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循声望去,就只见皇帝并不是坐在那儿等他和楚宽二人进入,而是赫然正带着花七从对面一处小门进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愠怒,他第一反应是楚宽谈论一家一姓兴旺发达的这番话被皇帝听到,于是以为是暗讽,可再细细一想,他又觉得很可能不止这么一回事。
难不成……楚宽之前自诉身世的那番话,也被皇帝听到了?
虽说皇帝这话是冲着楚宽去的,他大可以装聋作哑,可他刚刚毕竟是个听众,因而他只能打岔道:“刚刚楚公公对臣说了他的身世,后来一时兴起引申开来,其中大概有些语句不免不太谨慎,这也有臣追问细节的缘故,还请皇上见谅。”
虽然楚宽带张寿进来时一番话说得非常突兀,但三皇子听了却觉得心情复杂。从他的角度来说,皇后被废,方才有他如今入主东宫,可想起从小到大的生活,想到这段日子的诸多风波,他自己都不知道,如果嫡母贤德,如果长兄雄才大略,他是不是更安于那样的生活。
而且,是不是天下家庭更应该一夫一妻?因此,眼见父皇责备楚宽,张寿却帮着说话,他下意识地就也想要开口。可下一刻,他却发现跟着父皇进来的花七竟是对他微微摇头。
犹豫了片刻,三皇子到底还是没有贸贸然开口。而下一刻,他却平生第一次惊惧惶恐了起来,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出言转圜当和事佬,这是不是错了。
“张寿,你用不着帮他说话!楚宽,你刚刚明着是说你那兄长,可你难道不是在骂你那生身父母管生不管养?没错,朕对大郎也是管生不管养,可那是朕不想好好教导他吗,皇后那时候防朕就如同防贼似的,自从有了儿子之后,她就变了一个人!”
“朕是没有给他们多少作为父亲的教导和提醒,但朕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他们,太后更没有!他们一应待遇都在三郎四郎之上,他们的老师也是皇后千挑万选,可他们后来成了什么样子?朕要不是把三郎四郎接过来养在身边,他们说不定早就被两个兄长欺压得没命了!”
“朕也想一夫一妻,就和赵国公朱泾似的,前有元配,后有继室,全都是情投意合,纵然一度误会十几年,但到头来还是能够重修旧好……可太后说皇家不怕儿子多,就怕儿子少,又举出了南宋皇帝不得不养子入继,汉末几代皇帝出自民间的例子,朕还能说什么?”
“朕知道不能凭借血缘让他们乖乖听朕的话,照朕的安排去成长,也知道违背了昔日对皇后的某些承诺,但她既然变了,朕当然也不得不变。朕在册立三郎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觉悟,就是牺牲大郎和二郎也在所不惜!”
就在三皇子心头骇然,张寿在心里暗自叹息的时候,真正直面皇帝怒火的楚宽突然开口说道:“皇上既然早已想通,那奴婢刚刚那番话实在是画蛇添足。”
“……”
这一次,轮到张寿震惊了。他就觉得楚宽不会毫无缘故地突然对他剖明心扉,甚至还饶有兴致地说起几十年前的旧事——要知道,就算他替楚宽说话,人也不至于就这么把他引为知己吧?果然,闹了老半天,楚宽只怕是早就知道皇帝在附近,于是故意那么说的!
此时此刻,见皇帝气得仿佛下一刻就会原地爆炸,来上一句戏文里最常见的拖出午门,斩首示众,他顿时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珠,看了一眼三皇子,认认真真地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找个借口把三皇子拖出去,把地方留给这对自幼相伴,关系密切的君臣,又或者说主仆。
然而,他却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就听到皇帝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张寿,你和你家阿六争执起来时,会怎么办?”
