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兴十九年九月,长江。
一支由四五十艘二百至四百吨载重桨帆江船组成船队,正组成两列纵队,逆水而上,航行在往武汉府而去的长江水道之上。船队当,有一艘舰体最大,目测一下载重吨就过了400,还在侧舷安放了总共24门6斤青铜炮的大型桨帆战船特别引入注目。
不过这条战船引入注目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体型和武备,而是因为在这条战船的高高翘的艉楼上树立的后桅杆上,挂着一面猎猎飘扬的红旗,红旗上用黑线绣着七个大字——太祖高皇帝再!
凡是对如今大明朝的军事有点了解的人们,就知道这面大旗象征着大明天子朱慈烺正在御驾亲征!
大明天子本人,居然就在这支并不算太庞大的船队之!
他现在就站在那面“太祖高皇帝再”旗下,扶着栏杆,看着长江水面,看着长江北岸一望无际的田野。
江面上还是挺热闹的,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少,其往东去的船只居多,大部分都满载着粮食、木材、铁料、瓷器,其一些商船上的水手发现了那面“太祖高皇帝再”旗,知道是大明皇帝亲征,所以都在甲板上冲着朱皇帝所在的战船跪拜欢呼。
欢呼的声音传过江面,到了朱皇帝耳边的时候依然非常嘹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应该是来自两湖的商船上的水手,朱慈烺听到了一点亲切的湘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这些欢快的声音当,他就能感觉到,这几年湖广的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啊!
不仅农业连年丰产,矿业、林业、手工业也都发展的不错。
特别是武汉府东部的大冶铁山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包括皇家商会、沙船帮和一官党这三大财团,都在大冶铁山投下了巨资,不仅开发矿山,而且还在长江岸边水路交通便利之地建立了铁厂,都是高炉、炒炉、坩埚炉、锻炉、水力锻锤一应俱全的大型铁工厂。光是这三大财团下面的铁厂,每年就能产出熟铁数万吨之多!
如果再算上开在浦口、上海、徐州、泉州、广州(佛山)的铁厂,现在大明的熟铁产量差不多超过了10万吨,妥妥的界第一啊!
这10万吨可不是嘎嘣脆的煤炼铁,而是高质量的炭(木炭)炼铁,而且还使用去石灰除渣(明朝的铁匠就知道石灰除渣)和百锻成钢(用水力锤反复锻打)的技术,可以生产出质量相当不错熟铁。如果再用苏钢法(生铁淋口)进行表面硬化,就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铁器了。
而高质量的铁器,特别是农具,对于社会生产的推动,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对大明的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推动最大的,却不是这些高质量的铁质农具,而是一场历时20余年的“土地改革”。这场“土地改革”的性质当然是资本主义的!
因为改革的重心不是后人们喜闻乐见的土地平分,而是明确所有制和土地的“合理流转”。
前者主要是以废除“土地进寄制”为目的的税收改革和收回公田——现在大明直省地盘上没有不纳税的私田(公田交租),别说官员贵族的土地要交税,就是皇家拥有的皇田,一样也要交税,就是用来供奉太祖孝陵的祭田,也必须依法纳税!当然,职田、功勋田、皇庄田、皇陵祭田这些都是可以退税的。
先缴后退,缴税在地方,退税则由户部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和勋贵们想要利用税收不平等的空子搞进寄制,吞占民田是不大可能的——不管谁当户部尚书,从户部要钱的事儿都不会容易!
地方的田税、商税、矿税等等,又逐步和地方官员的收入以及地方衙门的预算还有编制挂上了勾。
而且州(属州,相当于县)县以下(含州县)的官员通常由本地人担任(州县以上通常都是外任),收税多寡,直接关系到本地官僚集团的利益,也没有少收的动力。
至于吞占公田的难度就更大了,因为经过几轮检地,公田、隐田都是已经入鱼鳞图册,而且还有隶属户部的衙门负责招标放租。招标放租的过程不敢说没有腐败和猫腻,但是侵占吞并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埋葬了以权分地的“土地进寄制”后,朱慈烺又开始逐步推动土地的合理流转......在大明的资本主义制度下,阻止土地流转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经济的。
毕竟经营土地也是一门有风险的生意,是生意就有赔有赚,赔的人退出,赚得人接盘,产业慢慢集,那是大势所趋。
照理说朱慈烺不应该干涉土地经营,但是通过北伐战争和辽东战争,大明朝廷获得了大量的北方“无主之地”。
这部分土地的一部分又被做成土地券,用于支付军费......而土地券的兑现,又充满玄机了。
这是一次在北方建立大农业的机会——大农业通常出现在小麦产区,因为小麦田是旱田,可以使用高效率的马耕。而且在17纪时,旱田的产量不太稳定,对于小农生产非常不利。所以更有利于建立大型农庄......
