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梦 作者:金哨本无路

    第八章 重磅钓饵

    大宋新梦 作者:金哨本无路

    第八章 重磅钓饵

    文元并没有直接去找台上那位成先生,而是先找与他相熟的差人,把那差人拉到拐角处,如此这般地低语了几句。

    然后那成先生通过差人的转述获知了文元的建议,这等助官为乐的热情却有点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成先生也拿这位王老夫子大为头痛。此前好不容易暂时劝住这一家子不去临安,无非是等今日,原想经过这一出又是吓唬又是诱惑之后,或许受到踊跃场面的感染,王老夫子也就会随大流转变初衷。谁知到目前为止,这一家子就是死不开窍!

    王老夫子一大家子,就那点家资,又如何在临安安家!王老夫子倒是饱读诗书,奈何为人实在耿介,偏偏还自居才高,声称到了临安要向官家上书,仿那辛弃疾上那《美芹十论》和陈亮上书的故事。这王家似乎也不为临安生计发愁,王老夫子自认可以在临安设馆授业解惑。

    而事实上临安居大不易,归正人虽说也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不过初来乍到的归正人还是颇受排斥,要是没有大学问,要在临安开馆授业,又谈何容易。

    至于上书官家,自从陈亮上书之后,有陈亮的例子在前,官家对空言炎炎的上书实际上已经厌倦,上书已经再难博取名声,更不可能授以官职。

    所以,就算茅庚和文元不做王老夫子的工作,等散场之后成先生也是要单独与王老夫子面谈,要再劝一次的。如果谈过之后王老夫子仍然一意孤行,一定要去临安,那也只有由着他。不过对于负责此事的林主薄和自己来说,那就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情,至少要被上方问责。

    如今有人自告奋勇帮着劝说,那自然是一件好事。成先生当即就让差人请王老先生与自己一起进屋说话。

    等王老先生进了屋,就给了茅庚避开顽固的王老夫子单独面对王老夫子堂弟的机会。

    考虑到自己的口才问题,茅庚不得不精心准备一番。

    茅庚笃信好记心不如一个烂笔头,这三天里除了吃饭睡觉,唯一有所作为的一件事就是在一个身为铁匠的归正人那里淘了一件宝。这件宝原本不值一提,也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刻刀,大约只有后世的大号钢钉大小,只是刃口是斜的,事实上原本其用途就是铁钉,也许是这个铁匠习惯于这么打造而已。这小玩意却被茅庚弄来,经过一番打磨,缠上布条,做成了一把刻刀。

    有了刻刀,再找些竹片并不难,茅庚于是把玩起了返古的竹简刻字活计,当然,茅庚还没有发烧到去刻篆字的地步。茅庚每日用刻刀在竹片上刻字记事,每每让思绪穿梭于甲骨文时代、宋代以及21世纪,却也自得其乐。

    此时为了前去说动王家人,茅庚觉得事前须将说辞整理一下,竟然一刀一划在竹简上刻画起来,直到在竹片上刻出一串串关键词,自认为思路和要点都已经梳理清楚,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这皆是因为茅庚口才有限,而口才不济的原因,其根本上是反应比较慢,现场交流需要根据对方回应临时措辞,等得茅庚在脑海中检索合适的词汇,再造得句来,话当然就说不流畅了。

    但茅庚在前世也有过演讲佳绩,比如有一次专题演讲,是事先拟好稿子的那种,因为在台上无须现场措辞,只要照背既有的稿子将其口语化就是了——为此自己准备了足足十天,因此那一次演讲赢得了阶梯教室的阵阵掌声,甚至让一班同学对自己的口才有了重新评价。

    后来嘛,在技校也上过课,因为事前有备课本,课堂内也只有自己一言堂,不受干扰,自然也讲得流畅。

    不过前世的自己心知肚明,要是事前不给自己准备时间,比如要面对不同于专题演讲的即兴演讲,题目到了上台那一刻才知道,什么都要临场发挥,要是自己上场,必定是说了上句想不起下句,设想一下自己在上面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样子,自己实在是连上台站一站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能够即兴演讲,或者能主持脱口秀的人,口才那才叫真正了得。而官场和民间也不乏口才出众语言艺术高强之辈,练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那也是颇让人仰望的。

    话说茅庚颇有自知之明,本着勤能补拙,不得不用刻字做预案的方式预作准备,弄得旁边的文元心里七上八下,就怕这表兄的口才不济事。待到茅庚刻完,还是将疑问溢于言表:

    “庚兄,这能好使吗?”

    茅庚云淡风轻地笑笑:

    “好使!放心吧!”,说完就握着竹片走向了王家那边。

    王家那位小哥一看茅庚径直朝自己家这边走来,忍不住唤出了声:

    “这位茅庚哥哥,你来作甚么?”

