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战争之神闪亮登场
有些人却是这样,根本找不清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得太高了。刘备三顾茅庐,那是因为刘备朝不保夕,无奈而为之。杜炅在冉明眼中看来,不过是一个神棍,区别就是名气稍大一点的神棍。和历史上的君主不一样,冉明是后世之人,对于什么神仙鬼怪之类的事物,根本就不相信。就连杜炅所表现出来的神绩,在冉明看来不过是大型舞台魔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至于孙泰,更不靠边了。
冉明需要的话,可以随手扶持任何一个阿猫阿狗为教主,只要这个教主听说就好。
孙泰在自己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还是要抵抗。魏国虽然强大,军队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当然,在孙泰看来魏国的心腹大患,并非自己,而是桓温。天下这么大,蜀国益州地形又易守难攻,南边魏国镇南大将军张温所部被桓石虔阻挡在下关,数十万大军不得寸进。至于镇西将军谢艾虽然包围了成都,暂时也没有攻破成都的迹象。在这个情况下,魏国的征南军主力肯定要沿上西进,从水路攻打成都。那么海路奇袭临海的魏国肯定不会太多,最多两三万人,了不起五六万人。
当然,依靠孙泰所部那四十多万乌合之众,别看拥有数量优势,但是却仍然没有打败魏军的希望,但是孙泰猜测自己四十万人马中,挑出四五万精锐还是可以办到的,凭这些精锐,挡下魏军应该可以办到。当然孙泰也不想顽抗到底,他只想着打了这一仗后让魏国看到他孙泰不是等闲人等,别拿对付降军的那套来收编我等,要我投诚也可以,但是得拿出诚意了,他最期望的自然就是和葛洪一样,成为大魏道教教主,护国天师,当然这个要求虽然不能达到,保持自己的权力也是必须的,自己的四师将军可以为四郡都尉,自己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军,而他则是可以名义上服从魏国朝廷的领导。
非常可惜,孙泰运气不好,遇到了苏林。苏林在冉闵时期,是因为冉闵是他的心魔,为了不面对冉闵尴尬,所以他淡出了朝堂。但是并非说苏林没有仕途之心,作为中山苏氏的掌门人,家族的利益推着他不得不前进。苏林是那一种不做则已,只要做就做最好的。所以他复出了,就要显示他苏林以最强的面目出现,苏林要立威,要向魏国武将们发出他自己的声音,从而证明他苏林回来了。
而孙泰非常可怜做了苏林眼中的鸡蛋,苏林要杀鸡儆猴,鸡无非争议,目前就是孙泰。可是那些猴,就是魏国因功而封的公候将相。此时苏林只是镇国将军,这是正四品的杂号将军,可是呢,当初曾经比苏林低的将领特别是籍罴,此时成了事实上军方中的大佬。这让苏林非常不平衡,在冉闵建立魏国时,武将之中,唯一可以和苏林并列的只有周成一人。至于当时的籍罴,只是冉闵麾下的一个骑都尉。
这如果要换成后世的军衔可是上将司令与上校团长的区别,这让苏林很不平衡。苏林要打一个仗看看,他苏林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面对孙泰的抵抗,苏林二话不说,直接下令镇国军的四个步兵营和两个骑兵大举进攻孙泰的中军。
孙泰用事实证明了,乌合之众再多也不可以抵抗真正的精锐。负责进攻孙泰镇国军战斗力先不谈,就算是孙泰眼中的精锐部队,其实也不过只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上,十八岁一样都是青壮,都是装备齐全,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技能,别说跟精锐的镇国军比了,哪怕是跟魏国最普通的守备军,也比孙泰的所谓“精锐”要强太多。
镇国军这支军队是从燕国鲜卑军手中解救下来的汉人俘虏整编而成的,这些士兵几乎都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的,论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和孙泰所谓的精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争锋。
