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四月,初夏时节终于到来了......在几场降雨之后,干冷的口外草原总算被一片葱绿所覆盖。
    疯涨的夏草,也意味着漠南漠北的蒙古部落可以迁徙移动了。而朱由检再次离开北京城,踏上西征之路的时候,也就到来了。
    在北京的德胜门外,此时又是一片大军出征的肃杀景象。
    帐前骑士,蒙古健儿,车马驼队。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都肃立在德胜门外的官道之上。兵甲整齐,枪铳林立。
    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也就是两万余人,却是跟随朱由检纵横北国,扫荡四方的精锐。这些日子,虽然内外承平,并无大战。但是这些精兵强将却没有耽搁备战和训练,全都已经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了最佳,随时可以投入一场万里远征!
    而一场跨越草原和戈壁的万里远征,对于原本没有游牧能力的明军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来自原农耕区的军队,必须依靠漫长的后勤补给线维持战争的动力。而后勤补给线本身的消耗就非常大,特别是从草原、大漠上通过的补给线......即便运作的再好,2000里的补给线就能消耗掉所运出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粮草!
    好在朱由检花了将近十年时间,马上床上的奋斗,总算有了700个能游牧的直属蒙古千户,还有了1800个依附的蒙古千户。
    所以现在集在德胜门外的两万明蒙联军,只是西征大军的精锐部分。此时在宣府口外从七个贵妃万户斡尔朵抽调出来的7000户蒙古牧民,正驱赶着数十万只羊和十余万匹马,随时待命,准备跟随朱由检和兀良哈大贵妃率领的大军向西开拔。
    为了抢在崇祯十年的秋天来临之前出兵,朱由检还命令宣府、大同、燕山三镇,拿出囤积的干草,将七个蒙古千户所携带的牲口喂饱养肥!
    另外,今年只有16岁的察哈尔“小汗”额尔孔果洛额哲也得到了朱由检以天可汗名义下达的诏令。在其母苏泰贵妃的辅佐下,率领察哈尔万户、札萨克图万户和却图台吉的五千户合兵一处,一进军科布多,并伺机越过阿尔泰山,去攻击瓦剌联盟当的准格尔部。
    与此同时,唐王朱聿键的两万户和三边总督梅之焕、甘肃总兵杨嘉谟指挥的两万甘肃军户(蕃薯兵),已经开进到了嘉峪关内的肃州卫,就等着朱由检一声令下,便可以西出嘉峪关,进攻已经沦陷多年的玉门关、沙洲卫、瓜州和敦煌等处。
    一场西征万里,也许还能开疆万里的战争,已经万事俱备了!
    而这场西征开疆之战的总指挥,同时也是大明皇帝兼蒙古大汗的朱由检,现在还在德胜门的瓮城之内,和周皇后、皇太侄朱慈烺,还有六位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的十二个侍郎道别。
    “洪先生,你是朕的讲官,也是朕一手用处来的帅臣,现在又当了元辅......朕离京出征之后,你不仅要辅佐太侄把国监好,还要留意太侄的学业,特别是理财之学,万万不可荒废!”
    洪承畴现在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在年老多病的毕自严致仕之后,越过那“万年次辅”温体仁当了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而温体仁则继续当他的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熊灿还是华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陈奇瑜则出掌兵部并且当了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和渊阁大学士则给了新入阁的高宏图,史可法则当了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
    “臣一定殚精竭虑,辅佐太侄把国监好,”洪承畴信誓旦旦的向朱由检保证,“同时也会盯紧太侄殿下的学业。”
    朱由检扭头看了眼虚岁10岁的朱慈烺,道:“春哥儿,你得多多努力......儒学、格物、武艺、军学、理财、拉丁,都得用心去学!等朕还朝后,要一门门的检查!”
    朱由检现在可是望子成富......现在大明朝已经开始“渡劫”了,这“劫”即便能渡过去,一准也会搞得财政濒临破产,要想再富来,就只能指望逆子了。
    朱慈烺似乎有点无奈......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都没时间玩了,真是痛苦啊!
    “儿臣知道了!”朱慈烺不敢违抗父命,只好乖乖的就范。
    朱由检点点头,又看着刚刚生完了第五胎的周皇后,笑道:“皇后,你要多注意身体,不要为几个孩子太过操劳......特别是老大和老三的学业,朕都有了安排,你不必多废精神去教导他们。”
    周皇后则没好气的望了眼朱由检:“你是担心妾身放松了老大和老三的学业吧?可你给他们俩安排的学业也太重了,他们还小!”
    小?朱由检心说:三孝子还好,朱慈烺可不行,上辈子17岁就当逆子了!现在已经10岁了,能不好好教育吗?不好好教育,再当了逆子可怎么办?
    朱由检想到这里,就板着面孔对朱慈烺道:“春哥儿,为父要去为天下百姓多争一些活命的地盘了......你还小,不能和朕一,所以要好好学习,知道了吗?”
    “儿臣......知道了!”朱慈烺似乎有点无奈,也不知道是功课太多无奈,还是看见这个老子时常要干亏本买卖而无奈?
    “好!”朱由检点点头,又唤了一声,“熊灿,孙元化安在?”
    “臣在!”
    “臣在!”
    熊灿是工部尚书,孙元化现在则是工部右侍郎兼天津造炮局。
    “天津炮局子的事儿,就交给你们俩了!”朱由检叮咛道,“宣府和宁远两个炮局子都要尽快迁到天津去......两处合一,在生产规模上还要大增,不仅要造炮,而且还要造铳,造火药,造火铳,造刀剑,造盔甲!”
    朱由检兜兜转转一大圈,又把自己绕开工部办来的火器工场重新归到工部管辖之下了。而且还更进一步,让这座工部管辖的火器工场跨界制造刀剑盔甲了。
    “本兵孙先生,卢先生,”朱由检吩咐完了工部造炮造铳的事儿,又把孙传庭、卢象升叫道跟前,“有二位先生管兵事,朕是很放心的。不过朕也有不放心的地方,就是兵部新办的群牧司......这个群牧司里面养的,都是朕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来的好马,千万不能让它们和外面的马串了种!
    另外,你们还要尽可能扩大群牧司的马群,现在只有不足1000匹折耳马、吕宋马(其实是安达卢西亚马),朕希望到崇祯17年时,能把马群扩充到5000匹,另外还要为朕准备好2500匹阉割过的上等战马。”
    “陛下放心,”孙传庭笑道,“臣知道怎么养马。”
    卢象升也道:“而且群牧司还有吕宋岛来的牧奴,出不了岔子的。”
    “不仅不能出岔子,”朱由检道,“而且还得把那些吕宋牧奴的本事学到手里。”他顿了顿,又道,“咱们要平辽灭奴,还是少不了可以压倒奴贼的精锐骑兵!不过奴贼的前锋营和白甲护军都很强......咱们要赢他们,就得在马匹上做章了!”
    他说完这话,又扫视了周围一圈,大声道:“朕走了......北京就交给诸位了!”

章节目录

抢救大明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