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国舅 作者:泉释一切
20、吴祭酒,出大事了!
随着胡维霖的判决生效,这场官司自然初步有了个了断,只是比张璟预料中,结束得还快!
吴富贵结束后便带人离开,并未再多做什么,张璟也准备跟着离开时,胡维霖却是让人叫住了张璟。
“不知府尊留学生在此,有何事?”张璟疑惑道。
“你自己干的好事还不自知?张璟,我告诉你,若非本府与你们吴祭酒交厚,念着国子监的声誉不容受损,轻判此案,否则,我必然要将你这有辱斯文的淫邪之辈,革除生籍,从严法办!”胡维霖厉声喝道,听得出来,他不像是说假话。
张璟连忙拱手行礼谢道:“府尊大恩,学生必不敢忘!”
多余的感谢话,张璟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当然,他也知道,就算他说得再如何天花乱坠,这胡知府估计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了。
他这霸王嫖的事情被告上官府,传了出去,必然会成为京师的轰动事件,而且因为是负面新闻,对于士林的名声影响急坏。
就像后世那些好男人人设的明星,不是嫖娼就是婚内出轨,包养小三被爆出来,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且是整个娱乐圈一个道理。
在胡维霖心里,你说张璟嫖娼就嫖娼,他不反对,也无意追究。
反正大明至今,士林风气早已经变得奢靡无比了,儒士多以风流韵事当做吹嘘资本,甚至还将这些,写成书歌颂。
而那些穷书生吃软饭的,比如拿了妓女攒得一辈子的钱赶考,都会被称作美谈佳话,没人会去指责的。
只是,张璟这霸王嫖,明显和吃软饭不是一个性质。
若是这事情传了出去,一定会是极大的丑闻,而且因为他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必然会让所有士子,甚至他们这些科举取士的官员成为社会笑柄,这也是胡维霖拼命将此事影响减到最低的原因,他只希望,今天的官司出了顺天府府衙,就没人再去过问了。
张璟看得出来,胡维霖现在十分气愤,若非是为了保证国子监的名誉,恐怕今日之事,不会这么快就善了!
怪不得这场官司了结得这么快,原来从胡维霖知道自己出身国子监时,就已经打算速度了结此事了,张璟心中如此想着。
同时,张璟也暗叹果然有个中央朝廷后备官员的身份,在社会行事就是不一样,他还没有个正经的官方身份,就已经不知不觉的受到官方的偏袒待遇,果然是“官”字两个口,官官相护。
接着,张璟又接受了胡维霖愤怒的一顿批评后,这才被对方放了行,出了顺天府衙门。
看着张璟离去的身影消失,府衙大堂内,深受胡维霖信任的府丞,思索了一会儿后,还是慢慢走到了胡维霖身边。
“府尊,难道真就要如此轻恕这样的淫邪之辈?就算这小子出身国子监又如何,士林之中,如此斯文扫地的败类,就应该严惩法办,不能姑息养奸,否则,纵容其子,其必更加肆意妄为、不知收敛!”府丞在胡维霖旁,提醒道。
“这……不妥不妥……”胡维霖摇头拒绝道:“并非我不愿严惩此子,然我与国子监祭酒吴庭礼相交莫逆,岂会坐看其因管教不力,而失了前途?”
“可是,府尊如此轻放张璟,也难保其子日后不生事,下官觉得,还是应该想点办法才好,以防日后咱们顺天府因今日之事引火烧身。”
胡维霖点头认同道:“确实如此,不过这你大可放心,我准备修书一封,送到吴祭酒处,既然在我这里,不便严惩这个张璟,以防事情闹大,那就让吴祭酒自己去好好惩治他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吧!”
