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作者:任鸟飞
第六百一十三章 猫鼠之战(求订阅!)
…
不少大臣都认为郭京是个骗子,六甲正兵是个笑谈,如唐恪、孙觌等人。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大臣认为郭京是个奇才,如王宗濋、孙傅、何栗等人。
大臣们对郭京的看法不一,互相攻击,这让赵桓感到莫衷一是。
按照道教经典《道藏》的说法,六甲正兵威力无穷,能召风云雷电,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使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放花,能辟水火刀兵,能破百万之众……
如果郭京真会练六甲正兵,那十几万金军,又有何惧?
可关键是,郭京真会练六甲正兵吗?
为了彻底弄清郭京到底是否掌握奇门遁甲之术,是否能救大宋于水深火热之中,赵桓令郭京入宫,在殿前演练一番——赵桓要亲自检验此事的真伪。
郭京能让这么多大臣相信他,怎么会一点“道行”都没有?
郭京上殿之后,亲自在地上画了一个阵图,并以阵的两角为“生门”和“死门”。
画好了阵图之后,郭京让人将一猫一鼠分别放在生门和死门之上。
猫从生门进入阵中,鼠从死门进入阵中,不久,猫就捉到鼠,将之吃掉。
郭京又让人将一猫一鼠分别放在死门和生门之上。
鼠从生门进入,猫从死门进入,猫却怎么都发现不了鼠,任鼠在它左右乱窜。
演练完毕,郭京说:“如此用兵,我军入生道,则番贼不能见,可以胜也。”
赵桓和他身旁的内侍们看得目瞪口呆。
从此,赵桓开始对郭京深信不疑。
郭京在城内广泛招募六甲神兵,进展非常顺利,报名者众多,但他只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
郭京招兵的条件是,不问武艺高低,不问年龄老少,只要出生年命符合六甲就行。
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有许多市井小儿与游手好闲之辈,皆摇身一变,成为六甲神兵。
有一个名叫薄坚的人,会使用棍棒,平日里经常在街头设场子,靠打把式卖艺为生,郭京录用了他,并让他担任教头。
还有一个叫刘无忌的人,是一个卖药道人,经常将身子倒立于泥中,向路人乞钱,属于无赖之辈,也被郭京招募为六甲神兵,且任命他为统制。
郭京对招兵有自己的标准,除了年命要符合六甲以外,有时还需要相视其面目,来决定是否录用。
有一个贩卖丝织品的商人前来报名,决心上战场杀敌,并当场交上请命书。
有个武臣想收这个商人为副将,但郭京不批准。
因为郭京见这个商人面相不祥,并直言不讳地对他说:“公虽才,但明年正月当死,恐连累众人。”
何栗在开封府任职时曾招募了五千奇兵,现在,他已回到朝廷担当重任,就将这五千人马交给郭京领导。
于是,这五千人马也变成了六甲神兵。
郭京令六甲神兵全都鬼颜异服,率领他们耀兵于市。
京城居民看见后,不论贵贱,无不喜跃,皆以为天降神人,佑助大宋灭寇。
百姓们因此对郭京很敬重,一提到他的名字,全都以手加额,皆呼为相公。
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则对朝廷热衷于装神弄鬼而感到寒心,并为大宋的命运担忧不已。
有人对孙傅说:“自古未闻以此成功者。今朝廷或听之,宜少付之兵,待其有尺寸之功,乃稍进任。今委之太过,万一失利,必为朝廷蒙羞。”
