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反土同盟的出现直接让英国政府之前的计划全部破产。
    这个时候,格莱斯顿首相操心的已经不再是抢救奥斯曼的问题,而是该如何保证印度的安全。
    “法国的局势怎么样了?”
    外交大臣乔治摇了摇头:“非常的糟糕,这个帝国简直就是纸糊的,弱不经风。
    资产阶级革命党、共和派、社会革命党、奥尔良复辟组织、波旁王朝复辟组织、意大利独立组织……
    一个国家拥有这么多反政府势力,简直无法想象,波拿巴王朝是如何撑住的。”
    看着忧心忡忡的英国外交大臣,估计谁也无法想象这些乱七八糟的组织,基本上都得到过英国政府的资助。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这些投资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可惜时间点不对,爆发出来的全是反作用。
    没什么好指责的,大家都这么干。伦敦政府在支持法国反政府组织,巴黎政府同样在支持反英组织。
    格莱斯顿沉重的点了点头:“法国人确实活跃了一点儿,拿破仑亲手打开的魔盒,终于还是报复在他的帝国身上。”
    说完,格莱斯顿就意识到了不对,貌似现在局势不列颠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法国革命党也不会做大,更不会有现在的法国内战。
    法国不爆发内战,在无法保证西线安全的情况下,奥地利绝对不敢冒然发起战争。
    想到了这里,格莱斯顿露出了一丝苦涩:“看来我们和法国人都上了奥地利的当,被奥地利人牵着鼻子走到了现在。”
    外交大臣乔治摆了摆手:“首相,你太悲观了。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完全是一个巧合。
    这里面或许有奥地利在推手,但他们决定想不到,法兰西会这么弱不经风。”
    从利益的角度分析,奥地利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不列颠看似陷入了被动,他们获得的收益也绝对不低。
    无论是前面的做空法郎;还是玩儿商品倾销,打压竞争对手;又或者是在海外抢夺法国人的利益,不列颠都是胜利者。
    唯一失误的,就是忽略了法兰西的内部矛盾。
    法国的内部矛盾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英奥攻陷法兰西的金融体系,进行商品倾销都只是矛盾的催化剂。
    工业革命初期,法国依靠雄厚的资本,迅速完成了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原材料匮乏的局面日益严重。为了保证工业生产顺利展开,法国人不得不大肆进口。
    受原材料“进口”影响,法国工业生产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关起门来自己玩儿的时候还不打紧,加入自由体系后形势就严峻了。
    资本家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想方设法的压低工业生产成本,其中也包括加大对工人阶级的盘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压榨,直接导致了法国工人运动的爆发。
    除了内因外,法国吞并意大利地区也是激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并后的大法兰西,商品市场较之前大幅度增加,然而增加的不仅仅只是市场,还有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以及更大的就业压力。
    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意大利地区人工价格要低得多,大量的意大利涌入法国本土务工。
    充足的劳动力,在促进法国工商业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本家们提供了肆无忌惮压榨工人阶级的底气。
    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工业规模还很有限,对原材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法国工商业还不需要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经济自然是一片大好。
    到了拿破仑四世时期,法国工业总量增长了上去,工业成本大幅度增长,企业利润开始减少。
    尤其是加入自由贸易体系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劳资冲突也变得日益严峻。
    危机四伏,主要局限在了下层社会。资本控制了媒体,劳资危机被淡化、或者是偷换概念,危机被隐藏在了统治者看不到的死角。
    在革命爆发前,法国的经济看起来还是非常的繁荣,伦敦政府自然不知道这个帝国已经外强中干。
    外表的强悍+固有的观念+地缘政治+法国政府的霸气,最后伦敦政府得出结论这是:最大威胁的结论。
    没得说,最大的威胁当然要给予最高规格的打压了。
    同样视法国为最大威胁的还有奥地利,夹在中间位置的法兰西,不幸遭到了全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联手打压。
    一套组合拳下来,虎威被戳破了。内部矛盾激化,让法兰西局势完全失控。
