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作者:炮兵
张鸣伟有些庆幸地说:“是啊,那些人本想去京兆府闹事,状告李侍郎,是郑将军把他们劝住,一再为李侍郎正名,劝他们先弄清楚原委,不要把事情闹大,还说当中肯定有误会,那些老百姓都到贵府去了。”
说到这里,张鸣伟忍不住说道:“郑将军还是挺仗义的。”
“仗义个屁”李林甫气得当场爆粗:“老夫可能让他累死。”
几个不入流的田舍奴,翻不起什么风浪,要是郑鹏真是有心帮自己,只要选择袖手旁观,什么事也没有,就算闹到京兆府,自己也轻易摆平,可郑鹏说了一大通为“正名”的话,看似信任自己,其实是把他自己摘出来,划清距离,也变相把李林甫进行道德“绑架”。
到时征地的事水落石出,郑鹏最多得一个“识人不明”评价,而李林甫除了“鱼肉百姓”“吃相难看”的骂名外,还得背上“背信弃义、见义忘义”的骂名。
“李侍郎,现在..怎么办?”张鸣伟吓了一跳,有点不知所措地问道。
李林甫向以智者自居,张鸣伟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林甫这般失态。
“自己掂量着办。”李林甫一边说,一边翻身上马,拼马驱马往家里赶。
这件事张鸣伟做得不好,但真不能怪他,主要两者的地位差距太大,以郑鹏的声望和地位,就是京兆尹李岘也没把握能阻止,更别说张鸣伟只是一个小捕头。
顾不上再理会张鸣伟,李林甫得先赶回府,最好在事情闹大前,尽快把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现在担心的,就是家里的人乱来,事情不好控制。
还没到家,李林甫远远看到京兆府的衙役联同武候押着大批百姓往京兆府的地方走,不少百姓的衣服被扯破,一些百姓身上还有血迹,衙役和武候对百姓的态度很差,骂骂咧咧,不时还抽上几鞭。
不用说,刚才肯定爆发了冲突。
阿满看到李林甫的脸色不太对,小心翼翼地问道:“郎君,小的去打听一下?”
“算了,先回府。”李林甫开口道。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那些到自己府上闹事的田舍奴,但李林甫心里隐隐还有一丝丝侥幸:希望这批人不是到自己府上闹事的那批人,也希望家里的人能精明一点,能为自己做点事,而不是每天就只顾着吃喝玩乐。
李林甫一路忐忑地往回走,当他远远看到自己家门时,内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婢女和下人正在清扫府门前的路,有人清理地上的垃圾,有人抹墙上的印记,有人整理花坛的花草,有人抹拭着影壁上的血迹等等,从现场混乱的情况来看,刚才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冲突。
“郎君回府了。”下人们看到李林甫,一个个恭恭敬敬地行礼。
“青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林甫的一张老脸,都寒得快要滴水,当场就厉声质问府上的二管家青桐。
青桐刚想禀报,门内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阿耶回来了?”
一个衣饰华贵的少年郎从里面小跑出来,一看到李林甫,马上兴奋地说:“真是阿耶回来了,二管家你先退下,这事我跟阿耶交待就行。”
“是,小屿郎君。”二管家青桐恭恭敬敬地说。
李林甫强忍内心的不快,开口催促道:“屿儿,快跟阿耶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出来的人,是李林甫的第五个儿子李屿,也是留在府中最年长的儿子。
李林甫出自李氏宗室,从小就精明能干,也长得风度翩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桃花运一直不错,除了正室外,先后纳了七房小妾,可以说儿女满堂,李屿是第三房小妾所生的儿子,虽说学问不行,但颇有当年李林甫的神韵,很得李林甫的喜爱。
李屿的四位兄长,不是外出为官就是外出求学,现在家中就是李屿最年长,平日协助管家处理府中的大小事务,也算是一种锻练。
说起刚才的事,李屿有些得意地邀功道:“阿耶,你不知道,刚才有一大群田舍奴到府上闹事,说我们李府欺压、剥削他们,张嘴就要赔钱补地价,一个个的胆长毛了,竟敢到李府闹事,我先把他们稳住,暗中派人到京兆府和武候铺叫人,等京兆府和武候铺的人到了,一举就把他们拿下。”
听起来不错,处理得挺妥当,李林甫看看旁边神色有些古怪的二管家青桐,冷着脸说:“青桐,你说说怎么回事。”
知子莫若父,自己儿子什么货色,李林甫一清二楚,不相信李屿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指名要二管家青桐回答。
二管家青桐偷偷看了李屿一眼,有些犹豫地说:“郎君,事情是这样的...”