“府尊英明,下官拜服。”府丞拜了一下行礼道。
他本来就是害怕胡维霖这么轻判张璟,若是张璟日后再惹祸,把他们顺天府没有严惩张璟这个违反国子监监规的事情抖落出来,到时必然会连累他们顺天府官吏,甚至其他自己,因此,府丞这才会出面提醒知府胡维霖的。
否则,说什么这府丞才不会去进言,让胡维霖改判张璟之罪的,毕竟,没有一个上官,会希望自己的下属来打自己的脸的。
不过,胡维霖他们盘算着把张璟这个国子监监生霸王嫖闹到官府的事情,影响降到最低,可是有人却不愿意这事情就这么轻易解决了。
在张璟被送到顺天府的时候,京师内外,有关国子监监生张璟,去醉花楼,点了四名妓女嫖宿,却不付钱,被醉花楼的人送到顺天府处置的消息,突然间就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了。
也不知是什么人抱着什么目的走漏的消息,反正那些市井百姓,最喜这些八卦小道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基本上心中但凡有点猎奇心理的人,闲下来都会聊着这件事情。
国子监内,原本的学风浓郁的大学乐土,也受到这股传言之风,变得一点儿也不太平。
说来这京师的国子监,成为大明第一学府,也是有一番故事。
大明的国子监,是太祖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为了收纳人才,便直接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来朱元璋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到了洪武八年,太祖又在其老家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又将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没有bj什么事情,不过偏巧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来又迁都bj,改称京师。
而作为大明帝都,京师自然不能无国子监,所以在永乐二年,朱棣又将原本的北平郡学,改称国子监,也就是现在的京师国子监了。
当然,南京毕竟是大明开国之都,而南京国子监又是朱棣他爹建的,加之,自古江南之地学风昌盛,生员极多,若是让他们全部来北方就读,也不是合适的选择。
因此,出于种种考虑,南京国子监和大明在南京一直保留另一套朝廷班子一样,保留至今,而且因为江南学风昌盛以及生员多的原因,一直在人才上面稳压京师国子监。
这一直是每一代京师国子监心里的痛,因此,无论是哪一代的国子监祭酒、监丞,无不是以超越南京国子监为己任,因此对于监生学习和国子监名誉,都是非常在意的。
国子监其实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预备官员党校,自然除了博士、助教这些必须要有的老师外,也该有自己的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比如祭酒、监丞和主簿。
在国子监内院里,祭酒吴庭礼正拿着一份大明邸报细细翻阅。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便可知它相当于后世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按明制,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吴庭礼虽然只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预备官员的党校校长,但并不是说他没有在仕途上,向上攀登的野心。
想想看,他可是国子监祭酒,是大明朝未来不少官员的校长,政治能量不可小视。
而大明朝历来从国子监祭酒走出,入阁拜相的人,从来就不在少数,如名相首辅张居正、徐阶可都是做过国子监祭酒的。
虽然这两位,在政治上性格手段的不同,导致晚年际遇大不相同,但不可否认,国子监祭酒一职,看着不显眼,可确实是镀金的好地方!
因此,也就由不得这吴庭礼幻想自己能入阁拜相了,而他知道,他想要做到张居正、徐阶的地步,那么首先大明各地的政治军务,他就算不管朝政,也得知晓一二。
否则的话,说不得日后遇到如皇帝奏对,临赞朝政的机会,他无话可说,那不是白白失去了被皇帝相中,一飞冲天的机会呢?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
此刻的吴庭礼,正在翻阅关外军情,里面讲的是东林名臣袁经略,已经将辽阳、沈阳二城的防务准备好了,如今堪称是固若金汤,就等陛下下令整备兵马,收复失地,让那建奴小酋努尔哈赤老贼,悔恨起兵背叛大明之事了。
邸报上,对于袁应泰在关外作为,尽显溢美之词。
虽然吴庭礼清楚,这是把持朝堂的东林党人,为了给东林和袁应泰扬名,故意写的夸耀之词,但是对于关外实情,他倒是不认为邸报说得假的。
大明在关外无论是兵马人数、军械粮草,可都是占据绝对实力的,如何会战胜不了那不忠不孝,自大猖狂的反贼努尔哈赤?
有朝一日,若是自己能有袁经略的运气,那该多好,有些国子监祭酒的政治加持,再加上军事战功,那么入阁拜相之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吴庭礼这般痴痴想着,冷不防的,就听到大堂外传来一阵大喊。
“吴祭酒!吴祭酒!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泉释一切说
感谢书友王维栋、单身狗的逆袭的20元打赏,感谢书友7、夜的10元打赏
昨天下午家里来人了,住几天,带人出去,导致说的两更只一更,不好意思,万分见谅
20、吴祭酒,出大事了!