镇国军的打法非常凶悍,完全是一副疯子般的打法。面对敌人砍来的刀斧,连闪避的意思都没有,不闪不避,挥刀而击,往往是一副以命换命的疯狂打法。两军刚刚一接触,孙泰的“精锐”部队瞬间就放羊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即使是魏国正规军精锐,遇到镇国军这种风格的军队也会头疼万分,而孙泰所部却根本不用头疼了。
尽管孙泰的四师将军也非废物,特别是左师将军卢悚,这是一个历史敢以二百人进攻东晋皇宫的疯子,要说卢悚是疯子也有点夸张,至少卢悚的功夫是相当出彩的。不过,战场不是个人武勇表现的天堂,所谓三国阵前将战,也不过是文学艺术手法而已。将领个人武勇在战场上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就在当卢悚阵斩三十余名镇国军士兵后,苏林怒了。当然苏林也没有直接跟卢悚对阵,而是命器械营的八牛弩和弩炮全部对准卢悚。就算卢悚再怎么逆天,个人武功也无法抵抗八牛弩的弩矢。很显然,卢悚悲剧了。至少六十余只如同小孩手臂粗的巨弩射向卢悚,卢悚虽然躲开了大部分巨弩,然而最终却被钉死在马上。
随着卢悚的阵亡,让孙泰部左师十数万众发生崩溃,从而影响到了前师将军周勰和后师将军徐馥所部,二人本来就没有跟孙泰卖命的意思,随即见局势不可逆转,又在战场上起义。这样以来,孙泰所部的败亡,快得连孙泰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在全军溃败的混乱之际,孙泰拉着孙恩卢循等一众心腹准备化妆出逃,结果没有跑出一里地,就被叛变的亲卫指认出来,乖乖当了俘虏。
随着,孙泰叛军被魏国镇国军三万兵马以雷霆之势平定,而苏林更是指挥陌刀军和北府军、讨逆军将司马晞所部包围在晋陵。闻之孙泰兵败被俘,加上胡光的讨逆军的也从东北方向逼近晋陵,司马晞就算在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抵挡魏国陌刀军、讨逆军、镇国军、北府军四军的联合进攻,于是乎在胡光逼近晋陵之前。司马晞就是匆忙的答应了刘召宣布的投诚条件。
所部无条件被接受改编。司马晞将会和会稽王司马昱等诸王陪同司马聃和褚蒜子前往邺城定居。
冉明在接到江南初步平定的消息后,并没有让部队停下来休整,而是留下讨逆军胡光所部在江南各郡县肃清地方土匪和杂乱武装,同时,命征南大将军石越,抽调所部精锐,与水师大都督谢石汇合,从水路逆流而上,与谢艾、张温一道三面夹击桓温。
随着魏国远征军发来情报,笈多帝国朝廷政治格局出现了极大的转变,笈多帝国皇帝沙摩陀罗·笈多把旃陀罗作为太子,正式确立为继承人。冉明虽然对古印度历史不算了解,但是却知道沙摩陀罗·笈多被印度历史上的拿破仑·波拿巴。而旃陀罗则是笈多帝国的超日王,一个被吹上天的皇帝,继承其父沙姆陀罗笈多王大远征之伟业,灭亡西萨陀普诸省,并吞马拉瓦、乌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几乎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把笈多帝国一举推向了巅峰。
这是一个战争狂人,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对于这样一个敌人,他肯定咽不下笈多帝国被魏国打败并被勒索的恶气。随着沙摩陀罗·笈多渐渐退居幕后,旃陀罗肯定会在掌握权力之后,抓紧时间备战。笈多帝国与魏国两国肯定会有一战。这一战就会决定谁是南洋以及印度洋南亚次大陆的归宿。
冉明虽然不愿意在这个时期与笈多帝国发生战争,但是冉明更加清楚,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平肯定是不行的,这只能是腐儒一厢情愿的臆想。日本的崛起就是因甲午海战,踏着北洋水师的尸骨,从而奠定了日本的海上强国。又在日俄战争中踏着沙俄的尸骨,成就其强国的地位。美国同样也是如此,因一战二战,美国都是踏着德国日尔曼人的尸骨,成就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魏国要想崛起世界,光统一天下远远是不够的,光击败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样也是不够的。只有打败笈多帝国,魏国才能真正真正控制南洋,才能控制马六甲海峡,走向世界。对于这场既将到来的国战,冉明必须尽快做好战争准备。