面对这个突兀到极点的问题,张寿忍不住愣了一愣——但下一刻,他就醒悟到,皇帝只怕觉得,他和阿六的主仆关系,与这位天子和楚宽有点相似。
可即便理解了这话的用意,他仍是故作茫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皇上,阿六从来都不和臣争执的。”
见皇帝有些不解,他就进一步解释道:“臣若是和他有了分歧,要么摆事实讲道理把他说服,要么他用实际行动力把臣压服。之所以争不起来,是因为他说不过我,我打不过他。我们就仿佛是互补的两个人,所以大多数时候彼此忍一忍,那就过去了。”
“当然,臣也不是什么都忍着他。阿六这小子不太喜欢与人来往,平时能动手就不说话,臣为了纠正他这毛病,也时常特意让他去做一点需要人际交往的事,只不过……”
“大多数时候,这种安排都很失败,因为他能把正常的事情做出不正常的结果来。”说到这里,张寿就绘声绘色说起了朱莹上次对他说起的“九出十三归”那个笑话。一时间,皇帝固然还竭力死绷着一张脸,但三皇子却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
“臣没有兄弟姊妹,和他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再加上他比臣要小一丁点,所以一直都是把他当弟弟看的。既然是弟弟嘛……当哥哥的总得容让一些。”
“再说他也是臣最重要的臂膀,说实在的,臣不能给他多少钱,也不能给他多少权,如他这样的高手,满京城大概是个人都想要一个。臣若是把他气得出走了,岂不是自断一臂?说实在的,能让阿六寸步不让和臣争执的事,不是因为臣的安全,就是因为莹莹。”
“当初在村子里的时候,我还对出身名门的莹莹敬而远之的时候,这浓眉大眼的小子就是第一个叛变的!”
三皇子再次被张寿这口气给逗乐了,而皇帝那一张苦大仇深的脸也终于维持不住了。哪怕明知道张寿是故意插科打诨想让自己息怒,可他还是真的就吃这一套!
更何况,阿六虽说和楚宽的性格截然不同,他也和张寿的性情截然不同,但阿六和张寿那番相处,实在是与他和楚宽太像了……都是自幼一块长大,都是倚赖为腹心臂膀。
只是张寿现在说的,是阿六先认定了朱莹为张门妇,他却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大概只有这一点算是差别吧?
从最初开始,楚宽就一直认定,太后给他选定的皇后,并不是什么良配。哪怕她确实是名门出身,未出嫁前在外也颇有贤名,但楚宽却不知道从哪打探到,皇后的争强好胜实在是过头了一点。
他说,她从小什么都要最好的,无论是衣衫鞋袜,金银首饰,书籍又或者老师……一旦不如意,人就会不达目的不罢休,反正那些得到的东西比她好的兄弟姊妹,不是倒霉,就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而倒霉,轻则挨上一顿训斥,重则遭到责打。
可因为她女红、读书、管家……样样都素来出色,她仍然被长辈视作为掌上明珠。
奈何太后很多事情都听楚宽的,唯有那一次却不愿意改主意。
而他……在和她见过一面之后,觉得人模样性情不错,也颇有学识,两个人也算谈得来。知道这年头大多数男女都是盲婚哑嫁,因此哪怕素来叛逆,那一次他却破天荒没有违逆太后,大婚之后,也曾经拥有三年的美好时光。
想着昔年旧事,皇帝本来那暴怒的面孔渐渐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惘然。他意兴阑珊地叹了一口气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朕是魔怔了,这才把你说自己的话套在朕自己身上……”
见皇帝终于恢复了正常,张寿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见楚宽神色如常,他瞥了一眼三皇子,想起人全程围观加懵逼,其实只知道皇帝在发怒,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在发怒,他顿时觉得太子也不怎么好当。