20、吴祭酒,出大事了!
随着胡维霖的判决生效,这场官司自然初步有了个了断,只是比张璟预料中,结束得还快!
吴富贵结束后便带人离开,并未再多做什么,张璟也准备跟着离开时,胡维霖却是让人叫住了张璟。
“不知府尊留学生在此,有何事?”张璟疑惑道。
“你自己干的好事还不自知?张璟,我告诉你,若非本府与你们吴祭酒交厚,念着国子监的声誉不容受损,轻判此案,否则,我必然要将你这有辱斯文的淫邪之辈,革除生籍,从严法办!”胡维霖厉声喝道,听得出来,他不像是说假话。
张璟连忙拱手行礼谢道:“府尊大恩,学生必不敢忘!”
多余的感谢话,张璟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当然,他也知道,就算他说得再如何天花乱坠,这胡知府估计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了。
他这霸王嫖的事情被告上官府,传了出去,必然会成为京师的轰动事件,而且因为是负面新闻,对于士林的名声影响急坏。
就像后世那些好男人人设的明星,不是嫖娼就是婚内出轨,包养小三被爆出来,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且是整个娱乐圈一个道理。
在胡维霖心里,你说张璟嫖娼就嫖娼,他不反对,也无意追究。
反正大明至今,士林风气早已经变得奢靡无比了,儒士多以风流韵事当做吹嘘资本,甚至还将这些,写成书歌颂。
而那些穷书生吃软饭的,比如拿了妓女攒得一辈子的钱赶考,都会被称作美谈佳话,没人会去指责的。
只是,张璟这霸王嫖,明显和吃软饭不是一个性质。
若是这事情传了出去,一定会是极大的丑闻,而且因为他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必然会让所有士子,甚至他们这些科举取士的官员成为社会笑柄,这也是胡维霖拼命将此事影响减到最低的原因,他只希望,今天的官司出了顺天府府衙,就没人再去过问了。
张璟看得出来,胡维霖现在十分气愤,若非是为了保证国子监的名誉,恐怕今日之事,不会这么快就善了!
怪不得这场官司了结得这么快,原来从胡维霖知道自己出身国子监时,就已经打算速度了结此事了,张璟心中如此想着。
同时,张璟也暗叹果然有个中央朝廷后备官员的身份,在社会行事就是不一样,他还没有个正经的官方身份,就已经不知不觉的受到官方的偏袒待遇,果然是“官”字两个口,官官相护。
接着,张璟又接受了胡维霖愤怒的一顿批评后,这才被对方放了行,出了顺天府衙门。
看着张璟离去的身影消失,府衙大堂内,深受胡维霖信任的府丞,思索了一会儿后,还是慢慢走到了胡维霖身边。
“府尊,难道真就要如此轻恕这样的淫邪之辈?就算这小子出身国子监又如何,士林之中,如此斯文扫地的败类,就应该严惩法办,不能姑息养奸,否则,纵容其子,其必更加肆意妄为、不知收敛!”府丞在胡维霖旁,提醒道。
“这……不妥不妥……”胡维霖摇头拒绝道:“并非我不愿严惩此子,然我与国子监祭酒吴庭礼相交莫逆,岂会坐看其因管教不力,而失了前途?”
“可是,府尊如此轻放张璟,也难保其子日后不生事,下官觉得,还是应该想点办法才好,以防日后咱们顺天府因今日之事引火烧身。”
胡维霖点头认同道:“确实如此,不过这你大可放心,我准备修书一封,送到吴祭酒处,既然在我这里,不便严惩这个张璟,以防事情闹大,那就让吴祭酒自己去好好惩治他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吧!”