尽管冉明也清楚,此时笈多帝国也没有实力突破南洋四镇的封锁,抵达魏国交、广、江州等地,但是冉明却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对于北府军、陌刀军和镇国军,冉明提前是命其南下,一边收复名义上归降魏国的晋土,同时将在亚热带地区进行气候适应性训练。
当然,在与笈多帝国作战过程,冉明肯定不会留下桓温这样不安定因素,必须把桓温消灭掉。为北,冉明向石越、谢艾、张温三人下达了密旨,先入成都者封王,擒、杀桓温者官升三级。
为了解决桓温,冉明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征南军、镇南军、镇西军三支南征部队,尽管留下不少人马镇守地方,可以参与攻蜀的仍然多达六七十万人。为了尽快掌握交广,冉明同时周仲孙、何谦以及众晋国降军集体南下。
冉明事实上对周仲孙、何谦等人还真不怎么放心,在历史无论是周仲孙还是何谦,二人都是降而复反的经历,说穿了,他们就是军阀。现在他们都降了魏国,如果让他们继续留在江南的话,难保不会凭借个人威望和过人领袖魅力东山再起。所以,冉明必须把他们调出来,让他们配合苏林所部行动。
凭借北府军和陌刀军嫡系军队的战斗力,再给他们三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反。调周仲孙、何谦、苏林、胡光、雄健等三十余万大军南下,整个魏国都认为冉明是小题大作,事实上除了王猛之外,无人猜测到冉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住中南半岛。南下中半半岛,冉明少不了要玩一招假道伐虢。
中南半岛,对于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君主来说是鸡肋,但是在冉明眼中,这却是一块香饽饽。中南半岛气候湿润,产出丰富,而且拥有大量矿产,这是冉明无法割舍的。中南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冉明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旦让笈多帝国掌握中南半岛,或以中南半岛为跳板,北攻魏国,冉明肯定会头大。为此,冉明把中半半岛纳入直接统治的决心越来越强烈了。事实上古代中国周边诸国皆向中国入贡,这个入贡事实上并非是称臣,而是文人玩的文字游戏。谁也没有见过中原王朝这么傻蛋的皇帝大臣们,进贡一点土特产,回礼都是十倍百倍真金白银。
况且,这些藩属国都是一群典型的白眼狼,秉承着这个传统外交原则的天朝,也是一个傻子。把国民供养的税收,全部无私的扔给了那些白眼狼。如果一次是外交失误,两次也是,次次就是真傻了。
在古代,几乎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有朝贡的传统,说是朝贡事实上只是中原文人对自己无耻的粉饰,有很多所谓的朝贡都是各国商人自发组织的。目的就是见中原王朝人傻钱多好骗,反正最多磕几个头,又不会掉块肉,他们得到的却是十倍百倍的利益。对于这种所谓的朝贡,冉明这个现代人是非常反感的,在这个世界上,外交就是依靠拳头,美国从来不会像中国一样在世界大规模撒钱,但是美国的外交实力仍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在这个潜规则下,谁不向中原王朝朝贡那才是傻子呢。扶南国曾在开元六年也向魏国冉闵入贡,走海路了运了一头大象。冉闵也非常大方回礼书籍千卷,大部分为佛经,还有雪盐、布帛等等。只是价值不多,这让扶南王非常不满,随即断了往来。
冉明非常反感,所以杜绝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只要是藩国朝贡,回礼自然不会少,但是金银绝对没有一两,儒家经典,各种书籍,汉族文化方面的,大量无私捐送。百济朝贡一次,冉明就送了《论语》千册,儒袍儒衫千件。于阗称藩,冉明同样大手一挥《四书五经》千套,儒服千套。
