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集团军指挥部里的几个指挥官为进攻主力操心。
以集团军司令特鲁法诺夫少将为首的主张以机械化步兵为进攻主力,而以骑兵军司令沙普金中将为首的则主张以骑兵为进攻主力。
这有些奇怪……集团军司令的军衔是少将却指挥着中将作战。
但这种情况在此时的苏军中其实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后苏军的指挥系统比较混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平时期太多人没有多少指挥能力却获得了高军衔,战斗打响后当然就要以能力为标杆而不是军衔。
就比如舒尔卡,他的军衔还是上尉而身为副团长的米哈依尔维奇却是少校。
舒尔卡听了一会儿双方的争论后,就有些奇怪的问:“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以坦克部队作为进攻主力?”
“我们认为坦克并不适合作为进攻主力!”特鲁法诺夫盯着地图头也没抬回答。
“是的!”在这方面骑兵军司令与特鲁法诺夫保持相同的意见:“我们进攻的方面是普洛多托维耶,因为气候的问题那里到处都是泥泞,坦克很难在这种地形快速前进!”
“另外还有弹坑和河流!”赫鲁晓夫补充道:“我们的两栖登陆船能快速将部队渡过河流,或者搭起简易浮桥就可以将机械化部队和骑兵军渡河追击敌人,但坦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舒尔卡明白他们说这些话的意思。
事实上,在问这话之前舒尔卡就想到是因为这些原因了。
他们说的的确有道理,尤其此时是夏季,苏联到处都是泥泞地,而t34的设计是更适合在雪地里行驶。
再加上一条条横亘在面前的大小河流,也的确会让坦克部队十分头疼。
从这方面来说,的确骑兵部队以及机械化步兵更适合进攻。
问题在于他们似乎把罗马尼亚军队想得太简单了,一旦发起进攻就会势如破竹,就算没有坦克增援也无所谓。
这或许是因为苏军对德军的恐惧……战斗力这东西往往是对比出来的,德军和罗马尼亚军站在一起,那不用想肯定是德军战斗力更强。
于是这直接导致了苏军对罗马尼亚军的轻视,就好像在面对德军时紧崩着一根神经而面对罗马尼亚军队却放松下来一样。
因此,特鲁法诺夫、沙普金乃至赫鲁晓夫都认为进攻主力肯定就是在机动速度快的骑兵军与机械化步兵中二选一。
至于坦克部队,因为其速度慢不便于在这种地形机动,所以应该在后头跟着作为中坚力量而不是前锋。
想了想,舒尔卡就说道:“我相信罗马尼亚军队缺乏重装备或是反坦克装备,但我并不认为他们没有阻挡我军骑兵和机械化步兵前进的能力,尤其是泥泞的环境同样会使骑兵和机械化步兵陷入困境!”
舒尔卡这话其实是说得客气了。
如果真要说清楚,那就是人不认为苏军这支补充了大量新兵的部队战斗力会比罗马尼亚军强多少。
当然,舒尔卡相信苏军战斗力总体比罗马尼亚军队强,尤其第51集团军集中了许多精锐部队,比如几个近卫步兵师、坦克团等。
问题在于罗马尼亚军队据险而守,骑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进攻罗马尼亚防线同样要面临土地泥泞的问题。
这其中尤其是骑兵部队……这兵种在这时代应该说是要淘汰的,它在苏联之所以还能生存这么久一是因为适合雪地机动二是因为苏联军队崇尚向敌人阵地发起快速的勇敢的冲锋。
它在泥泞地里或许会比步兵快,但只要敌人在战壕前架起几挺机枪……
“你认为我们应该以坦克为进攻主力?”赫鲁晓夫有些意外的问。
“是的!”舒尔卡回答:“首先在于士气问题,我是说,如果罗马尼亚人对我们的进攻毫无防备的话,他们会惊慌失措……”
“这正是我要说的,舒尔卡同志!”特鲁法诺夫打断了舒尔卡的话:“他们会惊慌失措,所以我们能轻松突破他们的防线!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快速前进将他们分割包围!”
这种作战思想有些像德军的“闪电战”强调快速,只不过德军的快速是以坦克为基础。
“问题是如果我们进攻力不足反而可能给敌人树立起信心!”舒尔卡说:“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敌人稍作抵抗发现我军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强,甚至我军的进攻还在他们的防守下挫败,那些原本打算逃跑的罗马尼亚反而会收住脚步组织防御!但如果我们用坦克进攻就完全不一样了!”
赫鲁晓夫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有道理,舒尔卡同志说的是心理战,也就是摧毁敌人防守的信心,这样一来即便我们进攻速度不快,也能让他们一溃千里!”
兵者,攻心为上就是这个道理。
甚至在用坦克进攻摧毁罗马尼亚军队的信心和士气后,再用速度更快的骑兵和机械化步兵追击效果也会好得多。
事实上,速度更快但却脆弱的骑兵和机械化步兵本来也就适合围绕在坦克部队周围侦察、掩护、歼敌等。
但特鲁法诺夫却不这么想。
“这也是我打算使用机械化步兵进攻的原因!”特鲁法诺夫说:“机械化步兵同样有坦克,它的火力和防御力都高于骑兵,速度比坦克部队快,所以我认为它是最适合作为主力的部队!”
“可我认为那些坦克远远不够,特鲁法诺夫同志!”舒尔卡说。
“如果我们以坦克部队进攻的话,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特鲁法诺夫说:“我们的包围圈可能会迟几天合拢,这不但会给我们的计划带来更多的危险和变数,德国人还有可能从我们的包围圈从容逃脱!”
