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作者:炮兵
“刘铁头,你做得很好”郑鹏点点头说:“无论是进度还是成果,都超出我的预料,现在我给留四个字,宁缺勿滥,明白吗?”
现在资金不是很到位,路是自己修的,没有期限,郑鹏的个性是要么不做,一做就做最好的,起码是唐朝时最好的,再说蒸汔驱动还在紧张研究中,从长安到洛阳,路程有好几百里,就是顺顺利利也要修几年,铺上铁轨是比较后的环节,还真不急。
要是做得不好,三天二头出问题,做出来也惹人笑话。
刘铁头一脸严肃地说:“少爷放心,小的一定竭尽全力,要是做不好,这望牛墩就是老奴的埋骨之所。”
对一个执着工艺、一心钻研炼铁的人来说,能肆无忌惮、不计成本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简直就像生活在梦境中。
看到采矿和炼铁的进展顺利,郑鹏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打道回府。
前面辛苦一些,只要各项工作都上了轨道,以后只要盯着长洛指挥部就行,不用亲自跑来跑去那么辛苦。
长安城这几天一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侍中裴光庭病逝,是年五十八岁,李隆基对裴光庭的去世深感悲伤,不仅下旨废朝三天,还下令三天内长安不得吹弹鼓唱和办喜事,对病逝的裴光庭追赠太师,谥号忠献,极尽哀荣。
回城时,郑鹏开始见识“天下无二裴”这句话的份量,一路有很多缠着白花奔丧的人,都是奔向裴府,给裴光庭吊唁,裴府的人甚至在城门处设立接待处,专门接待从四面八方赶到的亲朋戚友、门生故吏。
郑鹏感叹地说:“这排场,当年姚崇死的时候也没这么大。”
“那当然”现在只有二个人,红雀很自然接过话头:“论背景,姚氏一族跟河东裴氏根本没得比,再说姚崇在开元初期立下大功,后来刚愎自用,得罪不少人,也犯了不少错失,树敌甚多,也就是皇上对他一直不离不弃,要不然早离开长安了,裴光庭可是出自河东裴氏,传承千年的名望大族,一个循资论不知让多少官员受益,奉为圣书,人缘好,声望也高,再说裴武氏跟武惠妃和高力士关系甚好,就是裴光庭死了,裴府还倒不了,不热闹才怪。”
郑鹏点点头,无意中看到一间叫醉八仙的酒楼门前挂着一幅酒幌,心里一个激灵:这是黄三跟自己约好的暗号,只要看到这个暗号,就是黄三有事要找自己。
刚想走进酒楼,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叫一声“停马”,然后一个人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有些激动地对郑鹏挥手喊道:“咦,飞腾,终于看到你了。”
这个声音有点熟悉,郑鹏抬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连忙说:“原来是张学士,是有些日子不见你了,别来无恙吧。”
喝停马跟郑鹏打招呼的人是张九龄,郑鹏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他。
张说在病逝前,多次推荐张九龄为继任他的集贤院学士,一直没成功,张九龄反而被调外职,张九龄转任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后来李隆基又想起张说的推荐,而张九龄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年重新调回长安,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任职其间,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玄宗倚重,次年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八月,兼知制诰。
张九龄算是大器晚成,可惜他得到重用时,已经五十五岁了,有心致仕回乡养老,上了几次奏折,李隆基都不答应,反而把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老母,知道李隆基的心意后,有心辞官的张九龄为了家族,只好打消辞官的念头。
因为祖祠的一点事,张九龄回老家处理,再加上身子骨不太好,也想在老家休养一段时间,这也是郑鹏回长安没看到他的原因,归期还没到,李隆基派人急召他回京,理由是裴光庭生前提过希望张九龄为他的墓碑提字,这样一来,张九龄只好急匆匆往长安赶,没想到路上遇到郑鹏。
古人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找一个有名望的人题写碑文,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张九龄官声好,又是有名的大文豪,裴光庭对他也格外欣赏,死前提出自己的想法。
“还好,这把老骨头还死不了,倒是飞腾,已贵为冠军候,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张九龄感叹地说。
谁料想,昔日一个默默无闻、甚至声名有些瑕疵的小商贩,竟然会成为大唐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为了奖劢他,连富有传奇色彩的冠军候,也赐给了郑鹏。
最难得的是,郑鹏还不到三十岁,前程无限。
“哪里,就是侥幸立了一点小功,不敢在张学士面前放肆。”
不等张九龄谦虚,郑鹏马上问道:“张学士行程这私急,可是为了裴侍中之事?”
