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作者:荣誉与忠诚

    第545章:隔阂

    生产力不高且缺少人口的时代,无比确定的来说生孩子对国家就是一种功劳,而有功则是必须得到赏赐。

    纪昌的大道理讲得非常仔细和清楚,得益于军方不断向外开拓,国家的疆土是一直在持续增加,但是国家的人口却是太少。

    疆域大而国民少,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是打下的土地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发,等于是只在疆域版图上面好看一些,甚至很多时候疆域大了变成负担。

    堂堂丞相亲口在大朝会之上面对君王与百官同僚肯定了军方的功绩,是不是可以视为那是文官体系自认在武官体系之下?

    话又说回来,说得好像什么时候汉国的武将比文官地位低似得,恰恰相反的是汉国因为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文官的地位一直是劣于武官。

    文官在上一段时间有抬头的迹象,差一点让国家进入到修生养息阶段,武将的反击是策划出北伐战争。

    目前的汉国一方面在对外交战,另一方面是在进行国家的内政,文武的博弈只能说是半斤八两。

    内政其实不止是丞相府……或者说是文官的事情,毕竟军队的兵源是来自于民间,所需的粮秣和军事器械也是内政的一部分,武将们在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非但不能刁难,甚至是要在某方面进行最大程度的配合。

    国家的人口多了,生产力也提升上去,对武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害怕的是自己会失去用武之地。

    武将一旦没有用武之地,别说是获立军功光宗耀祖,平时的日子肯定会很闲,甚至可能会发生狡兔死走狗烹那些狗屁倒炉的事。可以想象在种种的原因之下,武将最希望的莫过于永远有战争能打。

    “丞相此言大善!”徐正没有离开座位,是手持玉笏直立起腰杆:“臣赞同。”

    纪昌刚才没少吹捧军方,怕的就是军方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多生波折,见徐正带头赞同微微松了口气。

    两个文武的第一人应达成统一意见,按照道理来说生育奖励土地的议题,君王不反对的话,算是十拿九稳会通过。

    桑虞是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座位,先看徐正表演,然后是纪昌言语上更华丽的演出。他近期闲得比较落寞,除开御使大夫本职上的工作没有插手任何官府事务,私下是按照刘彦的意愿在整合世家,南下去西南半岛开拓就有他规劝而去的不少家族。

    御使大夫拥有监督百官之权,听上去权力很大,但实际上以华夏文明的政治而言,百官不怕犯错,怕的是君王追究错误,所以御使大夫的权力只能说是君王意志的一种附属品。

    源自于刘彦不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主,桑虞这个御使大夫做得挺枯燥,平时也就是在大小朝会上监督百官礼仪,除此之外是属僚关注百官平时是否嚣张跋扈。

    当然了,御使府监督百官是否嚣张跋扈仅是在关乎到百姓的一些事物上,同样是官员起了龌蹉或是冲突是一种放纵姿态。

    百官由御史府来监督,贵族则是由廷尉署来监督,汉国的官员不一定有爵位,但是有爵位就必定是官员,导致的是御史府和廷尉署在很多执法权上面存在冲突,鉴于这一点桑虞很想找刘彦请示一下,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良好的契机。

    目前的执法权不像现代那么职权分明,基本上是按照阶层来划定归于哪个部门管理,通常每个部门既有监督权也有执法权,这样的确是很容易造成执法冲突,也会存在一些执法上面的龌蹉。

    刘彦从一开始就发觉执法权上面的冲突,他当然有心去规划,问题是觉得没有契机,贸贸然去改变前人制定的规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算是一件小事,身为君王更要在改变国家时谨慎再谨慎。

    没有人对生育奖励提出什么异议,刘彦却不能立刻拍板,是应该走个流程,比如后续的补充条文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议题在初步上面没有被反对,丞相府在接下来就该近一步细化,比如生男生女该奖励多少土地,土地又是该在什么位置,然后是愿意搬迁或不愿意又存在什么样的奖励差距。

    “徐公。”王基是在朝会结束之后,随着同僚出了大殿,小跑着才追上前面的徐正。他先恭敬地对徐正行了一礼,后面尝试问道:“可否容下官进言?”

    大庭广众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徐正不太清楚王基想说些什么,迟疑着点了点头。

    “太尉。”王基换了个称呼,说明接下来讲的是正事:“生育可以得赏,利国利民下官自然极为赞同,可是……太尉不觉得一旦生育亦可得到土地赏赐,与军功获赏……有冲突?”

    徐正挑了挑眉头,深深地看了王基一眼,勾了勾嘴角算是笑过,却径直顺着大道迈步,一点再交谈下去的欲望都无。

    王基是发愣地看着徐正慢慢远去,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他算起来也是军方体系的一份子,自然是想要维护军方的利益。而在他看来,军功获得土地的赏赐就是最大的特权和利益,一旦这一次被撕开一个口子,难保下一次文官不会再找个看上去很合适的理由再来一次。

    按照道理,徐正是太尉,是理所当然的武官第一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军方的利益,王基下朝之后迫不及待地攀谈是想要先拨头筹,可事情好像有些没有按剧本走?