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名。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冉明在八月二十五日,给苏林下密旨,让他择机征讨中南半岛诸国,灭其国,将占城国并入魏国交州刺史部,占城国在历史上本来就是抢占东汉日南郡其象林县所建立的国家,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灭占城国,将象林县升格为郡,辖占城国十五县。当然,对于真腊、高棉、扶南等国冉明的意思是,灭其国,设立郡县。在扶南国设越州,治万象。
冉明相信,凭中南半岛那些小国实力,根本无法抵抗魏国铁血雄师,一旦拿下中南半岛,凭借着中南半岛的丰富的产出,维持庞大的驻军是根本不成问题的。冉明的计划是,以退役老兵为基础,在中南半岛设立二三百个军府,驻扎三十余万汉军,然后让汉军与当地土著民族通婚,逐步融合中南半岛。
另外冉明在这个时候要吞并中南半岛,其实也和火炮成功发明出来有关。冉明早在司马聃投降时,就接到了军器监的密报,火炮成功了。战场之王——火炮这种东西出现之后,任何冷兵器在它的面前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一旦科技战争的萌芽一出来,用不了多久,这家伙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它的根甚至会向土里钻进去一百丈,那个时候再想斩草除根不过是一个念想而已,而人类战争的机器已经轰隆隆的驶向远方。
冉明发明了这个时代本来不存在的火药,在军事应用方面,桓温也看到了火药的价值,并且大力发展火药。由于谢艾猛攻成都,因为战争,反而促进了桓温对火药的应用。桓温虽然没有制造出火炮,也没有制造出火箭弹,但是却把火药的威力发挥得非常大。因为桓温无师自通,制造出来了地雷。
首先桓温通过了成都城墙上那无数的藏兵洞,不断的把地雷运出城外,并且在战场上密布。
从最开始的城墙百丈距离,渐渐的桓温用地雷把成都包围了,除了四个方向的狭窄通道出口,其他方位都被地雷封锁了。
有些人却是这样,根本找不清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得太高了。刘备三顾茅庐,那是因为刘备朝不保夕,无奈而为之。杜炅在冉明眼中看来,不过是一个神棍,区别就是名气稍大一点的神棍。和历史上的君主不一样,冉明是后世之人,对于什么神仙鬼怪之类的事物,根本就不相信。就连杜炅所表现出来的神绩,在冉明看来不过是大型舞台魔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至于孙泰,更不靠边了。
冉明需要的话,可以随手扶持任何一个阿猫阿狗为教主,只要这个教主听说就好。
孙泰在自己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还是要抵抗。魏国虽然强大,军队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当然,在孙泰看来魏国的心腹大患,并非自己,而是桓温。天下这么大,蜀国益州地形又易守难攻,南边魏国镇南大将军张温所部被桓石虔阻挡在下关,数十万大军不得寸进。至于镇西将军谢艾虽然包围了成都,暂时也没有攻破成都的迹象。在这个情况下,魏国的征南军主力肯定要沿上西进,从水路攻打成都。那么海路奇袭临海的魏国肯定不会太多,最多两三万人,了不起五六万人。
当然,依靠孙泰所部那四十多万乌合之众,别看拥有数量优势,但是却仍然没有打败魏军的希望,但是孙泰猜测自己四十万人马中,挑出四五万精锐还是可以办到的,凭这些精锐,挡下魏军应该可以办到。当然孙泰也不想顽抗到底,他只想着打了这一仗后让魏国看到他孙泰不是等闲人等,别拿对付降军的那套来收编我等,要我投诚也可以,但是得拿出诚意了,他最期望的自然就是和葛洪一样,成为大魏道教教主,护国天师,当然这个要求虽然不能达到,保持自己的权力也是必须的,自己的四师将军可以为四郡都尉,自己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军,而他则是可以名义上服从魏国朝廷的领导。