“正是”张九龄坦然道:“皇上有旨,让某回长安为裴连城撰写神道碑文,抬举了。”
郑鹏心中一动,眼珠子转了转,很快神秘地说:“长安城愁云暗布,星光暗淡,不过张学士额上有红光,要是没看错,张学士这次回京,必有一番际遇,说不能遂了多年的心愿。”
张九龄才会横溢,可惜年轻时官运不畅,就是有贵人扶持也不能顺利上位,几罢几起,就是裴光庭死后,李隆基开始倚重他,要是没记错,张九龄要高升拜相,这才是张九龄辉煌的开始。
一个萝卜一个坑,重要职位都有人,没有特别大的过错,也不好把他罢免,特别是一个功勋卓越的老臣,为了顾及他们尊严,如果他们不是主动请辞,还是再三请辞,会让他们做到咽气前的一刻,算是“人不走,茶不凉”,就是裴光庭这个“坑”空了出来,一直郁郁不得起的张九龄,迎来自己官途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咦,飞腾还会麻衣相术?”张九龄一脸好奇地问道,说话间,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丝期待。
张九龄出身官宦世家,少有才名,早早立志拜相入阁,可惜宦海无边,奋斗了几十年,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心中都有点泄气了,?听郑鹏一说,隐隐间又多了二分期盼。
要是别人说这种话,张九龄也就一笑置之,不过说话的是郑鹏,可信度高了不少。
张九龄并不相信那些相术,不过他很看好郑鹏,要知郑鹏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跟很多官员的关系很密切,会不会是郑鹏提前听到什么风声?
要是能遂了心中所愿,能入阁拜相,张九龄还是会很高兴的。
“略会一点点皮毛吧,张学士要不要打个赌?”郑鹏故作神秘地说。
张九龄摇摇头:“下次再约一个时间细谈,打赌就不必了,皇上还在等着某,告辞。”
用加急的方式把张九龄追回长安,李隆基还在等着,张九龄也不敢聊太多,生怕皇上等得不耐烦。
“好,找个时间细谈,张学士慢走。”郑鹏回礼道。
等张九龄走后,红雀小声问道:“姑爷,是先回府,还是到裴府吊唁?”
郑鹏摇摇头:“都不急,看到那面酒幌没有?”
“看到。”红雀简单直接地说。
“那是我和黄三约定见面的暗号,也不知他有什么事,走,进去坐坐,就当歇歇脚。”郑鹏一边说,一边向醉八仙楼走去。
炮兵说
求订阅,求票票~
“刘铁头,你做得很好”郑鹏点点头说:“无论是进度还是成果,都超出我的预料,现在我给留四个字,宁缺勿滥,明白吗?”
现在资金不是很到位,路是自己修的,没有期限,郑鹏的个性是要么不做,一做就做最好的,起码是唐朝时最好的,再说蒸汔驱动还在紧张研究中,从长安到洛阳,路程有好几百里,就是顺顺利利也要修几年,铺上铁轨是比较后的环节,还真不急。
要是做得不好,三天二头出问题,做出来也惹人笑话。
刘铁头一脸严肃地说:“少爷放心,小的一定竭尽全力,要是做不好,这望牛墩就是老奴的埋骨之所。”
对一个执着工艺、一心钻研炼铁的人来说,能肆无忌惮、不计成本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简直就像生活在梦境中。
看到采矿和炼铁的进展顺利,郑鹏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打道回府。
前面辛苦一些,只要各项工作都上了轨道,以后只要盯着长洛指挥部就行,不用亲自跑来跑去那么辛苦。
长安城这几天一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侍中裴光庭病逝,是年五十八岁,李隆基对裴光庭的去世深感悲伤,不仅下旨废朝三天,还下令三天内长安不得吹弹鼓唱和办喜事,对病逝的裴光庭追赠太师,谥号忠献,极尽哀荣。
回城时,郑鹏开始见识“天下无二裴”这句话的份量,一路有很多缠着白花奔丧的人,都是奔向裴府,给裴光庭吊唁,裴府的人甚至在城门处设立接待处,专门接待从四面八方赶到的亲朋戚友、门生故吏。
郑鹏感叹地说:“这排场,当年姚崇死的时候也没这么大。”
“那当然”现在只有二个人,红雀很自然接过话头:“论背景,姚氏一族跟河东裴氏根本没得比,再说姚崇在开元初期立下大功,后来刚愎自用,得罪不少人,也犯了不少错失,树敌甚多,也就是皇上对他一直不离不弃,要不然早离开长安了,裴光庭可是出自河东裴氏,传承千年的名望大族,一个循资论不知让多少官员受益,奉为圣书,人缘好,声望也高,再说裴武氏跟武惠妃和高力士关系甚好,就是裴光庭死了,裴府还倒不了,不热闹才怪。”
郑鹏点点头,无意中看到一间叫醉八仙的酒楼门前挂着一幅酒幌,心里一个激灵:这是黄三跟自己约好的暗号,只要看到这个暗号,就是黄三有事要找自己。
刚想走进酒楼,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叫一声“停马”,然后一个人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有些激动地对郑鹏挥手喊道:“咦,飞腾,终于看到你了。”
这个声音有点熟悉,郑鹏抬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连忙说:“原来是张学士,是有些日子不见你了,别来无恙吧。”