于是,他就不得不担负起话题收束者的责任,诚恳且心切地问道:“皇上今日召臣过来,是有什么事么?九章堂那边兴许听说了昨夜的事情,这会儿大概正在心急如焚地等着臣过去呢。而且,臣也担心自己再不露面,四皇子怕是又要上房揭瓦了。”
听到张寿理直气壮地把四皇子拿出来说事,皇帝不禁怒瞪了他一眼,谁想三皇子却直接中了张寿的圈套:“父皇,四弟确实是个急性子,您有什么话就吩咐了老师,他也好回去。”
太子还是太嫩了!幸亏他把楚宽放在慈庆宫!也幸好张寿教三皇子坚韧、自信、强势……却唯独没有教人如何用心计。这种东西本来就该自己体会,就算要教,也应该为人君父者来教,就如同那些名士大儒出身的师长,只教太子仁义道德一样……
皇帝心里这么想,但却没有当面质疑自己的儿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就沉声说道:“莹莹去怀柔皇庄接大郎,之前朕算算时辰,她应能在日落前抵达。虽说大队人马走夜路不便,朕也担心信使在路上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吩咐不用传信,但一夜大小事情不断,朕有点担心。”
见张寿满脸错愕,随即竟是有点气急败坏,一副你要是担心干嘛不派人过去的表情,皇帝顿时呵呵一笑,这才若无其事地说:“一夜出动的并不仅仅是五城兵马司,花七提前打探到不少动向,所以才会给你未来大舅哥抓人的那份名单,当然,朱家大郎自己也掌握了不少。”
“而之所以那么多人家没能让贼人得逞,也是因为锐骑营根据另一份名单化整为零,分头出击。至于你家为什么没有,很简单,因为你家有阿六。花七说,那小子绝对可靠,所以朕就不用浪费宝贵的人力了。要不是怕三郎四郎担心,朕派去的二十个人也想调回来。”
见张寿朝自己看了过来,三皇子登时面色尴尬,非常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之前父皇调派人手为各位老大人扈从和站哨,我就从旁为老师说了一句……”
怪不得,我想我怎么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张寿忍不住心想,有三皇子这样的学生真是省心省力,人根本就不像是皇族出来的,不但性格好,不自大,不傲慢,待人接物柔和,甚至还能无微不至地照顾到这些细小的方面!唉,真要把人教得太过强势自信了,他反而会怀念现在的三皇子吧?
想到这里,他感激地对三皇子点了点头,旋即就向皇帝问道:“皇上的意思是锐骑营派不出人手再去怀柔皇庄打探?难道就没有如同信鸽之类的传信工具吗?”
皇帝没想到张寿竟然连信鸽也知道,不禁咳嗽了一声,随即就语重心长地说:“信鸽毕竟会出错,而且所能携带的不过只言片语,有时候甚至可能为人截获又或者伪造。太祖皇帝当年就曾经做过实验,如若在半道布设大型磁石之类的东西,那么可能干扰信鸽人认路。”
煞有介事地搬出一段太祖道听途说的某本杂录当成太祖语录,皇帝也没在意张寿到底会不会相信,却是语重心长地说:“总之,京城这边都闹成了这般光景,怀柔那边兴许更甚。你要是放心,不妨在京城等着小心,要是不放心……”
“那就亲自走一趟对吧?”张寿干脆主动替皇帝把话说了,见人一脸就是如此的表情,他却哂然一笑道,“皇上好意,臣心领了。臣这点武艺比起莹莹还差远了,如果带上阿六,在家里再挑几个人跟着,家中防戍的人就不够了。”
“不但如此,这要劳动派给臣的那些锐骑营中人一道出远门。路上如有万一,他们要承担风险,臣也要承担风险。除非皇上再把锐骑营的人派给臣一两百。可若是如此,皇上让臣去接莹莹,节省宝贵人力的用意?”
皇帝仿佛第一次认识张寿一般,死死盯着人看了好半晌,随即忍不住迸出了两个字:“滑头!”能说的话竟然都被这小子说去了!
呵呵,在京城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我要是不滑头,那只怕早就被人吞吃到骨头都不剩了!张寿心里这么想,脸色却越发恳切:“臣只是不想一番心切,却给人添麻烦!回头别号称是去接莹莹,却反而连累得莹莹要来救我,那岂不是倒过来了?”