    “启臣有些操之过急了。”王鸾笑吟吟地看着王基:“我等虽在大汉为官,却……”

    王鸾与王基没有血缘关系,他俩唯一的共同点除了姓氏之外,还都当过石勒和石虎的臣子。

    石羯赵国在中原的统治崩溃,许多原先是在石羯为官的官员都转投汉国,王鸾和王基是在徐州之战的前后干出弃暗投明的事。

    从石羯转投汉国的那些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王鸾和王基算是混得相对好的一批,更多的人要么是在地方为官,要么干脆就连一个官职都得不到。

    王基听懂了王鸾未言之意,无非就是虽然都是官,也一样是为君王效力,可还是存在差距,比如核心重臣、普通大臣、被排斥的臣子之间的区别。

    能够算是汉国核心重臣的人并不多,丞相和太尉必定位列其中,像是王鸾和王基这种侍郎之类的官员只能算是普通臣子,甚至可以说因为出身的关系略略被排斥。

    王基之前与桑虞走得很近,一度以桑虞的跟班姿态尾随其后。发生桑虞被刘彦警告的事情之后,王基虽然没有明确与桑虞划清界限,可是王基也不再紧跟桑虞的步伐,王基是稍微蛰伏一下之后打算走徐正的路线。

    “启臣,大汉与胡虏石羯不同。”王鸾自己就没有明确紧跟于谁,他观察了很久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大汉,人脉自然不能缺,却以功劳至上。”

    王基心中困惑王鸾为什么要讲那些。两人是旧识,关系上面大概只能是不好不坏,没有到互相掏心掏肺的地步。

    下朝之后结伴而行的官员不少,都有各自的话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大朝会丢出来的生育奖励制度上面。

    对于生育能够得到土地,大多数官员只是觉得新鲜,他们无法想到更多,话题主要还是生育可以获得土地之后,会不会对军方形成什么破坏。

    总体来讲,属于文官的体系对于生育可以获得土地奖励的新政策是感到开心和兴奋居多,文官不像武官可以上阵获取军功,功劳是体现在内政上面,而内政的考核之一就是治下人口数量的多寡。

    一些聪明的文官从已经初步通过的政策中联想到更多,土地奖励是核心,百姓拥有土地之后必然是有更多的产出,税收方面必然是会增加。除开土地之外,人口数的增加也会产生诸多的利益效应,比如对生活物资的需要将会使交易增多,那么商税上面肯定也是会增加。

    种种的衍伸效应方面,文官万分肯定一点,新的政策对于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些能够说得上话的人已经开始在酝酿,应该在新政策的后续条文中增加一些什么有利的补充。

    大朝会结束,桑虞特意留在后面,他发现纪昌也有相同的举动,想了想主动过去。

    “王上是开拓之君,丞相此项议题必定深得王上喜爱?”桑虞还是一样时时刻刻带着微笑,经过警告一事之后,微笑有了一种寡淡的味道:“后续,是奖励之土调度,可想好了怎么操作?”

    纪昌发现桑虞明显的隔阂,他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大概是从左右丞相的合并,原本属于桑虞管理的内政到了自己手里?

    “百姓故土难离,不得不如此作为。”纪昌对桑虞没有什么愧疚感,要说有什么意见也谈不上,却是不会拿热脸贴冷屁股,一样是淡笑着说:“大汉之前唯有军功可以获得土地赏赐,却非人人可以获得军功。”

    “先汉开国初期有均田之策,丞相未曾向王上提起?”桑虞问完却自己拍了一下额头:“王上博览群书,自然知晓前事。”

    纪昌当然有提过均田,私下和朝堂之上都有提及过,朝堂说出来立刻被武官群起反对,私下讲的时候刘彦没有回应,可见前人干过的事情不代表会被按照旧例执行。

    “均田之策破坏军功体系,生育奖励之策一样如此。”桑虞明确表现出了好奇:“丞相府是怎么说服太尉署?”

    纪昌是与徐正有过沟通,问题是徐正并没有答应什么。按照他想来,与刘彦商谈之后,该是刘彦后面找了徐正。

    任何一个国家的开国之君话语权基本上都高,很多开国之君甚至能够做到乾坤独断,没有臣子敢于违逆开国之君的意志。

    刘彦一样是开国之君,他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甚至要有很多不同,可以说想要决定干什么,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只是有着相当多的自知之明,不懂的事情只是监控而不会直接干涉,也不会将后世的任何东西以理所当然的姿态执行起来。

    纪昌不想深谈那些,见百官已经离开大殿,看出桑虞也是要去求见刘彦,说道:“御使大夫谒见王上,可有与丞相府职权相逆之事?”

    桑虞还是比较认真地想了想才回答:“并无。”

    两人的关系变淡,哪怕是真的敌视也不能明确表现出敌对,纪昌问那些话并不难听,是国家各个部门本来都有自己的职权,商谈政务尤其是有什么建言的时候,职权上面存在冲突还是分开面见君王来谈合适。

    刘彦在大朝会结束之后是按照惯例在后殿稍微停留一段时间,为的是等待有没有文武求见。

    一般情况下,小朝会结束后不会有什么人求见君王,大朝会之后却是一定会有人求见,求见人数还都不固定。甚至是,大朝会结束之后,君王很多时候是有必要召唤一些大臣开小会。

    “有什么就在这说吧。”刘彦觉得今天不会平静,不打算再换地方。他让纪昌和桑虞分别就坐,看了看两人,说了一句很没营养的开场白:“有何奏言?”

    后殿很空旷,摆设并不是固定不变,此时此刻是在殿中央摆上案几,有宫女煮茶以待,君臣安坐交谈。

    纪昌抿了一小口的茶水,放下茶盏,说道:“臣要说的议题很多。”

    这个时候就该由桑虞来自行判断占用的时间会有多少。这个是一个技术活,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对要讲的议题也要有足够的判断,甚至是要猜测君王的态度。

    “臣所讲,乃是律法之事。”桑虞还是决定由自己先来:“大汉有御史府和廷尉署,皆有监督与执法之权,两者监督与执法对象多有重合……”

    刘彦原本的姿态还有些放松,听到桑虞的议题立刻认真起来。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律法的重要性,那么负责执行的部门就更重要,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第545章:隔阂

    -

章节目录

席卷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席卷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