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第三章 、辽东来书
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第三章 、辽东来书
不出是勋和诸葛亮所料,当日公孙度斩二袁首级的时候,借口崇敬忠臣烈士,下令把逄纪押下去缢杀,保他全尸,其实只是临时找了个相貌近似之人弄死罢了。逄元图暂时被拘押起来,事后公孙度亲往游说,反复威逼、利诱,终于表面上收服了逄纪。
当时是勋虽然有所怀疑,却并未当场点破,也没有索取逄纪的尸体来查验,公孙度白忙活半天,简直俏眉眼做给瞎子看——你以为相貌类似之人好找啊?对于是勋来说,他是怕揭穿其中花样,激怒了公孙度,未免节外生枝,反正二袁的首级得以带回,那自己的使命就算圆满完成啦,逄纪是生是死,本就无关紧要。
而公孙度之所以留下逄纪,自然不是敬重他忠臣烈士的风范,只是欲求一多谋善断之才罢了。辽东僻处偏远,人才非常匮乏,对于辽东群臣,凉茂除了一个柳毅外全都不看在眼里,这并非是凉伯方高傲,也不是公孙度无眼,真要能得“卧龙”、“凤雏”,谁会允许庸儒占据要津?问题辽东之地,即庸儒亦不可多得也。
况且公孙度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他虽未必有天下之志,亦始终觊觎幽州,想向西方扩展自己的疆域。原本打算收拢二袁做“带路党”,只可惜二袁并不堪用,袁尚野心勃勃,袁熙一付脓包相,于是干脆斩下二人首级以暂且结好曹操。逄纪多谋而忠勇,又为袁氏集团中著名的谋士,若能收服此人。乃可冀望幽州甚至是冀州也。
然而逄纪肯降。其实亦不过表面文章罢了。人都是如此。一时热血冲头,便欲慷慨赴死,但若于九死一生之际被硬生生扯回人世,便会冷静下来,就此更为宝贵自己的生命。逄纪已知二袁皆丧,袁谭的消息虽未得知确切,估计曹操也不会留其性命,袁家只剩下了一个袁买。在许都为质,抱着万一的希望,或许曹操不会即时取他性命呢?
——逄纪料得不差,曹操之与袁绍相争,纯因大势,二雄不可并立,倒并没有什么杀父夺妻之类的深仇大恨。破蓟之后,曹操还亲往袁绍墓上拜祭,痛哭流涕,随即下令善待袁妻刘氏。待回军时,即将袁绍的遗体迁葬回他老家汝南。使袁买归而为父守丧。终究袁买年纪还小,又是庶出,在袁氏故吏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若在北方,或许还会掀起什么变乱,迁至曹操腹心之地的汝南,监视居住,就不怕出什么妖蛾子啦。
正好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宽宏大度,给刘表、孙权他们做个榜样,岂不是好?
