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第九十四章 搏击

    要弄死安德海,固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自己有安德海伪传懿旨,替李开山谋取起复这样的大把柄捏在手里,要扳倒他,并不见得如何为难。

    为难的地方在于,第一,用什么方式让慈禧知道这件事?第二,知道后如何才能叫她无法轻轻放过,而是不得不下狠心去了这个在她面前得宠的奴才?

    在关卓凡来说,除掉安德海有一石二鸟的好处。一层是安德海已经成了死对头,非去之而后快,而且要一击必中,绝不能让他有反噬的机会,更不能让他说出什么“第二个肃顺”这样的话来。至于另一层……

    另二层,则是借着这个机会,既去掉隔在自己跟慈禧中间的这个障碍,也去掉慈禧的这个“耳目”。

    把安德海比作慈禧的耳目,不是虚言。深宫女主,小时候只不过是大家闺秀,并不曾像真正的皇帝一样,从小就在严厉的监督之下,系统学习经史子集和为政之道。在慈禧而言,她办理政务的知识,一是来自于看折子,二是来自于朝堂之上跟大臣们有限的交流,而私底下,对于宫里宫外的消息,则多半要靠这个小安子替她打探。

    可见安德海的讨厌——若是没有了他,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该有多好呢?

    话虽如此,不过若是从自己这一方,对安德海有所攻讦,以慈禧的聪明,说不定便会猜到自己是在挟嫌报复。而若是有了这样的印象,慈禧是不是肯对安德海下重手,就会变成大有疑问的事情。

    然而关卓凡的这份担心,很快便成为多余——他万万没有想到,射向安德海的第一支箭,竟是从恭王阵营之中发出的。

    当初关卓凡获咎,丢掉了帝师名分,这个消息传到内务府。让做着内务府广储司总办郎中的文锡,大吃一惊。

    难道小安子真有这样的威力?文锡惊疑不定地想道。明山对他所说的一段话,被他当做笑话来看,狠狠地告诫了明山一番。现在这样的局面,可真是始料未及。

    及至现在上谕一下,关贝子堂而皇之的重回上书房,见得帘眷不衰,地位固若磐石。文锡非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心下着忙,愈发慌张起来。

    慌张的原因,仍是明山当初跟自己说的这一番话。若是将来上头追查下来,把这件事扯出来,那该如何是好?自己无缘无故地卷进去。是再也说不清楚的一件事,万一关贝子下狠手,且不说仕途前程,就连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也未可知。

    这一下真的怕了。把那个明山恨到了骨子里去。思前想后了半晌,只得上了轿子,到宝鋆府里来拜访。等见到宝鋆,不敢有所隐瞒,把前因后果和明山的一席话,一五一十地交待得清清楚楚。

    宝鋆听了,亦自心惊。这是绝大的事。他闭目沉思了半晌,还是觉得不敢自专,于是吩咐套车,带了文锡一道,到大凤翔胡同来见恭王。

    “六爷,”等到文锡给恭王行过礼。宝鋆说道,“有这么一件事儿,非得请您的示不可。”

    说罢,示意文锡,让他把事情。又原原本本地给恭王报告了一遍。

    恭王听了,亦有匪夷所思之感,同时也总算把关卓凡的这一番起跌,背后的原因弄清楚了。

    “小安子的本事,越来越大了。”恭王把玩着手里的一对老红玛瑙狮子球,若有所思地说,“就为了园子的事儿?”

    “回王爷的话,虽说都是园子,分量却大不相同。”文锡陪着笑说道,“若是修圆明园,那花的银子可就海了去了。这里头的好处太大,也难怪小安子要动心思。”

    “好处太大,他动的心思,却也不小,居然还想着联络我这条线上的人。”恭王不置可否的摇摇头,看着宝鋆,“佩蘅,你怎么看?”

    “终归是要听六爷的意旨,若论我的一点小见识么……”宝鋆在恭王面前,说话没有什么顾忌,“前些日子,他不是才跟六爷闹了一阵子纠纷?虽然不曾破了脸,从前的情分到底淡了。依我看,咱们不必去害他,也不必去助他,两不相帮也就是了,全当没有这一回事。”

    宝鋆所说的这个“他”,自然指的是关卓凡。恭王听了,沉思片刻,脸色渐渐转为郑重,把手里的狮子球向桌上一放,坐直了身子,双手将膝上的袍褂掸了掸,这才开口。

    “本朝开国以来,即有祖制,禁绝太监干政。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凡一百三十四年,太监敢有一句话论及时事,更是立诛不赦。我跟关逸轩的纠纷,乃是私争,现在宦官乱政,乃是国事!一个猪狗不如的阉人,希图中饱,就敢构陷国家大臣?”恭王说到这里,已是声色俱厉,“这个小安子,死有余辜!”