    那王家小哥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一口清脆的童音,这一唤,却让茅庚愣了一愣,他不知道,刚才的“茅坑”笑场事件让自己顿时变成了此际的名人,那王家小哥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名字发音近似“茅坑”的健硕大哥。

    茅庚回应道:

    “哦,王家小哥,我这是想---那个跟你令尊大人---那个说几句话。”

    茅庚一开口又是那个那个,弄得王老夫子那个刁蛮小女第一个便嗤笑起来,王家小哥的两位姐姐涵养好些,但其中的妹妹也忍不住掩口,显然是控制不住笑意,那模样倒是另有一番动人处。

    王家小哥的父亲闻言警觉地问道:

    “茅小哥想与我说甚么?”

    茅庚就等着这句话,这完全在事先准备的范畴,故而茅庚很流畅地答了上来:

    “小可观察,王先生膝下这王家小哥聪明伶俐,是难得的良材美玉。”

    话说到这里,果然发现王先生和他那夫人脸色好看了许多。

    其实王家小哥的信息都是文元从王老夫子的小女那儿得来,所以茅庚知道这王家小哥生得聪明,却不怎么肯在读书上用功,而王家这一大家子也就这么个宝贝男,溺爱是理所当然的,王先生固然是望子成龙,却也苦无良策让这个儿子上心读书。王先生夫妻俩之所以全力支持王老夫子前往临安,就是怀有拼着自己受苦也要在临安找名师将小哥儿调教出来的心思。茅庚感叹,国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牺牲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啊!想一想后世那些省吃俭用积攒巨资送子弟到北京的围棋道场学棋的家长,他们甚至不惜辞职赴京全天候陪读,可怜天下父母心呐!总之,后世的父母为了自家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绝对是倾其所有,不惜代价。

    这就是茅庚选择的突破口。小儿的教育问题绝非只是21世纪的国人才分外重视,在宋代,对男儿的教育重视程度只会比21世纪更甚,更是倾注举家心血,比如王家小哥的教育问题,就是王家这一大家子的核心问题。

    王家是书香门第,只是金兵来了之后家道便中落了。如今归宋,一家子便将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在王家小哥儿身上。那王先生闻人夸小哥儿聪明,心中自然是高兴的,但当然也要谦虚一下:

    “小儿顽劣,却是不太上心读书,甚是可忧!”

    茅庚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是啊,你家小哥儿人虽然聪明,只是好玉也要名匠雕琢才能成器,不要演变成伤仲永的故事才好。小可就想,要是王家小哥能得朱熹或者陆九渊指点经史,得陆游指点作诗,得辛弃疾指点填词,有这些名师指点,就不必---那个担心了。所谓名师出高徒,王小哥本身又聪明,必能成为济世良才!”

    茅庚专挑当世的顶尖名家来说事,当然是故意为之,既然要抛出钓饵那就要抛一个重磅钓饵,这才能吸引对方,然后茅庚才好展开下文。

    王先生先听茅庚还说得像模像样,不知怎的忽然变得云山雾罩起来,心中不悦,说道:

    “茅小哥取笑了,我家小哥焉能有如此福缘能做当世大家的弟子!”

    旁边却恼了王老夫子的小女,她恼这茅庚不知轻重,傻头傻脑还要故作惊世之言,还亏得文元说他这表哥深藏不露。故而在旁边讥笑道:

    “茅小哥开口朱熹,闭口陆游,也不知道茅小哥见过他们没有。要是见都没见过,就没边际地胡扯,岂不可笑!”

    茅庚本就不是很欣赏这有点刁蛮的少女,此时见她质疑,更激起了一腔傲气,故而傲然说道:

    “王先生,王家小哥要是跟小可学得三年,小可保证,只要王家小哥愿意,小可刚才说的四个名家就一准会收王家小哥为弟子。”

    茅庚这话其实留了回旋余地,其一是王家小哥要是跟自己学习,也许五年之后便再也不热衷科举,那时根本就不会想去当这四大名家的弟子。其二嘛,有五年的时间,自己也许就能和这四大名家搭上关系,那时自己应该也能积累若干财富,而且或许还能在大宋建立一些个人影响,届时不惜代价求到这四大名家,或者真能卖个面子。其三嘛,就算到时不能兑现,反正也不会害了这王家小哥。

    王先生听茅庚大言炎炎,当然不信,说道:

    “茅家小哥不必说赌气之话。”

    旁边那刁蛮妮子却没那么含蓄,嘿嘿冷笑一声,出言讥讽道:

    “哎呀,茅小哥是何方神圣,敢问又身怀何等本事,敢说这等大话!”

    茅庚只是淡然一笑,气定神闲地说道:

    “小可不才,但既然这位小娘子质疑小可,小可便卖弄一下,看看小可是不是只会说大话。王先生还请不要笑话才好。”

    那王先生当然有心称一称茅庚的斤两,当下笑道:

    “小哥随意。”

    那妮子冷哼一声,道:

    “小女子倒要看看你如何耍宝。”

    茅庚也不理她,只是转过脸来对着那王家小哥,道:

    “来,王小哥儿,我出个算学题目,考考你,好不好?”

    那妮子闻言,嗤笑道:

    “要试的是你的本事,如何却来考小哥儿!”