孙傅一听这话很生气,说:“郭京乃为时而生,敌中琐微之事,他无所不知。幸亏你与我说这话,若与他人说,则将给你定一个沮师之罪。”
汴梁城中一些像郭京这样掌握一点术数之类的人,见郭京如此光鲜,便都开始仿效起来。
有一个还俗僧,名叫傅政临,人们称呼他傅先生,他向朝廷献策,说有办法制敌,也想招募胜兵。
朝廷同意。
还有一些商贾伎术之人,如卖药的刘朱杰等,也皆声称懂得军事,有退敌之策,希望能拉起队伍。
朝廷皆同意,让他们各自招兵买马。
于是,汴梁城里掀起一股招兵热潮。
这些队伍名称各异,有的称“六丁力士”,有的称“北斗神兵”,有的称“天官大将”,等等……
当然,赵桓君臣,也没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这些“神兵”之上。
赵桓君臣还是让四方尽快派兵来勤王。
不过——
因为之前败得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宋国目前成建制的军队所剩无几,再加上金军得了河东地区之后陈兵于关中让西军无法来救援京师,以至于这段时间只有王琼和郑建雄率领八千兵马前来勤王。
对此,赵桓君臣是又急又无奈,这也让不少人更倾向于不顾一切与金人议和。
东京的金军越聚越多,多到很快就会掐断来往东京的各个要道,以至于赵桓君臣都已经对勤王军到来不抱希望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道总管张叔夜,率一万三千人马前来勤王。
经浴血奋战,张叔夜的人马好不容易杀到汴梁城下,然后进入汴梁城屯驻于玉津园。
当初,种师道主持枢密院工作时,得知太原、真定相继失陷,便预感到大事不妙,金人很可能再次南下过河,围攻汴梁城。
于是,种师道传檄令张叔夜与钱盖,各自统兵赴京护卫。
张叔夜当时汇集了京西南路、荆湖北路之兵共计十五万八千之多,打算开赴京师。
可是,种师道去世之后,唐恪与耿南仲一心想与金人议和,不想与金人进行军事对抗,便以无粮养兵和不给金人出兵借口为由,建议取消种师道已下达的命令。
赵桓觉得唐恪和耿南仲说得有得,于是下诏,令张叔夜和钱盖停止进兵,已经集结的军队,散兵分屯。
前不久,张叔夜突然接到赵桓的手札,说金兵已到京郊,令他赶紧率兵勤王。
张叔夜急忙又召集人马。
可是仓卒之间,张叔夜仅集结了一万三千人。
张叔夜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可能就赶不上勤王了。
于是,张叔夜让长子张伯奋率领前军,次子张仲熊率领后军,他自己亲率中军,立即向东京进发。
张叔夜一行到达颍昌府时,恰好遇到西道总管王襄领兵往南逃遁。
张叔夜去见王襄。
王襄问:“公欲何往耶?”
张叔夜回答说:“金人已到郊甸,主上坐席不安,欲以兵勤王。”
王襄说:“贼兵甚盛,不可往也。”
张叔夜不以为然,他劝王襄领兵与自己一同赴京。
可王襄不听。
张叔夜于是领兵从颍昌府出发,继续向东京前进。
行进到尉氏县时,张叔夜一行遇到了金军游骑。
张叔夜二话不说,便率大军与金军展开战斗,一战歼敌数百。
此时,金军的主力尚未到达京师,在郊外活动的游骑都是东路金军的先头部队。
一路之上,张叔夜率领勤王军与金人作战大大小小共有十八次之多,终于赶在金军主力到达汴梁城下之前,抵达汴梁城南门外。
受命赴陕西组织援兵的吴革,也随张叔夜一起回到城下。
吴革前些天出城之后,不断遇到金军游骑。
沿途百姓告诉吴革,西路金军正从西往东疾速而来,去往陕西的路,全都被金军控制。
吴革于是打算回京。