故此逄纪冀望于袁买,希望可以复兴袁家,为此就必须先留下自己有用之身,以待时机。同时他之恨曹操也,不如恨公孙度——袁曹多年相争,就算曹操把袁家人全都杀光,那也在情理之中,但公孙度与袁氏素未交锋,连领地都不接壤,你怎么就下得去手杀害了两位公子呢?故而暂且服侍公孙度,欲为之间,以报此仇也。
当然啦,公孙度不会傻到完全信任逄纪,他只是把逄纪当谋士来用,不掌兵权,且不涉机要,并且随时派人监视着,一旦逄纪有何不轨的举动,便要下令诛杀。但是防人也就一天两天,没有防一辈子的,匆匆大半年过去了,逄元图看似忠心耿耿,并无异状,公孙升济身体又有所不豫,监视也便逐渐放松起来。
逄纪就趁着这个机会,进言说曹操既然任命沮授为涿郡太守,自己可以写信去联络沮授,打听相关幽州的内情。公孙度大喜,说若能说动沮子辅相应,是元图你一大功也。当然啦,逄纪写给沮授的信,公孙度是都要是事先验看的,所遣的信使也是自家亲信,认为逄纪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然而若论谋划天下,逄纪差沮授远矣,若论阴谋诡计,沮授尚不如逄纪,而况辽东诸人乎?逄元图很快便买通了信使,在正式写给逄纪的牍版之外,又于发髻中暗藏丝绢,写了一些密语。
逄纪才刚联络沮授的时候,沮子辅便向是勋通报了。相比逄纪来说,沮授才是真正忠臣,若非是勋巧舌如簧,更改了原本的历史走向,他就要因为谋还袁氏而被曹操所杀。在这条时间线上,沮授暂时为是勋说服,把对袁家的忠心转向以对朝廷,虽然袁氏在他心目中仍然占有很大分量,终究袁绍和诸子皆死,袁买被曹操牢牢捏在手中,想要重新效忠袁家也找不到主子。所以他原本便安心为曹操……为朝廷牧守地方了,但与逄纪相同,对于亲手斩杀二袁的公孙度是恨之入骨啊,故此逄纪写信过来联络,他当即告发。
是勋说你不要急,且与逄元图敷衍,看看能不能把他拉到咱们的战车上来。谁成想逄纪本来就有反正之心,他的密信一落到沮授手中,沮授立刻封好了向是勋禀报。
逄纪这第一封密信,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通报一下辽东的内情。不久前,他为公孙度设谋,以大海船载运兵员,杀向乐浪,大军在柳毅的统率下,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即将乐浪郡彻底平定。随即在两郡交界处的番汗县修城设堡,以防高句丽,更保障来往道路的通畅。公孙度即以柳毅为乐浪郡守,长驻朝鲜。
此外,逄纪还通报了两事,其一,公孙度近日时常头目昏昏,无法理事,把政务全都交给了长子公孙康和别驾阳仪;其二,阳仪故使公孙度放柳毅于外,似有专擅权柄之图也。
是勋得到密信之后,便召谋士们前来商议——当然啦,如此隐秘之事,不可谋之于众,他也就在小范围内传达了一遍而已。第一个找的是诸葛孔明,孔明览信之后,沉吟半晌,谨慎地回复道:“辽东恐有变也,先生本欲趁其变而进军,可使沮子辅密告逄元图,随时通传消息……”
诸葛亮的意思,通过逄纪这条线可以大致查知辽东的内情,比咱们派过去那些很难深入中枢的密探要有用得多了,这条线不可撒手,而必要牢牢掌握住。原本朝廷在辽东是有一个凉茂的,但一方面凉茂智谋有限,根本传递不出什么消息来——就连他本人被拘襄平之事,也得是勋去了才能了解——况且是勋此前出使返回后,即奏明曹操,以朝廷诏命往征凉茂为中郎,公孙度刚跟曹操和睦,不便悖逆朝廷的旨意,也便勉强允可,把他给送回来了。
但是对于辽东最枢要、隐秘的内情,估计逄纪也打听不出什么来,遑论将来进兵之时作为内应了,诸葛亮建议是勋不要对这条线冀望过深——还是以扩充自家实力为当今第一要务。
然后是勋又派人请来司马懿,同样把沮授来书,以及逄纪的公信、私信,全都向他展示。司马仲达身为广阳郡守,与是勋居于同城,双方往来很是密切。是勋本来就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拉拢他,于是借口仲达于经典上不够稔熟,经常把他叫过来加以指导。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所谓世家,其实全称为儒学世家,东汉一朝几乎垄断了知识传承和经典研究,基础当然不会差到哪儿去。但问题原本的官学为今文,很多世家——也包括河内司马氏——为了方便出仕,也皆以今文教授子弟,但通过是勋的努力,今文逐渐被排斥出官学之外,古文,甚至只是古文当中的郑学,一跃而成为最正统的思想。是勋本是就郑玄亲传弟子,靠着讲学、立石等举措,即在郑学中亦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今郑门名义上的第二代领袖郗虑为了固权,又多方笼络,所以——这可是当世第一流的学阀啊,司马懿哪有不愿向学的道理呢?