非常可惜,孙泰运气不好,遇到了苏林。苏林在冉闵时期,是因为冉闵是他的心魔,为了不面对冉闵尴尬,所以他淡出了朝堂。但是并非说苏林没有仕途之心,作为中山苏氏的掌门人,家族的利益推着他不得不前进。苏林是那一种不做则已,只要做就做最好的。所以他复出了,就要显示他苏林以最强的面目出现,苏林要立威,要向魏国武将们发出他自己的声音,从而证明他苏林回来了。
而孙泰非常可怜做了苏林眼中的鸡蛋,苏林要杀鸡儆猴,鸡无非争议,目前就是孙泰。可是那些猴,就是魏国因功而封的公候将相。此时苏林只是镇国将军,这是正四品的杂号将军,可是呢,当初曾经比苏林低的将领特别是籍罴,此时成了事实上军方中的大佬。这让苏林非常不平衡,在冉闵建立魏国时,武将之中,唯一可以和苏林并列的只有周成一人。至于当时的籍罴,只是冉闵麾下的一个骑都尉。
这如果要换成后世的军衔可是上将司令与上校团长的区别,这让苏林很不平衡。苏林要打一个仗看看,他苏林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面对孙泰的抵抗,苏林二话不说,直接下令镇国军的四个步兵营和两个骑兵大举进攻孙泰的中军。
孙泰用事实证明了,乌合之众再多也不可以抵抗真正的精锐。负责进攻孙泰镇国军战斗力先不谈,就算是孙泰眼中的精锐部队,其实也不过只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上,十八岁一样都是青壮,都是装备齐全,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技能,别说跟精锐的镇国军比了,哪怕是跟魏国最普通的守备军,也比孙泰的所谓“精锐”要强太多。
镇国军这支军队是从燕国鲜卑军手中解救下来的汉人俘虏整编而成的,这些士兵几乎都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的,论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和孙泰所谓的精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争锋。
镇国军的打法非常凶悍,完全是一副疯子般的打法。面对敌人砍来的刀斧,连闪避的意思都没有,不闪不避,挥刀而击,往往是一副以命换命的疯狂打法。两军刚刚一接触,孙泰的“精锐”部队瞬间就放羊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即使是魏国正规军精锐,遇到镇国军这种风格的军队也会头疼万分,而孙泰所部却根本不用头疼了。
尽管孙泰的四师将军也非废物,特别是左师将军卢悚,这是一个历史敢以二百人进攻东晋皇宫的疯子,要说卢悚是疯子也有点夸张,至少卢悚的功夫是相当出彩的。不过,战场不是个人武勇表现的天堂,所谓三国阵前将战,也不过是文学艺术手法而已。将领个人武勇在战场上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就在当卢悚阵斩三十余名镇国军士兵后,苏林怒了。当然苏林也没有直接跟卢悚对阵,而是命器械营的八牛弩和弩炮全部对准卢悚。就算卢悚再怎么逆天,个人武功也无法抵抗八牛弩的弩矢。很显然,卢悚悲剧了。至少六十余只如同小孩手臂粗的巨弩射向卢悚,卢悚虽然躲开了大部分巨弩,然而最终却被钉死在马上。
随着卢悚的阵亡,让孙泰部左师十数万众发生崩溃,从而影响到了前师将军周勰和后师将军徐馥所部,二人本来就没有跟孙泰卖命的意思,随即见局势不可逆转,又在战场上起义。这样以来,孙泰所部的败亡,快得连孙泰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在全军溃败的混乱之际,孙泰拉着孙恩卢循等一众心腹准备化妆出逃,结果没有跑出一里地,就被叛变的亲卫指认出来,乖乖当了俘虏。
随着,孙泰叛军被魏国镇国军三万兵马以雷霆之势平定,而苏林更是指挥陌刀军和北府军、讨逆军将司马晞所部包围在晋陵。闻之孙泰兵败被俘,加上胡光的讨逆军的也从东北方向逼近晋陵,司马晞就算在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抵挡魏国陌刀军、讨逆军、镇国军、北府军四军的联合进攻,于是乎在胡光逼近晋陵之前。司马晞就是匆忙的答应了刘召宣布的投诚条件。
所部无条件被接受改编。司马晞将会和会稽王司马昱等诸王陪同司马聃和褚蒜子前往邺城定居。