后来,吴革偶然得知张叔夜率领勤王兵正从颍昌府入援京师,他于是前去会合,之后随军一块勤王。
张叔夜带来的这一万多勤王兵马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而且,还与金军连续交战了十八次,皆胜。
赵桓因此登临南薰门,亲自检阅张叔夜带来的勤王军。
张叔夜手下的这支人马人数虽然不多,但绝对是一支一等一的劲旅,而且军容严整,军纪肃然。
赵桓看过之后,大喜,当天晚上便在睿思殿亲切接见张叔夜。
张叔夜建议说:“敌锋甚锐,希望陛下能像当年唐明皇之避安禄山那样,暂时去往襄阳,然后再想办法去往雍州。”
应该说,这时劝赵桓暂离东京的大臣,都是头脑清醒的,如种师道、唐恪、孙觌等。
张叔夜的头脑也很清醒,一见面就向赵桓提出这个建议。
可这时,赵桓再想离开汴梁城,已经不太现实了。
首先,汴梁城中的人就不能放赵桓离开——在很多人看来,赵桓这个皇帝如果在城中,汴梁城还有点守住的希望,如果赵桓离开,那汴梁城则必破无疑。而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手握重兵的重臣。另一方面,很多人的家眷和亲朋好友都在汴梁城中,而带家眷和亲朋好友一块逃,不太现实,毕竟他们的家眷和亲朋好友中男女老幼皆有,这兵荒马乱的,往哪逃?如此一来,他们只能想方设法不让赵桓离开汴梁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汴梁城,才能保住他们的家眷和亲朋好友。
其次,金军已经到汴梁城下了,赵桓若跑,必定会被金军的骑兵所追杀,赵桓不是天祚帝,以他那蹩脚的骑术,怎么可能跑得过擅骑的金骑?
再次,赵桓还怀有一种侥幸的心理——他所侥幸的是,汴梁城还能够像上次那样岿然不动,金人打不进城;或者,耿南仲与聂昌去金军和谈成功,金人在得到黄河北岸的广袤土地之后,立即停止进军,班师回国;亦或者,不久之后,勤王大军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与金军形成对峙。
……
……
ps:前面欠了不少打赏加更,这个月又请了几天假,算算,里里外外欠了不少更了。
全还,看样子是够呛了,书已经进入尾声,快的话,三两个月就能完结了,慢的话,也就是四五个月的事。
关键是琐事太多。
想了想,还是能还多少还多少吧。
所以,最近我如果有时间,就尽量多写一点,还一还。
第六百一十三章 猫鼠之战(求订阅!)
第六百一十三章 猫鼠之战(求订阅!)
…
不少大臣都认为郭京是个骗子,六甲正兵是个笑谈,如唐恪、孙觌等人。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大臣认为郭京是个奇才,如王宗濋、孙傅、何栗等人。
大臣们对郭京的看法不一,互相攻击,这让赵桓感到莫衷一是。
按照道教经典《道藏》的说法,六甲正兵威力无穷,能召风云雷电,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使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放花,能辟水火刀兵,能破百万之众……
如果郭京真会练六甲正兵,那十几万金军,又有何惧?
可关键是,郭京真会练六甲正兵吗?
为了彻底弄清郭京到底是否掌握奇门遁甲之术,是否能救大宋于水深火热之中,赵桓令郭京入宫,在殿前演练一番——赵桓要亲自检验此事的真伪。
郭京能让这么多大臣相信他,怎么会一点“道行”都没有?