所以对北方“无主土地”的处置和土地券的交易,就是以促进大农庄的出现为目的的。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黑暗——所谓“无主”,其实就是对北方地主阶级的剥夺!而土地券的波动,又造成了许多炒家破产和许多持有土地券的军人低价卖出......不过,朱慈烺想要的结果,基本上还是出现了。
当然了,土地的集,也和大明开始进入殖民和资本主义的时代有关。前者提供了失地农民和贵族官僚家庭的“非长男”去海外寻求机会的可能,后者则让东南一带的大城市有了吸收这部分人口的可能性。
而大明农业的进步,又有力的支持了工商业,特别是东南工商业重镇的发展——现在天朝帝国的经济,就是围绕着大明东南的工商业运行的!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相当良性的循环,使得大明乃至整个天朝明的经济,都有了一点欣欣向荣。
哦,也不是整个天朝明都向荣,还是有一点地方发展的不大理想的,就是那个自称大顺朝的流寇所统治的区域。
从各个渠道送到朱皇帝手,关于大顺帝国经济发展的情报,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大顺帝国的经济正在明显走下坡,而且他们正面临这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一场出乎他们意料,同时又无法克服的危机。
所以朱慈烺在得知了李继成大掠印度,并且满载而回的消息后,就下定决心,拉开了流寇政权灭亡的序幕......
就在这时,一阵皮靴敲打船板的声音传到了朱皇帝的耳边,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司礼监掌印黄小宝快步走了过来,而且一脸喜色。
“陛下,好消息!”黄小宝道,“刚刚收到水师快哨船送来的600里加急,云贵川总督衙门报告说逆贼李过病亡了!”
朱慈烺轻轻点头,笑了笑:“他倒是善终了......福气不错啊,可以舒舒服服埋到地下去了!”
一支由四五十艘二百至四百吨载重桨帆江船组成船队,正组成两列纵队,逆水而上,航行在往武汉府而去的长江水道之上。船队当,有一艘舰体最大,目测一下载重吨就过了400,还在侧舷安放了总共24门6斤青铜炮的大型桨帆战船特别引入注目。
不过这条战船引入注目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体型和武备,而是因为在这条战船的高高翘的艉楼上树立的后桅杆上,挂着一面猎猎飘扬的红旗,红旗上用黑线绣着七个大字——太祖高皇帝再!
凡是对如今大明朝的军事有点了解的人们,就知道这面大旗象征着大明天子朱慈烺正在御驾亲征!
大明天子本人,居然就在这支并不算太庞大的船队之!
他现在就站在那面“太祖高皇帝再”旗下,扶着栏杆,看着长江水面,看着长江北岸一望无际的田野。
江面上还是挺热闹的,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少,其往东去的船只居多,大部分都满载着粮食、木材、铁料、瓷器,其一些商船上的水手发现了那面“太祖高皇帝再”旗,知道是大明皇帝亲征,所以都在甲板上冲着朱皇帝所在的战船跪拜欢呼。
欢呼的声音传过江面,到了朱皇帝耳边的时候依然非常嘹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应该是来自两湖的商船上的水手,朱慈烺听到了一点亲切的湘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这些欢快的声音当,他就能感觉到,这几年湖广的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啊!
不仅农业连年丰产,矿业、林业、手工业也都发展的不错。
特别是武汉府东部的大冶铁山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包括皇家商会、沙船帮和一官党这三大财团,都在大冶铁山投下了巨资,不仅开发矿山,而且还在长江岸边水路交通便利之地建立了铁厂,都是高炉、炒炉、坩埚炉、锻炉、水力锻锤一应俱全的大型铁工厂。光是这三大财团下面的铁厂,每年就能产出熟铁数万吨之多!
如果再算上开在浦口、上海、徐州、泉州、广州(佛山)的铁厂,现在大明的熟铁产量差不多超过了10万吨,妥妥的界第一啊!