    恭王的一席话,让宝鋆先是愕然,继而感叹不已——这样的气度,当得起国家亲王这几个字。

    感叹过后,就要办事了。按照恭王的意思,这个小安子跋扈已久,非得找个人,狠狠参他一本不可。这不仅是基于大义,而且亦有一层很微妙的含义在里面——安德海表露了拉拢恭王一系的意思,反而逼得恭王这边不能不上这一道弹章,明明白白地划清界限,不管将来结果怎么样,都先替自己立稳地步。

    这当然是安德海弄巧成拙的地方,不过参归参,参到哪一步,是大有学问的事情。

    “六爷,有句话,我不能不说,”宝鋆直率地提了一个看法,“打狗还要看主人面。”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可以意会。安德海毕竟是慈禧太后的人,如果话说得没有分寸,伤及太后的面子,会过犹不及。

    “话还是要说透,不过可以不必指名道姓。”恭王说道,“西边儿是聪明人,让她能听懂就成。”

    “那得找个好文笔。”宝鋆思索着说。

    “要说好文笔,我看你那个门生,林铁山。就挺合适的。”

    林铁山是都察院的御史,亦是恭系的一支健笔,不大喜欢做四平八稳的文章,最喜搏击。号称“铁汉”。由他来出这篇弹章,果然是合适的人选。

    *

    *

    宝鋆回到自己府里,先叫账房去查一查,年下致送节敬的单子上,给林铁山的那一份是多少。

    林铁山那一科会试的总裁是宝鋆,因此算是正正经经的老师。宝鋆的手面儿阔,一年三节,照例都有关照,把他当做笼在袖中的一个人才。等到账房查了来,说是一百二十两。宝鋆想了想,另有吩咐。

    “一样的数,再封一份,另外到茶库里挑四罐好的,一并让人送到他府上去。”

    吩咐完了。才把身上的公服换了皮袍子,等着林铁山上门道谢。

    朝廷官员的交往,各以渊源,引为不同的圈子,而“三大谊”之中,师生之谊名列纲常,是最为重要的。林铁山见老师忽然又有厚赐。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放下一切事情,过府前来拜谢。

    往常这样的情形,都是老师有什么文字之役需要自己代劳的,或是捉刀写文章,或是代为阅卷。于是请安寒暄过后,林铁山便恭恭敬敬地请示,看宝鋆有什么差遣。

    “不忙,”宝鋆微笑道,“这个年过的可还好啊?”

    “托赖老师的关照。哪有不好的道理。”

    “嗯嗯,平日里,都在忙些什么?”

    “还是在做后汉书的补注,自己的那本集子,也做了大半。等到全好了,还要请老师校稿。”

    “好!好得很!”宝鋆夸奖道,“身在柏台,依然能够潜心向学,手不释卷,不枉了我平日的教导。”

    “谢谢老师的夸奖。”

    “现在人心浮躁,小人当道,象你这样的人才,不多了。”宝鋆感叹道,“我也不能一直把你留在京里不放,再过一年两年,也该出去,到学政的位子上历练历练。”

    林铁山先是大喜——都察院的御史,做得好了,固然可以声名赫赫,但论起品秩与入息,与一省学政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了。继而心中一动,听出来老师话里有话,“小人当道”四个字,尤为刺耳。

    再想一想,明白了。

    “请老师的示,哪一个是小人?”

    对于自己这个门生的识窍,宝鋆很是满意,捻着胡须问道:“宫里面有个安德海,想来你是知道的?”

    “小安子嘛,太后面前的红人,哪能不知道?听说嚣张得很。”林铁山来劲了。搏击权监,这是可以得大名的,不过想到太后两个字,亦多少有三分疑虑。

    “他的劣迹大约不少。”宝鋆点点头,把安德海意图插手园工的事,捡能说的说了个大概,“本朝祖制,不准阉人干政,我的意思,也只不过是防微杜渐罢了。折子里尽可以不指名道姓,话要说得有分量,可是又别让上头看不懂。”

    可以不指名道姓,那就更不妨了。林铁山得了这一番吩咐,回到府中,推却一切应酬,两杯老酒下肚,思如泉涌,千把字的弹章几乎是文不加点地写了下来。写完自己看一看,觉得四处妥当,看看天色也还早,便又雇了轿子,把底稿揣着,兴冲冲地到宝鋆府上来交差了。

    “好!不愧大手笔!”宝鋆浏览过底稿,击节赞赏。

    “还要请老师斧正。”林铁山抑着心中的得意,嘴上还要客气。

    “我的意思,竟可以一字不改!”宝鋆微笑道,“不过,你不妨送去城南的贝子府,请关贝子看一看。”

    *

    第九十四章 搏击

章节目录

乱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玉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玉狮子并收藏乱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