被张寿如此胡搅蛮缠似的一打岔,皇帝终于恼羞成怒。可就在恨得牙痒痒的他要动用天子威权,强行迫使张寿走这一趟的时候,楚宽却耳朵动了动,随即和花七对视了一眼,继而后者就咳嗽一声道:“皇上,大小姐……她好像来了,就在外头。”
难不成……楚宽之前自诉身世的那番话,也被皇帝听到了?
虽说皇帝这话是冲着楚宽去的,他大可以装聋作哑,可他刚刚毕竟是个听众,因而他只能打岔道:“刚刚楚公公对臣说了他的身世,后来一时兴起引申开来,其中大概有些语句不免不太谨慎,这也有臣追问细节的缘故,还请皇上见谅。”
虽然楚宽带张寿进来时一番话说得非常突兀,但三皇子听了却觉得心情复杂。从他的角度来说,皇后被废,方才有他如今入主东宫,可想起从小到大的生活,想到这段日子的诸多风波,他自己都不知道,如果嫡母贤德,如果长兄雄才大略,他是不是更安于那样的生活。
而且,是不是天下家庭更应该一夫一妻?因此,眼见父皇责备楚宽,张寿却帮着说话,他下意识地就也想要开口。可下一刻,他却发现跟着父皇进来的花七竟是对他微微摇头。
犹豫了片刻,三皇子到底还是没有贸贸然开口。而下一刻,他却平生第一次惊惧惶恐了起来,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出言转圜当和事佬,这是不是错了。
“张寿,你用不着帮他说话!楚宽,你刚刚明着是说你那兄长,可你难道不是在骂你那生身父母管生不管养?没错,朕对大郎也是管生不管养,可那是朕不想好好教导他吗,皇后那时候防朕就如同防贼似的,自从有了儿子之后,她就变了一个人!”
“朕是没有给他们多少作为父亲的教导和提醒,但朕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他们,太后更没有!他们一应待遇都在三郎四郎之上,他们的老师也是皇后千挑万选,可他们后来成了什么样子?朕要不是把三郎四郎接过来养在身边,他们说不定早就被两个兄长欺压得没命了!”
“朕也想一夫一妻,就和赵国公朱泾似的,前有元配,后有继室,全都是情投意合,纵然一度误会十几年,但到头来还是能够重修旧好……可太后说皇家不怕儿子多,就怕儿子少,又举出了南宋皇帝不得不养子入继,汉末几代皇帝出自民间的例子,朕还能说什么?”
“朕知道不能凭借血缘让他们乖乖听朕的话,照朕的安排去成长,也知道违背了昔日对皇后的某些承诺,但她既然变了,朕当然也不得不变。朕在册立三郎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觉悟,就是牺牲大郎和二郎也在所不惜!”
就在三皇子心头骇然,张寿在心里暗自叹息的时候,真正直面皇帝怒火的楚宽突然开口说道:“皇上既然早已想通,那奴婢刚刚那番话实在是画蛇添足。”
“……”
这一次,轮到张寿震惊了。他就觉得楚宽不会毫无缘故地突然对他剖明心扉,甚至还饶有兴致地说起几十年前的旧事——要知道,就算他替楚宽说话,人也不至于就这么把他引为知己吧?果然,闹了老半天,楚宽只怕是早就知道皇帝在附近,于是故意那么说的!
此时此刻,见皇帝气得仿佛下一刻就会原地爆炸,来上一句戏文里最常见的拖出午门,斩首示众,他顿时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珠,看了一眼三皇子,认认真真地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找个借口把三皇子拖出去,把地方留给这对自幼相伴,关系密切的君臣,又或者说主仆。
然而,他却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就听到皇帝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张寿,你和你家阿六争执起来时,会怎么办?”