郭京上殿之后,亲自在地上画了一个阵图,并以阵的两角为“生门”和“死门”。
画好了阵图之后,郭京让人将一猫一鼠分别放在生门和死门之上。
猫从生门进入阵中,鼠从死门进入阵中,不久,猫就捉到鼠,将之吃掉。
郭京又让人将一猫一鼠分别放在死门和生门之上。
鼠从生门进入,猫从死门进入,猫却怎么都发现不了鼠,任鼠在它左右乱窜。
演练完毕,郭京说:“如此用兵,我军入生道,则番贼不能见,可以胜也。”
赵桓和他身旁的内侍们看得目瞪口呆。
从此,赵桓开始对郭京深信不疑。
郭京在城内广泛招募六甲神兵,进展非常顺利,报名者众多,但他只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
郭京招兵的条件是,不问武艺高低,不问年龄老少,只要出生年命符合六甲就行。
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有许多市井小儿与游手好闲之辈,皆摇身一变,成为六甲神兵。
有一个名叫薄坚的人,会使用棍棒,平日里经常在街头设场子,靠打把式卖艺为生,郭京录用了他,并让他担任教头。
还有一个叫刘无忌的人,是一个卖药道人,经常将身子倒立于泥中,向路人乞钱,属于无赖之辈,也被郭京招募为六甲神兵,且任命他为统制。
郭京对招兵有自己的标准,除了年命要符合六甲以外,有时还需要相视其面目,来决定是否录用。
有一个贩卖丝织品的商人前来报名,决心上战场杀敌,并当场交上请命书。
有个武臣想收这个商人为副将,但郭京不批准。
因为郭京见这个商人面相不祥,并直言不讳地对他说:“公虽才,但明年正月当死,恐连累众人。”
何栗在开封府任职时曾招募了五千奇兵,现在,他已回到朝廷担当重任,就将这五千人马交给郭京领导。
于是,这五千人马也变成了六甲神兵。
郭京令六甲神兵全都鬼颜异服,率领他们耀兵于市。
京城居民看见后,不论贵贱,无不喜跃,皆以为天降神人,佑助大宋灭寇。
百姓们因此对郭京很敬重,一提到他的名字,全都以手加额,皆呼为相公。
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则对朝廷热衷于装神弄鬼而感到寒心,并为大宋的命运担忧不已。
有人对孙傅说:“自古未闻以此成功者。今朝廷或听之,宜少付之兵,待其有尺寸之功,乃稍进任。今委之太过,万一失利,必为朝廷蒙羞。”
孙傅一听这话很生气,说:“郭京乃为时而生,敌中琐微之事,他无所不知。幸亏你与我说这话,若与他人说,则将给你定一个沮师之罪。”
汴梁城中一些像郭京这样掌握一点术数之类的人,见郭京如此光鲜,便都开始仿效起来。
有一个还俗僧,名叫傅政临,人们称呼他傅先生,他向朝廷献策,说有办法制敌,也想招募胜兵。
朝廷同意。
还有一些商贾伎术之人,如卖药的刘朱杰等,也皆声称懂得军事,有退敌之策,希望能拉起队伍。
朝廷皆同意,让他们各自招兵买马。
于是,汴梁城里掀起一股招兵热潮。
这些队伍名称各异,有的称“六丁力士”,有的称“北斗神兵”,有的称“天官大将”,等等……
当然,赵桓君臣,也没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这些“神兵”之上。
赵桓君臣还是让四方尽快派兵来勤王。
不过——
因为之前败得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宋国目前成建制的军队所剩无几,再加上金军得了河东地区之后陈兵于关中让西军无法来救援京师,以至于这段时间只有王琼和郑建雄率领八千兵马前来勤王。
对此,赵桓君臣是又急又无奈,这也让不少人更倾向于不顾一切与金人议和。
东京的金军越聚越多,多到很快就会掐断来往东京的各个要道,以至于赵桓君臣都已经对勤王军到来不抱希望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道总管张叔夜,率一万三千人马前来勤王。
经浴血奋战,张叔夜的人马好不容易杀到汴梁城下,然后进入汴梁城屯驻于玉津园。
当初,种师道主持枢密院工作时,得知太原、真定相继失陷,便预感到大事不妙,金人很可能再次南下过河,围攻汴梁城。
于是,种师道传檄令张叔夜与钱盖,各自统兵赴京护卫。
张叔夜当时汇集了京西南路、荆湖北路之兵共计十五万八千之多,打算开赴京师。
可是,种师道去世之后,唐恪与耿南仲一心想与金人议和,不想与金人进行军事对抗,便以无粮养兵和不给金人出兵借口为由,建议取消种师道已下达的命令。
赵桓觉得唐恪和耿南仲说得有得,于是下诏,令张叔夜和钱盖停止进兵,已经集结的军队,散兵分屯。
前不久,张叔夜突然接到赵桓的手札,说金兵已到京郊,令他赶紧率兵勤王。
张叔夜急忙又召集人马。
可是仓卒之间,张叔夜仅集结了一万三千人。
张叔夜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可能就赶不上勤王了。
于是,张叔夜让长子张伯奋率领前军,次子张仲熊率领后军,他自己亲率中军,立即向东京进发。
张叔夜一行到达颍昌府时,恰好遇到西道总管王襄领兵往南逃遁。
张叔夜去见王襄。
王襄问:“公欲何往耶?”
