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反复地按压捏抹,如果没有孙问渠,就他这种手指一下去盘子上就一个坑的水平,别说几个小时,就是几天,这盘子也没法拿去烧。
原来孙问渠做的是这样一件前期还有点儿乐趣,后面就全在磨性子的活儿。
方驰看着孙问渠,似乎有点儿明白他那种淡定和什么事都不动声色的懒洋洋是怎么练出来的了。
但也有没想明白的,就是孙问渠平时那么懒,是怎么能坚持下来就这么坐着,扛着腰酸肩痛不挪窝的。
这人的性格也太不统一了。
“为什么要捏这么久啊?”方驰跟着孙问渠一直在盘子上捏来按去的,“我看挺平整光滑了啊。”
“有气泡一烧就裂。”孙问渠说。
“哦,”方驰看他,“你累吗?”
吃完晚饭之后他们又回到屋里继续做那个盘子,就在不断重复着的修正动作里不知不觉地坐了两个多小时。
“习惯了,”孙问渠说,“到明天早上我可能也没什么感觉。”
“老这么弄你会腰肌劳损的,”方驰在自己后腰上捶了两下,“要不我帮你按……”
“我腰肌劳不劳损你可以试试的。”孙问渠说。
“怎……靠,”方驰笑了,“那现在吗?”
“在你家老实点儿吧,”孙问渠斜了他一眼,“小子就在楼下举着火把呢。”
方驰笑着伸了个懒腰:“我给你按按腰?”
“一会儿的,”孙问渠也伸了个懒腰,“今天这样差不多了,到你回学校的时候能完工。”
“不是吧,”方驰愣了愣,“这么久?我以为明天就能用它盛菜了呢。”
“想得美,要晾干,还要烧,”孙问渠说,“不过这盘子做得薄,时间能短点儿。”
快十二点的时候,孙问渠终于表示这个盘子可以了,他随手拿了根小竹棍,在盘沿上一轻一重地按了一圈,做出了波浪花纹。
“真漂亮,”方驰本来觉得挺累的,一听这话顿时又兴奋起来,弯腰盯着盘子看了半天,嘴角的笑容控制不住地往两边散开去,“这是咱俩做的。”
“嗯。”孙问渠点点头。
“咱俩一块儿做的。”方驰又说。
“嗯。”孙问渠点头。
“这是咱们一块儿做的第一个东西。”方驰抬头看着他。
“是的,”孙问渠凑过去亲了他一口,“你要愿意,以后还可以一块儿做点儿复杂的。”
“好。”方驰嘿嘿笑着。
“真做?我看你挺累的。”孙问渠说。
“不累,让我自己做肯定不干,你跟我一块儿的话我就没问题了。”方驰说。
孙问渠笑了笑,从旁边的工具里拿出了一支毛笔,方驰愣了愣:“不说不上色了吗?”
“写几个字,”孙问渠慢慢地弄着颜料,“写什么呢……”
“孙问渠是方驰的。”方驰想也没想就说。
孙问渠一听就乐了:“行啊。”
“等等,”方驰笑着说,“写了会不会被人看见。”
“会。”孙问渠勾勾嘴角。
方驰犹豫了几秒钟,啧了一声:“看见就看见吧,就写这个。”
孙问渠没再说话,拿了笔开始在盘子底上写字。
方驰感觉自己眼睛有点儿忙不过来,他没怎么看过孙问渠拿毛笔写字,一边想看字从笔尖慢慢出现的过程,一边又想看孙问渠握着笔的修长手指,还想看孙问渠垂眼皮专注得自带结界的样子……
太忙了。
方驰呼吸都放轻了,眼睛在孙问渠脸上手上笔尖上盘子上来回转换着。
第一个字写完的时候他愣了愣,他没看出来这是个什么字。
但他没有开口问,他怕打扰了孙问渠,每当孙问渠沉下去做什么事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保持安静,总觉得这会儿要是打扰了孙问渠,脸上被抽一笔杆。
因为第一个字他没看出来,所以这会儿他的注意力放到了笔尖上。
字写得好的人,看他写字是一种享受,流畅舒展的笔划,错落有致的结构,一个字就这么轻松而带着美感地出现了。
虽然不认识。
但还是感觉得到美。
第二个字他凑合猜出来了,是个繁体的问字。
孙问渠写的的确是“孙问渠是方驰的”,只是七个字写完,方驰只大致认出了问和是两个字。
孙问渠写完最后一笔,轻轻舒了口气,放下了笔。
“这都什么字啊?”方驰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