是勋趁机肆意篡改、歪曲经典,以孟子之学为纲要,灌输司马懿国家、天下的概念,想要利用这些概念把他脑子里那点儿家族利益逐渐洗清掉。当然啦,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是论起诡辩来,十个仲达都不是是勋的对手,或有疑义,往往被是勋驳斥得哑口无言。这反复被人灌输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你从前二十多年所学全都错了,只要时间够长,中间没有别人一棍子把他打醒,那就跟被催眠一样,迟早会痛哭流涕进而痛改前“非”的吧。
终究是勋也并不要求他破家为国,只是告诉他,国盛乃可家兴,执著一家利益而为天子,则国必灭,家必丧,执著一家利益而为臣属,则国必败,家必衰。
司马仲达也很敏,即便他并不真正信服是勋的理论,也知道这套理论将来必定占据统治地位,自己要是不努力攀上这辆车,未来的前途很难一帆风顺。于是他提出来,也想跟诸葛亮一般拜在是勋门下,当郑门的再传,是勋欣然允可,干脆把郭淮也叫过来,同时收下这两个徒弟。
这回把逄纪来信给司马懿瞧,仲达疑心病比较重,首先怀疑逄元图是不是真心的。是勋笑道:“彼非真心以向朝廷也,然真心以覆公孙,乃可用之。”司马懿沉吟少顷,突然又提出了一个是勋和诸葛亮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既云阳仪放柳毅于外,或柳毅可用也。”咱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拉拢柳毅?那在辽东,可比逄纪能量大得多啊!
是勋双眉微皱,随即捻须微笑:“仲达所言是也,此真妙计!”(
第三章 、辽东来书
第三章 、辽东来书
第三章 、辽东来书
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第三章 、辽东来书
不出是勋和诸葛亮所料,当日公孙度斩二袁首级的时候,借口崇敬忠臣烈士,下令把逄纪押下去缢杀,保他全尸,其实只是临时找了个相貌近似之人弄死罢了。逄元图暂时被拘押起来,事后公孙度亲往游说,反复威逼、利诱,终于表面上收服了逄纪。
当时是勋虽然有所怀疑,却并未当场点破,也没有索取逄纪的尸体来查验,公孙度白忙活半天,简直俏眉眼做给瞎子看——你以为相貌类似之人好找啊?对于是勋来说,他是怕揭穿其中花样,激怒了公孙度,未免节外生枝,反正二袁的首级得以带回,那自己的使命就算圆满完成啦,逄纪是生是死,本就无关紧要。
而公孙度之所以留下逄纪,自然不是敬重他忠臣烈士的风范,只是欲求一多谋善断之才罢了。辽东僻处偏远,人才非常匮乏,对于辽东群臣,凉茂除了一个柳毅外全都不看在眼里,这并非是凉伯方高傲,也不是公孙度无眼,真要能得“卧龙”、“凤雏”,谁会允许庸儒占据要津?问题辽东之地,即庸儒亦不可多得也。
况且公孙度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他虽未必有天下之志,亦始终觊觎幽州,想向西方扩展自己的疆域。原本打算收拢二袁做“带路党”,只可惜二袁并不堪用,袁尚野心勃勃,袁熙一付脓包相,于是干脆斩下二人首级以暂且结好曹操。逄纪多谋而忠勇,又为袁氏集团中著名的谋士,若能收服此人。乃可冀望幽州甚至是冀州也。
然而逄纪肯降。其实亦不过表面文章罢了。人都是如此。一时热血冲头,便欲慷慨赴死,但若于九死一生之际被硬生生扯回人世,便会冷静下来,就此更为宝贵自己的生命。逄纪已知二袁皆丧,袁谭的消息虽未得知确切,估计曹操也不会留其性命,袁家只剩下了一个袁买。在许都为质,抱着万一的希望,或许曹操不会即时取他性命呢?