这10万吨可不是嘎嘣脆的煤炼铁,而是高质量的炭(木炭)炼铁,而且还使用去石灰除渣(明朝的铁匠就知道石灰除渣)和百锻成钢(用水力锤反复锻打)的技术,可以生产出质量相当不错熟铁。如果再用苏钢法(生铁淋口)进行表面硬化,就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铁器了。
而高质量的铁器,特别是农具,对于社会生产的推动,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对大明的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推动最大的,却不是这些高质量的铁质农具,而是一场历时20余年的“土地改革”。这场“土地改革”的性质当然是资本主义的!
因为改革的重心不是后人们喜闻乐见的土地平分,而是明确所有制和土地的“合理流转”。
前者主要是以废除“土地进寄制”为目的的税收改革和收回公田——现在大明直省地盘上没有不纳税的私田(公田交租),别说官员贵族的土地要交税,就是皇家拥有的皇田,一样也要交税,就是用来供奉太祖孝陵的祭田,也必须依法纳税!当然,职田、功勋田、皇庄田、皇陵祭田这些都是可以退税的。
先缴后退,缴税在地方,退税则由户部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和勋贵们想要利用税收不平等的空子搞进寄制,吞占民田是不大可能的——不管谁当户部尚书,从户部要钱的事儿都不会容易!
地方的田税、商税、矿税等等,又逐步和地方官员的收入以及地方衙门的预算还有编制挂上了勾。
而且州(属州,相当于县)县以下(含州县)的官员通常由本地人担任(州县以上通常都是外任),收税多寡,直接关系到本地官僚集团的利益,也没有少收的动力。
至于吞占公田的难度就更大了,因为经过几轮检地,公田、隐田都是已经入鱼鳞图册,而且还有隶属户部的衙门负责招标放租。招标放租的过程不敢说没有腐败和猫腻,但是侵占吞并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埋葬了以权分地的“土地进寄制”后,朱慈烺又开始逐步推动土地的合理流转......在大明的资本主义制度下,阻止土地流转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经济的。
毕竟经营土地也是一门有风险的生意,是生意就有赔有赚,赔的人退出,赚得人接盘,产业慢慢集,那是大势所趋。
照理说朱慈烺不应该干涉土地经营,但是通过北伐战争和辽东战争,大明朝廷获得了大量的北方“无主之地”。
这部分土地的一部分又被做成土地券,用于支付军费......而土地券的兑现,又充满玄机了。
这是一次在北方建立大农业的机会——大农业通常出现在小麦产区,因为小麦田是旱田,可以使用高效率的马耕。而且在17纪时,旱田的产量不太稳定,对于小农生产非常不利。所以更有利于建立大型农庄......
所以对北方“无主土地”的处置和土地券的交易,就是以促进大农庄的出现为目的的。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黑暗——所谓“无主”,其实就是对北方地主阶级的剥夺!而土地券的波动,又造成了许多炒家破产和许多持有土地券的军人低价卖出......不过,朱慈烺想要的结果,基本上还是出现了。
当然了,土地的集,也和大明开始进入殖民和资本主义的时代有关。前者提供了失地农民和贵族官僚家庭的“非长男”去海外寻求机会的可能,后者则让东南一带的大城市有了吸收这部分人口的可能性。
而大明农业的进步,又有力的支持了工商业,特别是东南工商业重镇的发展——现在天朝帝国的经济,就是围绕着大明东南的工商业运行的!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相当良性的循环,使得大明乃至整个天朝明的经济,都有了一点欣欣向荣。
哦,也不是整个天朝明都向荣,还是有一点地方发展的不大理想的,就是那个自称大顺朝的流寇所统治的区域。
从各个渠道送到朱皇帝手,关于大顺帝国经济发展的情报,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大顺帝国的经济正在明显走下坡,而且他们正面临这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一场出乎他们意料,同时又无法克服的危机。
所以朱慈烺在得知了李继成大掠印度,并且满载而回的消息后,就下定决心,拉开了流寇政权灭亡的序幕......
就在这时,一阵皮靴敲打船板的声音传到了朱皇帝的耳边,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司礼监掌印黄小宝快步走了过来,而且一脸喜色。
“陛下,好消息!”黄小宝道,“刚刚收到水师快哨船送来的600里加急,云贵川总督衙门报告说逆贼李过病亡了!”
朱慈烺轻轻点头,笑了笑:“他倒是善终了......福气不错啊,可以舒舒服服埋到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