张叔夜回答说:“金人已到郊甸,主上坐席不安,欲以兵勤王。”
王襄说:“贼兵甚盛,不可往也。”
张叔夜不以为然,他劝王襄领兵与自己一同赴京。
可王襄不听。
张叔夜于是领兵从颍昌府出发,继续向东京前进。
行进到尉氏县时,张叔夜一行遇到了金军游骑。
张叔夜二话不说,便率大军与金军展开战斗,一战歼敌数百。
此时,金军的主力尚未到达京师,在郊外活动的游骑都是东路金军的先头部队。
一路之上,张叔夜率领勤王军与金人作战大大小小共有十八次之多,终于赶在金军主力到达汴梁城下之前,抵达汴梁城南门外。
受命赴陕西组织援兵的吴革,也随张叔夜一起回到城下。
吴革前些天出城之后,不断遇到金军游骑。
沿途百姓告诉吴革,西路金军正从西往东疾速而来,去往陕西的路,全都被金军控制。
吴革于是打算回京。
后来,吴革偶然得知张叔夜率领勤王兵正从颍昌府入援京师,他于是前去会合,之后随军一块勤王。
张叔夜带来的这一万多勤王兵马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而且,还与金军连续交战了十八次,皆胜。
赵桓因此登临南薰门,亲自检阅张叔夜带来的勤王军。
张叔夜手下的这支人马人数虽然不多,但绝对是一支一等一的劲旅,而且军容严整,军纪肃然。
赵桓看过之后,大喜,当天晚上便在睿思殿亲切接见张叔夜。
张叔夜建议说:“敌锋甚锐,希望陛下能像当年唐明皇之避安禄山那样,暂时去往襄阳,然后再想办法去往雍州。”
应该说,这时劝赵桓暂离东京的大臣,都是头脑清醒的,如种师道、唐恪、孙觌等。
张叔夜的头脑也很清醒,一见面就向赵桓提出这个建议。
可这时,赵桓再想离开汴梁城,已经不太现实了。
首先,汴梁城中的人就不能放赵桓离开——在很多人看来,赵桓这个皇帝如果在城中,汴梁城还有点守住的希望,如果赵桓离开,那汴梁城则必破无疑。而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手握重兵的重臣。另一方面,很多人的家眷和亲朋好友都在汴梁城中,而带家眷和亲朋好友一块逃,不太现实,毕竟他们的家眷和亲朋好友中男女老幼皆有,这兵荒马乱的,往哪逃?如此一来,他们只能想方设法不让赵桓离开汴梁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汴梁城,才能保住他们的家眷和亲朋好友。
其次,金军已经到汴梁城下了,赵桓若跑,必定会被金军的骑兵所追杀,赵桓不是天祚帝,以他那蹩脚的骑术,怎么可能跑得过擅骑的金骑?
再次,赵桓还怀有一种侥幸的心理——他所侥幸的是,汴梁城还能够像上次那样岿然不动,金人打不进城;或者,耿南仲与聂昌去金军和谈成功,金人在得到黄河北岸的广袤土地之后,立即停止进军,班师回国;亦或者,不久之后,勤王大军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与金军形成对峙。
……
……
ps:前面欠了不少打赏加更,这个月又请了几天假,算算,里里外外欠了不少更了。
全还,看样子是够呛了,书已经进入尾声,快的话,三两个月就能完结了,慢的话,也就是四五个月的事。
关键是琐事太多。
想了想,还是能还多少还多少吧。
所以,最近我如果有时间,就尽量多写一点,还一还。
第六百一十三章 猫鼠之战(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