这一点舒尔卡无法否认。
毕竟德第6集团军突围才是正常的,舒尔卡总不能告诉他们……不要担心,希特勒不会同意第6集团军撤退的。
以集团军司令特鲁法诺夫少将为首的主张以机械化步兵为进攻主力,而以骑兵军司令沙普金中将为首的则主张以骑兵为进攻主力。
这有些奇怪……集团军司令的军衔是少将却指挥着中将作战。
但这种情况在此时的苏军中其实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后苏军的指挥系统比较混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平时期太多人没有多少指挥能力却获得了高军衔,战斗打响后当然就要以能力为标杆而不是军衔。
就比如舒尔卡,他的军衔还是上尉而身为副团长的米哈依尔维奇却是少校。
舒尔卡听了一会儿双方的争论后,就有些奇怪的问:“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以坦克部队作为进攻主力?”
“我们认为坦克并不适合作为进攻主力!”特鲁法诺夫盯着地图头也没抬回答。
“是的!”在这方面骑兵军司令与特鲁法诺夫保持相同的意见:“我们进攻的方面是普洛多托维耶,因为气候的问题那里到处都是泥泞,坦克很难在这种地形快速前进!”
“另外还有弹坑和河流!”赫鲁晓夫补充道:“我们的两栖登陆船能快速将部队渡过河流,或者搭起简易浮桥就可以将机械化部队和骑兵军渡河追击敌人,但坦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舒尔卡明白他们说这些话的意思。
事实上,在问这话之前舒尔卡就想到是因为这些原因了。
他们说的的确有道理,尤其此时是夏季,苏联到处都是泥泞地,而t34的设计是更适合在雪地里行驶。
再加上一条条横亘在面前的大小河流,也的确会让坦克部队十分头疼。
从这方面来说,的确骑兵部队以及机械化步兵更适合进攻。
问题在于他们似乎把罗马尼亚军队想得太简单了,一旦发起进攻就会势如破竹,就算没有坦克增援也无所谓。
这或许是因为苏军对德军的恐惧……战斗力这东西往往是对比出来的,德军和罗马尼亚军站在一起,那不用想肯定是德军战斗力更强。
于是这直接导致了苏军对罗马尼亚军的轻视,就好像在面对德军时紧崩着一根神经而面对罗马尼亚军队却放松下来一样。
因此,特鲁法诺夫、沙普金乃至赫鲁晓夫都认为进攻主力肯定就是在机动速度快的骑兵军与机械化步兵中二选一。
至于坦克部队,因为其速度慢不便于在这种地形机动,所以应该在后头跟着作为中坚力量而不是前锋。
想了想,舒尔卡就说道:“我相信罗马尼亚军队缺乏重装备或是反坦克装备,但我并不认为他们没有阻挡我军骑兵和机械化步兵前进的能力,尤其是泥泞的环境同样会使骑兵和机械化步兵陷入困境!”
舒尔卡这话其实是说得客气了。
如果真要说清楚,那就是人不认为苏军这支补充了大量新兵的部队战斗力会比罗马尼亚军强多少。
当然,舒尔卡相信苏军战斗力总体比罗马尼亚军队强,尤其第51集团军集中了许多精锐部队,比如几个近卫步兵师、坦克团等。
问题在于罗马尼亚军队据险而守,骑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进攻罗马尼亚防线同样要面临土地泥泞的问题。
这其中尤其是骑兵部队……这兵种在这时代应该说是要淘汰的,它在苏联之所以还能生存这么久一是因为适合雪地机动二是因为苏联军队崇尚向敌人阵地发起快速的勇敢的冲锋。
它在泥泞地里或许会比步兵快,但只要敌人在战壕前架起几挺机枪……
“你认为我们应该以坦克为进攻主力?”赫鲁晓夫有些意外的问。
“是的!”舒尔卡回答:“首先在于士气问题,我是说,如果罗马尼亚人对我们的进攻毫无防备的话,他们会惊慌失措……”
“这正是我要说的,舒尔卡同志!”特鲁法诺夫打断了舒尔卡的话:“他们会惊慌失措,所以我们能轻松突破他们的防线!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快速前进将他们分割包围!”
这种作战思想有些像德军的“闪电战”强调快速,只不过德军的快速是以坦克为基础。
“问题是如果我们进攻力不足反而可能给敌人树立起信心!”舒尔卡说:“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敌人稍作抵抗发现我军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强,甚至我军的进攻还在他们的防守下挫败,那些原本打算逃跑的罗马尼亚反而会收住脚步组织防御!但如果我们用坦克进攻就完全不一样了!”
赫鲁晓夫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有道理,舒尔卡同志说的是心理战,也就是摧毁敌人防守的信心,这样一来即便我们进攻速度不快,也能让他们一溃千里!”
兵者,攻心为上就是这个道理。
甚至在用坦克进攻摧毁罗马尼亚军队的信心和士气后,再用速度更快的骑兵和机械化步兵追击效果也会好得多。
事实上,速度更快但却脆弱的骑兵和机械化步兵本来也就适合围绕在坦克部队周围侦察、掩护、歼敌等。
但特鲁法诺夫却不这么想。
“这也是我打算使用机械化步兵进攻的原因!”特鲁法诺夫说:“机械化步兵同样有坦克,它的火力和防御力都高于骑兵,速度比坦克部队快,所以我认为它是最适合作为主力的部队!”
“可我认为那些坦克远远不够,特鲁法诺夫同志!”舒尔卡说。
“如果我们以坦克部队进攻的话,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特鲁法诺夫说:“我们的包围圈可能会迟几天合拢,这不但会给我们的计划带来更多的危险和变数,德国人还有可能从我们的包围圈从容逃脱!”
这一点舒尔卡无法否认。
毕竟德第6集团军突围才是正常的,舒尔卡总不能告诉他们……不要担心,希特勒不会同意第6集团军撤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