喝停马跟郑鹏打招呼的人是张九龄,郑鹏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他。
张说在病逝前,多次推荐张九龄为继任他的集贤院学士,一直没成功,张九龄反而被调外职,张九龄转任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后来李隆基又想起张说的推荐,而张九龄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年重新调回长安,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任职其间,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玄宗倚重,次年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八月,兼知制诰。
张九龄算是大器晚成,可惜他得到重用时,已经五十五岁了,有心致仕回乡养老,上了几次奏折,李隆基都不答应,反而把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老母,知道李隆基的心意后,有心辞官的张九龄为了家族,只好打消辞官的念头。
因为祖祠的一点事,张九龄回老家处理,再加上身子骨不太好,也想在老家休养一段时间,这也是郑鹏回长安没看到他的原因,归期还没到,李隆基派人急召他回京,理由是裴光庭生前提过希望张九龄为他的墓碑提字,这样一来,张九龄只好急匆匆往长安赶,没想到路上遇到郑鹏。
古人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找一个有名望的人题写碑文,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张九龄官声好,又是有名的大文豪,裴光庭对他也格外欣赏,死前提出自己的想法。
“还好,这把老骨头还死不了,倒是飞腾,已贵为冠军候,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张九龄感叹地说。
谁料想,昔日一个默默无闻、甚至声名有些瑕疵的小商贩,竟然会成为大唐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为了奖劢他,连富有传奇色彩的冠军候,也赐给了郑鹏。
最难得的是,郑鹏还不到三十岁,前程无限。
“哪里,就是侥幸立了一点小功,不敢在张学士面前放肆。”
不等张九龄谦虚,郑鹏马上问道:“张学士行程这私急,可是为了裴侍中之事?”
“正是”张九龄坦然道:“皇上有旨,让某回长安为裴连城撰写神道碑文,抬举了。”
郑鹏心中一动,眼珠子转了转,很快神秘地说:“长安城愁云暗布,星光暗淡,不过张学士额上有红光,要是没看错,张学士这次回京,必有一番际遇,说不能遂了多年的心愿。”
张九龄才会横溢,可惜年轻时官运不畅,就是有贵人扶持也不能顺利上位,几罢几起,就是裴光庭死后,李隆基开始倚重他,要是没记错,张九龄要高升拜相,这才是张九龄辉煌的开始。
一个萝卜一个坑,重要职位都有人,没有特别大的过错,也不好把他罢免,特别是一个功勋卓越的老臣,为了顾及他们尊严,如果他们不是主动请辞,还是再三请辞,会让他们做到咽气前的一刻,算是“人不走,茶不凉”,就是裴光庭这个“坑”空了出来,一直郁郁不得起的张九龄,迎来自己官途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咦,飞腾还会麻衣相术?”张九龄一脸好奇地问道,说话间,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丝期待。
张九龄出身官宦世家,少有才名,早早立志拜相入阁,可惜宦海无边,奋斗了几十年,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心中都有点泄气了,?听郑鹏一说,隐隐间又多了二分期盼。
要是别人说这种话,张九龄也就一笑置之,不过说话的是郑鹏,可信度高了不少。
张九龄并不相信那些相术,不过他很看好郑鹏,要知郑鹏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跟很多官员的关系很密切,会不会是郑鹏提前听到什么风声?
要是能遂了心中所愿,能入阁拜相,张九龄还是会很高兴的。
“略会一点点皮毛吧,张学士要不要打个赌?”郑鹏故作神秘地说。
张九龄摇摇头:“下次再约一个时间细谈,打赌就不必了,皇上还在等着某,告辞。”
用加急的方式把张九龄追回长安,李隆基还在等着,张九龄也不敢聊太多,生怕皇上等得不耐烦。
“好,找个时间细谈,张学士慢走。”郑鹏回礼道。
等张九龄走后,红雀小声问道:“姑爷,是先回府,还是到裴府吊唁?”
郑鹏摇摇头:“都不急,看到那面酒幌没有?”
“看到。”红雀简单直接地说。
“那是我和黄三约定见面的暗号,也不知他有什么事,走,进去坐坐,就当歇歇脚。”郑鹏一边说,一边向醉八仙楼走去。
炮兵说
求订阅,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