话还没说完,李林甫有面带寒色地说:“实事实说,不许隐瞒。”
青桐一听,不敢再犹豫,只能说出事实的真相:“今天很多百姓在府面前集合,说要见郎君,说要跟郎君商量征地的事,张口闭口就要府上给他们赔钱,小屿郎君当场不高兴了,扬言一切以契约办事,把他们赶走,还当场教训了跟他作对的百姓,那些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还手,没想到小郎君下手重了,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推倒在地,那些百姓一下子怒了,一个个红着眼要打小郎君,他们人太多,一时处了下风?,小屿郎君看形势不对,派人去京兆府和武候铺搬救兵,把闹事的人来个一网打尽。”
“阿耶,二管家说得对,那些田舍奴就是缺教训,竟敢到李府闹事,孩儿跟京兆府和武候铺都打了招呼,他们会狠狠教训那些田舍奴,让他们知道李府可不是他们这些田舍奴能闹的。”李屿面有得色地说。
处理了突发事件,李府没有什么损失,又维护了李府的颜面,李屿都有点急不及待在老父面前邀功了。
刚刚还是面无表情的李林甫,那张老脸突然变得狰狞起来,二话不说,一伸手,“啪”的一声,在李屿那张略带兴奋的脸上狠狠地抽了一巴,这一把又快又突然,猝不及防下李屿被找个正着,白嫩的脸上立马红肿起来。
“郎君...”
“阿耶...”
青桐和李屿都吓了一跳,特别是李屿,本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就等着李林甫赞扬,没想到上来就是一巴,都委屈得快想哭了。
李林甫厉声地喝道:“谁让你打人的?谁让你报官的?什么事都让你给搅和了,唉,这下让姓郑害惨了。”
顺利拿到征路的预付款,李林甫心中十分得意,认为郑鹏忌惮自己手中丰厚的人脉资源,有心在自己没有飞黄腾达时示好,直至看到张鸣伟,才明白自己想多了。
郑鹏跟那些田舍奴缠清跟自己的合作关系,不再为自己掩饰,说出高于市价跟自己求购的事实,这样一来,自己低征高售、吃相难看的事就会公诸于众,而郑鹏还引导他些百姓直接找自己,这不是是在全长安的官员和百姓面前,证实自己要钱不要脸的事吗?
要是事发时,自己在这里处理,肯定可以妥善处置,起码不会让那些田舍奴在这里闹事,把他们先哄住,然后逐个击破,尽可能把影响降到最低,可惜儿子子太草包,不仅打了那些闹事的百姓,还动用关系把他们抓了,这样一来,那些被抓的百姓还有他们的家人,还不恨死自己吗?