冉明在接到江南初步平定的消息后,并没有让部队停下来休整,而是留下讨逆军胡光所部在江南各郡县肃清地方土匪和杂乱武装,同时,命征南大将军石越,抽调所部精锐,与水师大都督谢石汇合,从水路逆流而上,与谢艾、张温一道三面夹击桓温。
随着魏国远征军发来情报,笈多帝国朝廷政治格局出现了极大的转变,笈多帝国皇帝沙摩陀罗·笈多把旃陀罗作为太子,正式确立为继承人。冉明虽然对古印度历史不算了解,但是却知道沙摩陀罗·笈多被印度历史上的拿破仑·波拿巴。而旃陀罗则是笈多帝国的超日王,一个被吹上天的皇帝,继承其父沙姆陀罗笈多王大远征之伟业,灭亡西萨陀普诸省,并吞马拉瓦、乌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几乎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把笈多帝国一举推向了巅峰。
这是一个战争狂人,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对于这样一个敌人,他肯定咽不下笈多帝国被魏国打败并被勒索的恶气。随着沙摩陀罗·笈多渐渐退居幕后,旃陀罗肯定会在掌握权力之后,抓紧时间备战。笈多帝国与魏国两国肯定会有一战。这一战就会决定谁是南洋以及印度洋南亚次大陆的归宿。
冉明虽然不愿意在这个时期与笈多帝国发生战争,但是冉明更加清楚,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平肯定是不行的,这只能是腐儒一厢情愿的臆想。日本的崛起就是因甲午海战,踏着北洋水师的尸骨,从而奠定了日本的海上强国。又在日俄战争中踏着沙俄的尸骨,成就其强国的地位。美国同样也是如此,因一战二战,美国都是踏着德国日尔曼人的尸骨,成就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魏国要想崛起世界,光统一天下远远是不够的,光击败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样也是不够的。只有打败笈多帝国,魏国才能真正真正控制南洋,才能控制马六甲海峡,走向世界。对于这场既将到来的国战,冉明必须尽快做好战争准备。
尽管冉明也清楚,此时笈多帝国也没有实力突破南洋四镇的封锁,抵达魏国交、广、江州等地,但是冉明却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对于北府军、陌刀军和镇国军,冉明提前是命其南下,一边收复名义上归降魏国的晋土,同时将在亚热带地区进行气候适应性训练。
当然,在与笈多帝国作战过程,冉明肯定不会留下桓温这样不安定因素,必须把桓温消灭掉。为北,冉明向石越、谢艾、张温三人下达了密旨,先入成都者封王,擒、杀桓温者官升三级。
为了解决桓温,冉明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征南军、镇南军、镇西军三支南征部队,尽管留下不少人马镇守地方,可以参与攻蜀的仍然多达六七十万人。为了尽快掌握交广,冉明同时周仲孙、何谦以及众晋国降军集体南下。
冉明事实上对周仲孙、何谦等人还真不怎么放心,在历史无论是周仲孙还是何谦,二人都是降而复反的经历,说穿了,他们就是军阀。现在他们都降了魏国,如果让他们继续留在江南的话,难保不会凭借个人威望和过人领袖魅力东山再起。所以,冉明必须把他们调出来,让他们配合苏林所部行动。
凭借北府军和陌刀军嫡系军队的战斗力,再给他们三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反。调周仲孙、何谦、苏林、胡光、雄健等三十余万大军南下,整个魏国都认为冉明是小题大作,事实上除了王猛之外,无人猜测到冉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住中南半岛。南下中半半岛,冉明少不了要玩一招假道伐虢。