“篆体,”孙问渠说,“你不是又想写又不想让人看出来么,这样就行了,爷爷奶奶肯定是不认识,你同学估计能一眼看出来的也没有。”
方驰很愉快地笑了起来:“我发现你真是……很不一样,很不一样,跟谁都不一样。”
“现在就等着盘子晾干,”孙问渠站了起来,一边伸懒腰一边勾着他脖子亲了一口,“可以睡了。”
方驰回到自己屋里躺下的时候,觉得自己今天实在太厉害了,睡前的晚安吻居然没有升旗,也没有搂着孙问渠欲罢不能不想回屋。
也许是累了,或者是今天盯着孙问渠看了一整天,看得太过瘾了……
当然,他闭上眼睛,也许是因为能感觉得到孙问渠不想在家里太过亲密。
他一直觉得只有自己才会这么紧张,没想到孙问渠那种永远什么都无所谓的人也会这样。
是因为他在为自己考虑。
虽然孙问渠这样的反应让他压力更大了,但还是压不住心里的愉快。
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在乎的孙问渠变得小心翼翼。
在床上躺了半小时他都没睡着,翻来翻去地感觉把自己都煎成个两面焦黄香喷喷的煎蛋了。
最后他又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去天台上抽了一根烟。
爷爷奶奶早睡着了,他轻手轻脚是不想让孙问渠听见。
抽完这根烟,又盯着后院看了一会儿,他才转身又跟做贼似地摸回了屋里。
盘子做好了就放在那里等着晾干,方驰一有空就去看看,那几个字一笔一划怎么写,他都已经记得清清楚楚,现在给他支笔他就能唰唰地马上写出来。
等到盘子晾干能放进那个电窑炉去烧了,他再次体会到孙问渠每次都在马亮工作室那个窑旁边一坐几小时的心情。
烧出来什么样?
什么颜色?
会不会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孙问渠那么专业,盘子烧一半裂了?
原来孙问渠做的是这样一件前期还有点儿乐趣,后面就全在磨性子的活儿。
方驰看着孙问渠,似乎有点儿明白他那种淡定和什么事都不动声色的懒洋洋是怎么练出来的了。
但也有没想明白的,就是孙问渠平时那么懒,是怎么能坚持下来就这么坐着,扛着腰酸肩痛不挪窝的。
这人的性格也太不统一了。
“为什么要捏这么久啊?”方驰跟着孙问渠一直在盘子上捏来按去的,“我看挺平整光滑了啊。”
“有气泡一烧就裂。”孙问渠说。
“哦,”方驰看他,“你累吗?”
吃完晚饭之后他们又回到屋里继续做那个盘子,就在不断重复着的修正动作里不知不觉地坐了两个多小时。
“习惯了,”孙问渠说,“到明天早上我可能也没什么感觉。”
“老这么弄你会腰肌劳损的,”方驰在自己后腰上捶了两下,“要不我帮你按……”
“我腰肌劳不劳损你可以试试的。”孙问渠说。
“怎……靠,”方驰笑了,“那现在吗?”
“在你家老实点儿吧,”孙问渠斜了他一眼,“小子就在楼下举着火把呢。”
方驰笑着伸了个懒腰:“我给你按按腰?”
“一会儿的,”孙问渠也伸了个懒腰,“今天这样差不多了,到你回学校的时候能完工。”
“不是吧,”方驰愣了愣,“这么久?我以为明天就能用它盛菜了呢。”
“想得美,要晾干,还要烧,”孙问渠说,“不过这盘子做得薄,时间能短点儿。”
快十二点的时候,孙问渠终于表示这个盘子可以了,他随手拿了根小竹棍,在盘沿上一轻一重地按了一圈,做出了波浪花纹。
“真漂亮,”方驰本来觉得挺累的,一听这话顿时又兴奋起来,弯腰盯着盘子看了半天,嘴角的笑容控制不住地往两边散开去,“这是咱俩做的。”
“嗯。”孙问渠点点头。
“咱俩一块儿做的。”方驰又说。
“嗯。”孙问渠点头。
“这是咱们一块儿做的第一个东西。”方驰抬头看着他。
“是的,”孙问渠凑过去亲了他一口,“你要愿意,以后还可以一块儿做点儿复杂的。”
“好。”方驰嘿嘿笑着。
“真做?我看你挺累的。”孙问渠说。
“不累,让我自己做肯定不干,你跟我一块儿的话我就没问题了。”方驰说。
孙问渠笑了笑,从旁边的工具里拿出了一支毛笔,方驰愣了愣:“不说不上色了吗?”