    这是历届政府共同的责任,格莱斯顿果断的转移了这个敏感话题:“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现在关键是想办法,帮拿破仑四世稳定局势、恢复实力,缓解我们要面临的压力。”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分析道:“要稳定法国局势,必须先稳定法国经济。
    这非常的困难,我们国内的经济情况也很糟糕,政府不能拦着资本家不让倾销。
    巴黎革命吓坏了法国资产阶级,拿破仑四世已经获得了国内财团的支持,现在他并不缺钱。”
    法国经济危机肆掠,很大程度上是英奥转移产能过剩导致的,想要恢复经济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护市场。
    偏偏这又违背了自由贸易协定,属于英奥两国的核心利益,伦敦政府没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不可能放任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法国单方面违约,不受到惩罚,别的国家遇到问题也学样,英国政府经过数十万年努力才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就土崩瓦解了。
    拿破仑四世一直没有宣布退出自由贸易体系,就是怕刺激到了英奥两国,丧失了国际支持。
    格莱斯顿陷入了沉思中,这是两难的抉择。如果伦敦政府肯松口,法国人肯定要采取贸易壁垒。
    后果是国内的经济危机加剧,局势变得更加动荡,利益受损的资产阶级会把他们掀下台。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选择了从心,他是英国首相需要为英国民众负责。
    “加大外交支持力度,发动我们的影响力,游说更多的人支持拿破仑四世。
    如果可能的话,先稳住奥尔良王朝和波旁王朝。只要他们不出手,法国军队就不会乱,这场叛乱很快就可以平息。”
    没有办法,尽管拿破仑三世上位后找机会清洗忠于前王朝的军中势力,但影响力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办法根除。
    巴黎革命迟迟未被镇压下去,就是法国军队中有人扯后腿,很多部队到了战场上都出工不出力。
    乔治点了点头:“外交部已经和奥尔良王朝、波旁王朝都接触过了,现在的局面也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我们准备在近期安排三家王室代表会面,尽可能的调和各方矛盾。”
    现在法国的情况非常糟糕,无论是奥尔良王朝、还是波旁王朝都在这一轮洗牌中处于劣势,就算是波拿巴王朝完蛋了,也轮不到他们复辟。
    在东方国家要是有几家王室早就杀得头破血流,绝对没有半点儿妥协的可行性。
    不过欧洲的情况特殊,法国情况更特殊,三大王室分别代表着三波贵族的利益,本质上就是利益集团推出来的。
    奥尔良王朝没有将忠于波拿巴王朝的贵族杀光,拿破仑三世上台同样没有大肆屠杀忠于奥尔良的贵族。
    在轻易不杀贵族的传统之下,所谓的清洗,无非是让这些政治斗争失败的家伙回家。
    回家后,这些失败者中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富甲一方,在地方上同样拥有不小的实力。
    没有人甘心被边缘化,这些失意者都是复辟的活动的赞助者,负责实施复辟行动的,则是权力斗争中失败,导致家道中落的贵族。
    他们想要重新回到权力的中心,复兴家族荣耀,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复辟。
    金主有了,愿意拼搏的人也有了,这就是法兰西王室复辟势力长盛不衰的缘故。
    到了台下的王室,他们拥有的只是影响力,本身并没有号令群雄的实力。
    除了波拿巴王朝出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另类外,另外两家王室在复辟中的表现并不积极。
    调和各方矛盾,实际上就是一次利益分配。只要背后的利益集团达成了妥协,复辟活动也可以押后。
    ……
    英国人的行动,没有影响到反土同盟的行动。在维也纳政府的牵头下,奥地利、俄罗斯、黑山、希腊四国在维也纳举行了反土会议。
    经过短暂的接触后,四国代表一致认为:只有推翻了野蛮、残暴的奥斯曼政府,才能帮助奥斯曼人进入文明社会。
    1882年5月16日,四国代表在维也纳正式缔结以推翻奥斯曼政府为核心、以灭亡奥斯曼帝国为己任的反土盟约。
    在盟约签订后次日,维也纳政府以奥斯曼拒绝交出凶手为由,向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
    在随后的一周内,希腊、黑山、俄罗斯帝国帝国,分别以各自的理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三次近东战争全面爆发。
    多了几个盟友,也是有利有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奥地利的作战计划变更了。
    这场战争来的太突然,俄罗斯、黑山、希腊三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物资可以由奥地利提供,但是军队集结时间必须要有。
    为了不出现奥地利军队在前线苦战,盟友在后方加油打气的尴尬局面,弗朗茨果断下令军方暂缓进攻。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近东战争爆发了,却只有奥地利海军在行动。

章节目录

神圣罗马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海月1并收藏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