面对这个突兀到极点的问题,张寿忍不住愣了一愣——但下一刻,他就醒悟到,皇帝只怕觉得,他和阿六的主仆关系,与这位天子和楚宽有点相似。
可即便理解了这话的用意,他仍是故作茫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皇上,阿六从来都不和臣争执的。”
见皇帝有些不解,他就进一步解释道:“臣若是和他有了分歧,要么摆事实讲道理把他说服,要么他用实际行动力把臣压服。之所以争不起来,是因为他说不过我,我打不过他。我们就仿佛是互补的两个人,所以大多数时候彼此忍一忍,那就过去了。”
“当然,臣也不是什么都忍着他。阿六这小子不太喜欢与人来往,平时能动手就不说话,臣为了纠正他这毛病,也时常特意让他去做一点需要人际交往的事,只不过……”
“大多数时候,这种安排都很失败,因为他能把正常的事情做出不正常的结果来。”说到这里,张寿就绘声绘色说起了朱莹上次对他说起的“九出十三归”那个笑话。一时间,皇帝固然还竭力死绷着一张脸,但三皇子却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
“臣没有兄弟姊妹,和他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再加上他比臣要小一丁点,所以一直都是把他当弟弟看的。既然是弟弟嘛……当哥哥的总得容让一些。”
“再说他也是臣最重要的臂膀,说实在的,臣不能给他多少钱,也不能给他多少权,如他这样的高手,满京城大概是个人都想要一个。臣若是把他气得出走了,岂不是自断一臂?说实在的,能让阿六寸步不让和臣争执的事,不是因为臣的安全,就是因为莹莹。”
“当初在村子里的时候,我还对出身名门的莹莹敬而远之的时候,这浓眉大眼的小子就是第一个叛变的!”
三皇子再次被张寿这口气给逗乐了,而皇帝那一张苦大仇深的脸也终于维持不住了。哪怕明知道张寿是故意插科打诨想让自己息怒,可他还是真的就吃这一套!
更何况,阿六虽说和楚宽的性格截然不同,他也和张寿的性情截然不同,但阿六和张寿那番相处,实在是与他和楚宽太像了……都是自幼一块长大,都是倚赖为腹心臂膀。
只是张寿现在说的,是阿六先认定了朱莹为张门妇,他却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大概只有这一点算是差别吧?
从最初开始,楚宽就一直认定,太后给他选定的皇后,并不是什么良配。哪怕她确实是名门出身,未出嫁前在外也颇有贤名,但楚宽却不知道从哪打探到,皇后的争强好胜实在是过头了一点。
他说,她从小什么都要最好的,无论是衣衫鞋袜,金银首饰,书籍又或者老师……一旦不如意,人就会不达目的不罢休,反正那些得到的东西比她好的兄弟姊妹,不是倒霉,就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而倒霉,轻则挨上一顿训斥,重则遭到责打。
可因为她女红、读书、管家……样样都素来出色,她仍然被长辈视作为掌上明珠。
奈何太后很多事情都听楚宽的,唯有那一次却不愿意改主意。
而他……在和她见过一面之后,觉得人模样性情不错,也颇有学识,两个人也算谈得来。知道这年头大多数男女都是盲婚哑嫁,因此哪怕素来叛逆,那一次他却破天荒没有违逆太后,大婚之后,也曾经拥有三年的美好时光。
想着昔年旧事,皇帝本来那暴怒的面孔渐渐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惘然。他意兴阑珊地叹了一口气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朕是魔怔了,这才把你说自己的话套在朕自己身上……”
见皇帝终于恢复了正常,张寿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见楚宽神色如常,他瞥了一眼三皇子,想起人全程围观加懵逼,其实只知道皇帝在发怒,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在发怒,他顿时觉得太子也不怎么好当。
于是,他就不得不担负起话题收束者的责任,诚恳且心切地问道:“皇上今日召臣过来,是有什么事么?九章堂那边兴许听说了昨夜的事情,这会儿大概正在心急如焚地等着臣过去呢。而且,臣也担心自己再不露面,四皇子怕是又要上房揭瓦了。”