“写几个字,”孙问渠慢慢地弄着颜料,“写什么呢……”
“孙问渠是方驰的。”方驰想也没想就说。
孙问渠一听就乐了:“行啊。”
“等等,”方驰笑着说,“写了会不会被人看见。”
“会。”孙问渠勾勾嘴角。
方驰犹豫了几秒钟,啧了一声:“看见就看见吧,就写这个。”
孙问渠没再说话,拿了笔开始在盘子底上写字。
方驰感觉自己眼睛有点儿忙不过来,他没怎么看过孙问渠拿毛笔写字,一边想看字从笔尖慢慢出现的过程,一边又想看孙问渠握着笔的修长手指,还想看孙问渠垂眼皮专注得自带结界的样子……
太忙了。
方驰呼吸都放轻了,眼睛在孙问渠脸上手上笔尖上盘子上来回转换着。
第一个字写完的时候他愣了愣,他没看出来这是个什么字。
但他没有开口问,他怕打扰了孙问渠,每当孙问渠沉下去做什么事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保持安静,总觉得这会儿要是打扰了孙问渠,脸上被抽一笔杆。
因为第一个字他没看出来,所以这会儿他的注意力放到了笔尖上。
字写得好的人,看他写字是一种享受,流畅舒展的笔划,错落有致的结构,一个字就这么轻松而带着美感地出现了。
虽然不认识。
但还是感觉得到美。
第二个字他凑合猜出来了,是个繁体的问字。
孙问渠写的的确是“孙问渠是方驰的”,只是七个字写完,方驰只大致认出了问和是两个字。
孙问渠写完最后一笔,轻轻舒了口气,放下了笔。
“这都什么字啊?”方驰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
“篆体,”孙问渠说,“你不是又想写又不想让人看出来么,这样就行了,爷爷奶奶肯定是不认识,你同学估计能一眼看出来的也没有。”
方驰很愉快地笑了起来:“我发现你真是……很不一样,很不一样,跟谁都不一样。”
“现在就等着盘子晾干,”孙问渠站了起来,一边伸懒腰一边勾着他脖子亲了一口,“可以睡了。”
方驰回到自己屋里躺下的时候,觉得自己今天实在太厉害了,睡前的晚安吻居然没有升旗,也没有搂着孙问渠欲罢不能不想回屋。
也许是累了,或者是今天盯着孙问渠看了一整天,看得太过瘾了……
当然,他闭上眼睛,也许是因为能感觉得到孙问渠不想在家里太过亲密。
他一直觉得只有自己才会这么紧张,没想到孙问渠那种永远什么都无所谓的人也会这样。
是因为他在为自己考虑。
虽然孙问渠这样的反应让他压力更大了,但还是压不住心里的愉快。
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在乎的孙问渠变得小心翼翼。
在床上躺了半小时他都没睡着,翻来翻去地感觉把自己都煎成个两面焦黄香喷喷的煎蛋了。
最后他又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去天台上抽了一根烟。
爷爷奶奶早睡着了,他轻手轻脚是不想让孙问渠听见。
抽完这根烟,又盯着后院看了一会儿,他才转身又跟做贼似地摸回了屋里。
盘子做好了就放在那里等着晾干,方驰一有空就去看看,那几个字一笔一划怎么写,他都已经记得清清楚楚,现在给他支笔他就能唰唰地马上写出来。
等到盘子晾干能放进那个电窑炉去烧了,他再次体会到孙问渠每次都在马亮工作室那个窑旁边一坐几小时的心情。
烧出来什么样?
什么颜色?
会不会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孙问渠那么专业,盘子烧一半裂了?