——逄纪料得不差,曹操之与袁绍相争,纯因大势,二雄不可并立,倒并没有什么杀父夺妻之类的深仇大恨。破蓟之后,曹操还亲往袁绍墓上拜祭,痛哭流涕,随即下令善待袁妻刘氏。待回军时,即将袁绍的遗体迁葬回他老家汝南。使袁买归而为父守丧。终究袁买年纪还小,又是庶出,在袁氏故吏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若在北方,或许还会掀起什么变乱,迁至曹操腹心之地的汝南,监视居住,就不怕出什么妖蛾子啦。
正好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宽宏大度,给刘表、孙权他们做个榜样,岂不是好?
故此逄纪冀望于袁买,希望可以复兴袁家,为此就必须先留下自己有用之身,以待时机。同时他之恨曹操也,不如恨公孙度——袁曹多年相争,就算曹操把袁家人全都杀光,那也在情理之中,但公孙度与袁氏素未交锋,连领地都不接壤,你怎么就下得去手杀害了两位公子呢?故而暂且服侍公孙度,欲为之间,以报此仇也。
当然啦,公孙度不会傻到完全信任逄纪,他只是把逄纪当谋士来用,不掌兵权,且不涉机要,并且随时派人监视着,一旦逄纪有何不轨的举动,便要下令诛杀。但是防人也就一天两天,没有防一辈子的,匆匆大半年过去了,逄元图看似忠心耿耿,并无异状,公孙升济身体又有所不豫,监视也便逐渐放松起来。
逄纪就趁着这个机会,进言说曹操既然任命沮授为涿郡太守,自己可以写信去联络沮授,打听相关幽州的内情。公孙度大喜,说若能说动沮子辅相应,是元图你一大功也。当然啦,逄纪写给沮授的信,公孙度是都要是事先验看的,所遣的信使也是自家亲信,认为逄纪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然而若论谋划天下,逄纪差沮授远矣,若论阴谋诡计,沮授尚不如逄纪,而况辽东诸人乎?逄元图很快便买通了信使,在正式写给逄纪的牍版之外,又于发髻中暗藏丝绢,写了一些密语。
逄纪才刚联络沮授的时候,沮子辅便向是勋通报了。相比逄纪来说,沮授才是真正忠臣,若非是勋巧舌如簧,更改了原本的历史走向,他就要因为谋还袁氏而被曹操所杀。在这条时间线上,沮授暂时为是勋说服,把对袁家的忠心转向以对朝廷,虽然袁氏在他心目中仍然占有很大分量,终究袁绍和诸子皆死,袁买被曹操牢牢捏在手中,想要重新效忠袁家也找不到主子。所以他原本便安心为曹操……为朝廷牧守地方了,但与逄纪相同,对于亲手斩杀二袁的公孙度是恨之入骨啊,故此逄纪写信过来联络,他当即告发。
是勋说你不要急,且与逄元图敷衍,看看能不能把他拉到咱们的战车上来。谁成想逄纪本来就有反正之心,他的密信一落到沮授手中,沮授立刻封好了向是勋禀报。
逄纪这第一封密信,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通报一下辽东的内情。不久前,他为公孙度设谋,以大海船载运兵员,杀向乐浪,大军在柳毅的统率下,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即将乐浪郡彻底平定。随即在两郡交界处的番汗县修城设堡,以防高句丽,更保障来往道路的通畅。公孙度即以柳毅为乐浪郡守,长驻朝鲜。
此外,逄纪还通报了两事,其一,公孙度近日时常头目昏昏,无法理事,把政务全都交给了长子公孙康和别驾阳仪;其二,阳仪故使公孙度放柳毅于外,似有专擅权柄之图也。
是勋得到密信之后,便召谋士们前来商议——当然啦,如此隐秘之事,不可谋之于众,他也就在小范围内传达了一遍而已。第一个找的是诸葛孔明,孔明览信之后,沉吟半晌,谨慎地回复道:“辽东恐有变也,先生本欲趁其变而进军,可使沮子辅密告逄元图,随时通传消息……”