“府尊英明,下官拜服。”府丞拜了一下行礼道。
他本来就是害怕胡维霖这么轻判张璟,若是张璟日后再惹祸,把他们顺天府没有严惩张璟这个违反国子监监规的事情抖落出来,到时必然会连累他们顺天府官吏,甚至其他自己,因此,府丞这才会出面提醒知府胡维霖的。
否则,说什么这府丞才不会去进言,让胡维霖改判张璟之罪的,毕竟,没有一个上官,会希望自己的下属来打自己的脸的。
不过,胡维霖他们盘算着把张璟这个国子监监生霸王嫖闹到官府的事情,影响降到最低,可是有人却不愿意这事情就这么轻易解决了。
在张璟被送到顺天府的时候,京师内外,有关国子监监生张璟,去醉花楼,点了四名妓女嫖宿,却不付钱,被醉花楼的人送到顺天府处置的消息,突然间就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了。
也不知是什么人抱着什么目的走漏的消息,反正那些市井百姓,最喜这些八卦小道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基本上心中但凡有点猎奇心理的人,闲下来都会聊着这件事情。
国子监内,原本的学风浓郁的大学乐土,也受到这股传言之风,变得一点儿也不太平。
说来这京师的国子监,成为大明第一学府,也是有一番故事。
大明的国子监,是太祖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为了收纳人才,便直接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来朱元璋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到了洪武八年,太祖又在其老家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又将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没有bj什么事情,不过偏巧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来又迁都bj,改称京师。
而作为大明帝都,京师自然不能无国子监,所以在永乐二年,朱棣又将原本的北平郡学,改称国子监,也就是现在的京师国子监了。
当然,南京毕竟是大明开国之都,而南京国子监又是朱棣他爹建的,加之,自古江南之地学风昌盛,生员极多,若是让他们全部来北方就读,也不是合适的选择。
因此,出于种种考虑,南京国子监和大明在南京一直保留另一套朝廷班子一样,保留至今,而且因为江南学风昌盛以及生员多的原因,一直在人才上面稳压京师国子监。
这一直是每一代京师国子监心里的痛,因此,无论是哪一代的国子监祭酒、监丞,无不是以超越南京国子监为己任,因此对于监生学习和国子监名誉,都是非常在意的。
国子监其实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预备官员党校,自然除了博士、助教这些必须要有的老师外,也该有自己的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比如祭酒、监丞和主簿。
在国子监内院里,祭酒吴庭礼正拿着一份大明邸报细细翻阅。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便可知它相当于后世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按明制,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吴庭礼虽然只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预备官员的党校校长,但并不是说他没有在仕途上,向上攀登的野心。
想想看,他可是国子监祭酒,是大明朝未来不少官员的校长,政治能量不可小视。
而大明朝历来从国子监祭酒走出,入阁拜相的人,从来就不在少数,如名相首辅张居正、徐阶可都是做过国子监祭酒的。
虽然这两位,在政治上性格手段的不同,导致晚年际遇大不相同,但不可否认,国子监祭酒一职,看着不显眼,可确实是镀金的好地方!
因此,也就由不得这吴庭礼幻想自己能入阁拜相了,而他知道,他想要做到张居正、徐阶的地步,那么首先大明各地的政治军务,他就算不管朝政,也得知晓一二。
否则的话,说不得日后遇到如皇帝奏对,临赞朝政的机会,他无话可说,那不是白白失去了被皇帝相中,一飞冲天的机会呢?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
此刻的吴庭礼,正在翻阅关外军情,里面讲的是东林名臣袁经略,已经将辽阳、沈阳二城的防务准备好了,如今堪称是固若金汤,就等陛下下令整备兵马,收复失地,让那建奴小酋努尔哈赤老贼,悔恨起兵背叛大明之事了。
邸报上,对于袁应泰在关外作为,尽显溢美之词。
虽然吴庭礼清楚,这是把持朝堂的东林党人,为了给东林和袁应泰扬名,故意写的夸耀之词,但是对于关外实情,他倒是不认为邸报说得假的。
大明在关外无论是兵马人数、军械粮草,可都是占据绝对实力的,如何会战胜不了那不忠不孝,自大猖狂的反贼努尔哈赤?
有朝一日,若是自己能有袁经略的运气,那该多好,有些国子监祭酒的政治加持,再加上军事战功,那么入阁拜相之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吴庭礼这般痴痴想着,冷不防的,就听到大堂外传来一阵大喊。
“吴祭酒!吴祭酒!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泉释一切说
感谢书友王维栋、单身狗的逆袭的20元打赏,感谢书友7、夜的10元打赏
昨天下午家里来人了,住几天,带人出去,导致说的两更只一更,不好意思,万分见谅
20、吴祭酒,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