这件事一传出去,自己以前苦心经营的形象,一朝丧尽。
太狠了,李府不仅颜面尽失,郑鹏无意中暗示收地的价钱,再次收地时,肯定不会那么顺利,无形中加大了征地的难度和成本。
征地的那一点又不是什么秘密,当中那点猫腻,以郑鹏那精得像猴的性子,哪能不清楚,可他就是装糊涂,在关健时候在背后给自己捅刀子。
嘴里口口说什么替自己正名,实则干的就是断财路、毁声誉的勾当,其行可耻,其心可诛,李林甫越想越气,两只手紧握老拳,一脸老脸绷得老紧,咬牙切齿地说:“好,好,很好,郑鹏,算你狠,今日投我以李,他朝必报之以桃。”
炮兵说
又是新的一周,求收藏、订阅和票票~
张鸣伟有些庆幸地说:“是啊,那些人本想去京兆府闹事,状告李侍郎,是郑将军把他们劝住,一再为李侍郎正名,劝他们先弄清楚原委,不要把事情闹大,还说当中肯定有误会,那些老百姓都到贵府去了。”
说到这里,张鸣伟忍不住说道:“郑将军还是挺仗义的。”
“仗义个屁”李林甫气得当场爆粗:“老夫可能让他累死。”
几个不入流的田舍奴,翻不起什么风浪,要是郑鹏真是有心帮自己,只要选择袖手旁观,什么事也没有,就算闹到京兆府,自己也轻易摆平,可郑鹏说了一大通为“正名”的话,看似信任自己,其实是把他自己摘出来,划清距离,也变相把李林甫进行道德“绑架”。
到时征地的事水落石出,郑鹏最多得一个“识人不明”评价,而李林甫除了“鱼肉百姓”“吃相难看”的骂名外,还得背上“背信弃义、见义忘义”的骂名。
“李侍郎,现在..怎么办?”张鸣伟吓了一跳,有点不知所措地问道。
李林甫向以智者自居,张鸣伟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林甫这般失态。
“自己掂量着办。”李林甫一边说,一边翻身上马,拼马驱马往家里赶。
这件事张鸣伟做得不好,但真不能怪他,主要两者的地位差距太大,以郑鹏的声望和地位,就是京兆尹李岘也没把握能阻止,更别说张鸣伟只是一个小捕头。
顾不上再理会张鸣伟,李林甫得先赶回府,最好在事情闹大前,尽快把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现在担心的,就是家里的人乱来,事情不好控制。
还没到家,李林甫远远看到京兆府的衙役联同武候押着大批百姓往京兆府的地方走,不少百姓的衣服被扯破,一些百姓身上还有血迹,衙役和武候对百姓的态度很差,骂骂咧咧,不时还抽上几鞭。
不用说,刚才肯定爆发了冲突。
阿满看到李林甫的脸色不太对,小心翼翼地问道:“郎君,小的去打听一下?”
“算了,先回府。”李林甫开口道。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那些到自己府上闹事的田舍奴,但李林甫心里隐隐还有一丝丝侥幸:希望这批人不是到自己府上闹事的那批人,也希望家里的人能精明一点,能为自己做点事,而不是每天就只顾着吃喝玩乐。
李林甫一路忐忑地往回走,当他远远看到自己家门时,内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婢女和下人正在清扫府门前的路,有人清理地上的垃圾,有人抹墙上的印记,有人整理花坛的花草,有人抹拭着影壁上的血迹等等,从现场混乱的情况来看,刚才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冲突。
“郎君回府了。”下人们看到李林甫,一个个恭恭敬敬地行礼。
“青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林甫的一张老脸,都寒得快要滴水,当场就厉声质问府上的二管家青桐。
青桐刚想禀报,门内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阿耶回来了?”
一个衣饰华贵的少年郎从里面小跑出来,一看到李林甫,马上兴奋地说:“真是阿耶回来了,二管家你先退下,这事我跟阿耶交待就行。”
“是,小屿郎君。”二管家青桐恭恭敬敬地说。
李林甫强忍内心的不快,开口催促道:“屿儿,快跟阿耶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出来的人,是李林甫的第五个儿子李屿,也是留在府中最年长的儿子。
李林甫出自李氏宗室,从小就精明能干,也长得风度翩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桃花运一直不错,除了正室外,先后纳了七房小妾,可以说儿女满堂,李屿是第三房小妾所生的儿子,虽说学问不行,但颇有当年李林甫的神韵,很得李林甫的喜爱。
李屿的四位兄长,不是外出为官就是外出求学,现在家中就是李屿最年长,平日协助管家处理府中的大小事务,也算是一种锻练。
说起刚才的事,李屿有些得意地邀功道:“阿耶,你不知道,刚才有一大群田舍奴到府上闹事,说我们李府欺压、剥削他们,张嘴就要赔钱补地价,一个个的胆长毛了,竟敢到李府闹事,我先把他们稳住,暗中派人到京兆府和武候铺叫人,等京兆府和武候铺的人到了,一举就把他们拿下。”
听起来不错,处理得挺妥当,李林甫看看旁边神色有些古怪的二管家青桐,冷着脸说:“青桐,你说说怎么回事。”
知子莫若父,自己儿子什么货色,李林甫一清二楚,不相信李屿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指名要二管家青桐回答。
二管家青桐偷偷看了李屿一眼,有些犹豫地说:“郎君,事情是这样的...”
