫。去年的时候,各个合作社都买了一些鸡鸭,下了蛋舍不得吃。都用来孵化,等到春天的时候,大大小小,公鸡母鸡,全都赶到田边,捕食蝗虫。
    每一只鸡都吃得胃囊鼓鼓的。
    小孩子们不让鸡消息,赶着到处跑,把肚子跑空了,继续多吃蝗虫。
    随着蝗虫一天天长大,还有许多妇人加入抓蝗虫的大军,她们把蝗虫烤熟,碾成粉碎,用来喂牛羊牲畜。
    还真别说,加了蝗虫粉,牲畜都更加喜欢吃,在春耕之前,肥了一大圈。
    老百姓乐不可支。
    转眼到了三月下旬的时候,蝗虫起飞在即,邺城百姓全体出动,在田边挖壕沟,堆满了干草。
    等蝗虫飞过来的时候,他们点燃了篝火。
    蝗虫有趋光性,朝着光亮飞来,老百姓就不停驱赶,不停添柴,把蝗虫活活烧死……老百姓都发了狠,就是这些该死的虫,吃他们的粮食,有的老人,甚至把蝗虫扔在嘴里,大叫特嚼,吱吱作响。
    很多人都说,抗击蝗虫,比真正打一场战争还要劳累。
    但是当检查战果的时候,邺城百姓都笑了,值了!
    “挨着我们的几个县,最少都被吃了一半以上,唯独邺城,保住了九成的苗!”
    马岗兴冲冲告诉叶华,“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好,算下来,一人能分到一百斤麦子。大人来得早了,要是再晚两个月,就能请大人吃白面馒头了!”
    提到了白面馒头,叶华似乎听到了许多人咽口水的声音。
    去年的时候,还是邺城百姓到处去乞讨,不到一年,他们就变了样。
    夏粮收获,基本上就不会挨饿了,等到秋粮再收一季,拿出一点换钱,到了过年的时候,或许就能买点猪肉,包交子吃了。
    “小老爷,你说要办学堂,俺琢磨着太有道理哩,要赶快办才是!”
    郭宗训笑了,“马岗,你不是说读书最没用吗?怎么变了口气?”
    “啊?”马岗连忙摇头,“我可没说,没说的!”
    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你没说?笑话,就你小子嚷嚷最凶,反对建学堂,说读书不如放羊哩!
    面对大家伙的嘲笑,马岗招架不住,只好老实道:“我不是不懂事吗?以前我琢磨着读书就是摇头晃脑,满嘴酸词,连人话都不会说。谁知道学堂还教对付蝗虫,要是学堂能教怎么种田,俺,俺还琢磨着上学呢!”
    “哈哈哈!”叶华笑道:“还真别说,学堂的确有农学一科……种田是一门大学问,比如良种的选育,如何堆肥,田间管理,锄地捉虫,收获保存……这都是大事情,马虎不得。还有,农产品要怎么卖,如何定价,如何跟商人谈,如何交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学问。总而言之,要多产出,还要卖出合适的价钱,这样才能让荷包鼓起来!”
    ……
    才谈了一会儿,大家伙就感觉出来,这个看似年纪不大的人物,不愧是小老爷的师父,许多东西,全都是一针见血,让人茅塞顿开。
    大家伙围着叶华,不断询问请教,叶华也乐得多讲一些,比如他就建议大家伙,在山边挖一些大坑,每逢秋天,就把牲畜的粪便,枯枝败叶,还有河里的泥沙倒在一起沤肥,等过了一冬天之后,再把坑里的东西撒到田里,或多或少,都能增加一些产量。
    还有,农闲的时候,要多挖井,有灌溉的一亩田,往往比没有灌溉的一亩田,多产出三到五成。
    虽然会辛苦一些,但庄户人家,还怕出力气吗?
    叶华又建议,这些劳动,都计入合作社的账目,等到秋天分配利益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产出之外,额外的部分,就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分配。
    既要保证大家伙的口粮,又要让多付出的人拿到应得的利益!
    叶华的话,简直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少年郎跑过来,气喘吁吁道:“马叔,不好了,有人往咱们的农田跑来了!”
    “好大的狗胆!”
    马岗立刻举起铁锹,招呼着弟兄们,就冲了过去,把叶华他们都给晒在了一边。
    有其他人跑过来,跟叶华解释。
    原来周围府县遭了灾,百姓没有吃的,就跑到邺城的田里,抢麦子吃。
    现在的麦子还没有成熟,根本不能吃,可饥民不管什么,草根树皮,甚至是观音土,饿的时候,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
    邺城的青壮不得不组织起来,昼夜巡逻,保护他们的庄稼……马岗带着人去了,半天多之后,他才回来,脸上多了两处红肿,一只胳膊也受了伤。
    “打跑哩,全都打跑哩!再敢过来,俺打折他们的狗腿!没出息的穷命鬼,就知道抢,就知道偷,活该都饿死!”
    叶华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法责备马岗什么,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无可厚非。
    王朴深深吸口气,“殿下,侯爷,这些时候老夫也一直在思量,要不要推动合作社,毕竟大动干戈,冲击太大,可这一趟走下来,老夫倒是想通了。孟子有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到底,民生艰难,水旱蝗灾,单靠一家一户,万难抵御风险。组成合作社,这是大势所趋啊!”
    听到王朴的这番话,最兴奋的莫过于郭宗训了,连王相公也答应了,说服父皇就不难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又有人跑来,朝廷的御史大人到了,现在邺城的府衙。听说河北遭灾,邺城最轻,因此御史大人要在邺城征集一批粮食,去救济灾民。
    摊到每个合作社,出粮一百石!
    马岗等人都气炸了肺,“朝廷怎么能这么干?还给不给活路了?走,我们找官老爷理论去!”

章节目录

我的邻居是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我的邻居是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