中南半岛,对于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君主来说是鸡肋,但是在冉明眼中,这却是一块香饽饽。中南半岛气候湿润,产出丰富,而且拥有大量矿产,这是冉明无法割舍的。中南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冉明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旦让笈多帝国掌握中南半岛,或以中南半岛为跳板,北攻魏国,冉明肯定会头大。为此,冉明把中半半岛纳入直接统治的决心越来越强烈了。事实上古代中国周边诸国皆向中国入贡,这个入贡事实上并非是称臣,而是文人玩的文字游戏。谁也没有见过中原王朝这么傻蛋的皇帝大臣们,进贡一点土特产,回礼都是十倍百倍真金白银。
况且,这些藩属国都是一群典型的白眼狼,秉承着这个传统外交原则的天朝,也是一个傻子。把国民供养的税收,全部无私的扔给了那些白眼狼。如果一次是外交失误,两次也是,次次就是真傻了。
在古代,几乎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有朝贡的传统,说是朝贡事实上只是中原文人对自己无耻的粉饰,有很多所谓的朝贡都是各国商人自发组织的。目的就是见中原王朝人傻钱多好骗,反正最多磕几个头,又不会掉块肉,他们得到的却是十倍百倍的利益。对于这种所谓的朝贡,冉明这个现代人是非常反感的,在这个世界上,外交就是依靠拳头,美国从来不会像中国一样在世界大规模撒钱,但是美国的外交实力仍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在这个潜规则下,谁不向中原王朝朝贡那才是傻子呢。扶南国曾在开元六年也向魏国冉闵入贡,走海路了运了一头大象。冉闵也非常大方回礼书籍千卷,大部分为佛经,还有雪盐、布帛等等。只是价值不多,这让扶南王非常不满,随即断了往来。
冉明非常反感,所以杜绝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只要是藩国朝贡,回礼自然不会少,但是金银绝对没有一两,儒家经典,各种书籍,汉族文化方面的,大量无私捐送。百济朝贡一次,冉明就送了《论语》千册,儒袍儒衫千件。于阗称藩,冉明同样大手一挥《四书五经》千套,儒服千套。
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名。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冉明在八月二十五日,给苏林下密旨,让他择机征讨中南半岛诸国,灭其国,将占城国并入魏国交州刺史部,占城国在历史上本来就是抢占东汉日南郡其象林县所建立的国家,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灭占城国,将象林县升格为郡,辖占城国十五县。当然,对于真腊、高棉、扶南等国冉明的意思是,灭其国,设立郡县。在扶南国设越州,治万象。
冉明相信,凭中南半岛那些小国实力,根本无法抵抗魏国铁血雄师,一旦拿下中南半岛,凭借着中南半岛的丰富的产出,维持庞大的驻军是根本不成问题的。冉明的计划是,以退役老兵为基础,在中南半岛设立二三百个军府,驻扎三十余万汉军,然后让汉军与当地土著民族通婚,逐步融合中南半岛。
另外冉明在这个时候要吞并中南半岛,其实也和火炮成功发明出来有关。冉明早在司马聃投降时,就接到了军器监的密报,火炮成功了。战场之王——火炮这种东西出现之后,任何冷兵器在它的面前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一旦科技战争的萌芽一出来,用不了多久,这家伙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它的根甚至会向土里钻进去一百丈,那个时候再想斩草除根不过是一个念想而已,而人类战争的机器已经轰隆隆的驶向远方。
冉明发明了这个时代本来不存在的火药,在军事应用方面,桓温也看到了火药的价值,并且大力发展火药。由于谢艾猛攻成都,因为战争,反而促进了桓温对火药的应用。桓温虽然没有制造出火炮,也没有制造出火箭弹,但是却把火药的威力发挥得非常大。因为桓温无师自通,制造出来了地雷。
首先桓温通过了成都城墙上那无数的藏兵洞,不断的把地雷运出城外,并且在战场上密布。
从最开始的城墙百丈距离,渐渐的桓温用地雷把成都包围了,除了四个方向的狭窄通道出口,其他方位都被地雷封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