话还没说完,李林甫有面带寒色地说:“实事实说,不许隐瞒。”
青桐一听,不敢再犹豫,只能说出事实的真相:“今天很多百姓在府面前集合,说要见郎君,说要跟郎君商量征地的事,张口闭口就要府上给他们赔钱,小屿郎君当场不高兴了,扬言一切以契约办事,把他们赶走,还当场教训了跟他作对的百姓,那些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还手,没想到小郎君下手重了,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推倒在地,那些百姓一下子怒了,一个个红着眼要打小郎君,他们人太多,一时处了下风?,小屿郎君看形势不对,派人去京兆府和武候铺搬救兵,把闹事的人来个一网打尽。”
“阿耶,二管家说得对,那些田舍奴就是缺教训,竟敢到李府闹事,孩儿跟京兆府和武候铺都打了招呼,他们会狠狠教训那些田舍奴,让他们知道李府可不是他们这些田舍奴能闹的。”李屿面有得色地说。
处理了突发事件,李府没有什么损失,又维护了李府的颜面,李屿都有点急不及待在老父面前邀功了。
刚刚还是面无表情的李林甫,那张老脸突然变得狰狞起来,二话不说,一伸手,“啪”的一声,在李屿那张略带兴奋的脸上狠狠地抽了一巴,这一把又快又突然,猝不及防下李屿被找个正着,白嫩的脸上立马红肿起来。
“郎君...”
“阿耶...”
青桐和李屿都吓了一跳,特别是李屿,本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就等着李林甫赞扬,没想到上来就是一巴,都委屈得快想哭了。
李林甫厉声地喝道:“谁让你打人的?谁让你报官的?什么事都让你给搅和了,唉,这下让姓郑害惨了。”
顺利拿到征路的预付款,李林甫心中十分得意,认为郑鹏忌惮自己手中丰厚的人脉资源,有心在自己没有飞黄腾达时示好,直至看到张鸣伟,才明白自己想多了。
郑鹏跟那些田舍奴缠清跟自己的合作关系,不再为自己掩饰,说出高于市价跟自己求购的事实,这样一来,自己低征高售、吃相难看的事就会公诸于众,而郑鹏还引导他些百姓直接找自己,这不是是在全长安的官员和百姓面前,证实自己要钱不要脸的事吗?
要是事发时,自己在这里处理,肯定可以妥善处置,起码不会让那些田舍奴在这里闹事,把他们先哄住,然后逐个击破,尽可能把影响降到最低,可惜儿子子太草包,不仅打了那些闹事的百姓,还动用关系把他们抓了,这样一来,那些被抓的百姓还有他们的家人,还不恨死自己吗?
这件事一传出去,自己以前苦心经营的形象,一朝丧尽。
太狠了,李府不仅颜面尽失,郑鹏无意中暗示收地的价钱,再次收地时,肯定不会那么顺利,无形中加大了征地的难度和成本。
征地的那一点又不是什么秘密,当中那点猫腻,以郑鹏那精得像猴的性子,哪能不清楚,可他就是装糊涂,在关健时候在背后给自己捅刀子。
嘴里口口说什么替自己正名,实则干的就是断财路、毁声誉的勾当,其行可耻,其心可诛,李林甫越想越气,两只手紧握老拳,一脸老脸绷得老紧,咬牙切齿地说:“好,好,很好,郑鹏,算你狠,今日投我以李,他朝必报之以桃。”
炮兵说
又是新的一周,求收藏、订阅和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