诸葛亮的意思,通过逄纪这条线可以大致查知辽东的内情,比咱们派过去那些很难深入中枢的密探要有用得多了,这条线不可撒手,而必要牢牢掌握住。原本朝廷在辽东是有一个凉茂的,但一方面凉茂智谋有限,根本传递不出什么消息来——就连他本人被拘襄平之事,也得是勋去了才能了解——况且是勋此前出使返回后,即奏明曹操,以朝廷诏命往征凉茂为中郎,公孙度刚跟曹操和睦,不便悖逆朝廷的旨意,也便勉强允可,把他给送回来了。
但是对于辽东最枢要、隐秘的内情,估计逄纪也打听不出什么来,遑论将来进兵之时作为内应了,诸葛亮建议是勋不要对这条线冀望过深——还是以扩充自家实力为当今第一要务。
然后是勋又派人请来司马懿,同样把沮授来书,以及逄纪的公信、私信,全都向他展示。司马仲达身为广阳郡守,与是勋居于同城,双方往来很是密切。是勋本来就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拉拢他,于是借口仲达于经典上不够稔熟,经常把他叫过来加以指导。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所谓世家,其实全称为儒学世家,东汉一朝几乎垄断了知识传承和经典研究,基础当然不会差到哪儿去。但问题原本的官学为今文,很多世家——也包括河内司马氏——为了方便出仕,也皆以今文教授子弟,但通过是勋的努力,今文逐渐被排斥出官学之外,古文,甚至只是古文当中的郑学,一跃而成为最正统的思想。是勋本是就郑玄亲传弟子,靠着讲学、立石等举措,即在郑学中亦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今郑门名义上的第二代领袖郗虑为了固权,又多方笼络,所以——这可是当世第一流的学阀啊,司马懿哪有不愿向学的道理呢?
是勋趁机肆意篡改、歪曲经典,以孟子之学为纲要,灌输司马懿国家、天下的概念,想要利用这些概念把他脑子里那点儿家族利益逐渐洗清掉。当然啦,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是论起诡辩来,十个仲达都不是是勋的对手,或有疑义,往往被是勋驳斥得哑口无言。这反复被人灌输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你从前二十多年所学全都错了,只要时间够长,中间没有别人一棍子把他打醒,那就跟被催眠一样,迟早会痛哭流涕进而痛改前“非”的吧。
终究是勋也并不要求他破家为国,只是告诉他,国盛乃可家兴,执著一家利益而为天子,则国必灭,家必丧,执著一家利益而为臣属,则国必败,家必衰。
司马仲达也很敏,即便他并不真正信服是勋的理论,也知道这套理论将来必定占据统治地位,自己要是不努力攀上这辆车,未来的前途很难一帆风顺。于是他提出来,也想跟诸葛亮一般拜在是勋门下,当郑门的再传,是勋欣然允可,干脆把郭淮也叫过来,同时收下这两个徒弟。
这回把逄纪来信给司马懿瞧,仲达疑心病比较重,首先怀疑逄元图是不是真心的。是勋笑道:“彼非真心以向朝廷也,然真心以覆公孙,乃可用之。”司马懿沉吟少顷,突然又提出了一个是勋和诸葛亮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既云阳仪放柳毅于外,或柳毅可用也。”咱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拉拢柳毅?那在辽东,可比逄纪能量大得多啊!
是勋双眉微皱,随即捻须微笑:“仲达所言是也,此真妙计!”(
第三章 、辽东来书
第三章 、辽东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