听到张寿理直气壮地把四皇子拿出来说事,皇帝不禁怒瞪了他一眼,谁想三皇子却直接中了张寿的圈套:“父皇,四弟确实是个急性子,您有什么话就吩咐了老师,他也好回去。”
太子还是太嫩了!幸亏他把楚宽放在慈庆宫!也幸好张寿教三皇子坚韧、自信、强势……却唯独没有教人如何用心计。这种东西本来就该自己体会,就算要教,也应该为人君父者来教,就如同那些名士大儒出身的师长,只教太子仁义道德一样……
皇帝心里这么想,但却没有当面质疑自己的儿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就沉声说道:“莹莹去怀柔皇庄接大郎,之前朕算算时辰,她应能在日落前抵达。虽说大队人马走夜路不便,朕也担心信使在路上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吩咐不用传信,但一夜大小事情不断,朕有点担心。”
见张寿满脸错愕,随即竟是有点气急败坏,一副你要是担心干嘛不派人过去的表情,皇帝顿时呵呵一笑,这才若无其事地说:“一夜出动的并不仅仅是五城兵马司,花七提前打探到不少动向,所以才会给你未来大舅哥抓人的那份名单,当然,朱家大郎自己也掌握了不少。”
“而之所以那么多人家没能让贼人得逞,也是因为锐骑营根据另一份名单化整为零,分头出击。至于你家为什么没有,很简单,因为你家有阿六。花七说,那小子绝对可靠,所以朕就不用浪费宝贵的人力了。要不是怕三郎四郎担心,朕派去的二十个人也想调回来。”
见张寿朝自己看了过来,三皇子登时面色尴尬,非常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之前父皇调派人手为各位老大人扈从和站哨,我就从旁为老师说了一句……”
怪不得,我想我怎么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张寿忍不住心想,有三皇子这样的学生真是省心省力,人根本就不像是皇族出来的,不但性格好,不自大,不傲慢,待人接物柔和,甚至还能无微不至地照顾到这些细小的方面!唉,真要把人教得太过强势自信了,他反而会怀念现在的三皇子吧?
想到这里,他感激地对三皇子点了点头,旋即就向皇帝问道:“皇上的意思是锐骑营派不出人手再去怀柔皇庄打探?难道就没有如同信鸽之类的传信工具吗?”
皇帝没想到张寿竟然连信鸽也知道,不禁咳嗽了一声,随即就语重心长地说:“信鸽毕竟会出错,而且所能携带的不过只言片语,有时候甚至可能为人截获又或者伪造。太祖皇帝当年就曾经做过实验,如若在半道布设大型磁石之类的东西,那么可能干扰信鸽人认路。”
煞有介事地搬出一段太祖道听途说的某本杂录当成太祖语录,皇帝也没在意张寿到底会不会相信,却是语重心长地说:“总之,京城这边都闹成了这般光景,怀柔那边兴许更甚。你要是放心,不妨在京城等着小心,要是不放心……”
“那就亲自走一趟对吧?”张寿干脆主动替皇帝把话说了,见人一脸就是如此的表情,他却哂然一笑道,“皇上好意,臣心领了。臣这点武艺比起莹莹还差远了,如果带上阿六,在家里再挑几个人跟着,家中防戍的人就不够了。”
“不但如此,这要劳动派给臣的那些锐骑营中人一道出远门。路上如有万一,他们要承担风险,臣也要承担风险。除非皇上再把锐骑营的人派给臣一两百。可若是如此,皇上让臣去接莹莹,节省宝贵人力的用意?”
皇帝仿佛第一次认识张寿一般,死死盯着人看了好半晌,随即忍不住迸出了两个字:“滑头!”能说的话竟然都被这小子说去了!
呵呵,在京城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我要是不滑头,那只怕早就被人吞吃到骨头都不剩了!张寿心里这么想,脸色却越发恳切:“臣只是不想一番心切,却给人添麻烦!回头别号称是去接莹莹,却反而连累得莹莹要来救我,那岂不是倒过来了?”
被张寿如此胡搅蛮缠似的一打岔,皇帝终于恼羞成怒。可就在恨得牙痒痒的他要动用天子威权,强行迫使张寿走这一趟的时候,楚宽却耳朵动了动,随即和花七对视了一眼,继而后者就咳嗽一声道:“皇上,大小姐……她好像来了,就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