    但听茅庚说到算学,王先生却是有兴趣的。有宋一代,对算学都很看重。宋初科举曾有明算一科,之后虽不再在科举中考明算,但是精研算学的人依然地位清贵。崇宁年间蔡京当权的时候,就创立算学专科,到靖康元年又复加强,设专门的考试以取士,优异者直接授官。总之算学在大宋同样是一介智商极高的人玩的游戏,在常人眼中,精研算学的人当然要高人一等。

    王先生对算学也稍有涉猎,故而对茅庚要出题来考小哥儿颇是好奇,要是茅庚出题有些水平,那也间接证明这茅庚不简单。

    当下一摆手,朝茅庚笑笑,态度友善地道:

    “就请茅小哥出题。”

    茅庚当下应道:

    “好,小可先出一个容易的题目。王小哥儿听好了,从一加到十,加起来是多少?我解释一下,就是一加二加三,再加四加五,一直加到十,总数加起来是多少?”

    王小哥儿一看题目如此简单,哪里难得住他,当下算了起来:

    “一加二是三,再加三是六,再加四是十------”

    不一会,小哥儿脆声道:

    “我算出来了,加起来总数是五十五。”

    茅庚看这孩子争气,使得下面的游戏可以轻松继续,便忙不迭递过去一个表扬:

    “王小哥聪明。”

    小哥儿听了表扬后骄傲溢于言表,而王先生对茅庚的期望值却大为降低。出这种题目,简直不值一提。简单的题目是这样,姓茅的小子号称复杂的题目想必也深奥不到哪儿去!

    茅庚在夸完之后,当然要趁王小哥儿兴趣正浓之际继续出题:

    “王小哥儿,我第二个题目,是从一加到一百,还是一加二加三,再加四加五,如此一直加到一百,加起来总数是多少?对了,只能心算。”

    这一下王先生就开始皱眉了,茅庚这小子出的题目还是很低级,却有刁难人的嫌疑。

    旁边那妮子不干了:

    “喂,有你这么刁难人的吗!”

    茅庚听了,只是平静地说道:

    “曾经有一个不到十岁的童子,也被这题目考过,那童子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通过心算算出了正确的答案。故而,小可出这道题并不算---那个刁难人。王小哥儿,我提示一下,其实你只要想到---那个诀窍,这道题是很容易做出来的。”

    高斯是十八世纪的人,以21世纪作为参照,确实是“曾经”在九岁的时候就创出了高斯算法,但是这才是12世纪,高斯还没有出世呢!总不能说未来某一天将有一个孩子怎么怎么的吧!茅庚也觉得自己这说法有不够严谨之处,不过,权且当作科幻故事来激励一下王小哥儿吧!

    小妮子一听,只道茅庚胡诌,就凭心算,从一加到一百一时半刻哪能轻易算得明白!

    王先生却有些将信将疑,倒是在想到底有什么诀窍,能够在一盏茶功夫算出总数。

    王小哥儿一开始还闷头算数,不过不久就开始摇头,王先生则一直冥思苦想,却是不得要领。

    直到过了好一会,还是那小妮子开腔:

    “我就不信能够有人在一盏茶功夫算得出来,除非他事先知道答案。”

    茅庚呵呵一笑,说道:

    “不要怀疑这天底下确实有天才,小可这就把那位童子是如何算出来的---在这里说说,说出这个诀窍之后,就不会有人怀疑---那个---人家的高明了。”

    说到这里茅庚用两眼余光瞄了瞄王小哥儿的两位姐姐,一看她们果然颇是关注,心气又高了三分。于是口头表达更加流畅了起来:

    “好吧,人家的诀窍其实不难。王小哥儿,你看,一加一百等于一百另一,对吧!那么二加九十九呢,也是一百另一对吧!同理,三加九十八、四加九十七,还是一百另一,这样一直加下去,四十九加五十二也是一百另一,五十加五十一也还是一百另一,这样一来,就是五十个一百另一,五十乘以一百另一,是多少?王小哥儿,算一算告诉我。”

    “是五千另五十。”

    茅庚立即鼓励:

    “对啊,你看,就这么简单!这一下明白了吧!”

    “嗯!”,小家伙看来真是有些聪明劲。

    王先生刚才一直在穷心费力思考,此时一听茅庚给出了算法,只觉得妙不可言。

    茅庚一看正好趁热打铁,于是顺势说道:

    “其实小可---能够教王小哥儿的,还有许多。小可适才所言,能够在五年之内为王小哥儿找到名家授业,不知道王先生如今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相信了呢?”

    王先生此时对茅庚生出了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心道也许这茅家小哥真的有些来历。虽然心中仍是难以相信茅庚所言,但是眼看自家的小哥儿或许真的能够逢上一个空前的机遇,也的确是颇为动心,说不想试试运气那当然是假的。;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八章 重磅钓饵

    第八章 重磅钓饵

章节目录

大宋新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金哨本无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哨本无路并收藏大宋新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